博悟课程校本化研究与实践
2024-10-30蒙海莎杨璐萌
[摘 要]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蓬勃开展。为了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深入学习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博悟课程,依托本土的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设一系列校本课程。以广西区级非遗项目——芭蕉香火龙的校本课程为例,通过拓宽学习场域、开展学科融合、创新学习路径,研究与实践校本化的博悟课程体系。
[关键词]博悟课程;校本化;文化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 G6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30-0090-03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一个区域和民族特有的生产生活风俗,是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学校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主阵地,非遗进校园是发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能起到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2021年3月,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开发与实践》(以下简称“博悟课程”)在南宁市八所小学进行推广应用。本文以广西区级非遗项目——芭蕉香火龙的校本课程研究和实践为例,对博悟课程校本化进行论述,旨在抛砖引玉,为开设系列校本课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博悟课程的文化内涵与框架
博悟课程是由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和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研发与实践的“无边界”课程。其中,“博”指向视野开放、胸襟广博,以博物馆为代表的真实世界是课程的实施场域。“悟”指向思维的拓展与思想的深刻,倡导学生在感悟、体悟和领悟中开展综合学习,从而真正获得文化认知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这一课程旨在使丰富的博物馆资源为学校课程所用,并基于此开展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博悟课程包括“漫步国博”(说文解字、服饰礼仪、美食美器、音乐辞戏)与“博悟之旅”(创造、尊重、责任、规则、生命)两大系列,呈现出开放性、系统性、民族性、综合性、发展性的课程特点。其中,“漫步国博”系列课程定位于“走出去”,即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进行探究学习。此系列课程(见表1)总共有四个单元,34个教学主题以工具性、功能性、工艺性、文化性为框架层层递进,该课程赋予博物馆里冷冰冰的展品以生活气息,使之与学生的经验阅历高度契合,让课程焕发生命力。
“博悟之旅”系列课程定位于“引进来”,即将博物馆资源引入日常课堂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的每一门课程中。该课程精选来自全国各个博物馆的500余件珍贵文物,按照“创造、尊重、责任、规则、生命”(即学校所提倡的“五大意识”)设计了150个教学主题。在编写时,每个主题都紧扣个人、社会、国家三个维度,从不同的视角切入,深入解析蕴藏在文物背后的故事,力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
秉承“无边界”的课程理念,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遵循“资源拓展—课程研发—回归课堂”的课改思路,从底层架构对教学模式进行转化,打造以学生的学习为核心,以教师的教学为支撑,以博物馆的资源为基础的博悟课堂教学模式。
二、广西区级非遗项目——芭蕉香火龙的特点及与学校教育的联系
为了实现博悟课程校本化,弘扬和传承广西本土非遗文化,南宁市民主路小学结合“非遗进校园”项目,开展了“红领巾学非遗”活动。即依托“非遗进校园”的项目优势和成果,将最具代表性的广西非遗项目引入校园,如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刘三姐歌谣等,并分年级进行学习。芭蕉香火龙就是笔者所在年级学习的广西本土非遗项目。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行为艺术,广西南宁的芭蕉香火龙显著体现了我国南方的稻作文化。它起源于古代壮族的传统祭祀活动,经历了漫长的演变,逐渐成为一种民间节日庆典活动。通过芭蕉香火龙祭祀活动,人们祈祷风调雨顺、国泰2e83debc1a0b7163251f5672f07bde00民安。
三、博悟课程在芭蕉香火龙主题校本课程中的运用
根据博悟课程理念,基于本土非遗资源的实际情况,南宁市民主路小学以广西区级非遗项目芭蕉香火龙为主题,开展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一)拓宽学习场域
博悟课程的定位为“走出去”和“引进来”,即带领学生突破学校围墙的限制,走进博物馆,或将博物馆资源引入日常教学中。这样突破了时间、空间、内容和人际的边界,拓宽了课程实施场域;突破了学生思维和学习方式的边界,创新了课程开发模式,让学习随时随地发生,让课程的“无边界”拓展生命的无限可能,夯实学生终身发展的根基。
1.邀请芭蕉香火龙传承人走进校园,展示非遗文化
为了拓宽学习场域,更好地设计、开展芭蕉香火龙主题校本课程,南宁市民主路小学借助“红领巾学非遗”之“非遗大师进课堂”活动,邀请芭蕉香火龙的传承人周建孟走进校园,向学生讲述芭蕉香火龙的历史和制作过程,讲解舞龙的动作,并现场邀请学生上台体验芭蕉香火龙的制作,舞动芭蕉香火龙。这个活动让学生对芭蕉香火龙有了直观的认识,激发其了解和传承的兴趣。
2.进行沉浸式学习,深入了解芭蕉香火龙
要想在校园完成一项非遗的传承,仅仅依靠一两次活动和非遗传承人的个人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一定数量的教师对芭蕉香火龙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在校园中广泛地开展相关的校本课程教学。因此,南宁市民主路小学安排了多个学科的教师,利用周末及节假日走出校园,来到芭蕉香火龙的发源地,和传承人面对面交流,进行沉浸式学习。通过深入了解芭蕉香火龙的历史渊源、制作过程、舞动技巧、仪式流程等,为芭蕉香火龙主题校本课程的开展做好师资方面的准备。
(二)开展学科融合
将博悟课程与国家课程进行对接,改变了知识割裂的传统教学状态。不同学科的教师可以围绕同一主题进行教学设计,在此过程中求同存异,重新整合提炼,促使学生全方位学习、多维度思考。“红领巾学非遗”课程亦可打破原有的单一授课模式,在学科融合方面进行创新,促使非遗文化在“无边界”融合课程的构建、师生的积极探索中获得更加鲜活而持久的生命力。
芭蕉香火龙作为一种非遗项目,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对教学场所、工具材料以及传授者和学习者的个人素质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南宁市民主路小学借鉴博悟课程“主题探究—学科融合”的模式,围绕芭蕉香火龙这一主题,结合不同的学科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这样既发挥了教师的学科教学特长,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探究和知识内化。
1.语文学科
芭蕉香火龙作为广西本土非遗项目,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与广西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至今仍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对此,教师可结合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的单元目标,引导学生围绕芭蕉香火龙展开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采用恰当的形式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呈现,最后形成研究结论。这样能加深学生对芭蕉香火龙的认识和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体育与健康学科
芭蕉香火龙的仪式过程,需要多人按照一定的步伐、节奏、走位,共同将芭蕉香火龙舞动起来,这对舞者的肢体力量、协调能力、团队默契程度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对此,教师以芭蕉香火龙的舞动方法为基础,设计出适合学生练习、掌握的步法。这样能让学生在舞动芭蕉香火龙的过程中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增强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集体意识。
3.美术学科
广西处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盛产芭蕉和水稻,芭蕉叶和稻秆是制作芭蕉香火龙的主要材料,但这些材料在城市中并不容易获得和保存。因此,教师可以废旧的蛇皮袋、旧报纸和绳索等物品为材料,让学生分组制作芭蕉香火龙。这样的芭蕉香火龙,既利用了身边的废旧物品,实现变废为宝,也能长时间保存、展示,更加环保,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创新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三)创新学习路径
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博悟课程形成了6条适合学生独立探索的学习路径(见图1),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对学生非遗学习的评价机制,这是对博悟课程学习路径的进一步完善。同时,将在芭蕉香火龙主题校本课程学习中表现主动、优秀的学生选拔为“小小传承人”,使他们有机会获得非遗传承人的亲授。此外,还设置等级晋升制度,分为一星、二星、三星三个等级,达到一定水平,通过考核即可晋级,并获得证书认证。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传承芭蕉香火龙文化的积极性。
通过芭蕉香火龙主题校本课程的探索,博悟课程运用于校本课程的意义得到了突出和体现。首先,在学习场域方面,校本课程在立足校园的基础上,实现了时间、空间、内容、人际等多个维度的突破,使古老的非遗文化和现代的校园文化发生碰撞、非遗传承人和师生产生互动,增强了学生对本土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其次,在学科融合方面,打破了学科之间互相割裂的状态,以非遗为抓手,既实现了非遗传承和学科教学的融合,也实现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互与统一。最后,在学习路径方面,为开设、实施校本课程提供了完整的参考流程,使之在博悟课程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完善,形成独具特色的评价机制。
将博悟课程运用于开设、实施系列校本课程,能够让校本课程理念得到更新,使学生在探索非遗文化的过程中获得启发,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综合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郭志滨,金少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开发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8(S2):14-21.
[2] 尹明.壮族芭蕉香火龙[J].歌海,2013(6):2.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