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课悟道,确证生命

2024-10-18王崧舟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4年9期

李政涛老师的新作《活在课堂里》我完整地通读了一遍,里面的有些章节,我已经开始读第二遍了。中国人有一句古话叫作“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我通读李老师的《活在课堂里》后的第一个认知就是,第一辑“理想的课堂”其实就是整本书的纲领、根本,理想课堂的思想和理念统领、贯穿、涵盖着全书的所有内容;第二个认知,“理想课堂六字诀”其实就是第一辑“理想的课堂”的纲领、根本,换句话说,这个六字诀是全书中纲领的纲领、根本的根本。

在李老师心中,理想课堂应该是实的,长的,清的,细的,深的,融的。我完全赞同。而且我自己的课堂教学也一直在朝着实、长、清、细、深、融的方向迈进。

我的理解,“实”应该是理想课堂的根基。用李老师的话来说,理想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扎实,教学效率必须充实,教学过程必须丰实,教学状态必须平实,教学表现必须真实。上世纪90年代,朱作仁先生曾经对语文教学提出过“大三实”和“小三实”的要求。所谓“大三实”,就是语文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究实效;所谓“小三实”,就是语文教学要做到真实、朴实、扎实。朱作仁先生讲的“大三实”,其实是语文教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小三实”才是他心目中理想课堂的样子。我能明显感觉到,李老师提出的“实”,既是对传统课堂教学价值的一种传承,比如真实、朴实、扎实;又是在传承课堂教学传统基础上的一种扬弃,比如充实、丰实。课堂要讲效率,这是时代的要求;课堂要讲生成,这是生命的必然。所以,李老师提出的这个“实”,就将传统和时代贯通了,将理想和现实贯通了,也将课堂和生命贯通了。

其实,生命理念融入理想课堂最突出的标准,就是李老师提出的第二个字——长。“长”就是生长。生长既是生命的本质,是教育的本质,也是课堂的本质。据我所知,之前还没有任何人将这个“长”字列入理想课堂的标准,而且排在了六字诀的第二位。这应该是李老师的首创、原创、独创。这一点我觉得实在是太重要了。我当年听支玉恒先生的课,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我一直无法形容支玉恒先生的课堂上那种令我折服、令我神往的东西。

举个例子,有一次听支玉恒先生上《西门豹治邺》。我们知道,西门豹治邺主要惩罚的是几个罪大恶极的主犯,其中一个是巫婆。西门豹做得非常有策略,第一招是将计就计,第二招是杀鸡儆猴。这两招,一下子震慑了那些为虎作伥的官绅,同时也教育了现场百姓。可是,当支玉恒先生组织学生就西门豹惩治巫婆这件事展开讨论时,有个女孩子却这样说:“西门豹做得太过分了!这个巫婆已经是个老奶奶了,批评她几句就算了,为什么要把她投到河里活活淹死呢?”

面对学生的质疑,先生并没有当场加以否定。他对学生说,你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但老师给你一个建议,你暂时不参加我们的讨论,留出时间来,再仔细读一读课文的前半部分,如果有必要,你可以在要紧的地方画一画,做些标记,等到你有话想说的时候再举手。

支老师这是在干什么?用李老师的话来说,是在刨坑,是在攀岩,是在拔节。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这个女孩子开始独自默读课文的前半部分。现场听课的老师当然特别关注这个女孩子,想看后面她会有什么反应,她会不会举手,举手以后她又会说些什么,说了之后支老师还会怎样应对。总之,有太多的期待等着印证。过了一会儿,这个女孩子果然举手了。支老师马上打断班级的讨论,让这个女孩子先发言。女孩子说:“老师,刚才我错了。我仔细读了课文的前半部分,才发现这个巫婆真是罪大恶极。”接着,她从课文中找出了相关的内容:

1. 巫婆说,漳河发大水是河神闹的。只有每年给河神送一个年轻漂亮的媳妇,河神才不会发大水。

2. 巫婆跟着官绅一起收老百姓的血汗钱。

3. 巫婆亲自带人去老百姓家里挑选女孩子。

4. 有钱的人家,给巫婆送钱,巫婆就故意不选他们家的女孩子;没钱的人家,送不起钱,巫婆就拉走他们家的女孩子。

支老师一边听这个女孩子说,一边不住地点头,一边又相机进行点拨、理答。我记得他说过这样的意思:

第一,给河神娶媳妇这件事是巫婆最先说出来的,这说明巫婆是这个犯罪团伙的首犯。

第二,巫婆亲自带人去挑媳妇,这说明巫婆是这个犯罪团伙的主犯。

第三,巫婆跟着官绅分赃、受贿,这说明巫婆是这个犯罪团伙的重犯。

第四,这样的恶行巫婆每年都要做,这说明巫婆是这个犯罪团伙的惯犯。

随着支老师的点拨、引导,这个女孩子最后说:“老师,这个巫婆太恶毒了,西门豹的处罚是对的,这个巫婆是罪有应得。”

现在回想起来,这不就是李老师说的“长”吗?这不就是一种非常明显、非常突出的“生长感”吗?李老师讲,理想课堂要有台阶感、推进感、纵深感、突破感,这不都在了吗?我终于明白,当年支玉恒先生让我折服、让我神往的东西,就是“生长”。其实,生长感就是生命感。如果说“实”是理想课堂的根基,那么,“长”就是理想课堂的灵魂。

理想课堂的第三个字是“清”。李老师提出了“七清”,第一,学生清晰;第二,价值清晰;第三,目标清晰;第四,内容清晰;第五,方法清晰;第六,环节清晰;第七,指令清晰。我觉得,“清”是理想课堂的脉络。脉络不清,气血就不通。气血不通,课堂的生命力就衰退。当然,清了,通了,课堂的生命力就旺盛。

理想课堂的第四个字是“细”。用李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对课堂的细节要敏感,要下功夫打磨。细节细节,关键不在细,而在节。不是课堂上所有的点点滴滴都是细节,只有那些从教学过程上看,处于节骨眼上的小环节;从教学结构上看,处于关节点上的小因素,才是细节。在我看来,如果说“清”是理想课堂的脉络,那么“细”就是理想课堂的穴位。有时一个细节,可以让整堂课光彩焕发;一个细节处理不当,整堂课就会黯然失色。

理想课堂的第五个字是“深”。课堂要有一定的深度。往哪里深?李老师提出,往思维那里深,往情感那里深,往审美那里深。如果说深入思维,那是头脑的事儿,那么深入情感、深入审美,就是心灵的事儿。生命不只关乎脑,更关乎心。所以,李老师提出的“深”,背后支撑他思考的依然是课堂的生命,生命的课堂。我觉得,“深”应该是理想课堂的格调。从思维的角度看,理想课堂的格调是深刻的;从情感的角度看,理想课堂的格调是深厚的;从审美的角度看,理想课堂的格调是深远的。

理想课堂的第六个字是“融”。如果说“深”是理想课堂的格调,那么,我觉得“融”是理想课堂的境界。李老师主张让课堂融起来,这是系统思考、整体把握、综合协同思想在理想课堂上的最新体现。无论是跨学科融合、跨时空融合,还是“五育”融合,都将理想课堂提高到一个适应时代、面向未来的高远境界。我自己曾经提出了好课的三重境界:第一重,人在课中,课在人中;第二重,人如其课,课如其人;第三重,人即是课,课即是人。我觉得第三重境界,也是一种“融”的境界。理想课堂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人课交融、天人合一。

李老师的六字诀,是对所有理想课堂的一种概括与描述,是所有理想课堂的共性与特征,也是诗意语文对理想课堂的守望与追求。我想用一种相对诗意的方式,借用“西湖十景”中的一些美学意蕴,来聊聊诗意语文所追求的理想课堂。

第一,诗意语文的理想课堂,追求“平湖秋月”一样的洗练

平湖秋月,干净到了极致,体现的是一种极简主义美学。课堂也一样,目标要凝练,内容要精练,板块要简练。像我自己的语文课,设计目标很少用三维目标的框架去分析,什么“知识与能力”目标来个一二三,“过程与方法”目标来个一二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来个一二三。这么多目标,怎么落实?什么时候落实?用什么方法落实?所以,我的课,先定核心目标,这个就是“平湖秋月”的“月”;然后再定条件目标,也就是为核心目标的达成创造条件的目标,这些条件目标指向核心目标,根据核心目标的需要来定,这个就是“平湖秋月”的“湖”,“湖”来映射“月”、衬托“月”。

第二,诗意语文的理想课堂,追求“花港观鱼”一样的精致

花港观鱼,以红鱼池为中心,有山水花木,有亭台楼阁,虚实相生、错落有致,将自然景色和人工景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非常精致。我的体会,精致的本质是对审美节奏的一种极致的把握。在我看来,理想课堂的核心就是课堂节奏的设计与把握。我自己的课,对动与静、张与弛、疏与密、收与放、起与落等课堂节奏,都会非常用心去设计、去把握。

第三,诗意语文的理想课堂,追求“苏堤春晓”一样的和谐

西湖上本来没有苏堤,是苏东坡任杭州知府时,要疏浚西湖,把挖出的淤泥堆积起来,变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一条长堤,也就是苏堤。如果现在西湖上没有这条苏堤,那我们反而会觉得缺了一点儿什么,好像这条苏堤本来就是长在西湖上的。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苏堤与西湖非常和谐,完全融为一体了。课堂也是一样,要有各种因素、条件的和谐才好。诗意语文最注重的是课堂上师生关系的和谐。这种和谐,对我来说,就是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师生关系的本质就是教师与自己的关系。教师自己能够身心和谐、心脑和谐、情智和谐、知行和谐,课堂的其他关系一定也和谐。

第四,诗意语文的理想课堂,追求“双峰插云”一样的大气

西湖的美,不只有优美的一面,也有崇高的一面,像西湖两边的北高峰和南高峰,直插云霄,大气壮阔。课堂也要追求大气,语文课如果只是拘泥于语言文字的层面,就小气了。要跃升到文章、语言文学的层面,还要跃升到语言文化层面。我的主张,学语文就是学文化,用文化的视角教语文,教出语文的文化意蕴,才算是大气的课。

第五,诗意语文的理想课堂,追求“南屏晚钟”一样的蕴藉

南屏晚钟在净慈寺,位于西湖南岸。南屏晚钟这个景观,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听的,就像听苏州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夕阳西下,净慈寺的钟声悠悠传来,非常空灵。它有一种无法形容的韵律、韵味、韵致。可能钟声已经飘过,但是那种心灵的声音仿佛还在空中回响。用司空图的话来说,就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课堂也一样,要上得含蓄,要有留白,要让学生的思维有飞翔的天空,要让学生的情感有激荡的大海,课上完了,但是要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一种余音绕梁的感觉。

当然,这是一种生命美学、中国美学在我的语文课堂上的某种映射、某种澄明,这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也许我一辈子都无法企及这种境界。但我就像那只丑小鸭,一旦见过了浩瀚无垠的天空,也就知道了那才是值得自己前往的地方。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 吴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