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敢于“对峙”方可期许未来

2024-10-27石俊

上海戏剧 2024年5期

一个以柔弱身躯阻挡中国上万难民不被杀戮与蹂躏的美国女子,一个不畏右翼威胁、亲访祖国与历史的美籍华裔女作家,她们在一个特殊的时空相遇了……

脑海中设想过很多次这个剧本所呈现的场景,但设想越多似乎越是模糊。时间让历史的真相逐渐湮灭,因为有很多我们不愿或无法面对的人、事、景。曾经有过一部票房过亿的大电影应该就是取材于这个故事,但片中是一个冒充的帅气神父,而剧中一群穿着旗袍的妓女更是挺身而出代替女学生们奔赴虎穴。

是不是很多创作者已经不相信普通人的力量?你越不相信也许就越不会存在。是不是我们宁愿穿越到琅琊国的时代也不屑于挖掘并不遥远的历史真相和人内心深层的东西。

有些残酷,但并不是一出残酷戏剧。有些偶然,我发现两位主人公竟然是大学校友,相差六十多年,但她们的生命历程在彼时与此刻有着重叠的倒影,执着和执念使她们做出了让我们觉得汗颜的行动。谁不愿春华秋实,岁月静好。同样的时代,张爱玲写出的是《封锁》和《色戒》,是感受也是故事。

而这个剧本是拒绝故事的,发现与质询已经足以让人备受煎熬。

1995年初,旅美华裔作家张纯如在美国耶鲁大学特藏室内发现了《魏特琳日记》。之后,她又从拉贝外孙女处看到了《拉贝日记》。这两本亲历浩劫的西方人的记载成为了国际社会广泛认知“南京大屠杀”的铁证。张纯如笔下的《南京大屠杀》则作为最全面的英文专著,改变了人们看待二战亚洲战场的视角。她将这场堪比反犹大屠杀的暴行公之于世后,右翼的压力和罪恶的梦魇使其在2004年11月9日终结了自己的生命,年仅36岁。而在1941年历经浩劫、身心疲惫的魏特琳在回到美国后,也做出了几乎同样的选择。

她们不是怯懦,而是另一种抗争。

因为魏特琳曾敢于“对峙”刺刀与枪口,张纯如曾“对质”那些无知无耻及质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年那颗没向魏特琳射出的罪恶的子弹还在当下的时代穿梭——因为还没足够多的人用自己的认知和行动来阻挡它。

让我们再次来认识这两个“重影”的人。张纯如追寻南京大屠杀真相而发现魏特琳的日记,从而结识与了解这位特殊的女性。让我们一起聆听她们娓娓道来,是纪实、是日记,是求真求善,是对峙对质,是对抗邪恶的心路历程。

因为张纯如的书和魏特琳的日记等著作的发表,在美国很多州将这段历史做为教科书的内容,好莱坞的制片人和明星们感动于此,仅以200万美元完成了众多知名演员参与的《南京大屠杀》纪实片的摄制,让世人了解真相。

邪恶永远不会战胜善良,人们应该将历史铭记。

没有那么多神话或“神化”,有的是普通人在至暗时刻发出的“微光”。敢于“对峙”方可期许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