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生态文明教育实效的关键在于协同发力
2024-10-29李全喜
摘 要 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造成当前生态文明教育实效性不够突出的主要原因是协同发力不够。增强生态文明教育实效的关键在于协同发力。在增强生态文明教育实效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不同教育内容的协同、校内教育渠道的协同、多元教育主体的协同、不同阶段教育对象的协同、各项教育保障举措的协同。
关键词 生态文明教育;实效性;协同
作者简介 李全喜,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提升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切实做好生态文明教育是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渠道,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美丽中国建设之时代诉求的积极回应”[1]。2021年1月,生态环境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编制了《“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并不是一个新话题,长期以来,学界就其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不过,从党和政府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期待上来看,现有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还不够突出。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造成实效性不够突出的主要原因是协同发力不够。增强生态文明教育实效的关键在于协同发力。
一、四维教育内容的协同
在教育实践中,厘清教育内容是推进教育实践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就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而言,其内容是由多方面生态文明教育思想构成的有机整体。看不到或者忽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整体性,就容易在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中迷失方向,弱化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生态文明教育必须全面把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第一,需要把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魂脉——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源泉。17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当时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批判,阐释了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危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等重要观点。这些观点在今天依然有着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第二,需要把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根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数千年而生生不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能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代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蕴含了丰富的生态世界观和方法论,指明了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要遵循的基本要求。
第三,需要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适时提出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体系。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不能忽视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演进与内涵变迁的把握。从毛泽东绿色祖国思想[2]到邓小平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思想、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胡锦涛“两型社会”建设思想[3],我国形成了与时俱进的生态文明话语体系。
第四,需要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南。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需要着重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包含着深邃历史观、科学自然观、绿色发展观、基本民生观、整体系统观、严密法治观、全民行动观、共赢全球观等丰富的内涵。
在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中,需要将上述四个方面的教育内容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不能忽视其中任何一个部分。
二、校内教育渠道的协同
生态文明教育的渠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看,生态文明教育的渠道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层面的教学实践。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素养[4]。在校内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中,教育渠道是链接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的中介。拓展有效的教学渠道是增强生态文明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支撑。当前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渠道主要借助思政课程、生态环境类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等的协同来完成。
第一,思政课程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提升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是实现新时代思政课教育目标的应有之义。思政课肩负着“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为思政课增加了“培养具有生态素养的人才”这一现实需求。这意味着新时代的思政课要为培养“坚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信念、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职责”的时代新人不懈努力。在现实中,思政课具有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优越性和可行性。在我国的教育学制中,思政课贯穿小学、中学、大学阶段。如果能够在螺旋式上升的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持续性开展大中小一体化生态文明教育,势必能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生态环境类课程是生态文明教育的直接载体。就目前教育层次来说,中小学的地理课程具有生态环境课程的意蕴,有很多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阐释,能够培养中小学生人地协调的爱国情怀。相对专业的生态环境类课程往往是在大学才会系统讲授。这些生态环境类课程倾向于向大学生系统传授生态环境知识,拓宽大学生的生态视野。
第三,其他专业课程。专业学习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在高校学生的培养方案中,学分比例最大的课程是专业课程。因此,如何发挥高校专业课程的生态文明教育功能是当前高校增强生态文明教育实效不能忽视的重要方面。与思政课显性的生态文明教育功能不同,高校其他专业课程更多发挥的是隐性的生态文明教育功能。这就需要在高校其他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深刻理解课程教学所承载的生态文明教育职责,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生态文明元素”和“生态文明思想”恰当地呈现出来。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中,只有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通,学生才能实现对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深入理解,才能真正形成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
三、多元教育主体的协同
从广义上看,生态文明教育的渠道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三个层面。由此,在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中,生态文明教育主体是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内的三元主体结构。
第一,家庭是生态文明教育的起点,家长是生态文明教育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家长能够明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和知晓提升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价值,能够将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时代新人作为培养孩子成长成才的重要内容,那么家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言传身教就成为孩子最直接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
第二,学校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主体。在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中,不管是思政课的教师,还是生态环境类课程的教师,或是其他专业课教师,都具有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时代新人的职责,都需要承担生态文明教育任务。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从事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师是否具有生态文明教育能力是影响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实效的关键。
第三,社会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延伸空间,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农村等各个群体都有生态文明教育的责任。生态文明的社会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渠道之外,为弘扬生态文化、丰富生态知识、提升生态素养、增强生态意识,党和政府及社会团体利用一切社会资源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教育形式。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同,生态文明的社会教育时空更加多元化,与公民实践活动相关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农村等群体都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主体。因此,从广义上说,只有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效融通,才能真正建构生态文明教育强大合力,有效彰显生态文明教育的主体功能。
四、不同阶段教育对象的协同
马克思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在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中,不管教育内容有多丰富、教育渠道有多宽阔、教育主体有多积极,如果教育对象不能积极参与教学实践,那么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就会大打折扣。“传统的生态文明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其课程内容设置单一,缺乏层次性、系统性,课程衔接错位,并且大中小学生态文明课程内容存在重复等诸多问题,致使生态文明教育效果明显减弱。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困境不断凸显,影响了生态文明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 [5]增强生态文明教育实效性不能忽视教育对象的积极参与,需要贴近学生实际。从教育实践来看,处于小学、中学和大学阶段的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认知、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对生态情感的体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存在明显差异。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自然生态更多的是直觉思维,更愿意亲近、欣赏和体验大自然的感性之美。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如何激发其对生态文明理论的学习兴趣是该阶段生态文明教育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能够体悟到自然生态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能够识别影响环境的不良行为,但生态文明理论视野还不够开阔。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如何拓宽其生态文明理论视野是该阶段生态文明教育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高中阶段的学生往往能够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开始尝试从不同角度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但往往缺乏生态文明理论思维。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如何培养其生态文明理论思维是该阶段生态文明教育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大学阶段的学生往往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能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层意蕴,在实践中能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实践。但从现实来看,一些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还不够突出,生态文明理论境界不高。对大学生而言,如何提升其生态文明理论境界是该阶段生态文明教育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处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不同阶段的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参与不同阶段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与每个阶段的生态文明教育主体形成“教学相长、双向互进”的学习特质,确保自己不会在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中缺位。
五、各项教育保障举措的协同
生态文明教育不仅需要明晰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渠道,而且需要促进主体协同、增进客体参与。而要实现这些要求,离不开强有力的保障举措的协同。
第一,需要强化党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党强有力的领导。党应为生态文明教育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教育机制,特别是需要完善生态文明的学校教育机制问题,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大中小阶段的通识教育课程进行整体规划。
第二,迫切需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队伍建设。要以“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队伍的基本要求。同时,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学科建设,切实培养高层次专业性的生态文明教育师资队伍。
第三,尽快启动和编写大中小一体化生态文明教育教材。教材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支撑。当前生态文明教育教材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因此,建议根据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不同阶段学生的群体特征,尽快启动和编写大中小一体化生态文明教育教材。
第四,统筹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的课外实践教学平台。一方面,根据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的需要,统筹考虑建设专题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这里专题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主要是指能够体现出生态文明意识的文化古迹和自然生态场域。另一方面,借助现有的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以及社区、企业、机关等资源建设生态文明实践教学基地。此外,还可以结合数字技术,尝试构建生态文明教育虚拟仿真平台,尽最大可能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邬晓燕.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实难题与路径探索[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7):78-83.
[2]蒋笃君,田慧.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现状与创新[J].学习与探索,2021(1):68-73.
[3]郇庆治.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共产党绿色现代化话语的嬗变[J].云梦学刊,2019(1):14-24.
[4]沈欣忆,张婧,苟海宁.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制胜”:新时期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推进策略[J].中小学管理,2024(2):53-55.
[5]刘经纬,张丹丹.大中小学生态文明课程内容一体化构建研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3)114-117.
责任编辑︱刘 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