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临床疑似肉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
2024-10-28韩利萍
摘 要:鸡传染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导致肉鸡生长受阻、饲料转化率低,虽然整体死亡率不高,但会严重削弱鸡的免疫力,导致鸡群继发感染其他疾病,增加鸡的死淘率。本文通过讨论一例临床疑似肉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策略,为实际养殖中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肉鸡;传染性鼻炎;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4)10-0102-03
品种优良的肉鸡生产性能良好,料肉比高,出栏快,能够为养殖户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但与蛋鸡相比,肉鸡抗病能力、抗应激能力较弱,很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其中传染性鼻炎是肉鸡养殖中常见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该病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尘埃、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等途径传播。感染鸡只后,主要侵害鸡的呼吸道,病原在鼻腔和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内复制,引起鼻腔和呼吸道黏膜发炎,严重影响鸡只的生长和生产性能。现将一例临床疑似肉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过程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1 发病情况
2023年11月,永靖县某养殖场饲养的4 000羽30日龄白羽肉鸡,发现部分鸡只鼻腔流出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呼吸困难、打喷嚏、鼻孔周围结痂、采食减少等症状。发病初期,病鸡开始出现流涕、呆立、精神沉郁,由于症状不明显,养殖户认为是鸡舍温度不足导致,所以只是升高了鸡舍温度,没有采取其他措施。3日后发现发病群体扩大,病鸡症状加重,流涕量增加,鼻液由“清涕”变为黏性或脓性,脸部肿胀,鸡用爪不停抓搔鼻喙部来缓解脸部不适,眼结膜发炎、眼睑肿胀;鸡的鼻道附近黏附一些粉状饲料,饲料随着鼻液干燥形成结痂,影响鸡正常呼吸,导致鸡出现甩头、张嘴呼吸。在接到求诊需求后,笔者即刻赶往现场,发现该养殖场鸡舍卫生条件不佳,没有严格执行消毒卫生制度[1];已给肉鸡接种了新城疫、禽流感疫苗,但没有接种传染性鼻炎疫苗。
2 临床症状
在发病初期,病鸡的症状表现并不明显,偶尔会出现食欲减退、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现象,伴有水样鼻液流出或者打喷嚏等症状。随着病程的延长,症状加重,鼻腔内有脓性渗出或浆液分泌物流出,影响鸡正常呼吸,导致鸡经常性甩头,甩出的鼻液覆盖整个鼻孔,并黏附一些粉状饲料,造成鸡鼻孔阻塞、呼吸困难[2]。病鸡双眼浮肿,脸部肿胀,眼周有脓液或干酪样的分泌物,这些分泌物导致鸡的上下眼睑黏合在一起,引起暂时性失明,病鸡无法准确找到水源和食物,很容易营养不良。发病后期,病鸡会出现腹泻,排出绿色粪便,身体消瘦,伴有呼吸湿啰音,最终因食欲废绝、呼吸困难、身体衰竭死亡。
3 病理变化
鼻腔、眶下窦有白色液体渗出,继而转为干酪样物,伴有卡他性炎症。用手挤压病死鸡的鼻腔,可见干酪样物流出。喉头、气管黏膜潮红,表现出明显的卡他性炎症。面部、肉髯皮下水肿明显。眼结膜肿胀明显,充血严重,伴有明显炎症。内脏器官一般没有明显的病变表现。重症病死鸡的喉头和气管黏膜除发红以外,还留存大量黏液。
结合鸡群发病情况、病鸡的症状表现和剖检病变,初步怀疑是鸡传染性鼻炎。
4 实验室诊断
4.1 病原分离
将病死鸡的鼻腔分泌物作为病料,接种到副鸡嗜血杆菌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基中含有5%血清辅酶Ⅰ,在温度37 ℃、10%二氧化碳环境下培养48 h。在完成培养后,如果在培养基中发现光滑、灰白色的滴状菌落,可以初步怀疑是鸡副嗜血杆菌。
4.2 涂片镜检
在载玻片中央滴1滴蒸馏水,选择病原分离培养的可疑菌落,充分与蒸馏水混合,静置5~10 min使其自然干燥。随后将抹片涂抹面朝上,采用酒精灯外焰在其背面来回摆动加热固定。最后进行革兰氏染色,并采用油镜镜检,可见一种革兰氏阴性的小球杆菌,两极浓染,不形成芽孢,无荚膜,无鞭毛,不能运动。
4.3 V因子生长试验
选择培养的菌落在平板上进行划线纯化培养,将葡萄球菌点种在平板上进行培养,培养温度条件为37℃,空气环境中加入了10%二氧化碳,培养时间为24 h,最后观察葡萄球菌菌落周围与其他菌落的大小。葡萄球菌的菌落周围比远处的菌落更大,呈典型的卫星状分布,可依此确诊。
根据上述实验室诊断结果,最终确诊为鸡传染性鼻炎。
5 治疗方法
对已经感染的鸡只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对死亡的病鸡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原体传播。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对病原菌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确保药物剂量和使用方法正确,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氟苯尼考具有抗病毒、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疾病的作用,罗红霉素具有抗菌消炎、预防继发感染的作用。氟苯尼考溶液100 mg,兑水1 L,供鸡群自由饮用,一天一次,连用3~5 d;罗红霉素10~20 mg,兑水1 000 g,供鸡群自由饮用,一天一次,连用3~5 d。治疗后,不再有新的病例出现。笔者在30日后回访,患病鸡症状消失,精神状态转好,身体恢复正常。
6 发病原因
引起肉鸡传染性鼻炎的发病原因很多:一是应激因素,尤其是低温刺激,将会增加肉鸡传染性鼻炎发病率;二是养鸡场卫生消毒不严,卫生状况较差,很容易滋生各种细菌、病毒,造成鸡舍内空气质量下降,很容易导致传染性鼻炎疾病传播[3];三是疫苗不匹配。当前传染性鼻炎病原有A、B、C三种流行菌株,需要根据当地菌株的流行情况,加强疫苗免疫接种,否则会增加肉鸡传染性鼻炎的发病率。
7 综合防控
7.1 减少应激影响
在预防肉鸡传染性鼻炎时,应尽可能减少应激影响。相较蛋鸡,肉鸡抗应激能力较弱,尤其在秋冬季节,肉鸡很容易遭受低温刺激,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增加传染性鼻炎的发病率。所以在秋冬季节,应重点加强鸡舍保温工作,舍内温度不低于20 ℃。
7.2 加强卫生消毒
肉鸡传染性鼻炎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多样,所以日常应加强卫生消毒工作,切断传播途径,降低传染性鼻炎的发病率。在卫生清洁方面,应定期清扫、冲洗地面、消毒鸡舍,保持鸡舍内整体环境整洁度,同时及时清除鸡粪,加强对鸡饲槽、水槽的清洁。加强鸡舍通风管理,降低鸡舍内的氨气浓度[4]。在消毒方面,可以采用来苏水、百毒杀等消毒液带鸡消毒,鸡舍地面、墙壁喷洒生石灰。
7.3 及时免疫接种
疫苗接种是当下预防肉鸡传染性鼻炎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采用鸡传染性鼻炎油佐剂灭活苗免疫接种,30~40日龄肉鸡进行首免,每只鸡0.3 mL,间隔19周后进行第2次免疫,每只鸡0.5 mL。感染鸡群免疫时,还应使用5~7 d抗生素,以防带菌鸡发病。
8 总结
传染性鼻炎是鸡常发生的疾病,严重影响肉鸡正常呼吸与生长,增加鸡的死淘率。在肉鸡养殖过程中,该病容易复发且治疗成本高,一旦发生会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针对传染性鼻炎的发病特点坚持“养防兼治”防治策略,在接种疫苗的同时,注意加强饲养管理,提供良好的营养和减少对呼吸道黏膜损伤的致病因素。这几方面是控制鸡传染性鼻炎的重要措施,必须做到、做好。另外,治疗鸡传染性鼻炎应遵循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合理选择药物,及时治疗控制病情,以确保鸡群健康和生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湖滨.鸡传染性鼻炎的流行特点与防控措施[J].吉林畜牧兽医,2024,45(3):76-78.
[2] 于双华,孙蓉蓉.鸡传染性鼻炎的发病特点及防控[J].中国动物保健,2024,26(2):49-50.
[3] 成元康.鸡传染性鼻炎新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J].中国动物保健,2023,25(10):50-52.
[4] 侯长娟,邵君.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断与防控[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4,27(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