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初衔接视角下小学生政治认同的培养

2024-10-18汪源源

中国德育 2024年17期

摘 要

政治认同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与初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家国情怀”有相同要义,且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与初中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都讲述了中国近现代史,内容上有重叠,思维上有提升。因此,基于小初衔接视角来培养小学生的政治认同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教师可以从立足历史精神、紧扣历史人物、链接现实生活等三个方面着手,通过教学加深小学生的政治认知、增进小学生的政治情感、强化小学生的政治行为,从而培养小学生的政治认同。

关键词

小初衔接;小学生;政治认同

作者简介

汪源源,江苏省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浦园路分校副书记、副校长,一级教师

随着《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的颁布,“政治认同”这一核心素养成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重要培养内容。政治认同主要表现在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家国情怀等三个方面。《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版)》提出,历史课程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五个维度,这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有重叠的部分。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和初中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都讲述了中国近现代史,内容上既有重合也有上升。因此,做好这两门学科的小初衔接具有重要价值。

中小学生政治认同的结构可被划分为政治认同主体的心理结构和政治认同客体的内容结构两个部分。政治认同主体的心理结构指的是作为政治认同主体的中小学生对政治体系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表现结构,关注的是“谁认同”“如何表现”的问题,可被划分为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三个方面;政治认同客体的内容结构指的是作为认同对象的政治体系内部的组成结构,关注的是“认同什么”的问题。研究者普遍认为,政治体系应该包括政治主体、政治行为、政治文化等方面。[1]因此,要培养小学生的政治认同,就需要从政治认同的主客体两方面着手。

一、立足历史精神,加深政治认知

政治认知是指政治认同主体对政治体系的感知和理解。在中小学教育中,政治认同主体也就是中小学生,而政治认同指的是其对政治体系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动态过程。由此可知,政治认知包括政治感知和政治理解。其中,政治感知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政治理解则是对政治体系的本质关系及其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

根据学生身心成长阶段的不同,教材会采取不同的呈现形式和内容,教学要求也会有所不同。结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小学阶段着重于政治感知,初中阶段则侧重政治理解。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所讲述的近现代史主要表现了历史的精神和光芒,而初中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更倾向于展示历史事件的连贯性和发展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这一区别让小初衔接视角下小学生政治认同的培养成为了可能。

例如,在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9课《中国有了共产党》第二课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教材采用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培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等表述。整节课的教学都围绕这些表述展开,这些表述对小学生而言较容易理解。而初中八上册《中国历史》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则讲述了南昌起义、八七会议、三湾改编、秋收起义和古田会议等内容,并在呈现历史事件的同时,将“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政权是由枪杆之中取得”“虽有很好的工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等历史事件的意义和著名论断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这些思想有所认知,并进一步形成政治认同。

无论是小学教材中的井冈山精神,还是初中教材中的若干著名论断,都是从历史中提炼出来的精神文化,也就是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指政治主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所形成的各种政治思想、价值观念等的总积淀。[2]它是政治认同中“认同什么”的重要议题。中小学生的政治文化认同主要包括对政治思想和政治价值观的认同,也就是他们认同什么样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价值观。小学教材中的政治文化表述较为直接,但在立意上保持了应有的高度,和初中教材中的表述是一以贯之的。政治认同不是抽象的,它需要支撑。教材中具有一定高度的政治文化、历史精神就是抽象背后的“物”,能让小学生看到政治认同的内容、高度和方向。

因此,从教材的角度出发,为了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教师需要从历史事件或人物身上提炼出精神。具体到这一课中,就是井冈山精神,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井冈山精神,抓住精神的载体,结合课程内容,挖掘与之相关的各种素材,如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等,从歌词到旋律,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件事到一种精神,按照这样的脉络,让学生对井冈山精神有接纳、有认同、有传承。这样一来,学生看到的就不再是单个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而是从具体的精神形态中看到更多的抽象精神本体。而这种精神本体可以帮助小学生实现对政治认同的直接感知。

二、紧扣历史人物,增进政治情感

不同学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情感、实践水平,其政治认同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小学阶段更重视对政治认同的启蒙,尤其是政治情感的启蒙。政治情感是指中小学生在政治认知的基础上对政治体系产生的情感体验,同时伴随对政治体系的亲疏、爱憎等情感反应。根据布鲁姆的情感目标分类,情感目标主要分为“接受”“顺应”“确信”和“内化”等四个层次。[3]由此可见,政治情感目标的实现可以有效促进政治认同的形成。

历史人物是政治认同体系中的政治主体,是指在社会政治关系或政治过程中具有主体身份,并以其存在或行为对政治资源的配置产生作用的政治决策者和政治参与者。对小学生来说,历史人物较为鲜活,具有较强的亲近感。接触历史人物后,小学生会在脑海中留下印记,这些印记会成为他们对政治认同的符号印象,而学生对这些符号印象产生的崇拜、敬佩、喜爱之情就是一种积极的政治情感。当学生对历史人物这样的政治主体产生积极的政治情感之后,教师在挖掘人物背后的价值生成时,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因此,历史人物是增进中小学政治情感的主要抓手。

教材的呈现也进一步印证了在小学阶段要以人物为载体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的观点。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9课《中国有了共产党》的第二课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和初中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讲述的都是井冈山精神。对比两个学段的教材,小学教材呈现了更多的人物形象,选用了更多的历史人物图片;而初中教材中的历史人物图片较少,使用了更多的篇幅来讲述历史事件。

通过对比教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培养小学生的政治认同时,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人物的挖掘上。这就要求小学教师紧扣历史人物,让其成为学生的政治认同符号,并为学生的政治认同树立良好的榜样。例如,教师就可以多讲些毛泽东、朱德等人物的井冈山故事,如毛泽东“一根灯芯”的故事,朱德的扁担的故事等。这些故事能够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使学生将这些人物和相关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为学生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奠定基础。小学生的共情能力很强,教师很容易让历史人物贴近学生的心灵。教师要以“人”为中心,以“情”做依托,通过挖掘历史人物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赋予学生对特殊时代历史人物的理解、温情与敬意,以此拉近学生和历史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对历史的疏离感,为初中的学习提供情感铺垫。总之,人物是小初衔接的重要衔接点,更是增进小学生政治情感的重要力量。

三、链接现实生活,强化政治行为

政治行为是政治认同主体在一定的政治体系中参与政治运行的各种活动。在搭建好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落实政治行为,这也是政治认同的归宿。政治行为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

一些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情境表演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情境创设是一种类生活化的行为,并不是真正的生活。而学生学习历史题材内容的目的是在生活中找历史,在历史中反思生活,从而实现真正的政治认同。

表面上看,中小学生距离政治很遥远,距离历史更遥远。但他们是当今政治生活的围观者和见证者,甚至是无意识的主动参与者。因此,他们是拥有政治行为的“二手经验”的。但经验和政治认同之间仍有着较远的距离。要帮助学生跨越这一隔阂,从经验过渡到行为和认同,教师需要真正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在真实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政治认同既抽象又不抽象。其抽象之处在于,它是由观念组成的,不抽象在于这些观念来自生活,其目的也是追求更好的生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政治行为、政治认同,必须打破僵化的知识世界的束缚,使其回到学生的真实生活中,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德性修养,从而促进和推动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真正实现小学和初中衔接的一以贯之。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版)》根据通史叙事的结构和7—9年级的学段要求,将跨学科主题学习纳入历史课程的重要内容,并设置了“在身边发现历史”这一学习主题,旨在拉近学生生活与历史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要实现这一目标,既要将历史课程的内容深入生活,也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精神层面的认知和思考,并使其与课程内容相结合。

人学习知识,必须以自身的经验网络作为主体,去汲取新的经验,予以同化或调适自己的经验网络去顺应新的经验。这里所谓的“经验”包含感知与思维,而非单纯的生活经验。人的主体性经验,随时可能与外在的客体经验产生冲突。在经验网络的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经验不只限于吸纳或屈从客体经验,有时还需要修正经验。[4]因此,政治行为不等于生活化,生活在场不仅仅指要实现政治的生活化,还要在生活化的经验中带着问题去思考。

初中生已具备一定的理性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因此他们能在身边的历史中思考历史、反观当下生活,从而实现政治认同。小学生则不同,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对历史的认知没有达到能够进行思辨和选择正确的价值、行为的程度。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直指生活问题,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政治行为引导。

例如,在《中国有了共产党》第二课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课后作业:“井冈山时期还有哪些故事流传至今,请你选一个最打动你的写一写(用自己的话写,不超过250字,学会概括)。在现在这个和平富足的年代,我们还需要井冈山精神吗?为什么?作为小学生,你可以做什么?”这样的设计既贴近学生当下的生活,也能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思考和践行“井冈山精神”这一政治文化,实现真正的“政治行为”,从而形成真正的政治认同。小学生有了这样的政治认同,就能在进入初中阶段后,更好地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历史,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一步巩固政治认同。

总之,政治认同不仅仅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更是当前社会背景下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政治认同的培养不应局限于某一阶段或某一学科,而应贯穿多学科、多角度的教学中,小初衔接视角下小学生政治认同的培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教师可以从历史精神、历史人物、现实生活等三个方面着手,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行为,最终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

参考文献:

[1]高维,蒋婷婷.中小学生政治认同内涵、结构与发展路径[J].中国德育,2023(6):17-22.

[2]徐大同,高建.试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与特征[J].天津社会科学,1987(5):3-8.

[3]关月梅.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党史教育思考[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1(7):33-39.

[4]黄武雄.学校在窗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6.

责任编辑︱赵 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