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50年代的青春致敬
2024-10-27
9月6日至9日,由上海戏剧学院和黄浦文旅出品的话剧《同学少年》亮相中国大戏院。该剧根据真实历史改编,取材于纪实文学作品《炮弹壳、小提琴和降落伞》,演绎了20世纪50年代初上海比乐中学几个中学生放弃优越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毅然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的真人真事。9月9日,话剧《同学少年》研讨会在上海戏剧学院华山路校区举办,与会专家纷纷送上提点和建议,以期在目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剧目质量。
仲呈祥|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首届主席
我非常赞成上戏排演这部戏——一所高等艺术院校要善于从学院的历史沿革中寻求创作资源,并把资源搬上舞台。这样的舞台剧,凭借师生创作,历经反复打磨,最终会成为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学校文化品牌,这是一条正路。
李菁的纪实文学是非常感人的,题目《炮弹壳、小提琴和降落伞》托物言志。现在戏里面突出用了降落伞,也用到了小提琴。目前,这部戏的四梁八柱都立起来了,马俊丰导演充分调动了他的艺术才华以及话剧表现手段,在审美化、艺术化的程度上向前进了一大步。
日前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度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该剧显然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把出作品与出人才相结合。在这第一点上,上戏排演这部剧,也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培养老师;出这部作品,也就是为了出人才。因此,这部戏肯定是可以传下去的,改好了以后可以一代代演下去。而且,这部戏看起来是“青春的抉择”,其实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互相协调的现代化发展”。当前艺术院校要带头引领中华民族用审美方式来解读世界,要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协调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
马也|中国艺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该剧的标题非常好。“同学少年”四个字的内涵、故事、任务与中国历史、民族精神等全都联系了起来,与上戏也联系了起来,还与孩子们联系了起来。该剧聚焦的不是解放军,不是职业军人,而是约等于牺牲和死亡的志愿军,他们也是少年——就连乘坐赴战场的火车时都不能暴露。
《同学少年》的导演技术高超、叙事节奏利索,100分钟看下来十分舒畅,也很令人感动。回想当年,那是一个蒸蒸日上、日新月异的时代,当时的中国也是一个“同学少年”。该剧要强调的精神基本实现了,我也被同学少年的精神打动。从这个角度理解该剧的现实意义、当代意义还是相当充分的——继续演下去,会对一代代人都有所启示。我希望,“同学少年”这四个字还能再更明朗一些、更清晰一些、更强烈一些。
宋宝珍|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中国话剧研究会会长、博士生导师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这一题材的书写让上戏师生创造出了一部基础良好的话剧。它跨越了七十多年的历史,用今天青少年的心态情感和躯体,演绎了七十年前青少年的人生传奇和生命选择。以自我之青春生命赋能历史精神的时代传承,因此这个剧对主创人员来说,可以说是一次最生动、最形象的大思政课,当然也是校企融合,推进文化发展、培养人才的良好举措。
马俊丰导演虽然很年轻,但非常有经验,我看过他的《前哨》《繁花》《浮生六记》等等,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意,或许正是因为他年轻,他要力求创造能让当代青年人接受的红色历史题材。因而,在他的导演语汇里有一种唯美的、浪漫的情愫和诗意的表征。
该剧尽量在历史的还原性和艺术的表现性之间做到有机平衡,既有历史与现实交互,情境与心境交融,战争与和平呼应,把观众带入了烽烟滚滚的战场,也带入了熟悉的上海弄堂的烟火气,还带观众感受到了文艺兵的浪漫多情。有真实,无以感染,没有表现,何为艺术?此外,结尾处主创可能想要谋求一种“斜晖脉脉水悠悠”的情志,一种“回首向来萧瑟处”的淡淡悠然……
武丹丹|中国剧协《剧本》主编、编审
我看完戏后,给著名剧作家徐棻老师发信息说“我今天在舞台上看到了你”,因为她当年也是上过抗美援朝战场的文艺兵,她听了特别激动。看了这部戏我也很感动,时隔多年舞台上的青春热血依然穿越时空打动了我,我觉得这是舞台版的《无问西东》。该剧有着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反而不适合“老戏骨”来演,在校生的青涩演出更能打动我,红色历史题材需要青春的表达。少年中国的情怀,这个题材很少有人触及,上戏抓得很好,这与很多人的人生经验、生命体验有关联,这是一部家国同构的戏。我们不仅有《繁花》的上海,还有《同学少年》的上海。
徐健|《文艺报》新闻部主任、编审
《同学少年》创作的动因包括创作资源、创作主体与学校的教学、实践结合在一起,让这部作品确实有了不一样的气质。这种气质我一直在思考,来源于青春叙事、成长叙事、战争叙事这三种叙事的运用,并进行了新的探索。
第一,青春叙事,是这个戏的底色、基础。这部作品在力求用青春的朝气还原一个时代的朝气,用青春的朝气去写新生的共和国的朝气,这是切入该剧的很好的角度。第二,成长叙事,是这部作品情节的骨架。写青春的作品必然涉及到成长,在成长叙事里成长是关键词。我看完这个剧后感觉到有巨大的成长纵深感,从阳光灿烂的和平环境到战火硝烟的残酷环境,为精神、为意志的历练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第三,战争叙事是这部戏的大情景、大背景。该剧写的是抗美援朝,但是并没有将抗美援朝作为主体,而是写了战争与和平、前线与家庭、残酷与温柔、死亡与尊严、分别与团聚……舞台上两个空间的设置,在剧中相互呼应、相互支撑。
毛时安|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
该剧是新时代的青春向20世纪50年代的青春致敬。他们在舞台上体现的真情实感,创造了剧场里真诚的张力和冲击力,这一点非常值得珍惜。上戏青年教师、上戏学子在演绎上戏前辈李菁书写的青春故事——这对于高校院团推出学生戏剧有很重要的启示,扎根于高校本身的文化土壤、历史土壤,会有一种特别的激动与感叹。
我把这部戏看作21世纪创作的20世纪50年代的青春之歌,他们是在战火中度过的青春。特别可取的是马俊丰导演让这个剧本有现场观赏的效果,画面和舞台调度是有冲击的。
我的建议,第一,故事情节可以再抛光;第二,个别人物形象可以再微调;第三,内心信念追求可以再强化——把整体主题更聚焦、更凸显。总之,该剧在当前很多宏大叙事的抗美援朝题材作品中,有一种别样的特质,值得进一步打磨、提升。
郦国义|文艺评论家
这部报告文学作品,我反反复复读了五遍,深UPvR0JAsxDtn61/NeFxUzQ==切感受到了情怀。尤其是,上戏一脉传承下来,七十多年前的记忆碎片依然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微光荧荧,应该有人去尝试把那段生活记下来。该剧的题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维度,不仅限于同学少年,这个丰富维度需进一步拓展、深化、提炼、升华,前方打仗是为了让后方的人乃至下一代有安定的生活——要把这个意念呈现出来。这群志愿军的文艺兵,应该成为上戏学生的人生导师,让学生在演的过程当中领悟其精神追求和思想境界。
李守成|文艺评论家
该剧迎面而来的是青春洋溢。我原来读剧本的时候有点担心,故事都是叙述出来的话,冲突在哪里?观众关心的是什么?凭什么能够打动今天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心?看完戏以后,我确实有几处动了感情——那个年代的人是那么清澈、那么诚挚。实际上这个作品可以成为一首“青春之歌”或者是“远方的诗”“赤诚的心”。它能让我们看到在那个年代什么都缺的情况下,我们不缺的是什么?而现如今,当我们什么都不缺的时候,我们又缺少了什么?
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这是很值得我们从各个角度和各个侧面来思Xc0LRxXOmNDjtvDyImwp6w==考的问题——两者的关系,如何平衡?我个人觉得这部戏的气质非常独特,潜力无穷,可以让今天的人想一想我们是怎么过来的、我们应该怎么过!
谭曙|上海市文旅局原二级巡视员、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艺委会主任
没想到看这出戏我从头到尾热泪盈眶,有很多泪点,有的场面我眼泪都掉下来了,我看周围的人也在不断抽泣。看完戏后我热烈鼓掌,为我们上海又诞生了一个主旋律、革命题材的优秀作品感到自豪。是什么让我流泪?可能是因为真诚,创作人员全心投入,从准备题材到演出,经过两三年时间的准备,整个团队都是真诚地投入这部剧的创作,让该剧充满了同学少年的真诚,这种真诚会打动人。
整个剧有巧妙的构思,马导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非常强,叙述切换非常流畅,道具设置也非常巧妙。最后的降落伞可能因为技术难度高,降落过程显得有点笨拙,但整个舞台风格还是相当灵巧的。降落伞是很点题的道具,能不能再做得更加诗意、更加灵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