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探析
2024-10-30李芷涵王淑珍
摘 要:新工科建设是工科院校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建设制造强国背景下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而实施的一项重大行动计划。新工科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于培育人文理念、实现跨学科融合、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新工科大学生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躬身社会实践、挖掘特色校园文化资源中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新工科;文化育人
自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概念以来,全国各行各业通过解读习近平文化思想、宣传习近平文化思想金句等方式持续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全面系统地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应该是“必修课”。新工科建设是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建设制造强国背景下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立足新时代、面对新要求,新工科高校需要贯彻落实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更要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科学指南,从科学知识掌握和人生价值塑造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培养人才。
新工科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总结。随着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需要、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和新工科教学改革的需要,新工科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意义非凡。
新工科人才培养重视人文理念教育。新工科建设提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加注重人文理念的引领作用,强化高校工科专业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法治意识、生态意识和工程伦理意识。这就要求新工科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将科学教育、工程教育以及人文教育深度融合,使培养对象既有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家国情怀和人文素养。人文理念教育培养了大学生的家国情怀,鼓励广大学生在民族和国家未来发展的大视野中积极实践,努力做一个对社会、国家和人民有贡献的人。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人文理念因素,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而创新。因此,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可以培养和提升工科生的人文素养。
新工科改革需要跨学科融合。新工科建设强调打破学科壁垒,将工程、技术、科学与人文、社会、艺术等学科有机融合,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涉及文化发展建设的各个方面,具有极强的育人效果,学习其重要论述有助于工科学生提升科学文化素养,满足新工科跨学科融合的需要。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蕴含了系统科学的思维方法,这为工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新工科背景下,阅读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刻内涵是在新工科人才培养中将显性技术学习与隐性文化熏陶结合起来的重要举措,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他们学习的成就感与获得感。
加快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新工科人是新时期国家建设的主要科技人才,也是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主体。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论述能够广泛地感召青年、引领青年、激励青年投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投身文化强国建设。追溯近现代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被重视,科学研究存在西化倾向,长此以往,工科学生对中华文化缺乏系统掌握,科学研究上缺乏原创精神。要转变这些不良现象,需要新工科人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能够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引导大学生在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中保持理性,运用辩证思维,在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同时破除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荣誉感,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新工科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容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开放的、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新工科视域下,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要学习其以马克思主义为“魂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创新创造为追求的深刻内涵,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增强新工科人的理想信念。新工科肩负着提升国家硬实力的责任。新工科既是综合大学理科应用发展的方向与创新增长点,也是工科优势大学集成创新的重要途径,是最终形成新兴产业的活力源和生长源。新工科建设的提出是对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产业转型升级新趋势、国际竞争新形势以及高校立德树人新要求作出的积极回应。新工科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得失。因此,新工科人的理想信念关乎我国的未来发展。牢固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上。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当前,国际格局正在深度调整,大国战略博弈加剧,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各国产业结构面临重构,在此背景下,新工科人使命和责任更加重大,必须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担负起科技强国兴国的时代重任。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提高新工科人的人文素质。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创造了绵延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新时代,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当代青年的使命之一。这一使命感召我们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阅读经典、品味经典中厚植文化自信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灿烂文明历史、经典文艺创作对一代代中国人发挥着启智润心、提升素养的作用。面对当下因文理分科和专业课程设置等客观因素造成的工科生人文素养不均衡的现象,新工科人才不仅需要强化自身专业水平,还应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传统经典中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家国情怀,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新工科文化紧密结合起来。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提升新工科人的综合能力。新工科的提出与建设,其价值追求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贡献。因此,新工科人才必须明晰自己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的价值追求,此价值追求体现在个人身上就是必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既是对全社会的要求,更是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新工科人要努力学好习近平文化思想,凝聚共同的价值追求,提升自身综合能力,成长为优秀的科技人才;要强化责任担当,做好服务国家战略、区域发展的准备,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知识学习、职业规划中,并将其转化为自觉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新工科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路径
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明确了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目标的新的文化使命。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阅读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深入挖掘特色校园文化,努力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显著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要坚定文化自信,不能只挂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到行动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归根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关系着lHXPZQQBJe7TIdyAqpcLnw==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与培养。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但是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因此,文化自信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时期是积累知识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应广泛阅读经典著作,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中汲取养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坚定文化自信;要善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滋养心灵,指导专业学习,并将其贯穿于学习、生活与工作实践中,树立起文化自信的内核、建立起文化自信的基础。
躬身社会实践。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有助于理论的丰富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阵地,大学生可以通过思政课的引导,思考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专业课的可交叉融合点,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例如,将新工科提倡的工程伦理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相关内容联系,可以使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接受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感染。还可以在课外实践和科研活动中加入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相关的阅读活动,通过活动感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质内涵和深刻意蕴。此外,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应与其他学习活动有机衔接,形成全程贯穿的学习路径,例如,可以将习近平文化思想纳入大学生党课学习、主题讲座、读书会和实习实训等环节,使大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同时,还能接受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熏陶和引导,以达到潜移默化的学习效果。
挖掘校园特色文化资源。校园特色文化指学校在办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形态,包括校园建筑、文化景观、校园传统、教风学风等。其中,杰出校友的先进事迹、高尚情操是校园特色文化的典型代表。杰出校友的人生经历蕴含着开拓进取的精神追求、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奉献牺牲的家国情怀,在厚厚的书籍中阅读他们丰富的人生经历,在悠久的历史中感悟他们的先进事迹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学习杰出校友的故事,能够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例如,通过学习詹天佑、茅以升胸怀祖国、热爱人民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开拓精神,严谨务实、埋头苦干的务实精神,大学生能够对坚定理想信念、树立人生追求有更深感触,也能进一步助力自身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与践行。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这个能快速获得信息的时代,在这个国际竞争中文化实力越来越显要的时代,新工科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更要有开阔的眼界,这就需要广泛阅读,从专业书本中获取扎实的专业素养,从文史哲中获得智慧与启迪,从而提高文化素养,丰富精神世界。习近平文化思想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文化篇,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进程中,当代大学生应不断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从而为学习与生活提供科学指导。
【本文系甘肃省第三批省级一流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甘肃省委宣传部与兰州交通大学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2GJZD005);兰州交通大学重点教改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探——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为例”(项目编号:JGZ202209)研究成果】
(作者李芷涵系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王淑珍系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