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理念的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课程建设探析

2024-10-23陈蕾

科教导刊 2024年27期

摘 要 文章针对高职院校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课程建设中存在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方面的问题,以 OBE理念为基础,提出了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课程建设的策略:应对需求、反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全面综合、模块化的课程构架;交叉融合、聚焦乡村的课程内容:学生中心、强化实践的课程实施;以评促教,持续改进的课程评价等。

关键词 OBE理念;乡村小学全科教师;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27.029

Exploration on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for Cultivating

"Rural Primary School General Teachers" Based on the OBE Concept

CHEN Lei

(Hunan Preschool Teachers College, Changde, Hunan 415000)

Abstract The article addresses the issues of training objectives, course content, course implementation, and course evalu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teacher training courses for rural primary school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OBE concept, the article proposes strategi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teacher training courses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responding to demand and achieving reverse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A comprehensive and modular curriculum framework; Cross fusion and rural focused curriculum content: student-centered and practical oriented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Curriculum evaluation that promotes teaching through evaluation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Keywords OBE concept; rural primary school general teachers;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小学全科教师是指师德水平较高、专业知识广博、教育技能全面,能胜任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也熟练掌握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一、两项技能的小学教师。小学全科教师宽广的知识面,能为儿童提供全面的知识启蒙,帮助其形成综合思考的能力;他们具有全景教育视角,能敏锐地发现小学生的个别差异,采用多元、动态的评价,做到因材施教;他们具有全科专业背景,能实现各学科之间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相互融合和沟通,培养儿童的社会化技能和综合能力。同时乡村小学全科教师还有利于解决农村地区教师匮乏,教师不得不担任多门学科教学的窘境。由此可见,小学师资全科培养不仅是我国当前农村教育的应时之需,也是未来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

2014 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提出“针对小学教育的实际需求,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首次从国家层面上阐明了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方向。当前,国内不少师范院校、高职院校均开设了全科方向的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小学全科教师,并取得较好的成效。在国际上,西方发达国家的小学师资普遍采取全科培养方式,关注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的炼成,要求其能够胜任全国统一课程中任一学科的教学,或进行包班教学。

1 OBE理念的内涵

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理念由美国学者斯派蒂(Spady W.D.)于1981年提出,是一种以学习产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目前是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OBE理念的核心在于强调学生的学习成果,即学生通过学习过程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成果不仅限于学生所知、所了解的内容,还包括学生能否将所学应用于实际,以及可能涉及的价值观或其他情感因素。OBE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OBE理念采用反向设计原则,即从最终的学习成果出发,反向设计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OBE理念强调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价,包括知识掌握、技能运用、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不同类型,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OBE理念注重持续改进,即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反馈,对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进行不断优化和调整,以提高教育质量。

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为高校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评价依据和方向指引。专业认证的核心标准就是依据OBE理念制定的,强调把以学生为中心、产出(成果)导向、持续改进作为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总的参考框架,这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2 高职院校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培养目标模糊,能力要求与岗位需求脱节

乡村小学全科教师承担着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家校合作等工作,这些工作对于教师在乡土教育情怀、乡村教育教学能力和心理品质上都有相应的要求,但是不少高校对于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目标的表述语焉不详,只用“了解基础教育”“做高素质的乡村小学教师”等抽象话语进行描述,未能充分对标毕业要求、师范生能力要求和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岗位需求进行精细描画,存在培养目标过于笼统、定位不够精准、培养方向不明确的问题。

2.2 课程内容实践性不足,综合素养较弱

由于对乡村小学了解不足,对乡村小学全科教师所需要的能力预设不到位,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常更多关注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师范生与实际工作岗位对接的多学科教学、资源开发、家校合作、生活技能等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多关注师范生文化知识的获得,忽视身心发展、创新能力、人格素质、个人特长的培养,忽视综合素养的提升,忽视扎根乡村教育情怀的渗透,这都不利于师范生应对日后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和要求。

2.3 课程实施忽略学生,主动性缺乏

高职院校教师在课堂中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缺乏必要的人文引导,与师范生交流不足,不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状况,不确定他们“怎么学,学得如何”,师范生的注意力被禁锢在课本上,兴趣很难得到培养,学习主动性缺乏,造成师范生视野狭窄、知识宽度不足、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弱,不能灵活地适应未来乡村教育的需求。

2.4 课程评价单薄,缺乏持续改进机制

不少高校的课程评价针对性不强,学习成果与学习目标脱节,未能形成有效的质量闭环。评价形式单一,课程评价以静态评价、终结性评价为主,动态评价、过程性的评价不足。造成评价结果难以用于反馈,难以实现对课程目标、内容与实施情况的持续改进,不利于师范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 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课程的建设原则

3.1 综合性原则

乡村小学全科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跨学科(如语文、数学、科学、艺术、体育等)的知识和能力,还需具备教育理论知识、教育教学方法、班级管理、心理辅导等多方面的素质。因此,在课程建设中应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整合,并且通过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和形式,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3.2 实践性原则

乡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必须强调实践导向,才能获得实践能力。课程实施中,要通过教学观摩、实习实训、案例分析等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要通过乡村小学的教学案例、乡土文化等内容,使教师更好地了解乡村教育,提升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

3.3 发展性原则

乡村小学全科教师需要具备适应教育变革和创新的能力,课程建设应关注教育变革的趋势和要求,引导教师关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 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课程的建设策略

4.1 人才培养目标:反向设计,应对需求

基于 OBE 理念,依据反向设计原则,培养目标要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求来设定。在国家层面,《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等文件明确了小学教师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现实层面,应立足乡村小学教育实际,依据乡村小学全科教师承担的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家校合作、服务乡村等多类工作,工作强度大、教师素质要求高的现实情况,确定乡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目标。一是乡土教育情怀目标。教师要热爱乡村,关心爱护学生,热心教书育人,乐于服务乡村教育和乡村建设。二是乡村教育知识目标。教师需要掌握扎实的教学知识,丰富的通识性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多学科教学教法知识,以及乡村生活、民俗文化、地方服务的综合知识;三是乡村教育能力目标。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教学设计、多学科教学、学生指导、家校合作、教育研究等教育教学技能,同时掌握烹饪、养殖、种植、食物保存、个人保健等乡村生活教育技能,具备乡村民俗活动、传统文化、科技活动组织等乡村服务能力;四是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目标。教师要情绪稳定、意志坚强、朴实勤俭、乐观开朗,心理健康。

4.2 课程设置:全面综合,模块设计

依据OBE理念,课程体系结构要与毕业生的最终能力相对应,即用相应的课程来支撑学生能力的形成。依据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目标,设置通识教育、学科教育、教育教学、乡土教育四个模块的课程。通识教育包括人文、社会、自然科学基础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学科教育包括文学、写作、高等数学、自然科学概论、美术基础、音乐基础等课程,形成多学科知识基础,应对多学科教学的岗位需求。教育教学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班级管理、各科课程与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普通话训练与测试等课程,培养师范生的教育基本功,掌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方法。乡土教育包括复式教学、乡村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留守儿童教育、劳动教育等课程,以促进乡村教育持续发展。四大模块交互交融,相互促进。

4.3 课程内容:交叉融合,聚焦乡村

对待课程内容,要依据岗位需求、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进行适时选择、整理、加工。一要注重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寻找课程之间的联系,使其逻辑价值和实用价值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完整、有机的内容体系,如建立各门教学法之间的共性、利用各种科学知识解读生活、教育中的问题等。这种整体性有利于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增强对专业的整体认识,以应对日后乡村教育多方面的工作任务。二要聚焦课程内容的乡土性。专业课程的内容选择上应保持开放性和灵活性,将“乡土性”融入课堂。广泛收集乡村教育的资源和素材,整理乡村小学教育教学的案例、问题,作为课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的焦点,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应对和解决乡村小学教育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而增强知识的应用性和实效性。三要加强课程内容的整合。打破学科的界限,多呈现两个或多个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综合运用多个领域的知识解决乡村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如留守儿童教育、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等,培养师范生的应对能力和创新能力。

4.4 课程实施:学生中心,强化实践

OBE教育理念强调的是学生中心,强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以获得成功。一要加强课堂实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密切关注师范生是否理解、是否掌握、能否运用,运用任务驱动法、问题讨论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分享、学会运用。利用学习通等教学辅助平台进行小组学习和任务分享,给予每一个师范生展示的机会,同时重视在学习中生成的新内容,促进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二是强化课外实践。围绕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岗位需求,组织各类社团活动、竞赛活动、志愿者活动、考察活动,如教师基本功大赛、教育考察、教育研习、三下乡活动等,全方位地培养和提高师范生的专业技能。三是关注师范生的学习状态,因势利导。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氛围,帮助师范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正视他们的个体差异,接纳他们的观点,积极给予肯定,树立信心,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学中,调动他们学习的内驱力。

4.5 课程评价:以评促教,持续改进

OBE教育理念强调课程评价是持续改进质量管理的关键。一是关注学生评价成效。建立合适的评价体系和测量标准,重视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既评价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又评价其教育实践能力水平;既有卷面评价,又有口头陈述、作品展示、考察调研、教育研究等非卷面评价;既有量化评价,也有操行评定、学业等级、成长记录袋等质性评价。通过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问题,并进行教学方法或内容的调整,及时补救,提高质量。二是持续改进课程评价。通过学生、用人单位和家长的反馈,以及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分析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课程内容的适用性、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评价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及课程对毕业要求的达成度,明确评价―反馈―改进的主体、方法与流程,建立持续改进机制,进而修订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更好地促进师范生的发展。

5 结语

总之,基于OBE理念进行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课程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持续努力,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乡村小学教育需求的优秀教师。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专业认证背景下乡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策略研究”(XJK22QGD005)。

参考文献

[1] 吕卫平,宋佳.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问题及对策——以三所师范大学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9):39-41.

[2] 水远璇.OBE理念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以南京晓庄学院为例[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20,36(5):28-33.

[3] 孙雅君.OBE教育理念下的全科型教师培养[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3(1):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