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英语阅读学习法研究
2024-10-30马慧瑾
摘 要:在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需采用“专业+语言”的形式以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以高职医学生的医学英语阅读学习为例,分析他们的职业英语阅读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职业英语阅读方法和教学策略,尝试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职业英语阅读能力和专业素养。
关键词:职业英语;英语阅读教学法;医学类高职
随着全球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国内社会对医学知识需求的不断提高,医学生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医学人才国际化培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医学类高职院校的学生是否能够把英语学好,不仅关系到其专业知识的拓展,更直接影响到未来可能参与的国际交流与个人职业发展。然而,当前医学类高职学生英语阅读普遍存在词汇量不足、阅读速度慢、理解深度不够等问题。本文将从英语阅读教学法的角度,探讨如何有效提升医学类高职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一、医学类高职学生职业英语阅读现状分析
1.词汇量不足
医学生所学英语课程除了大学基础英语的内容外,还有大量医学专业词汇和术语。这些词汇一般情况下只用于医学文章或者相关医学领域的文献,很少出现在日常生活词汇中,且大都难读难记更难拼写,因此成为学生在阅读医学类英文文章时的一大障碍,影响他们的阅读速度和理解深度。词汇量不足不仅限制了学生获取医学知识的能力,也影响了他们在国际医学交流中的表现。
2.语法和句法分析能力弱
医学类英语文章虽然看似复杂,读起来长句较多,实则仍然由基础的句法组成。而大部分学生看到这样的文章便觉得无从下手,是因为学生平时很少练习句子成分的分析,缺乏系统的语法训练和阅读实践,因此面对复杂的英语句子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难以准确理解句子的真正含义。
3.阅读策略和方法欠缺
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有效进行职业英语阅读,阅读时缺乏明确的目的和计划,总是边查词典边读文章,一字一词机械式阅读,导致阅读过后却不了解文章内容,更不要说把握关键和重点信息了。这种阅读方式效率低且缺乏有效的预测、扫读、略读等阅读策略,导致读者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和关键细节。
4.文化背景知识缺乏
语言和文化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语音、语法、词汇在不同背景下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缺乏文化背景知识就成了影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职业英语不仅仅是语言的学习,更是文化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医学生对外国文化和医学背景知识了解不足,就会在阅读医学类英文文章时难以深入领会其中的文化内涵和专业理念,进而也会影响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理解深度。
二、职业英语阅读教学法探索
1.探究式阅读教学法的应用
探究式阅读教学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为课堂的引导者,教学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通过提问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拓展思维、发现问题的关键线索,独立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在思维拓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提升阅读能力。在医学类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领域的特点选取相关的阅读材料,结合多媒体辅助等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结合相关理论内容,引导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寓英语教学于专业课程之中,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词汇和理论知识。
以Oxford English for Careers:Nursing 1(《牛津职业英语:护理1》)教材中The Nursing Profession(《护理专业》)一文为例,这是一篇关于护士职业的由来和发展的文章,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其中的背景知识是他们较为熟悉的,例如文章导读部分关于南丁格尔的介绍。但即使学生们了解南丁格尔是现代护理学的奠基人,他们对于初期护理学发展过程中护理人员的处境和待遇也并不是很清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好奇心理,采用探究式阅读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首先,教师在阅读前可以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Why do you want to be a nurse?(你为什么想要成为一名护士?)How much do you expect your salary to be?(你的期望工资是多少?)”这种开放式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接着,通过快速阅读,让学生根据文章结构进行段落划分,并试着总结划分段落的大意。这样环环相扣的指导式阅读能够使学生更高效地把握文章整体结构。在阅读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任务划分、小组合作和探究等多种教学活动来深化学生对文章主题和深层含义的理解。教师通过安排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核心信息和专业词汇,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然后对重点语法和复杂句型进行详细分析、讲解,带领学生梳理句子成分,进行重难点小结,加深学生对不同复合句的记忆和运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1]。
这种探究式阅读教学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参与度,还促进了他们对专业词汇和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理解文章,增强对文章整体结构的把握以及对文章深层含义的领会。
2.注重文化背景融入
学习职业英语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医学生使用的英语阅读材料往往涉及西方文化、医学伦理、历史背景等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前先去了解材料中的背景内容知识,通过查找信息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有效信息抓取的能力,让学生积累相关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深层含义。同时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例如,在Mystery Syndromes(《神秘的综合征》)一文中出现了Gulf War(海湾战争)和CFS(慢性疲劳综合征)等内容,教师在讲解此篇阅读材料时需联系历史背景,使学生了解海湾战争指“1990年8月2日至1991年2月28日期间,美国领导的联军和伊拉克之间,在伊拉克南部和科威特境内发生的一场局部战争。战争的起因是伊拉克在1990年8月2日入侵科威特,推翻了科威特政府,这次入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反对。”而CFS(Chronic Fatigue Syndrome),即“慢性疲劳综合征”,又叫作“慢性疲劳免疫功能紊乱综合征”,诊断标准为“连续6个月以上、原因不明的强度疲劳感或身体不适” 。通过对历史背景和医学类专业术语的了解和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西方医学文化的特征,结合文化背景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领会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3.加强词汇积累与运用
词汇是阅读的基础,医学类英语文献中专业词汇通常会占到整篇的1/3,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词汇,特别是加强医学专业词汇的积累,同时要给与学生一些背记专业词汇的方法和技巧。首先,可以从构词法入手。医学类英语词汇大多是由拉丁或希腊文词根、词缀组成的,这些词根和词缀通常具有特定的含义,掌握它们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专业词汇的记忆效率。例如,cardio-表示心脏,hyper-表示高,-emia表示血症、血液的异常,等。可通过分解单词,理解其构成部分的意义,以更容易地记住整个单词,甚至能够推测出其他相关单词的含义。另外,还可以把医学类英语词汇按照人体的系统、疾病的类型等进行分类来记忆。例如,可以将心血管系统的词汇放在一起记忆,如cardiac(心脏的)、hypertension(高血压)等。这种方法能够建立起词汇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性的记忆网络。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模拟对话、病例分析等实际场景来加深学生对医学类英语词汇的记忆。把所学词汇应用到实际情境中,不仅可以检验记忆效果,还可以提高词汇运用的灵活性和准确性[2]。
综上所述,根据医学类高职学生英语阅读现状,结合医学英语阅读学习需求,可通过运用探究式阅读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医学英语的兴趣。同时,还可通过将文化背景融入医学英语课堂、加强词汇积累与运用等方法,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英语阅读能力和专业素养,为未来的国际交流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姚晶.在文本细读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J]. 课程教学研究,2022(04):72-74
[2] 姚丽华.2021.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阅读课程混合式教学 模式探索与实践[J].校园英语,(50):42-43
(作者单位:河南护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