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数据资源共建共享与优化利用研究

2024-10-20陈雅迪杨峰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年10期

摘 要:图书馆数据资源建设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服务模式单一、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在新形势下,为加强数据资源优化利用,应当以协同发展的思路全面推进图书馆数据资源共建共享。文章以陕西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实践为例,深入分析图书馆数据资源协同发展机制的关键要素和实施策略。通过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区域图书馆的协同发展,为其他地区图书馆开展共建共享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图书馆;数据资源;协同发展;共建共享;优化利用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the Co-construction, Sharing, and Optimized Utilization of Library Data Resources

Abstract Traditional data resource service models face issues such as regional development imbalances, under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and limited service modes. In the new context, to enhance the optimized utilization of data resources, a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approach should be adopted to promote the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library data resources. This paper uses the practices of libraries in Shaanxi as a case study, deeply analyzing the key elements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mechanism. By serving as a model and driving force, this approach promotes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libraries,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other regions to implement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Key words library; data resources;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ptimized utilization

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数据生成的速度呈爆炸式增长,数据规模急剧扩大,数据要素已经成为与技术、资本等并列的重要战略性资源,深刻影响着社会各行业的创新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挥数据资源价Pcf4xxTtyubTvhoMrWwLcAihNzaJ7v6ZTguG+o3tPpk=值,2023年10月,国家数据局在京挂牌并正式运行,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2023年12月31日,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底,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广度和深度大幅拓展,数据产业年均增速超过20%。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均出台一系列政策,围绕激活数据要素、培育数字生态服务等发布专项支持,鼓励各行业对数据开展深度开发和创新应用。

作为数据资源管理的重要支撑机构,图书馆多年来在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等方面积累了大量高价值的资源数据和业务数据。如何充分发挥数据资源作用,赋能科研创新活动,引领文化建设与传播,是图书馆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1 相关研究

自数字革命以来,图书馆界持续探索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早期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图书馆书目数据从卡片式目录向机读目录的转变,为读者提供了现代化的信息检索导航[1]。万维网时代,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飞速增加,学术发现系统的应用实现了海量异构网络数字资源的一站式汇聚[2]。随着数智时代来临,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为图书馆数据资源的价值揭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3]。学界纷纷从数据挖掘[4-5]、数据治理[6]、数据增值[7-8]、数据服务[9-10]等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实践分析。

纵观学界研究,实施数据资源服务与利用、促进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离不开资金、技术、人力的充分支持。尽管经济发达地区的部分图书馆已经将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到数据资源的分析与利用中,但欠发达地区的图书馆面临区域建设发展不均衡[11-12]、服务模式单一[13]、资源利用不充分[14]等障碍。这些问题不能仅依靠单个馆的力量来解决,而应当采用协同发展的理念,共筑图书馆事业创新发展路径。

自20世纪70年代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创立协同学以来,这一理论以其跨学科的视野和整体性思维,为复杂自组织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图书馆事业作为社会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一个复杂自组织系统。协同发展理念的引入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15]。协同学强调不同主体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深度合作,使系统内的优势要素得以充分利用[16]。对于图书馆事业而言,这意味着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图书馆可以打破壁垒,共同开展数据资源的利用。针对数据资源管理初始成本高的问题[17],协同管理可以帮助图书馆与其他机构共享资源、技术和人力,从而降低数据管理的成本;面对数据资源存在的分散化、碎片化问题,可以构建跨机构的信息基础设施,提高数据的整合度和利用效率。例如,在北卡罗莱纳州地理空间数据归档项目(North Carolina Geospatial Data Archiving Project,NCGDAP)中,通过构建信息基础设施NC OneMap,实现了联邦政府机构、私营部门和大学图书馆等多方资源整合,解决了地理空间数据归档中遇到的来源分散、数据丢失、更新缓慢等难题。在英国考古数据服务(Archaeology Data Service,ADS)中,搭建了一站式数据资源发现聚合平台,为用户提供全球多地考古数据的便捷访问。该平台不仅成为众多机构工作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促成了国家和地区间的跨机构合作。图书馆领域的协同发展,可有效联动多元主体,开展共建共享、优势互补、互通互鉴的跨机构数字资源服务,提高区域整体的服务水平。

2 图书馆数据资源协同发展机制

图书馆数据资源协同发展机制是指图书馆之间通过合作与协调,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整合与优化,以应对新形势下数据资源建设的需求与挑战。这一机制的核心在于协同,即通过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实现资源、技术、人员等关键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图书馆应当在形成数据资源协同发展战略共识的基础上,组建区域协作共建团队,构建信息基础设施,制定信息共享实施方案,完善协同发展服务保障(见图1)。

2.1 形成图书馆数据资源协同发展战略共识

要实现多元主体的协同发展,首先应当明确图书馆共建共享的合作目标、合作方式和合作方案。战略规划是协同发展重要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例如,欧洲社会科学数据档案委员会(Consortium of European Social Science Data Archives,CESSDA)通过与利益相关方开展协商,制定五年的战略规划[18],明确其在促进数据发现、提升服务机构支持、加强跨学科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愿景目标。通过凝聚合作共识,对组织治理方式、共建共享内容、数据标准、服务规范、评估保障方案进行明确细化,为实践层面的协作开展提供有效指引。

2.2 组建区域协作共建团队

区域协作共建团队的组建将改变传统的“单兵作战”方式,实现向“体系联动”层面的跨越。在协作共建团队中,区域中心馆应当发挥引领作用,与中小图书馆建立广泛合作关系,帮扶带动技术水平较弱的机构,以点带面,带动区域整体数字资源服务创新。针对区域文化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协作共建团队共同探索服务模式创新路径,共同推动新技术的应用、优化和升级,共同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和队伍建设,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2.3 构建信息基础设施

为降低投入成本,避免重复建设,应汇聚力量构筑通用型信息基础设施。从国际数字保存联盟经验来看,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数字资源全周期的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澳大利亚网络信息资源归档项目PANDORA采用PANDAS作为数字资源存储管理工具、美国CLOCKSS项目采用LOCKSS作为数字资源分布式存储管理工具等。英国考古数据服务的实践表明,基础设施和协同工作往往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信息基础设施不仅是资源或工具的集合,还发挥着学术生态系统的作用。

2.4 制定信息共享实施方案

为了实现图书馆数据资源的协同共享,需要制定信息共享实施方案,明确资源共享的范围、方式、技术手段和实施步骤,以确保资源共享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传统的数据资源整合往往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管理驱动[19],与机构本地化服务生态相脱离。为此,需要应用信息基础设施,充分考虑各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势,在开展资源协同共建、数据深度整合的基础上,建立标准化的共享方案、打通数据通路,实现共享数据向本地化服务的嵌入式整合,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提升图书馆数据资源服务效果。

2.5 完善协同发展服务保障

为了确保图书馆数据资源协同发展机制的顺利运行,需要建立并完善协同发展服务保障。建立长效沟通渠道,深入了解各方需求,及时收集、整理和反馈各方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协同发展提质增效。通过培训交流提升馆际人员专业技能、增进协同合作、激发协作各方的积极性。此外,应建立完善的协作评估方案,对图书馆数据资源协同发展的过程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为后续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3 图书馆数据资源协同发展的实施案例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CALIS)西北地区中心、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hina Academic Digital Associative Library,CADAL)陕西省中心、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联盟(Digital Resource Acquisition Alliance of Chinese Academic Libraries,DRAA)理事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在CADAL、CALIS项目管理中心的指导下积极发展成员馆,在资源集团采购、资源推广服务方面发挥了牵头组织和示范引领的作用,有力支持了地区高校的文献资源保障建设。下面以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联合陕西地区高校图书馆开展的两个CADAL技术类共建共享项目“CADAL成员馆特藏库平台建设”和“CADAL OPEN API共享集成与推广”为例,分析如何通过区域协作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和资源利用。

3.1 项目实施背景

近年来,资源采购成本不断攀升,给高校图书馆文献购置工作带来严峻压力。与此同时,读者的需求更加多样化,疫情影响下实体借阅服务受限,数字资源的跨域共享需求迅速增加。面对新形势下的需求与挑战,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携手陕西地区高校图书馆建立了长效协作机制,达成共建共享的协作共识。通过协同共建,支持数据资源本地化的长期保存,在此基础上实行协同共享,最大化发挥本地数据资源的效用和价值,形成资源利用的新型服务体系。

在资源共建方面,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先后向CADAL项目管理中心提供了古籍善本、民国书刊、学位论文等数字资源6万余册,并通过搭建通用型信息基础设施,例如“CADAL成员馆特藏库平台建设”项目,解决当前图书馆本地化资源建设的痛点难点问题;在共享集成方面,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联合陕西地区成员馆开展“CADAL OPEN API共享集成与推广”项目,实现共享数据向本地化服务生态的深度融合。

3.2 通用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图书馆数据资源利用

面对经费紧缩的压力和技术力量不足、数据孤岛等问题,图书馆迫切需要开展通用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新时期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保存与利用。为此,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在区域协作基础上,申报了CADAL技术类项目“CADAL成员馆特藏库平台建设”,旨在为成员馆提供多特藏库一站式发布的信息基础设施,即“CADAL通用特藏平台”。

项目组首先面向陕西地区高校图书馆开展用户调研,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网络调查问卷。在CADAL项目管理中心的支持下,调研范围扩展到全国高校图书馆。经调研发现,尽管高校图书馆本地化资源建设意愿强烈,但实际开展平台建设的机构有限。现有的商业软件成本高、对数据格式支持单一、重用型不足、数据孤岛等问题制约了本地化资源库的建设实施。为此,项目组基于广大图书馆的共性需求进行系统设计,建设了支持数据模板自定义、检索模块自定义、分类导航自定义的系统功能,支持关联多类型的资源对象,充分满足不同图书馆对于数据资源存储多样化的建设需求。

CADAL通用特藏平台的建设为图书馆提供了多库资源一站式整合发布的平台,支持图书馆将分散的数据资源进行汇聚,形成图书馆的数据中台,提高数据的整合和揭示效果。通过多库资源的一站式聚合,解决传统资源库建设面临的数据孤岛问题,助力图书馆服务升级。平台也支持以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 应用程序接口)的方式进行开放共享,将本地化数据以标准格式发布,接入图书馆的各类业务系统。

3.3 共享集成助力图书馆数据本地化服务

在数字图书馆发展阶段,图书馆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共建共享,主要是共建单位向CADAL、CALIS项目管理中心提交资源或元数据,通过数据整合技术,为用户提供跨机构资源检索平台。例如,用户可在CADAL数字图书馆官方平台对共建单位的多类型资源进行一站式检索、在CALIS文献传递系统中申请跨机构的资源等。虽然这种方式为图书馆提供了跨域的资源共享方案,但同时也因为脱离图书馆本地化服务生态,导致资源利用程度有待提高。为了切实发挥共建资源对本馆资源的补充效应,陕西地区高校图书馆通过协作攻关,实施了CADAL技术类项目“CADAL OPEN API共享集成与推广”,实现了CADAL资源与本馆资源相融合的共享集成方案。

开展数据共享集成的过程面临着集成管理系统类型多样、系统封闭、对接复杂等问题。为此,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联合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西北大学图书馆、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长安大学图书馆、西安工程大学图书馆,组成了陕西省共建共享示范馆。从各单位选拔技术骨干组成共享集成技术实施团队,对多类型集成管理系统的共享集成进行技术攻关,先后实现INNOPAC、汇文、ALEPH、ILAS、金盘、北创等系统与CADAL开放数据接口的对接。此外,为了支持文献传递服务融入本地化服务生态,还率先完成了图书馆数字资源发现系统与CALIS文献传递系统的集成,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文献传递服务渠道,极大提升了用户获取资源的效率与体验。

CADAL数字资源元数据嵌入图书馆本地化服务系统后,用户一键检索即可获取来自本馆资源和CADAL百万册开放共建资源的同步检索结果。在扩充本馆馆藏的同时实现了对用户需求的充分响应。对于本馆未购买的电子资源,在资源发现层面快速引导用户进入CALIS文献传递系统、提交文献传递请求,充分保障用户需求。

3.4 推广成效

在“CADAL成员馆特藏库平台建设”项目中,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积极开展宣传,推广共建共享服务及成果应用。例如,在“陕西省示范馆工作推进会议”中,与会人员围绕如何更有效地推进陕西地区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利用、提升陕西地区高校图书馆参与度和影响力进行了充分讨论;在“陕西地区高校图书馆共建共享研讨会”中,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就共享集成及年度合作项目优秀案例进行分享,介绍CADAL通用特藏平台的项目实践经验,参会成员反响热烈。为进一步扩大项目在全国范围的影响力,促进更多图书馆共知共享,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杨峰在“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元宇宙与智慧图书馆”等论坛中作特邀报告,向全国高校图书馆展示了项目建设成果,引发广泛关注。截至2024年4月3日,已经有30余所高校图书馆申请试用CADAL通用特藏平台。

在“CADAL OPEN API共享集成与推广”项目中,建设成果的技术方案已提交至CADAL管理中心,用于帮助更多成员馆开展共享集成对接实践。截至2024年4月3日,陕西地区共有12个成员馆实现了本馆资源与CADAL百万册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共享集成。为了评估共享集成举措对机构资源利用效果的影响,笔者分别获取12个成员馆在实施共享集成前后各一年的访问量。整体来看,12家成员馆的年访问总量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从原先的64万人次激增至303万人次。部分成员馆在实施共享集成前,由于用户对共建资源的认知有限,机构年访问量不足一千,而自实施共享集成后,用户能够便捷地通过日常使用的馆藏检索系统探索并访问到CADAL资源,其访问量实现了从千次到万次的飞跃式增长。

4 图书馆数据资源协同发展的实施建议

4.1 充分发挥区域中心馆示范作用,推进跨机构协同发展

图书馆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大,必须发挥区域中心馆主体示范作用,带动中小馆开展协作共建,推进跨机构协同发展。陕西地区高校图书馆组建协作团队,通过技术攻关解决了数据资源向多类型馆藏资源集成的难题,成功帮助区域内多所成员馆实现本馆资源与CADAL百万册数字资源的共享集成,所建设的共享集成方案提交至CADAL项目管理中心,帮助全国范围图书馆开展共享集成实践。“CADAL OPEN API共享集成与推广”项目的实践经验表明,发挥区域中心馆示范作用对于推进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区域中心馆可以凭借自身实力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优质资源和技术支持,为中小馆提供更多帮助和指导;另一方面,区域中心馆还可以通过与中小馆的合作与交流,了解不同机构的实际需求和困难,制定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协同发展策略。区域中心馆应当从互利共赢、公平兼顾原则出发,充分带动地区内图书馆共同参与协作共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

4.2 推广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应用,赋能图书馆数据资源协同发展

信息技术已深入渗透到图书馆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图书馆数据资源协同发展的关键要素。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高校图书馆面临着新技术不断涌现、读者需求持续变化以及文献购置经费不确定性等多重挑战。在“CADAL成员馆特藏库平台建设”项目中,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所建设的CADAL通用特藏平台为广大图书馆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数字资源建设方案,降低了技术研发成本,助力资源的汇聚与应用,被纳入CADAL的信息基础设施。这一平台不仅帮助更多高校图书馆降低技术研发门槛,成为他们开展资源共建的技术工具,更是促进科学研究、助力文化传播、共筑学术生态、推动协作创新的平台。高校图书馆可推广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应用,赋能图书馆数据资源的协同发展。

4.3 提升图书馆协同服务效果,深度融入本地化服务生态

协同发展是一种基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通过区域协同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整体的发展效率和质量。然而,要实现协同发展,仅仅依靠机构层面的资源共建是不够的。如果用户不能充分了解、利用共建资源,区域协作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流于形式。陕西地区高校图书馆共享集成的协作经验表明,将跨机构共建资源融入本地化服务生态,能够显著提升用户对资源的利用。图书馆应当充分考虑本地化的需求和特点,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

5 结语

本文通过陕西地区高校图书馆共建共享的实践案例,提出了协同发展模式下图书馆开展共建共享的实施策略。面对大数据的挑战和机遇,图书馆需要继续深化对数据资源的认识,创新服务模式,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用。同时,本地图书馆也应积极借鉴和参考其他国家、地区图书馆的实践经验,不断完善和优化自身服务,推动数据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创新应用,为科研创新、文化建设与传播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吴小冰,王丹菲,吴文革.基于图书馆学五定律视角的智慧图书馆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8(2):88-92.

[2] 包凌,蒋颖.图书馆统一资源发现系统的比较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2(5):67-72.

[3] 孙建军,李阳.数智时代人文社科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跃迁:从观念到行动[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4,50(1):45-57.

[4] 蒋引娣.数字图书馆数据挖掘的基础研究[J].现代情报,2007(8):86-87.

[5] 李继宏.数据挖掘及其在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情报,2004(7):84-86.

[6] 王静,王鹏.基于数字孪生的高校智慧图书馆数据治理模型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23(11):41-50.DOI:10.15941/j.cnki.issn1001-0424.2023.11.009.

[7] 张俊娥,陈建龙.高校图书馆基于学科映射的数据资源增值服务[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3,41(3):19-27,18.

[8] 王康霖,李仪.高校图书馆读者大数据增值利用的困境及价值感知对策研究[J].图书馆,2023(9):24-30.

[9] 王昕阳,刘贞伶.国外高校图书馆数据服务调研及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23(9):91-101.

[10] 张雅婷,陆颖,朱丹,等.基于供需分析的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产品体系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23,67(10):38-46.

[11] 王嫚茹.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0(12):59-65.

[12] 肖乃菲.西南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与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1):45-48.

[13] 王昕阳,刘贞伶.国内高校图书馆数据服务调研及提升策略探究[J].图书馆,2023(9):17-23.

[14] 董京祥.暗数据视角下高校图书馆数据治理策略研究[J].图书馆,2024(4):40-46.

[15] 王惠君.新时代图书馆事业协同发展实践与策略[J].图书馆论坛,2023,43(12):90-94.

[16] KNYAZEVA HELENA.The synergetic principles of nonlinear thinking[J].World Futures,2010:163-181.DOI:10.1080/02604027.1999.9972753.

[17] TELLA A.Librarians' perception of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big data in public libraries[J].Internet Reference Services Quarterly,2021(23):1-25.

[18] CESSDA.CESSDA ERIC's new 2023-2027 strategy[EB/OL].[2024-02-02].https://www.cessda.eu/Strategy-Expertise.

[19] 夏翠娟,贺晨芝,刘倩倩,等.数字人文环境下历史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新探[J].图书与情报,2021(1):53-61.

作者简介:陈雅迪,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数据分析与应用系统管理;杨峰,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智慧化图书馆建设、文献资源建设与绩效评估。

* 本文系2024年DRAA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联盟课题项目“协同发展下图书馆数据资源本地化服务优化研究”(项目编号:2024DRAA16)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