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岛地区家谱的特征及价值述略

2024-10-20方芳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年10期

摘 要:家谱作为家族的史书,记录了整个家族的缘起、世系传承以及在大历史背景下家族的变革与转型,是重要的历史文献。文章通过整理和研究舟山本地家谱史料,结合实地调研走访,对舟山本地家谱的编修特点、谱籍地信息、成谱年代等特征作了细致的梳理,进一步探讨了家谱对本地历史移民、耕读文化、商帮文化、海洋民俗文化等地方文化研究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家谱;特征;价值;移民;文化

中图分类号:K820.9 文献标识码:A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of Genealogy in Island Areas: The Example of Zhoushan City Library's Genealogy Collection

Abstract Genealogy, as the historical record of a family, documents the origin, lineage, and the changes and transformations of the family within the broader historical context, making it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document. By organizing and studying local genealogical materials from Zhoushan and conducting field research, this paper meticulously examines the compilation characteristic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dating of Zhoushan genealogies. It further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of genealogical research in the study of local culture, including immigration, cultivation and reading culture, merchant culture, and marine folk culture.

Key words genealogy; characteristics; value; immigrants; culture

20世纪以来,家谱作为地方史料的重要补充逐渐进入学者视野,学界对家谱的研究也日渐深入。以徽州家谱的研究为例,涉及历史移民、人口繁衍、社会经济、宗族秩序、文化变迁等多方面,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区域历史研究上的“徽州热”。葛剑雄先生认为,家谱作为历史文献具有局限性,但也肯定了家谱记载对小规模、自发性移民记载的唯一性,家谱结合其他研究史料,去伪存真,也可以得到可靠结论[1]。冯筱才认为中国近代历史研究上出现的“江南”“上海”“徽州”研究热潮,以及产生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是建立在区域史料发掘与整理基础上的[2]。家谱、契约文书等民间地方史料的挖掘与整理对地方史研究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舟山位于海岛一隅,战乱、灾害频发,留存下来的古籍文献数量稀少,长期以来,对舟山区域历史研究多倚重历朝历代的地方志书等官方史料。笔者在整理研究家谱中发现,由于明初海禁及清初迁界展复政策,海岛地区人口大规模迁徙,为追根溯源、和宗睦族,舟山本地家族在修撰谱牒时尤其注重家族源流的考证,同时对世系繁衍、文化教育等方面多有记叙,给研究人员提供了独特的民众视角。近年来,家谱在舟山区域史研究中的作用也初见端倪。例如,程继红从定海黄式三和黄以周家族的源流和世系出发,探讨了浙东海岛儒学家族崛起和兴盛的缘由[3]。郑俊华与王大宁从地方宗族的视角重现清初舟山迁界的历史细节,以及展复之后社会秩序重建过程中官民互动的多重维度[4]。但总体而言,舟山家谱的史料价值仍有待进一步的发掘。

本文在系统梳理舟山本地家谱的基础上,分析了海岛地区家谱的编修特征,进一步探寻家谱对研究本地移民、人口、文教、民俗等方面的史料价值,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1 馆藏家谱征集概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变迁,舟山本地修谱之风日盛。修撰新谱需要老谱来追溯祖源,厘清世系,无论是作为新谱纂修的参照还是作为区域史料的补充,家谱征集和整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016年5月,

舟山市图书馆启动家谱征集项目,陆续走访了舟山市档案馆、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镇海区档案馆、宁波图书馆等公藏机构,实地调研定海、普陀、岱山、嵊泗四县区的乡镇街道,通过拍摄私家藏谱,访问上海图书馆中国家谱知识服务平台、浙江图书馆家谱数据库、美国犹他州家谱图书馆等数据库平台检索舟山家谱目录,下载家谱全文资料,共计征集家谱153种,其中1949年前纂修老谱83种,涉及姓氏68种。这些家谱中,有近代宁波帮商人领袖朱葆三的《蛟川朱氏宗谱》、祖籍定海的台湾女作家三毛的永春堂《陈氏宗谱》以及南宋理宗时期显宦余天锡的《鄞东冰厂跟余氏宗谱》、应㒡的《蜜岩显爵应氏宗谱》等本地名人家谱。

2 馆藏家谱特征分析

2.1 谱籍地分布集中

谱籍地指谱主聚居且相对稳定生活的区域。中国古代宗族大多聚族而居,以地名为标志的谱籍信息反映了古代家族的居住空间,涵盖一定历史地理信息。根据对馆藏家谱的谱籍地信息的统计①,谱籍地为定海的98种,居舟山四县区之首,普陀19种、岱山10种、嵊泗5种,另有21种家谱的谱籍地显示为舟山以外地区,其中谱籍地为省内的家谱有16种,绝大多数来自浙东宁波地区,还有5种来自台湾地区。

谱籍地位于舟山市外的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舟山外迁家谱。明清鼎革之际,舟山本地家族因避战乱、灾害或海禁迁界等因素,内迁至宁波等内陆地区后定居形成的家谱。二是1950年国民党从舟山群岛撤退去台湾,定居于台湾的部分家族小谱,一般只记录曾祖父至本人的四代世系。三是原迁出地家族老谱。笔者在实地走访中了解到,由于迁入舟山的家族多为我国其他地区家族的一小分支,迁定时多携带本族老谱,便于族人寻根溯源。但囿于“破四旧”、保存不善等因素,多数老谱被毁,或残缺不全,只有少数家谱保存较好,此类老谱是本地家族修纂新谱的重要依据。

2.2 成谱年代晚

与省内绍兴、温州、宁波等宗族势力庞大、谱牒文化深厚的地区相比,舟山本地家谱存世数量较少,与宁波鄞县(现为宁波市鄞州区)一县相比,舟山存世家谱总量不足其1/3。且舟山家谱修纂的时间普遍较晚,老谱的撰修时间大多集中于清晚期至1949年间。经调查,馆藏家谱始修时间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1)宋元明时期:南宋昌国显宦余天锡一族的《余氏宗谱》始修于开禧三年(1207年),应㒡的《应氏宗谱》始修于淳佑九年(1248年),期间均历经多次续修。宋元明三朝历时500余年,家谱存世数量极为稀少,除余氏、应氏外,另有三江李氏、紫微南山夏氏、慈溪钟氏始修于南宋时期,小沙乐氏始修于元至正年间,北蝉张氏、北津韩氏等始修于明中晚期,总计12种。

(2)清前期至清中期: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舟山重建县治,人口渐次回迁。乾嘉年间,随着社会秩序的恢复,人口大量迁入。由于宗族势力的形成需要一定时间积累,由一个人传续成一个家族至少需要五代人,约125年时间[5]。因此,这一时期舟山本地大族较少,馆藏家谱也仅见17种。其中1种始修于顺治年间,7种始修于康熙年间,1种始修于雍正年间,5种始修于乾隆年间,3种始修于嘉庆年间。

(3)晚清至1949年:清至1949年间是中国家谱数量高峰期,这与清政府积极倡导民间修谱有着直接关系[6],而舟山家谱编修的高峰期出现在晚清至1949年间。统计馆藏家谱发现,这一时期始修的馆藏家谱共计有42种,其中清道光至清末始修25种,1911—1949年间始修17种,涉及姓氏26种,比清前中期的2倍还多。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一时期又可细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前的30余年间,家谱修纂一度中断,在舟山四县区仅征集到始修于1955年的嵊泗温氏宗谱1种。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家风建设引领作用,使得新修家谱蔚然成风。经统计,始修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馆藏家谱共29种。

2.3 编修特征分析

王鹤鸣先生认为,中国家谱在明清时期的编修已日趋成熟和完善。舟山民间家谱编修多遵从旧例,以欧苏体例为主,注重家族世系与源流。改革开放后编修的新谱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普遍出现女性成员入谱现象,但编修体例基本还是延续旧谱。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论述舟山家谱的编修体例与内容特征。

2.3.1 编修以支派小家谱为主

舟山民间家谱依据宗族规模大小、声望、人力及物力投入等因素,编修规模不一。一般而言,士族家庭的编修体例规范,内容齐全,注重家风家训及文教传承。北宋大观年间迁入定海紫微庄定居的夏氏一族,直到清晚期仍是舟山本地较有名望的士族家庭,其同治年间续修钞本《滃洲礼房夏氏南山前中房宗谱》分十卷[7],含勅诰类、记序类、人望类、世系图、统宗图、世次传、各房世系等,另单列训词类与艺文志,体现家谱对后世子孙的教育功能。

清中晚期至1949年,大量的平民家庭开始编修家谱,平民家谱修纂主要是为了记录世系、分辨长幼亲疏。以家谱名称来看,多为支谱、房谱、小谱、草谱、宗谱分录等,记载了迁定以后某一房、某一支的世系,谱载基本的谱序、排行和世系,多数家族世系记录时间为清初至民国时期,记录时间最短的《镇海县江南镇朱氏宗谱分录》只修录至第三世[8]。

2.3.2 续修不连贯

为保持家族世系的连续性与完整性,民间家谱素有“三十年一小修,四十年一大修”说法。遍览1949年前创修的舟山老谱,很少有家族遵从“三十年一修”旧历,有些家族甚至上百年才续修。舟山本地谱牒续修不连贯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明清以来,社会环境动荡不安,族人离散、老谱散佚。定海小沙陈氏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因海禁迁入内地,沿海展复后复迁故土,《陈氏宗谱》谱序记载自六世祖于清康熙年间创修族谱后,年湮代远,族人离散,聚居者亦未经收录,直至民国二十年(1931年)才重修族谱,期间已间隔200多年[9]。白泉王氏以耕读持家,族中有科名者八九十人,在续修谱序中亦感叹,定海屡经沿革,谱牒散失不知凡几,续修成谱是历代族人留心谱事,记录之功[10]。即便如此,清光绪三十年(1908年)

续修与清雍正年间创修已隔160余年。虽然谱牒续修困难重重,但是一旦条件成熟,多数家族还是倾全族之力续修家谱,以便后世子孙追本溯源。

2.3.3 重视家族源流的考证

舟山历经明清两朝海禁和迁界,造成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以致于海岛地区家族祖业荒废、族人离散、老谱散佚,因此舟山地区家谱鲜有类似徽州家谱“千年谱系,丝毫不紊”的现象,不少家族在纂修谱牒时都会遇到始迁祖与迁入时间不详,世系源流不明等问题。追根溯源,言明世系渊源是舟山本地家族在编纂家谱时遇到的重要课题。

从谱牒纂修体例上看,舟山家谱皆有谱序,对家族的来源、发展和变迁及在大历史背景下家族演变轨迹的资料描述尤为详尽。例如,定海白泉《蒋氏宗谱》在谱序中详细记载了清初定邑遭遣时,族中先人被清兵掳走,其母投海身亡的悲惨遭遇[11],体现了战乱对当地百姓造成的巨大灾难。

从谱牒修纂方法上看,多采取访查旧谱、访问族中老人等实地调研法,力求实事求是,不穿凿附会。这固然与老谱佚失、无旧谱可稽考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舟山本地谱牒编修者多为本族后人,对家族的血脉传承负有强烈的使命感。定海黄氏为浙东海岛儒学世家,强调“实事求是,不做调人”的学术品格,这一良好的学风在家谱编修上也得到体现。黄式三之父黄兴梧在创修谱牒时为厘清墩头黄氏与天童黄氏是否存在联族问题,亲赴宁波姜山,请教族中老人雪严先生,谱中表述“先君子梯山航海远赴姜山及郡城,遍访故实,追所自出”[12],黄式三在续修家谱后又与其子黄以周再三审定才于清咸丰丙辰年(1856年)完成三修。祖孙三代人竭力修谱,不仅为黄氏子孙辨明世系源流,同时也为后人研究黄氏家族留存第一手资料。

3 海岛家谱的价值研究

3.1 考察历代移民路径及人口变迁

家谱中对家族世系源流的记载为考证舟山历代移民路径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历代人口研究多依赖地方志中的人口统计数据。据《四明图经·昌国县》、明天启《舟山志》、清康熙《定海县志》等历朝志书记载,由于宋高宗南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舟山人口在南宋时期出现第一个高峰期。至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昌国县已有户数13 541户,人口41 502人。明洪武以后人口急剧下跌,清康熙展复后,召民开垦,人口才渐次恢复,至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增长至近8万户,人口34万余人。将馆藏家谱中家族的迁入年代与历代地方志中人口数据对比,不难发现,家族迁入的高峰期与人口增长时期相对吻合。经统计,馆藏家谱记载中有23个家族于明中后期迁入,有66个家族于清康熙展复后迁入或回迁。因此,家谱结合地方志等史料文献可以描绘出一幅明清以来舟山人口迁移图。

3.1.1 人口迁出

(1)明洪武年间: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朝廷命汤和强遣富都乡(今舟山岛大部)、蓬莱乡(今嵊泗及岱山大部)、安期乡(今普陀境内)、金塘乡(今金塘岛及册子、长白等东北部岛屿)岛民3万余人于内地,同时废昌国县,建昌国乡。终明一代,舟山始终处于占垦无序的遣迁状态。谱载昌国余氏、四明瞻盽周氏等家族均在此期间迁往内地。

(2)清顺治年间: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舟山岛被遣1 118户5 220人。关于此次迁徙,舟山多个家谱中多有记载。如定海小沙的鲍氏、陈氏,白泉陈氏、王氏,西庄袁氏等多个家族均可在家谱中探寻到由迁出到回迁的经历。

(3)舟山解放前:由于国民党败退台湾这一历史事件,舟山再次历经人口大规模迁出。据资料统计,国民党从舟山群岛撤出官兵136 774人,其中包括被抓的舟山壮丁13 521名,这场撤退造成上万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13]。馆藏的迁台小家谱中,有祖籍定海干览、岱山石马岙、普陀沈家门等舟山各县区的民众。

3.1.2 人口迁入

(1)南宋时期:宋室南移,中原士民随宋室南渡,由北向南迁移至浙江临安、会稽、明州等地,而家族中的一支又辗转迁移至舟山。迁入海岛的士族家庭注重文教传承,促进了舟山本地文教事业的繁荣。在科举制度存续的1 300年内,舟山共有进士59名,其中南宋就占了33名[14]。据馆藏家谱分析,南宋时期迁入舟山的均为士族家庭。如南山夏氏始迁祖为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生人,原为明州司理参军,后改昌国观察录事参军,由宁波鄞县迁往翁洲南山。昌国余氏始迁祖任观察判官,谢仕隐居昌国。

(2)明中后期:终明一代,舟山群岛防务处于时松时紧状态,外来移民有到舟山垦殖获利的机会。明朝中后期舟山人口与明初相比,有所恢复[15]。从明中叶至明末近200年里,陆续有外来人口迁移至定海白泉、干览、紫微、小沙,普陀展茅等地开垦居住,这一时期迁入的人口中,有谱牒记载的姓氏就有21种。

(3)清康熙展复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统计丁口,总计人口7 254人。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人口已达344 890人,人口增长47倍之多。人口的大规模增长与展复期间实施“认恳—筑塘—恳田—占籍—入学—修学”垦荒政策密不可分。据谱牒记载,这一时期迁入的人口以贫民为主,以恳土务农、种田渔猎为业,生活普遍较为困苦。迁入路线则有以下几条:一是由宁波各县迁往舟山本岛的小沙、岑港、白泉、盐仓等地;二是由慈溪、余姚等地迁往岱山岛,再由岱山岛迁往长涂、衢山等周边小岛;三是由宁波镇海、柴桥等地迁往普陀六横岛、桃花岛等岛屿;四是从福建经由温州、台州,迁往渔业资源较为丰富的嵊泗列岛。

3.2 探究耕读传统在海岛的继承和延续

舟山地处海岛一隅,再逢海禁与迁界,岛民长期以来过着“渔猎煮海”的生活,文教事业发展相对落后。清道光二年(1822年)定海知县陈从嘉在《定海厅志》中的“学校”〈记〉中写道:“定海人文,视全浙为后。”[16]舟山历史上除了南宋时期的应㒡和余天锡外,鲜有名族显宦,耕读传统在海岛地区相对较弱。然而,通过整理和研究馆藏家谱,发现浙东及周边地区的民众,在展复后不仅在海岛开荒围垦,也传承并发扬本族的耕读传统。其中定海黄氏、岱山厉氏、定海白泉王氏即为耕读家族的代表。

(1)定海黄氏。定海紫微墩头黄氏以黄式三、黄以周父子为代表,成就了海岛儒学的历史高度。考察黄氏的家族谱系,发现黄氏世居宁波鄞县,明正德年间徙居昌国。定海黄氏世代业儒,以治经为本职,其学术传统从黄式三发祥,经黄以周传承和发扬。黄式三于学不立门户,在学术上强调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其子黄以周,幼承父志,以传道明经为己任,早年伺父读书,晚年执掌南菁书院,学术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笔者曾对黄氏家族成员的著述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调查,发现黄式三存世著述有《易释》《尚书启蒙》《周季编略》《论语后案》等11种,黄以周撰著、编校的书目有《十翼后录》《礼书通故》《经训比义》《子思子辑解》《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等23种。另黄式三长子黄以愚著《声训纬纂》,黄式三侄黄以恭,幼从式三学,著有《尚书启蒙疏证》《读诗管见》等,黄式三之孙、黄以周次子黄家岱,著有《嬩艺轩杂著》《尚书讲义》。

(2)岱山厉氏。岱山兰秀厉氏清康雍年间从宁波慈北厉氏三房迁移至秀山,经多年经营成为名扬海岛的诗书世家。家族成员厉志,清道光年生人,以诗画闻名浙东,与镇海姚燮、临海傅濂并称为“浙东三海”。笔者在走访中进一步发现,秀山厉氏70岁以上的老人识字率远高于本地平均水平,这与厉氏家族以耕读治家的家风家训息息相关。厉氏百字排行诗中有“农亩时勤业,儒林日淑芳”等倡导耕读诗句,厉氏四房老宅的墙门上亦有“非显非藏姓氏、半耕半读人家”楹联。偏居海岛一隅的厉氏家族将崇文重教、耕读传教的良好家风渗透至生活的各个层面,使厉氏能够兴旺繁盛。

(3)定海白泉王氏。白泉王氏约于明嘉靖年间自山东迁居定海。王氏自十四世起,从农贾逐渐由耕读进入仕途,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止,王氏族人共有邑庠生(俗称秀才)18名,邑武生(俗称武秀才)11名,国学生30名,廪膳生3名,廪贡生5名。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前后,王氏族人仿范文正公法,置义田以济族人。王氏族人设置义田贤田的一大目的便是资助族内家境贫寒子弟接受教育,参加科举。田产收入用于公请塾师,资助子弟参加科举考试,奖励科举取仕中的优异者,并形成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王氏自设置义田后,家族中男性成员参加科举人数大幅增加,为耕读世家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

3.3 探寻定海商帮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宁波商帮在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史上有着卓越的贡献,素有“无宁不成市”之说。而定海商人是宁波帮重要的组成部分。闻名遐迩的定海商人中有宁波帮的领军人物朱葆三、煤炭大王刘鸿生、世界七大船王之一的董浩云。据1947年《宁绍日报》统计,宁波旅沪同乡会的定海籍会员有5万人[17]。历史上一向籍籍无名的海岛地区,为何在清末民初集中涌现大批商业巨贾?通过调查民国时期旅沪定海商人发展轨迹发现,定海商帮的崛起固然与舟山滨海的地理环境,近代上海开埠后快速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密切相关,但也与海岛居民开拓进取的精神以及牢固的亲缘互助社会网络密不可分。

民国《定海县志》谈及定海商人特点时有云:“邑人经商,非如他邑之人,携资立业,率皆空拳赤手,为人作嫁,赢则俱利,亏则不损于已,故多满载而归,岛民敏捷,其性然也。”[18]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祖父陈宗绪,定海小沙人,十四岁离家去上海闯荡,定海小沙《陈氏宗谱》由其出资修纂,谱中载《宗绪公语录》,细述其一生艰辛的创业经历。陈宗绪少时家境贫寒辍学,随堂兄至上海谋生,早年在外轮上做船员,苦学英语,稍有积蓄后,与友人在南京经营百货、建筑业,后经营范围扩展至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五省[9]。通过梳理近代定海商人家谱发现,陈宗绪的创业经历也是多数定海商人的写照。

白手起家是近代定海商人的群体特性,鉴于此,乡缘亲情关系网络的建立与维系显得尤为重要。一是亲属间的互助,其区别于直接赠与资金或人脉等资源,助人者更多是充当引路人的角色,介绍工作,给予学习的机会。纺织大王厉树熊,为岱山厉氏后人,因父亲早逝,在舅舅赵家蕃处受教,早年受到的良好教育为其后来在商业上的成功打下了良好基础。有出租车大王之称的周祥生,亦是在其姑父许廷佐的引荐下在礼查饭店工作,开启创业之路。二是同乡同业的集聚。由工人到学徒再创业是定海商人创业的基本模式,以亲情及乡缘为纽带的互助联结使定海商人从事的行业与经营范围更为拓展[19]。成立同乡会是维系此类联结的主要方式。粗略统计,定海籍人士在外组建的同乡会有定海旅沪同乡会、金塘旅沪同乡会、台北舟山同乡会等。近年来,定海商帮研究亦是本地文史研究的重大课题。通过研究定海商人家谱,对定海商人的发展轨迹、亲缘网络关系可以有更清晰的了解。

3.4 考证当地民间艺术的源流与传播

翁洲走书是海岛地区独特的曲艺说唱形式,主要流行于舟山以及宁波的镇海、北仑、象山、鄞县等地,与蛟川走书、宁波走书同为浙东走书艺术。因翁洲走书与蛟川走书艺术形式相近,民间对二者之间的承继关系素有争议,但上海图书馆馆藏的宁波柴桥《庐江沃氏支谱》及普陀《沃氏六横支谱》的发现为厘清翁洲走书与蛟川走书的源流提供了重要的佐证资料。

据考证,翁洲走书创始人安阿小,本名沃小安,宁波柴桥人。安阿小原在定海马岙一带卖唱,后到六横大支收徒。上海图书馆馆藏的《庐江沃氏支谱·补遗》中证实沃小安随太平天国军攻打舟山流落于定海马岙一带,并对其不予入谱一事作了说明[20]。而沃小安之所以到六横大支收徒,也是亲缘关系使然。翁洲走书的第二至四代传人均为六横沃氏族人(见表1)。据普陀《沃氏六横支谱》载,六横沃氏为柴桥沃氏分支,从谱中世系记载可以发现烂眼阿福谱名沃嗣福,沃阿来谱名沃嗣来,沃阿定谱名沃绵定,均为沃氏后人[21]。第三代传人沃阿来本身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准,对说唱形式及说唱曲目作了改革和整理,对翁洲走书这一艺术形式的形成和确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清同治末年,翁洲走书还只是局限在六横地区流传的地方曲种,通过几代说唱艺人的努力,由六横流传到一水之隔的郭巨,又由郭巨传播到宁波镇海、柴桥等地,经过变革后形成了蛟川走书。

4 结语

从明洪武的海禁到清初的迁界,再到清康熙的展复,舟山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对本地人口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文教事业以及民风民俗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囿于地方史料的限制,以往学者对舟山区域历史的研究多从史书、地方志等官方史料出发,来探究其历史脉络。对舟山家谱系统性地挖掘和整理,可以重塑海岛家谱的价值,为舟山本地人口、移民史、宗族制度、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佐证资料。

注释:

① 古今地名表述不同,不同时代行政区域划分亦不同,为便于统计谱籍地均按照现有行政区域统计。

参考文献:

[1] 葛剑雄.家谱:作为历史文献的价值和局限[J].历史教学问题,1997(6):3-6.

[2] 冯筱才.近代宁波区域历史研究的史料问题:以地方文献为中心[J].浙江社会科学,2008(1):93.

[3] 程继红.近代黄式三黄以周家族与浙东海岛儒学之崛起[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31(1):57-67.

[4] 郑俊华,王大宁.从迁弃荒岛到王化之地——清初舟山迁界及其展复后的秩序重建[J].地方文化研究,2021,9(6):61-70.

[5] 施由明.试论中原移民与赣中世家大族的历史形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9,11(4):28-31.

[6] 王鹤鸣,王澄.中国家谱史图志[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24-128.

[7] 夏炳.滃州礼房夏氏南山前中房宗谱[M].稿本.1870年(清同治九年).

[8] 朱荣富.镇海县江南镇朱氏宗谱分录[M].铅印本.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

[9] 陈康琪.定海小沙陈氏宗谱[M].木活字本.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

[10] 王昌科.定海白泉王氏宗谱[M].木活字本.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

[11] 蒋氏宗谱[M].抄本.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

[12] 黄式三.滃州紫微庄墩头黄氏谱[M].程继红,孙兴富,点校.2008.

[13] 陈玲.解密国共舟山群岛争夺站[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4:5-7.

[14] 舟山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舟山晚报.舟山文史资料第十六辑:文史天地 [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851-855.

[15] 谢湜.明清舟山群岛的迁界与展复[J].历史地理,2015(2):85-86.

[16] 史致驯.《定海厅志》卷十八[M].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

[17] 李瑊.近代旅沪定海商人论略[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24(5):10-14.

[18] 陈训正,马瀛.定海县志[M].铅印本.1924年(民国十三年).

[19] 谢俊美.西方开埠宁波的历史回顾和宁波帮的形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1):11-13.

[20] 孙峰,潘瀚涛.翁洲走书[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7:18-19.

[21] 沃嗣岩.沃氏六横支谱[M].抄本.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

作者简介:方芳,硕士,舟山市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地方文献整理和研究、信息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