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教学中开展通感体验活动的策略探究

2024-10-30徐娟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4年10期

[摘 要]音乐教学中开展通感体验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获得较好的活动效果。通感体验关涉学生的多种感官,教师要对开展通感体验活动的组织原则、实施策略展开深入研究,具体分析学生感官体验的特点,找到适合的教学切入点,设计出更多的学习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多重感官的参与下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习效率。

[关键词] 音乐教学;通感体验活动;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30-0035-03

所谓通感,指在描述客观事物时,合理利用视觉、嗅觉、听觉、触觉进行相互沟通,形成感觉的转移,使意象更为活泼灵动的一种方法。在音乐教学中开展通感体验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感官唤醒的基础上感知音乐、体验音乐,从而真正内化所学的音乐知识。小学生的直观思维比较发达,感官也比较灵敏,教师从通感体验的角度展开教学,能为学生创造更多学习体验的机会,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

一、通感体验活动的组织原则

小学音乐教学开展通感体验活动,要基于以生为本、个性发展、统筹规划的原则,对活动组织做科学安排,以增强活动效果。

1.坚持以生为本

教师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围绕学生这一学习主体设计通感体验活动,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适合的活动方案,增强活动效果。主体教育是当下最为前沿的教育理念,以生为本与主体教育高度契合,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设计体验活动,能够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2.重视个性发展

学生间客观存在个体差异,音乐教学中开展通感体验活动,能够给学生带来审美体验和个性解读音乐的机会。同时,视听联觉能够促使学生产生深入探究的兴趣,有助于保持学生持久的学习热情,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做好统筹规划

通感体验活动需要多种感官的参与,教师要有统筹安排的意识,教学中合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之美,并在活动体验中内化所学的音乐知识。

二、通感体验活动的实施策略

音乐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开展通感体验活动,能够带给学生感官冲击,促使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启动音乐思维,利用听觉、视觉、触觉唤醒通感,为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1.听觉唤醒通感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教师教学时要关注学生听觉感官的参与,以调动其想象力、注意力、记忆力,参与到通感体验活动之中。

(1)调动想象力

音乐教材中的作品大多带有故事性,教师要深入解读音乐教材,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通感体验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展开想象,深入感知音乐内容,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例如,教学《赤足走在田埂上》这首歌曲时,教师组织学生聆听歌曲音频,要求学生想象并思考问题:“这首歌曲属于典型的校园歌曲,产生于特定年代。请你发挥想象,说说歌曲展现出什么样的社会背景?”学生开始欣赏音乐旋律,并深入研读歌词,很快就有了学习感悟:这首歌曲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产物,旋律轻松、欢快,歌词描绘了田园风光,充满希望与和谐,歌唱者的情感是热情奔放的。教师对学生的解读进行点评,并讲解歌曲的特点,给予了学生更多肯定的评价。上述教学,教师通过问题开展通感体验活动,要求学生结合歌曲的旋律特点展开思考,对歌曲展开深入研究,使学生获得了深刻的体验认知。

(2)集中注意力

学生年龄较小,大多好动,不喜静。音乐课堂中,教师适时开展通感体验活动,如歌唱演示、器乐演奏、律动操作、伴奏活动等,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快乐的嚓嚓嚓》这首歌曲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并跟随歌曲的旋律进行律动,带动学生进入声势律动环节。为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律动方案,学生都能够积极响应。在学生展示环节,教师利用手机拍摄视频,重点评价律动表现突出的学生,使其他学生看到视频后更加积极地进行律动展示。上述教学,教师通过简单的律动设计任务,为学生带来自我展示的机会,使学生在律动中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

(3)强化记忆力

音乐中有一些乐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课堂上,教师可将乐理知识融入通感体验活动中,引导学生理解乐理知识,强化学生的记忆,增强教学效果。例如,《校园的早晨》是一首校园歌曲,旋律轻松、愉快,富有朝气。五年级学生对休止符应用有一定的认知,但对切分节奏不熟悉。教学这首歌曲时,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八分休止符和切分节奏的内容。在歌曲播放过程中,教师进行针对性讲解,要求学生仔细聆听,探究其中的乐理知识,获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上述教学,教师让学生反复聆听歌曲,重点关注八分休止符和切分节奏等乐理知识,为学生带来强化记忆的机会,使学生对歌曲中的乐理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2.视觉唤醒通感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如网络、多媒体、手机、电脑等,为音乐教学提供了更多的辅助手段。音乐课堂中,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开展通感体验活动,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1)培养观察力

开展通感体验活动,学生需要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唱歌词、演绎歌曲以及进行声势律动等,能够培养其观察能力,进而形成通感认知。例如,《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这首歌曲旋律舒缓,主题鲜明,歌颂伟大的母爱。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视频,要求学生在聆听中进行视唱,并从情感抒发的角度给予学生指导,引导学生分析感知人物形象,帮助学生找到歌唱的感觉。小学生的视觉比较发达,对影像资料有主动接纳的意识,教师借助媒体手段展示音乐作品,能够让学生在视觉观察中建立学习认知,在聆听中达成情感共鸣,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

(2)激发执行力

学生对演绎活动最为喜欢,教师适时开展演绎活动,能够给学生创造更多实践体验的机会,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深入探究新知。例如,教学《甜甜的秘密》这首歌曲时,教师播放歌曲并提出问题:“这首歌曲是运用什么乐器进行演奏的?旋律有什么特点?表达怎样的情感?”学生聆听歌曲后交流讨论,很快就有了信息回馈:“这首歌曲运用小提琴进行演奏,旋律中充满柔情,表达的情感是爱。”“这首歌曲采用童声演唱,表达的爱应该是感恩,对父母、对社会、对整个世界充满感恩之情。”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求学生学唱歌曲时辅以肢体动作,如“比心”等,直观体现歌唱情感,增强歌唱效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律动设计,增加了不少表达爱的动作,从而将歌曲学习推向高潮。上述教学,教师从不同角度组织学生开展通感体验活动,为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学习启示,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认知。

(3)提高感染力

音乐学习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音乐课堂中,教师适时开展讨论、演绎、展示等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美丽的星座》这首歌曲时,教师先示范演唱,再组织学生学唱。在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后,教师出示课堂演绎任务:“同学们自行组成演绎团队,选择适合的方式演绎这首歌曲,看哪一个团队的演绎更为出色。”学生对课堂演绎活动比较有感觉,都积极行动起来。在方案设计、彩排训练等环节,教师跟进观察和指导,确保演绎活动顺利开展。学生喜欢参与演绎活动,教师放手让学生自行组建演绎团队,给学生带来更多发挥的空间,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体验更为深刻,促进了其体悟认知的成长。

3.触觉唤醒通感

音乐教学中,教师适时引入声势、律动、歌唱、表演、舞蹈等内容,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感官参与的机会,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一定帮助。

(1)增强组织力

音乐活动形式众多,教师从调动学生感官参与的角度设计活动,能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学习体验。例如,教学《我爱我的家乡》这首歌曲时,在导入环节,教师组织学生从地域文化、土特产、风俗人情等方面介绍自己的家乡。面对熟悉的事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讲述自己的见闻。在歌曲学唱环节,教师鼓励学生用赞美、歌颂的情感演唱歌曲,使学生深入把握歌曲表达的情感。同时,教师鼓励学生用个性化的方式演唱歌曲,如歌配舞、律动演唱等,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唱。课尾,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演绎评选活动,并将录制的表演视频上传到家校网络交互平台。这样,学生的参与热情更高,获得了显著的演绎效果。

(2)形成渗透力

在演绎、展示、操作、创编等活动中,学mBQfcIwnKzYe65U1Zh1AfA==生形成的学科认知会更加全面、立体。课堂上,教师利用通感体验活动渗透教育主题,能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例如,《抓妈荷》这首歌曲带有一定的情节性和游戏性,教师设计特定的表演形式,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直观演唱。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鼓励学生对歌曲的表演形式做改进设计,或对歌曲和歌词做改动,以提升歌曲的通俗性。经过一番调整和设计,学生各有不同的收获,并能主动展示自己的创意。教师精心挑选一些新颖的演唱形式,在班级内推广,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学生的表现可以看出,这样教学能使学生主动展开思考,真正理解与掌握所学的音乐知识。

(3)提升创造力

教师根据学唱歌曲的特点,设计一些创编性活动,如歌曲改编、演绎组织、声势展示、律动设计等,能让学生的学习认知和知识积累更为顺畅。例如,学唱《采莲谣》这首歌曲时,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其旋律特点。于是,教师出示改编任务:“同桌两个人合作,集体讨论,对歌词展开精心研究,适时进行改编。同时,结合生活实际,重新创作歌曲,体验其演唱特点,看哪一个组合能够设计出更为优秀的改编作品。”学生对改编歌词是比较熟悉的,再加上同桌合作互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上述教学,一个最为简单的歌曲改编活动,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之中,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通感体验活动的助学作用是十分显著的。教师要明确通感体验活动的组织原则,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开展更多适合的通感体验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和体验音乐,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建立更为丰富的音乐认知,获得学科能力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傅玮.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机融合:以低年级音准教学为例[J].新教师,2023(9):64-65.

[2] 张杨杨.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音乐课堂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3(32):52-55.

[3] 徐惠琴,邵奕.素养为“珠”,活动为“链”:新课标理念下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性实践活动的创设[J].中国音乐教育,2023(12):30-35.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