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驱动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的机制与效应
2024-10-21赵巍徐筱雯
摘 要:促进数字经济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增强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是实现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该研究系统梳理了数字经济影响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的理论机制,选取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和探讨了数字经济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体育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经济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数字经济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的影响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在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的东部地区更加显著。基于此,建议加强数字基础与配套设施建设,重塑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提升的全方位优势;加快体育产业结构升级,打造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提升的一体化通道;立足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差异,制定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提升的针对性策略。
关键词:数字经济;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产业结构升级;中介效应;区域异质性
中图分类号:G8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24)05-0049-08
Mechanism and Effects of Digital Economy Driving Export Resilience in Sports Good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ZHAO Wei1, XU Xiaowen2
1.School of Digi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Wuxi University, Wuxi 214105, Jiangsu, China; 2. School of Business, Jiangsu Ocean University, Lianyungang 222005, Jiangsu, China
Abstract:Promoting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the digital economy and the sports industry and enhancing the sports good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export resilience are important ways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ports industry. The theoretical mechanism of digital economy affecting the resilience of sports good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exports is systematically sorted out.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30 provinces in China from 2011 to 2021,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act of digital economy on the export resilience of China′s sports good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y using spatial econometric model. It is found that digital economy can promote the export resilience of China′s sports good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re is a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 The efficiency of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have intermediary effects in the impact of digital economy on the export resilience. There is regional heterogeneity in the impact of digital economy on the export resilience, which is more significant in the eastern region with higher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Therefore,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infrastructure and supporting facilities, and reshape the all-round advantages of improving the export resilience; accelerate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create a diversified channel for improving the export resilience; based on the differences in regional digital economy development, a targeted strategy for improving the export resilience is formulated.
Key words:digital economy; sports good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export resilience;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mediating effect; regional heterogeneity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当前,全球经济下行趋势明显,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面临的外部冲击和压力持续加大。在此背景下,增强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成为促进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被认为是增强经济韧性的有效路径[1-2]。《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体育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与此同时,《“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也再次强调,要加强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创新应用。由此可见,数字经济正逐渐成为促进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提升的关键举措。一方面,数字经济发展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时效性,有助于促使体育用品出口更具灵活性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发展有效降低了体育用品出口的贸易成本,有助于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出口效率,激发潜在的消费需求。鉴于此,系统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韧性通常是指系统经历冲击或扰动后恢复、回弹的能力[3]。经济韧性主要是指一个经济体应对外部干扰、抵御风险冲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4-5]。随着经济全球化影响的不断增加,“韧性”在国际贸易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有学者将出口韧性定义为出口崩溃时的反弹能力[6],也有学者将出口韧性定义为出口贸易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恢复能力以及结构优化能力[7]。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学界对出口韧性的理解进一步加深。戴翔等[8]给出了出口韧性较为完整的定义,即出口贸易在遭遇外部冲击时的抗压能力和冲击之后的恢复能力。综合现有文献对出口韧性的定义,本研究认为,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指的是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与纵横交织的诸多内外因素,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抵抗外部冲击和恢复原有状态的能力。另外,对出口韧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学界也已取得一定的研究进展。有学者认为,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对出口韧性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存[9],通过缩短全球价值链长度[10]、提升出口产品多样化水平[11-12],可以有效增强出口韧性;也有学者的研究证实,自贸区制度、区域贸易协定等政策因素对提升经济韧性具有积极作用[13-14]。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已成为助推出口韧性增强的有效手段[15-17]。
梳理上述文献可知,多数学者就数字经济、出口韧性展开了大量的讨论,但鲜有涉及数字经济和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的关系分析,更缺少对数字经济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作用机制的定量研究。鉴于此,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以下3个方面:(1)构建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度量,丰富现有数字经济测度体系的相关内容;(2)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多维度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的影响效应,为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方向;(3)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挖掘数字经济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的作用机制,为探索体育用品制造业贸易发展的具体路径提供参考。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1 数字经济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的直接影响
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外循环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存在贸易结构单一、附加值低和可替代性强等弊端[18]。因此,在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冲击时,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致使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也面临严峻挑战。数字经济发展能够为增强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提供重要支撑。一方面,数字经济能够凭借其信息通信技术优势打破时空限制,有效降低贸易成本和运输成本,从而增加体育用品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15];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融合应用,能够促进生产模式的快速响应,增强信息沟通的有效性,从而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业应对冲击后的恢复能力[19]。基于此,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1:数字经济能够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
1.2 数字经济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的空间溢出效应
数字经济凭借其在信息服务、消费场景打造、要素流动环境等方面的优势,能够有效破除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时空限制,充分发挥数字经济高水平地区的辐射与示范效应[20]。具体而言,数字经济影响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的空间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数字经济为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合作搭建了良好平台,促进了地区间出口企业的信息共享[21],从而能够有效提升不同地区的体育用品出口韧性;第二,数字经济发展可以带动区域间的人才流动,增强区域创新能力[22],带动各个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从而提高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的体育用品出口韧性;第三,数字经济可以促进区域内产业链的升级和优化,提升出口企业的产品质量[23],从而提高本地区甚至是周边地区的体育用品出口韧性;第四,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加速国际贸易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进程,推动本地区及周边地区体育用品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和稳定性发展,进而增强不同地区的体育用品出口韧性。基于此,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2:数字经济发展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1.3 数字经济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的作用机制
数字经济发展有助于促进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强化制造业应对冲击的能力,促使制造业韧性得以有效提高[24]。产业结构升级是指产业结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变的过程或趋势,概括为“高级化”[25]。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产业结构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结构呈现[26]。就数字经济对体育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来说,一方面,数字技术在体育用品制造业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促使体育用品制造业的数字产业比重逐渐提高[27],进而优化了体育产业结构;另一方面,数字经济促使传统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不断加快生产模式改善,提升生产效率[28],从而促进体育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就体育产业结构升级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的影响来说,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结构数字化转型升级,增强了其风险感知能力、预警能力与风险治理能力[24],支撑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保持韧性发展。基于此,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3: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推动体育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
2 研究设计
2.1 模型设定
首先,为了检验数字经济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的影响,构建如下双向固定效应基准回归模型:
ERit=α0+α1deiit+αnXit+δι+εit(1)
式中,ERit表示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deiit表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Xit表示控制变量,δi与φt分别表示省份和时间固定效应,εit为随机误差项。
其次,为了检验数字经济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的影响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构建如下模型:
ERit=β0+W×GTFPit+β1deiit+βnXit+ηW×deiit+
ηnW×Xit+δι+φτ+εit(2)
式中,W表示空间权重矩阵。
最后,为了检验数字经济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的间接传导机制,构建如下模型:
Zit=χ0+χ1deiit+χnXit+δi+φt+εit(3)
ERit=e0+e1deiit+e2Zit+enXit+δi+φi+εit(4)
式中,Zit表示体育产业结构升级,为中介变量。
2.2 变量说明
2.2.1 被解释变量
选取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ER)作为被解释变量。参考魏昀妍等[13]的计算方式,用研究样本对应年份的出口额与2010年出口额的偏离度来表示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计算公式如下:
ERit=EXit-EXi2010EXi2010(5)
式中,ERit表示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EXit表示i省份t年体育用品出口额,EXi2010表示i省份2010年的体育用品出口额。体育用品出口额的统计以世界海关组织公布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HS)中的分类标准为依据,选取HS编码中的6112(针织或钩编的运动服、滑雪服及游泳服),6211(运动服、滑雪服及游泳服),8712(自行车等非机动脚踏车),8903(娱乐或运动用快艇及其他船舶;划艇及轻舟),9504(视频游戏控制器及设备、游艺场所、桌上或室内游戏用品),9506(一般的体育活动、体操、竞技及其他运动或户外游戏用品及设备)和9507(钓鱼竿、钓鱼钩及其他钓鱼用品),进而通过2011—2021年各分类的出口额计算得到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额及出口韧性。
2.2.2 核心解释变量
选取数字经济指数(dei)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借鉴赵涛等[29]的指标构建方法,选取互联网普及率、数字技术从业人员占比、移动电话普及率、人均电信业务量和数字普惠金融5个维度建立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各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
2.2.3 中介变量
根据前述理论分析,选取体育产业结构升级作为中介变量。体育产业结构升级主要强调体育产业由低级状态向高级状态发展的动态渐进过程,即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30]。因此,对体育产业结构量化界定时,常以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isu)作为测度指标。参照付凌晖[31]的研究方法,体育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计算公式为:
isuit=3arccosY1Y∑3i=1YiY2+2arccosY2Y∑3i=1YiY2+
arccosY3Y∑3i=1YiY2(6)
式中,i=1、2、3,Y表示产业产值,Yi表示第i产业产值。
鉴于体育产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性高达97.13[32],且体育产业细分数据较难获取,本研究采用宏观数据测算产业结构高级化作为体育产业结构升级的替代结果。
2.2.4 控制变量
主要选取的控制变量为:政府干预水平(gov)、科技投入(tech)、制造业劳动力成本(mlc)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pgdp)。其中,政府干预水平(gov)采用政府一般预算支出与收入的比值来表示;科技投入(tech)采用政府科技投入支出来表示;制造业劳动力成本(mlc)采用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来表示。
2.3 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的时间范围为2011—2021年。为了保证研究数据的完整性,剔除了西藏自治区,选择我国30个省份作为研究样本。其中,各个省份体育用品出口额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总署,其他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各省的统计年鉴。
3 实证结果与分析
3.1 直接影响分析
前述理论指出,数字经济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为了验证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否成立,基于式(1)模型展开回归分析,并使用稳健标准误规避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基准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第(1)列为基准回归结果,尚未纳入其他控制变量。由结果可知,核心解释变量数字经济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具有正向影响,且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越强,假设H1得到初步验证。第(2)列和第(3)列分别为增加固定效应以及固定效应和控制变量后的回归结果。由结果可知,数字经济的估计系数依然为正且显著,说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促进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提升。
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动能和新引擎,在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提升过程中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数据要素、数字技术、数字平台等赋能传统生产要素,成为数字经济驱动体育制造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7]。具体而言,数据要素能够凭借低成本、大规模和易复制等优势特征,促进数字经济与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数字技术能够加快数字新基建布局,促进体育产业升级,提高体育用品市场竞争力;数字平台能够准确分析用户需求,降低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生产成本。同时,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政策,为数字经济增强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提供了重要支撑。如,国务院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快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体育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生产方式、服务方式和商业模式,促进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
3.2 稳健性检验
3.2.1 内生性检验
为了规避核心解释变量数字经济与被解释变量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采用工具变量法进行修正。借鉴赵涛等[25]的做法,将各省份于1984年的固定电话普及率作为工具变量。该工具变量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的影响较小,且在控制其他变量后满足排他性要求。工具变量法缓解内生性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ndeiit=ρ0+ρ1lnphoneit+ρ2dei+γxit+εit(7)
ERit=θ0+θ1ndeiit+γxit+δi+φt+εit(8)
式中,ndeiit表示新生成的核心解释变量,lnphoneij表示各省份于1984年的固定电话普及率,deiit为原核心解释变量,xit为控制变量。
将选取的工具变量lnphone引入回归模型可以得到新的解释变量ndei,将这一新的核心解释变量再次带入基准回归模型中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第(1)列所示。由结果可知,新生成的核心解释变量ndei的估计系数为正值,与表1所示的基准回归结果一致,由此表明前述结论未发生改变,说明基准回归结果较为稳健可靠。
3.2.2 替换核心解释变量
为了进一步验证基准回归结果的稳健性,采用熵值法重新测算各省份2011—2021年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并再次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 第(2)列所示。由结果可知,数字经济发展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影响的方向和显著性依然未发生改变,与前述基准回归结果保持一致,进一步说明数字经济能够明显增强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
3.3 空间效应分析
3.3.1 空间相关性检验
考虑到数字经济在影响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本研究采用莫兰指数(Moran′s I)对省级层面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由结果可知,不同年份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的莫兰指数(Moran′s I)均为正值,并且均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2011—2021年各个省份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
3.3.2 空间效应检验
为了选择合适的空间计量模型,进行了LM检验和LR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由检验结果可知,模型中包含空间滞后项和误差项的检验结果均显著,说明较为适宜采用空间杜宾模型(SDM)进行分析。因此,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由回归结果可知,空间溢出系数rho值为0.061,说明数字经济对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总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在5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数字经济发展不仅能够显著促进当地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的提升,其引发的空间溢出效应对提升相关地区体育出口韧性同样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假设H2得到验证。
数字经济凭借信息传播的低成本和便捷性等优势,可以打破地理空间的限制,增强省域间体育用品制造业韧性提升的空间关联度,表现出空间溢出效应[33]。一方面,数字经济在加快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增加了体育用品制造业生产要素投入并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助推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不断进行产品服务创新和营销创新,从而更加充分地利用大数据优势发展范围经济[20];另一方面,从空间作用角度来看,各类生产要素在数字经济的加持下能够打破地理位置的限制,进而实现跨区域流动。通常情况下,地区间的地理位置越靠近,体育用品制造业生产要素流动的效率越高,不同地区体育用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空间关联也越强[34],从而促使数字经济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提升的赋能作用会产生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3.4 中介效应分析
根据前述理论分析,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考察体育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经济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增强的中介作用,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
由表6结果可知,数字经济发展指数 dei和体育产业结构升级isu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体育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很好的中介“桥梁”作用,假设H3得到验证。体育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26]。一方面,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技术创新发挥成本节约效应、规模经济效应、资源配置效应和创新赋能效应,促进体育产业结构升级[27];另一方面,体育产业结构升级能够优化传统生产要素配比,促进体育制造业要素协调,进而推动制造业产业链主体协同合作,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创新水平和创新绩效,最终能够实现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的冲击应对和风险防御能力提升,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韧性状态。
3.5 区域异质性分析
各个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数字经济在影响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的过程中呈现出地区差异。基于此,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地理划分标准,首先将上述30个省份按其地理位置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然后进一步检验数字经济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影响的区域异质性效应,结果如表7所示。
由检验结果可知,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中部地区不显著,而西部地区显著为负,因此研究假设H1仅在东部地区成立。探其缘由,可能在于东部地区具有明显的资源禀赋优势和区位优势[35],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西部地区,因此东部地区能够凭借体育用品制造的良好硬件基础设施,极大地激发数字经济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的促进效应。对中部地区而言,各地区的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6],影响了数字经济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的促进效果。对西部地区而言,由于体育用品出口产品多为初级产品及初级工业制成品,体育产业结构升级压力相对更大,从而难以发挥数字经济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的正向驱动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本研究选取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数字经济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主要结论为:(1)数字经济发展能够促进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的提升;(2)数字经济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的促进作用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发展不仅能够赋能提升本省份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而且也能促进相邻省份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提升;(3)体育产业结构升级对数字经济与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的正向关系具有中介传导作用;(4)数字经济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对东部地区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
4.2 建 议
(1)加强数字基础与配套设施建设,重塑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提升的全方位优势。研究表明,数字经济能够促进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提升。因此,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应积极参与数字化软硬件开发,利用数字技术深度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提升。具体而言,中小型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可以与华为、腾讯、阿里云等公司合作,开发小型互联网平台,降低数字化进入门槛;大型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可以与政府部门合作,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中小微型企业数字化应用,打造体育用品制造业全产业链竞争优势,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提升。
(2)加快体育产业结构升级,打造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提升的一体化通道。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可通过促进体育产业结构升级间接促进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提升。一方面,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体育用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支持政策,积极搭建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与数字化融合发展的服务平台,精准帮扶体育用品制造企业,鼓励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引入适合自身需求的数字化技术,实现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提升。另一方面,为畅通数字经济影响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的内在传导机制,应加快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应借助数字经济中的数字技术,加快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上游供给与下游需求的有效对接,夯实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提升的根基。
(3)立足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差异,制定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提升的针对性策略。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的提升效应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受经济基础、区位优势、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东高西低”的地域差异,加之中西部地区存在体育产品结构单一、产值结构不均衡等弊端,制约了中西部地区体育用品制造业韧性的提升。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可借鉴东部地区先进体育用品制造业集群优化产业发展生态的经验,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可凭借集群内跨区域发展和集群间的链接互动形成集群网络,促进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上的有效分工协作,实现产业链上的主体互动共生,为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韧性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姜汝川,景辛辛.疫情影响下中国经济韧性的测度、分解及驱动因素[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3(12):109-120.
[2] 王静田,付晓东.数字经济、产业结构与城市经济韧性[J].区域经济评论,2023,62(2):70-78.
[3] REGGIANI A,GRAAFF T D,NIJKAMP P.Resilience: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spatial economic systems[J].Networks and Spatial Economics 2022,2(2):211-229.
[4] MARTIN R.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hysteresis and recessionary shocks[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12,12(1):1-32.
[5] 胡晓辉,董柯,杨宇.战略耦合演化视角下的区域经济韧性分析框架[J].地理研究,2021,40(12):3272-3286.
[6] BERG M,JAARSMA M.What drives heterogeneity in the resilience of trade:firm-specific versu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J].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2017,96(1):13-32.
[7] 贺灿飞,陈韬.外部需求冲击、相关多样化与出口韧性[J].中国工业经济,2019(7):61-80.
[8] 戴翔,徐海峰,曾令涵.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与城市出口韧性[J].经济体制改革,2023(4):23-32.
[9] 姜帅帅,刘慧.危机冲击下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出口韧性的“双刃剑”效应[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1(1):1-17.
[10] 蒋含明,李婷.全球价值链嵌入与企业出口韧性[J].南方经济,2023(8):35-51.
[11] 王文宇,任卓然,李伟,等.贸易壁垒、市场相关多样化与城市出口韧性[J].地理研究,2021,40(12):3287-3301.
[12] 许朝凯,刘宏曼.多元化风险、策略调整与出口韧性[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3(4):54-68.
[13] 魏昀妍,岳文,韩剑.区域贸易协定与企业出口韧性[J].当代财经,2023(4):106-117.
[14] 苏杭,卢笑同.数字经济发展提升了城市出口韧性吗[J].技术经济,2023,42(9):67-82.
[15] 马建峰,刘冰,李凯杰.数字经济对中国区域出口韧性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J].价格月刊,2023(8):32-42.
[16] 魏昀妍,龚星宇,柳春.数字化转型能否提升企业出口韧性[J].国际贸易问题,2022(10):56-72.
[17] 徐海峰.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出口韧性:机理及实证[J].中国软科学,2023(5):44-53.
[18] 朱兰芳,康健,陈晓峰.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体育用品制造业国家价值链构建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3,42(2):17-24.
[19] 李宏兵,唐莲,王岩.数字经济发展与出口韧性:来自我国地级市层面的经验证据[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4,38(1):31-49.
[20] 黄晓灵,曲艺,黄菁.数字经济影响体育产业发展的空间溢出与门槛效应研究——兼论科技创新的中介效应[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3,57(5):44-52.
[21] 陈兵,林思宇.数字经济领域数据要素优化配置的法治进路——以推进平台互联互通为抓手[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22,24(3):123-138.
[22] 余博,潘爱民.数字经济、人才流动与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J].自然资源学报,2022,37(6):1481-1493.
[23] 周禛.全球产业链重构趋势与中国产业链升级研究[J].东岳论丛,2022,43(12):129-136.
[24] 刘伟.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8):45-50.
[25] 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46(5):4-16,31.
[26] 路来冰,杨少雄.新质生产力对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的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24,60(4):81-90.
[27] 韩健,李江宇.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 2022(7):13-25.
[28] 李俊久,张朝帅.数字要素投入、专业化分工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J].国际经贸探索,2022(11):51-65.
[29] 赵涛,张智,梁上坤.数字经济、创业活跃度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20,36(10):65-76.
[30] 叶宋忠.体育与养老产业融合对体育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9,53(5):36-43.
[31] 付凌晖.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0,27(8):79-81.
[32] 任波,戴俊.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9,31(2):134-138,152.
[33] 阮钰.数字经济对体育用品制造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兼论体育用品集聚度的门槛效应[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4,40(2):59-69.
[34] 王霞.数字经济引领消费升级的本地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J].商业经济研究,2022(2):68-71.
[35] 岳鹄,周子灼,谭月彤.数字经济影响制造业结构优化的机理与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24,21(5):670-681.
[36] 谷城,张树山.数字经济发展与产业链韧性提升[J].商业研究,2023(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