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育人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石

2024-10-25齐铁清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4年10期
关键词:教育方针根本任务立德

202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学校是育人的主要阵地,课程是育人的重要载体。《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课程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渠道,是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手段,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石。

其一,育人是课程的唯一目标。“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学校的课程设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育人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目的是使教育对象全面发展。学校在课程实施中应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与美育,落实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二,课程是育人的主要途径。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全部的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学校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的特性就是它有系统的课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都是育人的要求,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都是育人的渠道,学校育人功能需要经历课程化的过程才能实现。学校教育职能的专门性、作用的主导性、组织的严密性、内容的全面性、活动的有效性、形式的稳定性等特性都体现在课程育人上。

其三,课程育人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石。学校要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坚守课程育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课程育人不是自发完成、自动实现的,而是需要学校在课程目标规划、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实施监督、课程评价反馈等方面进行全盘考虑和统筹谋划。课程总体设计要强化育人功能,课程目标的确定要保证育人方向的正确性,课程内容的选定要保证育人资源的规范性,课程实施的环节要保证育人过程的完整性,课程评价的操作要保证育人标准的导向性。

实施课程育人要守住源头、优化资源、监控过程、引导结果,关注整个教育环节,形成良好教育生态。广大教师要与专家学者一道,共同努力,构筑起符合建设教育强国需求的课程育人体系,夯实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之石。

(责任编辑:赵春艳)

猜你喜欢

教育方针根本任务立德
劳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必修课”
新时代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三重维度1——重温抗大教育方针的启示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在全面上下功夫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振兴发展是老区根本任务
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