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质生产力的要素底蕴、生成逻辑及实践策略

2024-10-26季成浩 李秀艳

科技智囊 2024年9期

摘 要:[研究目的]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契合当下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挖掘新质生产力内涵要素中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探索新质生产力理论及实践逻辑,是进一步明晰新质生产力内涵、把握新质生产力重要意义的关键所在。[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理论研究、对比交叉分析,综合探讨新质生产力要素的独特价值,厘清新质生产力的理论以及实践生成逻辑,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及重要意义,并为当下人才培养、产业转型提供建设性意义。[研究结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能推动科教融合的进一步发展,为培养知识型、创新型等复合型人才指明方向,并且能够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及未来产业孕育中发挥巨大作用,是推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强大支撑力。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教融合;生成逻辑

中图分类号:G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81/j.cnki.1006-3676.2024.09.03

生产力代表着人类创造新财富的能力,是潜在和现实力量的集合体,蕴含着改变和创造现实的巨大力量,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根基即为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激烈浪潮冲击下,着眼于我国发展改革的实际需要以及国际竞争的激烈形势所提出的全新概念。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助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产业进步向智能化、绿色化、高质量化方向发展,培育以创新为主导的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动力,推动实现生产力“质”的飞跃,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为其提供全新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引。

一、新质生产力的要素底蕴

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即为劳动的生产力,他在《资本论》中曾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1]。从中可以得出,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分为劳动者、劳动资料以及劳动对象三部分,以三者的契合水平研究生产的实际发展状况。同样,新质生产力是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整合重组为基本内涵的先进力量。新质生产力通过对新生产条件下生产力三要素的升级优化、重组再配置,达到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的目标。因此,探究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应从其三个构成要素入手寻求三种要素达成最大合力的有效路径。

(一)劳动者的内需调动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主体要素,在现实中主要是指有着主观目的及意愿进行生产的人。马克思认为“人的活动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1],这种人的活动自开始就带有一定的目的倾向,或满足个人的生存需要,或满足于个人的发展等其他需要。在目的需要的驱使下,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会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利用中介性劳动资料积极改造客体对象以实现满足自身的需求。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劳动者生产的目的也会相应地改变,如在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提出了个人发展的诉求等,但这些归根结底都是劳动者的个人实际所需。因此,可以得出,作为生产力主体要素的劳动者,是生产力发展变革的主观性因素,基于其个人需要的实际诉求,生产力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在科技创新成为驱动社会发展的时代命题下,新质生产力中的劳动者要素理应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做出调整。通过调动劳动者自我发展的内需诉求,推动劳动者向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更高素质的战略型、应用型、创新型劳动人才个体转型,实现对更高技术的生产资料的驾驭及控制,更好地改变客观现实以满足自身的美好生活向往。

(二)劳动资料的新型化进步

劳动资料是生产力中的中介性要素。劳动资料充当着连接劳动者和劳动对象的桥梁,通过劳动者的操纵控制并作用于客体,以达到改造客观对象满足自身需要的最终目的。马克思十分重视劳动资料的价值,指出,没有生产工具,哪怕这种生产工具不过是手,任何生产都不可能[2],并将劳动资料定义为“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3]。从中可以看出,劳动资料具有物质性的特征,在不同时代条件下有着不同的特点及表现方式,例如农业文明时期,其主要为锄、铲等。而到了工业文明时期,则主要是机器工具。劳动资料的进步、更替为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迈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马克思看来,“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55185035840604502038b8931235b0874a2c6b0c04e80239dc7fd9659b4750af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4]。由此可知,劳动资料与生产力发展息息相关,其所表现出的技术工具水平差异侧面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程度。恩格斯就劳动资料的价值指出,“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转移”[5],其中间阶段、环节即为劳动资料价值的发挥,同时,马克思还就劳动资料中间环节的意义指出,“劳动资料取得机器这种物质存在方式,要求以自然力来代替人力,以自觉应用自然科学来代替从经验中得出的成规”[4]。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承担着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重要作用,人通过加深对自然规律的把握推动科技创新,再将创新后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劳动中去[6],为此,挖掘新质生产力中的科学技术资料尤为重要。在创新引领发展、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关键的当代,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软件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是当前要关注的重点问题。通过劳动资料的新型化,推动产业生产要素的更有效流动和合理配置,助推我国产业转型优化升级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劳动对象的转型再升级

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客体要素,在生产活动中是劳动者生产实践所指向的对象。劳动对象的最初形态为自然界,恩格斯曾指出,“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7],由此得知,自然界作为财富的来源是人们实践活动的重要指向。马克思也曾指出,自然界是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7]。人们为占有更多的财富不断地改变着自然界,通过把握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去满足财富的最大化占有。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以及资本的无限扩张,人们加大了对自然界的掠夺和破坏,造成了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文明的持续、健康发展。恩格斯曾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7]。为此,如何在保护自然界的基础之上,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是近代以来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新质生产力是以环境保护为基础,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生产力模式。它以对环境发展起负面作用的资源密集型、环境依赖型等传统产业为改造对象,以建设绿色型、节能型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绿色、节能、低碳、高效的转型升级为目的。

二、新质生产力的生成逻辑

新质生产力理论的提出有其必然的理论及实践逻辑,源于生产力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科学技术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举措,回答了历史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具有十分深厚的逻辑价值。

(一)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生产力及科技作用的重视

新质生产力理论的提出有着深厚的理论逻辑底蕴。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围绕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以及科学技术对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价值进行了许多重要论述。马克思主义所论述的生产力概念主要蕴藏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唯物史观的理论中,马克思指出,“人们所能达到的生产力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同时,“一切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8],在这里马克思将生产力视为社会构成的决定因素并将其视为一切社会矛盾冲突的根源,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变革;另一方面,在政治经济学理论中,马克思首先指出,“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9],同时,“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生产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为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4]。在这里,马克思首先肯定了生产力的作用,又进一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入手,指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会导致社会革命,从两个方面综合来看,生产力都被视为决定性的力量,在现实活动及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中也充分论述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影响。马克思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杠杆”[9]。恩格斯也就自然科学的发展指出,“自然科学在这场革命中也生机勃勃,它是彻底革命的”“自本世纪自然科学大踏步以来,我们越来越有可能学会认识并从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们的最常见的生产行为所造成的较远的自然后果”[5]。在这里,恩格斯强调了自然科学的革命作用及其技术的发展增强了人对破坏自然后果的控制,证明了自然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实践能力的促进。列宁曾根据苏维埃共和国的现实情况提出,“苏维埃共和国无论如何都要采用这方面一切有价值的科学技术成果”[8]。在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之上创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理论,更是将科学技术创新与生产力的发展结合,强调利用现代条件下的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等新型生产要素变革生产力,是我国面临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需要的必然举措,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二)实践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举

新质生产力理论的提出有着应然的实践逻辑底蕴。二十一世纪特别是近十几年以来,我国各领域、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经济领域,我国经济飞速发展,GDP跃居全球第二,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在科技领域,我国科技实力显著增强,已由原先的“陪跑者”转向至现如今诸多行业领域的“领导者”,实现了诸多技术行业领域的攻坚克难,创新日益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旋律;在生态领域,环境治理、恢复、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整体日益向好,人民生活环境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仍未彻底解决。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摆脱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及传统生产力发展路径,挖掘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推动产业供应链的优化升级和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培育,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新质生产力是当前条件下化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复杂局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举。从国际来看,产业竞争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特点。技术创新竞争日益激烈,各国纷纷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试图占领技术制高点,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影响下,如何紧跟时代潮流与主题推动科技创新以实现新产业、新动能的发展,是我国站在世界发展的洪流中所应思考的关键问题。

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当代实践路径

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以及国际环境,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通过遵循其逻辑价值、开发协调其内部要素实现。在当代,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从科技教育的顶层设计出发,注重教育对科技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构建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有效循环运行机制,同时,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加快专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此外,发展新质生产力更要以人民需求为导向,瞄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着力实现我国全方位的进步和革新。

(一)推进科教融合,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质生产力需要依托科教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质生产力以科技的进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致力于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新动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以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依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贯彻实施,利用战略性规划导向为人才培养提供动力支持以及方向保障。同时,新时代需要将创新人才培养与科教融合形成耦合作用,着眼国家战略需求持续培养高素质人才[10]。为此,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要坚持推进科教融合,以满足新质生产力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要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从教育理念、培养方式、运行机制、教学内容以及形式手段等方面入手,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理念出发,整合科技领域的前沿成果并将其作为教育内容,开展科研实践、合作探究等实践型、活动型教育教学新方式,将科研实践和以科技领域前沿成果为内容的教学实践相结合,通过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实际的实践操作思考,将问题追根溯源,在科研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研究并解决新问题,从而达到培养个体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目的,推动人才成长发展。

提供必要科研平台、技术支撑。科教融合通过为科研实践提供必要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等资源及活动场所,建构高校间的交流沟通平台以及学科交叉的研究机构,加强与专业科研单位的对话合作等方式,促进科研成果交流与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密切关注科技领域的最新动向。科教融合需面向我国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实际需求与技术行业发展的实际问题,通过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各类产业的深入合作来优化调整高校学科专业的建设。同时,坚持科教兴国还应积极建设面向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技术领域的相关学科,鼓励资金、技术设备等必要的教育资源适当向这些学科倾斜,设置必要的考核、评价等人才选拔机制方式,挑选拔尖人才,为有关行业产业以及研究领域输送人才,有的放矢地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质生产力需要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导向。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体系的建设迅速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国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目前已形成了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产业体系。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产业体系日益丰富、完善,产业集群不断扩大,产业总体竞争力持续提升,“中国制造”日益走向了国际舞台。但是,近些年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及逆全球化思潮的加剧,世界范围内产业链条整合优化已成了必然趋势。在全球化竞争加剧以及国内发展的迫切需要下,我国必须进一步推进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的新质生产力建设,培育以创新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新动能,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向“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转变。我国产业体系虽内容丰富、庞大,但却存在着“全而不精、大而不强”等现实问题,为此,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需以做“精”、要“强”为目标导向,从三方面着手推进。

其一,着力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传f971516fee368e3c5f2fbaf4625b304afbe3e34e1e3565496feae8df2de536e9统产业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环境依赖型、资源消耗型为主,通过对劳动力、环境、原材料等资源的消耗实现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实现传统产业升级必须优化、改变传统产业的发展路径。首先,在生产过程中引入高新技术、设施设备,通过引入先进制造机器、新型生产作业工具以及工业技术软件等工业设施,着力加强技术型复合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产品自主研发以及技术更新,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从而实现生产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其次,推动产业链条向低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转型,利用原有产业链优势,延长产业链条,建构合理的产、供、销一体化运营体系,完善上、中、下游产业链资源的有效供给和合理配置,促进生产要素的有效流动和优化配置。最后,积极建构大型产业集群。通过学习效仿国际上其他国家的产业调整方案,稳扎稳打推进产业内部改革,同时,通过整合同类产业集群,建设起大、中、小各类企业的协同合作生产体系,构建新型的大型产业集群。

其二,着手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支柱,同时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首先,加强科技引领与技术革新。战略性新兴产业需着力发挥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作用,借助科技手段提高全过程生产率,缩短中间环节,实现产品供给“量”的提升;同时,利用科技创新瞄准核心技术重点突破,积极创新技术生产手段优化产业发展路径,利用创新技术等赋能产品质量改善提升,实现产品“质”的改进,通过科技和技术实现“质、量”的双重发展,夯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根基。其次,以创新发展为主要动力着力提升竞争力。必须不断加强对关键核心技术以及前沿领域问题、成果的深入研究,引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建设高技术、高技能的先进人才队伍,使其攻坚克难,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工程,不断提升企业内部的整体创新能力,从而提升产业竞争力。最后,深化交流合作。战略性新兴产业需积极加强对外来资金、人才、技术、设备的引进,拓展国际科技交流渠道,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技术合作,实现技术的领域的突破性创新,积极融入国际市场环境,助推其产品、技术在国际市场范围内的推广。

其三,着力培育未来产业。未来产业总体上代表了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能够实现关键行业、技术领域内的颠覆性技术突破和重大原创成果,主要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技术。首先,要着手建立未来产业孵化器和先导区,制定详细产业标准,打造龙头、领军型先导企业,开拓相关技术现实应用化场景,打造带有标志性的特色产品等,初步建构未来产业的基本发展模式,建立先导示范区,发挥示范作用,引领未来产业发展。其次,关注前沿技术的颠覆性突破。基于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以及科技发展导向,未来产业应重点瞄准前沿技术的颠覆性突破,发挥科研机构、高校实验室等单位的重要作用,在技术上攻坚克难,力求实现技术成果的颠覆性创新。最后,注重未来产业的现实化落地。通过产业结构及其类型的优化升级,在生产过程中创新生产要素,以传统产业的高端化升级和前沿技术的产业化落地为主线,力求科研、技术等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助推经济增长以及社会现实发展。

新质生产力作为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面对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发展需要,以广阔的时代视野以及前瞻的战略性思维所提出的全新生产力发展概念,为我国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指明了重点方向,助推产业向智能、绿色、高端方向发展优化,推动生产力在质和量上达到双重提升,为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问题、提升人民福祉以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可靠保障。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的全新质态,开辟了生产力发展的新方式、新渠道,为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磅礴力量。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4] 黄志斌,钱巍.恩格斯生态劳动思想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5):10-15.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 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0] 王强,黄达,谢寅波.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科教融合创新实践[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12):29-36.

The Essential Elements, Generative Logic and Practical Strategies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Ji Chenghao Li Xiuyan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Marxism, Tianjin, 300382)

Abstract: [Research purpose]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s advanced in which innovation plays a leading role and meets the needs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key to clarify the connotation and grasp the significance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s to excavate the elements46a1193e67039ccd513f14016a9bcf7732814643e9734988083d0e9305cd3641, including laborer, means of labor, and subject of labor, and explore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logic. [Research method] Through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discusses the unique value of the elements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clarifies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logic, and grasps the rich 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 providing constructive significance for current talent training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Research 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and point out the direction for cultivating knowledge and innovative compound talents, but also play a huge role in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and the pregnancy of future-oriented industries, which is a strong force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Key words: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generative logic

作者简介:季成浩,男,2000年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李秀艳,女,1974年生,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伦理、生态文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