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我国公共图书馆新型智库建设探究

2024-10-26黄音梓 胡洁

科技智囊 2024年9期

摘 要:[研究目的]当今时代,公共图书馆智库在文化传承、知识传播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愈发关键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知识服务和决策支持平台。建设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新型智库,需要我们深入探究公共图书馆新型智库建设的理论基础、研究现状和实际操作,以便更为直观理解地公共图书馆新型智库建设在发展策略、服务模式、建设机制等方面的特点、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政策梳理、案例分析以及实地观察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并系统梳理大量与公共图书馆、智库建设以及相关领域的学术文献、政策文件和实际案例,强化研究以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效用,促进新时代新型智库高质量建设,推动新型智库建设更加科学化、健康化。[研究结论]公共图书馆新型智库建设应明确自身定位,突出公共文化服务特色,建立专业高效的公共图书馆智库管理工作机制,加强新型智库人才建设,打造专业化研究队伍。同时,创新公共图书馆智库信息支撑,加速提升公共图书馆智库的服务质量和社会影响力,进而在更高层面打造符合中国实际、满足公众需求、引领文化发展、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现代化公共图书馆智库。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智库;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中国国家图书馆;智库建设;公共图书馆决策咨询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81/j.cnki.1006-3676.2024.09.08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能为党和政府提供重要决策咨询支撑,贡献高质量研究成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国家图书馆和各省市级公共图书馆作为文献数据等信息资源的重要聚集地,在新时期参与智库建设中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里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公共图书馆应根据自身条件,为国家机关制定法律、法规、政策和开展有关问题研究,提供文献信息和相关咨询服务”[1]。新时代公共图书馆要抓住重要机遇,增强智库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出高质量、有竞争力的智库品牌,探索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2]。

一、相关研究现状

借助中国知网数据库,以“新型智库”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截至2024年8月30日,共有2 885篇相关中文文献期刊;根据“公共图书馆新型智库”这一主题词进行检索,截至2024年8月30日,共有43篇相关中文文献期刊。自2015年起,各类政府机构、民间机构及公共图书馆等图情机构纷纷将智库建设提上日程,我国新型智库建设进入发展高潮,近几年积累了丰富的研究及实践经验和成果。国际智库发展早、实践经验积累多,尤其是有关智库发展路径的研究比较多。我国智库研究参考的大多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研究经验,研究起步较晚。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热点集中在智库的知识服务功能研究、新型智库参与国家现代化治理的研究以及基于影响力的智库评价等几方面,对公共图书馆智库及建设策略的现有研究成果较少。

通过梳理当前研究现状,学者研究方向及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智库内涵定义的角度展开的研究。学术界并没有就智库的定义给出一个统一的说法。在保罗·迪克逊(Paul Dickson)看来,作为一个长期稳定、相对独立的政策性研究机构,智库通过与政府、企业、学校及社会公众等建立起密切联系,利用资料和科学方法进行分析并提供咨询服务[3]。安德鲁·里奇(Andrew Rich)将其定义为,“独立的、中立的、非营利性的、以专业知识和思想观点产出为基础,获得资助并影响政策过程的研究机构”[4]。王莉丽等大部分学者把智库定义为从事公共政策研究的非营利组织,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社会舆论[5]。二是探讨图书馆与智库的关系、图书馆面向新型智库建设路径及图书馆智库建设的实践等方面。胥文彬对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中心图书馆等国外几所智库服务领先的图书馆进行调研梳理,提出智库即智囊团、思想库,是由不同领域的专家构成的相对稳定、独立运作、提供政策咨询服务的组织或机构。在他看来,智库本身蕴含丰富的信息资源,与图书馆有着天然的联系[6]。初景利提到,图书馆为智库机构和智库研究提供资源保障、参考咨询、情报研究以及专业化学科领域服务的支撑保障[7]。三是围绕智库功能、智库管理、智库影响力等展开相关研究。李玲归纳了不同国家智库功能的共同点:信息收集与报送、课题调研与分析、人才培养与交流、决策辅助与咨询等[8]。布鲁金斯学会理事会主席约翰·桑顿(John L. Thornton)、美国智库学者安德鲁·里奇等学者都持影响力是智库发展的重要因素的观点。

国内外围绕智库的不同方面开展了多元性研究及多维性分析。我国图书馆智库相关研究较少,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面向新型智库建设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公共图书馆新型智库建设目前还存在诸如智库认知不明晰、智库建设投入不到位和运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二、公共图书馆新型智库建设的性质及定位

要探究公共图书馆新型智库的性质及定位,首先要理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定位。《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定位为,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9]。关于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新型智库的性质与定位,《意见》中涵盖了诸多重要内容。其中明确了公共图书馆新型智库的研究范畴、服务宗旨和服务对象,突出了其在服务党和政府重要决策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表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研究咨询机构等重要内容。以上指导有助于明确公共图书馆新型智库发展的性质,同时能积极引导、调控公共图书馆智库的健康高质量发展。

智库作为国家软 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多学科专家学者组成,能为社会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的发展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策略、方法、思想等的公共研究机构。图书馆作为智力资源的重要载体,也是信息服务的重要场所,且具备硬件设施及人才建设等专业优势和技术优势,图书馆行业的发展与智库密切相关。公共图书馆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能够充分发挥知识信息支撑作用和情报咨询功能,是智库服务的重要阵地,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在本文中,笔者所提到的公共图书馆是具备一定战略问题研究能力、公共政策研究能力的国家图书馆及各省市公共图书馆,即公共图书馆新型智库。公共图书馆新型智库可以定义为:以公共图书馆为依托,充分整合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专业的知识服务能力和广泛的社会联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研究方法,针对社会发展中的公共政策、文化建设、科技创新等重要领域和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和提供前瞻性、建设性、多元化建议及解决方案的知识型机构。它旨在为政府决策、社会治理、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依据,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三、公共图书馆新型智库建设的工作成效

新时代以来,以国家图书馆和部分优秀省市级公共图书馆为代表的顶尖图书馆在新型智库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其他公共图书馆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服务进“两会”,赋能党政决策

为两会服务已成为各级公共图书馆的重点工作之一。作为社会的知识中心和信息枢纽,近些年来,公共图书馆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在提升数字化水平、加强参考咨询智能升级等方面下了大功夫。吕梁市图书馆为代表委员提供优质的多元化信息咨询服务,在以往服务的基础上新增特色服务项目,比如地方文献的征集和捐赠活动。福建省图书馆将服务区打造成集智力支持、文献借阅、数字服务、文旅融合、文印服务、互动交流等为一体的文化驿站,以云端高效服务满足多元需求。2024年,福建省图书馆以智库型、嵌入式、便捷化、全天候的信息服务方式,为参会人员高效精准履职提供文献信息支持。银川市公共图书馆,一直坚持提升服务能力,编制了“银川市图书馆数字资源简介”以及神州共享数字资源提供的“红色故事绘”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专题资料,让代表、委员们充分了解了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职能和丰富的馆藏资源。湖南省图书馆提供全天候服务,2024年还以深化决策服务职能、提质资源服务内容、打造创新服务增长极“三个服务”为着力点和创新方式,助力代表委员精准高效履职。自1998年起,国家图书馆正式为代表委员提供文献信息咨询服务工作,包括设立“两会”咨询服务处、读者卡办理、文献提供、到馆参观、“两会”热点文献收集、“两会”信息专报等[10]。另外,图书馆智库联盟服务队伍陆续进驻两会驻地,2023年,岳麓图书馆作为区县馆在全市首次入驻两会,为政府立法决策提供参考咨询服务。

(二)创新信息情报服务方式

虽然依据《意见》和25家国家高端试点机构的公布,公共图书馆并未成为首批国家高端智库试点机构单位。但是公共图书馆作为服务社会的一线公共文献信息服务机构,近些年来,积极投入到新型智库建设体系中,为各类新型智库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和智力支持,努力为国家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贡献。

其一,提供针对性强的参考咨询及专题资料。仅2023年两会期间,福建省图书馆就完成专题咨询项目达30多个,助力政府政策评议分析。湖南图书馆依托公共图书馆智库服务联盟,围绕民生关注热点,精心编制了涵盖经济、文化、民生、“三农”、生态等24个热点话题的7个专题资料。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主动“走出去”,将服务功能拓展到学校、企业及社会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全国第一座国家图书馆共建馆,南京江北图书馆(新馆)成为辅助企业发展的“情报中枢”,“企业读者”在科研过程中可随时通过邮箱、公众号提交查阅文献请求。2024年年初,南京图书馆积极介入为南京当地一家企业提供决策支持,通过收集大量涵盖了全球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关键技术突破以及未来趋势预测等关于智能制造内容的行业报告,提供一批已经成功转型的制造企业名录,助力传统制造业企业向智能化成功转型。

其二,组建公共图书馆智库服务联盟。近年来,公共图书馆强强联合,集中资源、协同合作,浙江省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联盟、陕西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等相继成立。此类组建服务联盟并取得突出成绩的例子并不少见,2023年5月12日,沿黄九省省级公共图书馆在山东省图书馆联合成立了“黄河流域公共图书馆智库服务联盟”,该联盟积极推进联盟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办法的联合制定,推动文献资源馆际互借服务的全面开通,并精心编制智库服务信息产品。

其三,优化数字服务平台。2024年,山东省图书馆顺应信息化、数字化浪潮,及时跟进读者知识获取方式变革,依托省图书馆和全省十六市公共图书馆,共同构建起了全省性、一体化的数字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平台整合了全省公共图书馆优质数字资源,不仅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助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还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参考,促进社会治理的精准化与科学化。福建省图书馆在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和数字福建政协云平台应用软件“智慧会务”栏目内开辟“省图服务”板块,为代表委员提供数智新体验[11]。

(三)多元化拓展智库研究成果

近年来,国家图书馆在为国家的立法决策服务提供文献借阅、战略情报分析、信息决策专报编辑、舆情专报服务定向提供及专题咨询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收获了业界及决策层的高度认可和称赞。例如,2008年,立法决策服务平台上线“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决策咨询服务协作平台”“中办数字图书服务平台”“中央政法委数字图书服务平台”“国图信息加油站”[12]。同时,国家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也十分丰富,比如整合各类海洋专题馆藏资源,量身打造海洋专题数据库并不定期更新。此外,与军事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和海关总署等就建立国家图书馆分馆达成合作意向,努力为分馆建设专题化数字资源,助力分馆智能化升级建设以及为国防军事科研的蓬勃发展等方面作出贡献[13]。

在立法决策咨询研究方面,国家图书馆定期报送内参专报、舆情专报等成果以及《新书推荐》《每月新书目》《好书榜单》等产品;在海外中国学相关领域发展方面,定期制作和发布《外文新刊中国研究篇目汉译目录》《海外中国问题研究资料中心通讯》《海外中国问题研究资料中心文献资讯》等中国学专题产品;在智慧图书馆研究方面,编纂出版《智慧图书馆理论研究》《智慧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研究》等专著报告、学术论文及各类研究成果;在公共文化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方面,编制出版《公共图书馆概论》《中国图书馆年鉴》《国家图书馆年鉴》等丰富多样的著作、研究报告及年鉴资料。另外,国家图书馆围绕立法和决策咨询研究、海外中国学研究、智慧图书馆研究等重点方向设立馆级智库研究专项,积极参与智库研究相关项目申报和智库刊物投稿、编发。同时,开展智库培训与交流,邀请若干馆外专家进行专题讲授,还不定期邀请主管部门及馆外专家共商国图智库建设与发展。

(四)为大众提供政策解读和科技普及

公共图书馆是为大众提供重要政策解读和社会科学普及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各级公共图书馆在相关方面也有一定实践基础及服务亮点,如湖南省图书馆开展“春雨工程·网络书香边疆行”数字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邀请诸多专家学者为湘西地区人民群众进行基层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讲座宣传。2024年,长春市图书馆举办社会科学普及周系列活动,开设“城市热读”专题公益讲座邀请专家解读《长春市养老服务条例》,科学普法助老;长春市图书馆策划开展了一系列科普文献展阅活动,比如“与时代同行”时事政治类期刊文献展等,以增强公众对科学的关注和认知,感受科技的进步。在科学普及和技术创新教育方面,国家图书馆举办“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利用专题讲座—信息检索系列”活动。科学普及工作也逐渐成为各级公共图书馆的重点业务,比如利用其海量馆藏资源设立科技专题课程和开展读书推荐等栏目,通过微信公众 号等平台推送多样化的科技学习资源等。2023年,国家图书馆举办12场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提升国家决策层的整体文化素养。另外,公共图书馆具有为公民、法人以及相关的其他社会组织提供政府信息资源的义务和便利条件[10]。公共图书馆不仅成为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重要场所之一,还是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具有社会文化价值。比如,公共图书馆建立社区图书馆分馆或流动服务点,将图书馆的服务延伸到社区居民身边,居民可以在社区分馆借阅书籍、参加活动,增强社区的文化凝聚力。

四、新时代公共图书馆智库建设的不足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需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尝试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方案。但由于我国公共图书馆新型智库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在逐步探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智库定位不明晰、智库建设投入不到位、缺乏专、精、深的智库核心产品及智库建设机制有待完善等方面的难题。

(一)职能定位需进一步厘清

2015年,国家启动高端智库试点工作,我国包括国家图书馆在内的所有公共图书馆均未被纳入在高端智库试点这一行列。公共图书馆是智库的重要知识来源,但我国公共图书馆参与智库建设的相关政策、法规非常少,大部分公共图书馆对参与新型智库建设的职能定位缺乏明晰的认知,发展思路不明确,因此图书馆智库服务功能并未得到有效发挥。在业务定位方面,由于智库服务对象的多样性和业务的复杂性,一些公共图书馆智库把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服务当成智库的主要业务,缺少理论研究和科技创新。在理解新时代党的重大政治方针和工作主题方面,缺乏对新要求的深入研究和全面把握,导致当下公共图书馆存在智库服务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弱的情况。

(二)建设投入不到位

对照《意见》的若干标准,部分公共图书馆在智库建设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无论是研究人员的培训、设备软件的更新、数据库的购买,还是专业分析师的聘请等,都缺乏充足的资金投入支持。公共图书馆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与社会捐赠,往往受到预算的限制,这致使智库建设在资金保障方面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从智库专业人才队伍的投入来看,公共图书馆缺少从事智库服务的专职人员。智库建设的关键在于人才,需要具备高水平专业知识技能与研究能力的专职人才,例如数据分析师、政策研究员、信息服务专家以及专业运营人才等。但我国公共图书馆员在跨学科、跨领域等研究能力方面有待提升。举例来说,参考咨询馆员对新技术的了解和更新滞后,缺乏对数据分析、舆情监控及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同时,人才的流动性大、人员的更替频繁,致使智库建设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受到冲击。当前,专业从事国家图书馆立法和决策服务的人员不足50人,人员配置明显匮乏。此外,智库人才的专业领域与目前的科组建制未能达成统一。公共图书馆“智力”匮乏、智库服务专职人员稀缺,愈发成为公共图书馆智库建设深入发展的阻碍因素。

(三)缺乏专、精、深的智库核心产品

目前,公共图书馆定位清晰、富有特色的高质量智库成果屈指可数。公共图书馆要打造专、精、深的智库核心产品离不开智库团队的专门策划和反复推敲。产品定位模糊、缺乏特色是一大问题。公共图书馆倾向于参与当下热点话题,研究方向过大,不仅会导致资源浪费,也无法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精准服务。在选题方面,公共图书馆刻意回避敏感问题也会导致错失一些好的选题。在产品内容与形式策划方面,缺乏深度、视角单一、形式单调等问题也会影响智库产品的质量。大部分公共图书馆对信息资料的研究层次不深,素材汇编也较为简单。简单的素材汇编缺乏深度,智库智力产品重在对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意见或分析发展趋势,在相关政策的出台、解读、评估等方面出力发声,而这离不开持续性地组织办好核心期刊、内参,以及通过打造全国性平台,并定期举行核心会议来提升智库核心产品品牌影响力。

(四)建设机制有待完善

一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适应。当前大部分公共图书馆主要沿袭传统管理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智库建设的推进。例如,决策机制过于保守、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人才评价管理机制不够灵活等。二是合作与交流机制不健全。智库建设需要同政府部门、企业、高校等其他机构及组织进行广泛的合作、交流与协调,以促进知识的创新和传播,确保智库的研究成果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和推广。但不同地区、不同层级的公共图书馆智库之间,在资源共享、联合服务等方面可能存在合作障碍。此外,公共图书馆智库和高校、科研机构的智库虽然都致力于知识研究与服务,但由于体制机制、评价标准等不同,在合作中也会有障碍。三是智库研究成果应用转化困难。智库建设最终目标是为政策制定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综观我国公共图书馆界,目前存在智库研究的政策转化途径单一、成果认可率低、政策转化结果认证难、传播渠道和转化渠道不畅、政策影响力有限等问题,这对公共图书馆智库未来发展规划、效益评价等方面有很大影响。

五、公共图书馆深化新型智库的建设路径

公共图书馆智库应首先明晰自身定位及独特优势,构建智库先进管理机制,同时注重加强智库人才团队建设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从而破解智库建设面临的诸多难题,奋力实现公共图书馆智库的优化升级与跨越发展。

(一)明确定位,突出公共文化服务特色

公共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专业的信息服务能力,在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各级公共图书馆首先应明确智库建设的目标和定位,明确“能否建设”“怎么建设”等问题,不要盲目跟进也不能消极抵制[14],全面评估自身的资源优势、服务能力及需求,突出特色优势,进而确定适合的领域和研究方向。各级公共图书馆需要围绕国家及本地区公共文化发展战略,把握产业规划、教育医疗等智库建设重点,发挥公共文化智库作用;可学习借鉴国家图书馆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专题数据库建设、地方特色资源建设等方面的优势;也可以加强与国家图书馆的合作,共享信息资源,建立本地区的专题数据库,为智库研究提供更加精准、深入的信息服务。2021年,国家图书馆等19家单位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首批文化和旅游行业智库建设试点单位[15]。应针对文化行业智库建设的特点,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文化和旅游领域创新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

(二)建立专业高效的公共图书馆智库管理工作机制

一是拓宽智库资金来源渠道,健全经费管理制度。充足的经费能保障公共图书馆智库建设的顺利运行。公共图书馆应探索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筹措机制,通过申报决策咨询政府采购项目、募集公益资金、申报咨询企业项目、采取市场化运作等方式,争取更充足的资金支持;完善资金使用机制,有效规划经费使用,注重在使用过程中符合国家高端智库经费使用管理的规定。二是建立人才持续激励机制,调动智库人才创新能动性。公正的绩效评估、激励机制和职称评审机制不仅可以监督公共图书馆智库日常工作的高效运转,还可以激发智库团队人员的创新性和积极性,进而促进公共图书馆智库整体建设水平的提升。三是注重优化科研管理和成果转化机制。引导高质量、高层次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智库成果向实用性、创新型、可持续性及前瞻性的方向发展。比如推行研究课题竞争机制、成果审议机制、课题退出机制等;完善智库成果质量管理制度,开展智库成果的分类管理和科学考核;建立质量导向的激励机制,并将决策咨询成果纳入教学科研、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岗位聘任等环节。

(三)加强公共图书馆智库团队建设,增强创新活力

人才是智库生存发展的核心要素,公共图书馆应培养勇于担当时代使命、政策理论功底扎实、具备多学科研究积淀、善于洞察世事的智库人才队伍[16],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建立公共图书馆智库核心人才团队。培养馆内青年智库研究员,启用资深研究员对年轻人传帮带,鼓励对参考咨询、立法决策和服务部馆员的培养,通过定期召开相关智库研讨会、组织智库建设培训班,提高馆内智库研究人员能力,推动馆员向“智库专家”转变。二是通过社会招聘、博士后进站等渠道招纳图书情报、外语专业、国际关系学、规划设计等各类专业人才进入公共图书馆。通过招聘经验丰富、理论研究能力强、专业匹配度高的智库紧缺型高层次人才,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公共图书馆智库团队结构。三是充分挖掘社会力量,根据智库项目研究需要和资金能力灵活聘用馆外兼职研究员,加强智库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多种形式聚合领军人才、核心专家、智库管理人员参与智库研究,以此把握智库建设的政策方向、提供更加方便和高效的智力服务。

(四)创新公共图书馆智库信息支撑,加强平台建设

信息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应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智库研究、决策咨询、成果传播的效率和效果[17]。通过构建、完善知识库,加强决策服务数字平台建设以满足不同读者用户的决策需求;积极拓展社会参与模式,与其他机构加强合作,整合外部力量。例如利用图书馆联盟推进智库建设,“馆企融合”“馆校融合”“馆家融合”和“文旅融合”;注重战略合作、定向捐赠参与机制,以撬动社会资源,丰富文化活动内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范围和惠及人群。此外,公共图书馆要重视对数据的发掘和升值加工,推出高质量智库核心产品。准确把握国家重大战略及文化和旅游行业的基础性、关键性、前瞻性问题,结合自身发展条件及研究方向,推出调研报告、专著论文、政策建议等形式多样的高质量研究成果,策划打造各类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产品。例如,通过调研读者用户的具体需求来制定智库资源建设方案;搜集、整理、储存未公开出版的稿件或文献以为更好地把握未来政策走向。

六、结语

公共图书馆新型智库建设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发展任务,新时代为公共图书馆的智库建设赋予了新的使命和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浪潮中,各级公共图书馆应深刻洞察新时代党和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新挑战和新需求,充分认清自身定位、发挥自身优势,把握文化行业智库的特点,主动摸索图书馆新型智库建设的形式和内涵,打造高水准、富有创新性的智库成果,构建长效稳定的发展机制,为文化领域创新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决策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EB/OL].(2018-11-05)[2024-01-12].http://www.npc.gov.cn/zgrdw/npc/xinwen/2018-11/05/content_2065662.htm.

[2] 陈楠.公共图书馆参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实践研究:以陕西省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9,41(8):50-57.

[3] DICKSON P.Think-Tanks[M].New York:Athenaeum,1971.

[4] RICH A.Think tanks,public policy,and the politics of expertis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5] 王莉丽.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N].光明日报,2015-10-19(7).

[6] 胥文彬.国外图书馆智库服务现状与启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6):30-35,54.

[7] 初景利,唐果媛.图书馆与智库[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46-50.

[8] 李玲.信息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新型智库建设策略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2,42(2):27-29.

[9]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EB/OL].(2015-01-20)[2024-08-13].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5/content_2810090.htm.

[10] 李春明,杜照熙,薛雪,等.公共图书馆为国家立法和决策服务的模式与路径研究:以国家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2022(11):92-97.

[11] 黄榕燕.公共图书馆优化“两会”服务的亮点与展望[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3,43(10):23-26.

[12] 朱蓓.公共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历程的回顾与思考:以国家图书馆服务实践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0(4):72-75.

[13] 王世伟.论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新型智库建设的定位与发展[J].情报资料工作,2020,41(5):14-22.

[14] 陈楠.公共图书馆新型智库服务的发展路径[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22,31(3):62-69.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文化和旅游行业智库建设试点单位的通知[EB/OL].(2021-08-19)[2024-08-24].http://zwgk.mct.gov.cn/zfxxgkml/kjjy/202108/t20210820_927274.html.

[16] 杨君,张轩,王健.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质量提升路径研究[J].智库理论与实践,2024,9(3):70-78.

[17] 朱鑫汝,唐果媛,吕青.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时代责任与使命担当:“2023第九届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内容要点解析[J].智库理论与实践,2024,9(2):96-105.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type Think Tanks for Public Libraries in the New Era

Huang Yinzi Hu Jie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Beijing, 100081)

Abstract: [Research purpose] In the present era, public library think tanks play an increasingly vital role in cultural inheritance,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and social progress. They are indispensable knowledge service and decision support platforms. To build a new-type public library think tank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demands that we deeply explore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status quo of research, and practical operation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ose think tanks. This is to gain a more intui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experiences, and shortcomings of those think tank construction in aspects such as development strategies, service models, and construction mechanisms. [Research method] Through various means such as literature research, policy collation, case analysis, and field observations, a large number of academic literatures, policy documents, and practical cases related to public libraries, think tank construction, and related fields are widely collected and systematically sorted. Strengthening research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social utility of libraries,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construction of new-type think tanks in the new era, and dri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ose think tanks to be more scientific and healthy. [Research conclusi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type public library think tanks should clarify their own positions,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establish a professional and efficient management working mechanism for public library think tank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think tank talents, and build a professional research team. At the same time, innovating the information support of public library think tanks, accelerating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ervice quality and social influence of public library think tanks, and then building a high-level modern public library think tank that conforms to China's actual situation, meets public needs, leads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has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at a higher level.

Key words: public library think tanks; new-type think tan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think tank construction; public library decision-making consultation

作者简介:黄音梓,女,1994年生,博士,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胡洁,女,1977年生,硕士,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政策研究、图书馆事业发展研究、图书馆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