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国家安全的“三全育人”大格局
2024-10-18薛二勇张俊姣
国家安全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长远之策,是保证爱国意识不动摇的强有力支撑。当前,在国家安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国家安全内容以多种形式进入相关教育教学进程的同时,如何以宏观布局指导微观落实,如何实现国家安全教育的“全面加强”与“系统推进”之间的协调,如何分步骤、有层次地在不同学段之间实现国家安全教育的有机衔接与协同推进,是国家安全教育需要深入思考的现实课题。本期话题聚焦“国家安全教育研究”,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探讨,以飨读者。
摘 要
国家安全教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石,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保障。“三全育人”涵盖多主体、多环节、多领域,与国家安全教育工作的实施逻辑紧密相连,深刻反映了国家对教育本质及其规律的全面理解。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国家安全教育,需要深刻把握国家安全“三全育人”的本质内涵、现实概况和实践路径,探索构筑国家安全“三全育人”大格局。
关键词
国家安全;“三全育人”;总体国家安全观
作者简介
薛二勇,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俊姣,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时强调:“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1]新时代下,“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精神上强,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2]基于这一认识,国家安全教育应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基础,涵盖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等各个领域,既与个人成长、社会进步、经济转型、政治安全、文化传承创新密切相关,也与生态文明的保护与提升息息相关,要通过典型事例、生动形象和简明扼要的表达方式予以实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我们要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将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确保国家的安全与稳定。这不仅是每一位中国公民的责任,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因此,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国家安全“三全育人”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一、推进全员式的国家安全教育
时代赋予国家安全教育重要使命,要求集体力量共同参与教育构建。全员式的国家安全教育,有利于形成全民共建的国家安全格局,增强国家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分析集体力量在教育中的赋能作用,揭示全民国家安全素养的提升需求,以及针对特定群体开展教育,深入推进国家安全教育。
(一)集体力量赋能国家安全教育
恩格斯指出:“许多力量融合成为一个力量相当于造就一个新力量,这种力量与构成它的单个力量有本质差别。”[3]整体的力量往往超越个体的能力,因此在国家安全教育的育人过程中,应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以弥补个体的不足,从而协同提升国家安全教育整体质量。通过集体的智慧与努力,能够更有效地推动教育目标的实现,确保国家安全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全员式的国家安全教育是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让整个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参与到国家安全教育工作中去,共同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提高国家安全防范能力,能够让每个人都明白国家安全对整个社会的重要性,认识到个人行为和选择可能对国家安全产生的影响,进而促进全社会共同维护国家安全。
(二)全民国家安全素养有待提升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国家安全早已经超出了传统的安全领域,存在着大量的非传统安全的问题和风险,而且一旦这些风险爆发,必然对国家生存发展和民族繁荣复兴产生极大的影响,这和每个人的生命财产与发展息息相关。各种调查显示,近年来当代青年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国家安全素养不容乐观。[4]部分大学生的国家安全观念陈旧,基本素养不足,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薄弱,导致他们在识别潜在威胁时缺乏敏感性,危机感和责任感日渐淡薄。[5]尤其是,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国家安全教育素养总体偏低,存在相关理念、知识和教育技能不足等问题。[6]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使每一个人都意识到国家安全对自身、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自觉树立起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到维护国家安全的实际行动中。
(三)针对“三类”群体开展教育
国家安全教育需要全民参与,要尤为关注并重点细分知识分子、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农业工作者等群体的国家安全教育。对知识分子群体,要开展高精尖的知识和技术相关的安全宣传教育;对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更多地开展技术方面的国家安全教育;对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农业工作者,更多地开展粮食、生物、生态文明方面的教育。基于此,其中有三类重点群体,即教师、青少年和家长,他们是国家安全教育实施与参与的主体。第一类是教师群体,他们是实施国家安全教育的关键,其国家安全观念直接影响学生。因此,学校要打造一支校内外、专兼职融合的国家安全教育教师队伍,促进国家安全教育与其他学科深度协同;要结合学校实际,建立跨课程、跨专业、跨校域的联动集体备课机制,经常性开展学情分析、教学难点研讨、教学技巧分享等集体备课活动;要坚持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原则,推动教学研究相互促进,及时梳理学生普遍关心的时事重点、舆论热点、理论难点问题,组织教师进行集体攻关,讲好课堂“必答题”,构建起全方位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安全教育重要论述的教学体系。第二类是青少年群体,他们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国家安全教育中的教育对象。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全面,所以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掌握并形成国家安全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养成国家安全的意识,能够有效甄别和处置危害国家安全的问题。要对青少年群体实施有效的国家安全教育和管理,优化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内容设计,选取更加贴近学生专业和成长的案例,促进学生专业素养和政治素养齐头并进。[7]第三类是家长群体,是提升全员式国家安全教育质量的重要力量和宝贵源泉。对于家长来讲,主要是结合所处区域的环境,引导他们具备基本的国家安全意识,让他们能够在家庭教育和活动中引导孩子识别、处置国家安全问题,为孩子做好维护国家安全的榜样。
二、进行全过程的国家安全教育
随着安全环境的日趋复杂,国家安全教育需要从单一的教育形式转向全过程的综合性教育模式,确保在不同阶段都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教育布局。全过程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既是对未来安全人才的需求,也是对国家安全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一)全过程贯通培养人才的必然要求
国家安全教育“三全育人”的核心在于实现育人过程的贯通性,需将育人总目标深度融入学生培养的各个阶段和环节,明确阶段的培养任务与育人目标。[8]推进国家安全教育一体化,开展螺旋上升的国家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教育工程。[9]从全过程育人的角度来讲,学生阶段是人的一生学习生活的开始,是逐步迈入社会的起步,也是个体成长的关键时期,更是个体国家安全教育的开端。学生的品格发展、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交融、共同作用于学生的成长之中。[10]全过程的国家安全教育是在国家安全教育体系中,通过贯穿整个过程的教育活动和措施,全面、系统地覆盖国家安全教育的各个阶段和环节,确保国家安全教育的连续性、全面性和有效性。全过程的国家安全教育旨在让个体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都能接受相关的国家安全教育,形成持续的国家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国家安全教育过程中应运用联系的视角,确保育人过程的连续性和无缝衔接。
(二)国家安全教育体系的系统性不足
当前国家安全教育内容各学段衔接性不强,存在“各自为政”的问题,这不利于课程和教材的纵向布局和评价,也不利于构建一体化国家安全教育体系,削弱了教育效果。学校国家安全教育未成体系,课程教育未成规模,学生国家安全意识仍然较弱。[11]在具体的国家安全教育实践中,部分中小学受升学率影响,国家安全教育时长不足,内容宽泛且零散,往往局限于政治或者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中,并未形成一贯制的专门课程体系和教育评价机制。[12]当前部分思政课教师缺乏大安全理念的意识,未能及时更新、丰富教学内容,导致一些学生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认识不够,影响了国家安全教育的实际效果。[13]可以说,当前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推进在要素、资源、机制等方面面临的瓶颈和挑战[14],直接影响了国家安全教育的全过程推进。
(三)加强学校与“三大主体”的合作
个体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无外乎是家庭、学校,或者工作单位,需要不断使学校、家庭和工作单位形成一个贯通式的国家安全教育的体系,这是推进实施国家安全教育全过程的重要基础。要深挖学校、家庭、社会、政府中的国家安全教育元素,强化学校国家安全教育的核心阵地作用,确保不同主体相辅相成,协同推进国家安全教育。一是家校协作。基54f9bffe237ac4ba4b80eb2091c7cf907b3e9f777017aed39d9d130c0a718617于学校引导,在家庭中开展正确科学的国家安全教育,同时家庭也要配合学校协力搞好国家安全教育。将国家安全教育全过程所涉及的素质培养、能力提升和社会服务等各项活动融入家庭教育之中。父母作为“引路人”,不仅需在横向维度上确保国家安全教育的全面性,还应在纵向维度上注重其连续性与递进性,全面履行“引路人”职责,在潜移默化中发挥引领作用。二是校社合作。社会是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实践场所,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因此,应从资源保障、氛围营造和宣传普及等方面入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国家安全教育提供有力支撑。[15]通过学校和社会的协作,用学校的系统性国家安全的知识和具备的资源条件来支持社会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活动。另外,社会中的安全、保卫,或者是一些特殊的专业机构,也能协同学校的理论知识传授,提供更多国家安全教育的体验式、具身式、展示式的学习机会,推动国家安全教育的高质量开展。三是政校协作。政府为学校提供充足的国家安全教育资源,包括配备国家安全教育教师,升级教育教学手段,丰富典型案例库等来为实施国家安全教育提供保障,并实时地对国家安全教育效果进行政策上的监测。
三、进行全方位的国家安全教育
全球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要求国家安全教育不仅要关注政策指引和理论建设,还需有效结合素养提升与实际应用的要求,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国家安全教育网络。全方位的国家安全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安全形势,培养出具备全面国家安全素养的人才,以确保国家安全的长远发展和稳定。
(一)内外干扰影响国家安全教育状态和能力
国家安全界定为“一个国家免受各种干扰、侵蚀、威胁和颠覆的状态和能力”[16],而国家安全教育就是一个国家旨在面向全体公民实施并提升公民国家安全素养的教育活动。在国家安全教育推行中,现有的内外场域影响着学生对国家安全的判断,关系着国家安全教育的效果。[17]一方面,国家安全学专业建设反哺国家安全教育的发展,但事实是国家安全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18]另一方面,现有的国家安全教育仍难以摆脱应景式、政治宣传式教育,碎片化严重,其内容具有一定的滞后性。[19]加之国家安全教育开展的数智技术加持力度不足,离全方位的国家安全教育开展还有一定距离。
(二)国家政策指引国家安全教育的具体方向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要求“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教育体系,把国家安全教育覆盖国民教育各学段,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层面,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这为全方位推进国家安全教育提供了指引。全方位推进国家安全教育是指在国家安全教育体系中,综合考虑国家安全的各个方面和领域,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全面提升公民对国家安全问题的认知水平、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同时,全方位推进国家安全教育旨在从多个层面和角度全面推动国家安全教育,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知识领域,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技术、技能层面。要使接受国家安全教育的人有能力、有意识,并掌握科学的手段来构筑高质量的国家安全体系,与各行各业的本职和主责业务统一起来,结合各行各业的主要工作,形成国家安全教育的意识,养成甄别的能力,并学会如何有效地处置在本行业中发生的危害国家安全的问题。
(三)构建国家安全教育“理论+实践”网络
国家安全教育要以各级各类学校为主阵地,以课堂教育和实践活动为落脚点,充分利用社会、家庭的辅助力量,切实推动维护国家安全的实际行动。一要把握国家安全教育学科本质。国家安全教育应结合国家安全学交叉学科特点,聚焦国家需求,构建交叉融合的知识结构和具体内容,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国家安全人才,开展线上国家安全学、法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公共管理、信息技术等跨学科系列大讲堂,开阔学生视野,加大知识跨度。二要构建国家安全教育知识框架。开发国家安全的核心素养结构,明确其应该具备的知识领域、技术技能、相关素养。构建知识、能力、素养的国家安全教育框架,使国家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学习者拥有国家安全核心素养,构筑国家安全的人民长城。三要利用国家安全教育重要时间节点。充分利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全国反恐怖公众宣传日”“国际禁毒日”等重要节点,广泛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理论宣讲和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拓展国家安全教育的资源,形成想学即学、随时能学的泛在化的国家安全教育环境,积极引导公民将爱党爱国情怀转化为矢志奋斗的现实行动。
“三全育人”倡导多领域、多学科、跨组织的融合发展路径,突出立德树人的核心地位,强调全员参与、全过程持续和全方位覆盖,逐步构建国家安全教育育人的新格局。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教育展现出新的面貌,逐步形成以家庭育人为基础、学校育人为主体、政府育人为主导、社会育人为支撑的全方位合作机制。要始终重视学校国家安全教育的开展,同时也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良好的国家安全教育引领性和普及性作用,深刻体现国家安全“三全育人”大格局的内在要求,以推进国家安全教育的高质量开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2024-07-18)[2024-08-26].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7/content_6963409.htm
[2]习近平.论党的青年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21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9.
[4]李景瑜,王宇航.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在高校落地生根[J].人民论坛,2021(10):105-107.
[5]赵庆寺.新时代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理念、逻辑与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9(7):99-105.
[6]曾煜.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国家安全教育素养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云南八个边境县的调查[J].中国教育学刊,2023(11):91-96.
[7]刘光林,樊建武.开好建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意义、原则与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23(20):46-49.
[8]张强,张珏,王锴山.系统论视域下高校“三全育人”的思想意蕴和实践路径[J].系统科学学报,2024(1):83-87.
[9]庄文虹,康红芹,李素素.初高中地理教学中国家安全教育的衔接:要求与策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4(3):76-80.
[10]苏玉波,张雯静.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大格局中当好学生的“引路人S8tJCiFOo8VJgGj2Ln33ww==”[J].现代教育管理,2020(8):77-83.
[11]方季红,陈伟,宁尚洁.高职院校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27):25-28.
[12]杨小微,张华维.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中小学课程的实践路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2024(3):122-130.
[13]方伟,方科.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4(8):94-96.
[14]徐蓉,杨满.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价值目标、现实挑战、思路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24(1):100-105.
[15]李政敏,李伟弟.一体化视域国家安全教育:历史逻辑·原则遵循·优化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36):48-50.
[16]李文良.国家安全:问题、逻辑及其学科建设[J].国际安全研究,2020(4):3-23+157.
[17]吴跃东.大学生国家安全观教育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19(3):39-45.
[18]肖晞,刘治辰.中国国家安全学:生成逻辑、体系创新与未来展望[J].国际安全研究,2024(2):71-95+164-165.
[19]张杰.新时代民族院校国家安全教育体系构建与课程改革[J].民族教育研究,2023(5):97-105.
责任编辑︱李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