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作深度学习是怎样发生的

2024-10-18陈锐施茂枝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4年9期

有位青年教师要参加教学比赛,执教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看图写话“猫和老鼠”。教材展示了一幅图并提了三个问题,让学生把想到的写下来:“小老鼠在干什么?电脑屏幕上突然出现了谁?接下来会怎样?”

执教教师先让学生回答前两个问题,所有答案都是几乎相同的一句话:小老鼠在电脑前玩鼠标,屏幕上突然出现了一只猫。他再让学生回答第三个问题,答案虽不止一句,但也大同小异:小老鼠吓坏了或吓哭了;小老鼠脸吓绿了或吓得逃走了。如此而已。

三个答案相加不过短短两句。教材设计了问题,但其根本和深层的编写意图却不在于获取答案,而在于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想象和表达,以推动书面语言的发展。短短两句的答案显然不足以达到此目的,执教教师或也意识到,于是在前两个答案的表述上下起功夫:让学生在“小老鼠”前加上词语,形容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老鼠;在“猫”前加上词语,形容这是一只怎样的猫。为取得预期效果,还提供了一些词语让学生选用:形容小老鼠的,有“可爱”“身材娇小”等;形容猫的,有“张着大嘴”“气势汹汹”“凶神恶煞”“露出尖尖牙齿”等。学生的表述确有进步,但也仅在名词前添加了若干修饰语而已,难说获得多少成长。

若转换一下教学思路,局面则全然改观。不妨把那幅图的画面看作活的故事,前两个“问号”的答案是故事的人物和起因,后一个“问号”的答案是故事的发展和结局。后者才是故事的主体部分,拥有偌大的想象和表达空间,理应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人建议参赛教师重新设计教学方案:

课前让学生观看《猫和老鼠》的故事,使学生对老鼠应对猫的招数有个初步印象。课堂上,呈现教材设置的故事情境,让学生看图说故事情境,包括小老鼠干什么,电脑屏幕上突然出现了谁,以及对小老鼠和猫的初步印象。教学重点围绕“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展开,逐步引导学生生成有些许波折的故事情节:

第一步,引导学生猜测小老鼠应对猫的可能方式:逃避、对抗、求助。

第二步,示范性引导学生生成小老鼠应对猫的故事情节。首先,用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作答,想象小老鼠选择逃避方式的故事发展和结局:(1)如果小老鼠选择逃避,他会逃跑或者躲藏到哪里?(2)小老鼠躲了很久,会发现什么?(3)猫没有追来,小老鼠会怎么想、怎么做?(4)这时,小老鼠又有什么新发现?(5)小老鼠发现那不是真猫,又会对屏幕上的猫做什么?(6)结果怎样?小老鼠觉得自己胜利了会用什么方式庆祝?完成板书1。接着,引导学生想象小老鼠选择对抗方式的故事发展和结局,方法同上,完成板书2。然后,引导学生想象小老鼠选择求助方式的故事发展和结局,方法同上,完成板书3。

第三步,学生独立生成小老鼠应对猫的故事情节。让学生从逃避、对抗、求助三种应对方式中选择一种,自由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结局,并与同桌交流。

第四步,学生动笔写下自己的故事。要求如下:

1.选择逃避的,要写出小老鼠逃到哪里、发现了什么、怎么想、怎么做、又有什么新发现、接着怎么做、结果怎样、怎么庆祝胜利。

2.选择对抗的,要写出对抗的方式、有什么发现、发现后怎么做、结果怎样、怎么庆祝。

3.选择求助的,要写出向谁求助,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被求助的人发现不是真猫,又会对小老鼠说什么,小老鼠会怎么反应。

第五步,以上述要求为主要评价指标,加上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组织评价。

(摘自《教容易 写不难——新模式新教材小学作文教学案例点评》)

新教学方案板书中每个“问号”的答案,动笔要求中每个疑问代词所指代的事物或动作行为,都具有开放性,有的还具有很强甚至无限的可延展性,如“怎么做”,这就给了学生想象和表达的空间,其作品无论是情节的曲折性、遣词造句的多样性,还是表达的长度,都远远优于原教学方案。

语文学习具有实践性特点,写作学习尤为鲜明。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也只有在写作中才能学会写作。杜威主张从经验中学,或者说从活动中学,这是著名的“做中学”理论,“在写作中学习写作”是“做中学”理论在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化。

但不能简单地把“做”等同于“学”,尤其不能等同于高质量、有深度的“学”。任意随性、漫无目的、缺乏指导的“做”,虽不能完全排除“学”的成分,但那多为浅表的“学”。写作具有综合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是高度复杂的精神劳动,写作能力的形成非一日之功,浅表学习无法或难以提高写作能力。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老大难”,可多角度归因,但从学习角度看,则是现实写作课堂中的学习大多处于浅表状态,并未真实而有深度地发生。那么,写作的深度学习又是如何在“做”中发生的呢?

叶圣陶先生在他的《作文论》中引述了胡适先生介绍杜威的实验的方法,顺序是:第一,疑难的境地;第二,找出疑难之点究竟在什么地方;第三,假定种种解决疑难的方法;第四,把每种假定所导致的结果一一想出来,看哪一个假定能够解决这个困难;第五,证实这种解决使人信用,或者证明这种解决的谬误,使人不信用。这才是有目的、有指导、有实效的“做”,其过程即是深度学习发生的过程。

陈静静博士等长期进行课堂观察,其文《课堂的困境与变革:从浅表学习到深度学习——基于对中小学生真实学习历程的长期考察》,将深度学习的过程进行了归纳。(见图1)

杜威的“疑难境地”或上图中的“学习困境”是深度学习的发源地,“疑难之点”或“认知冲突”则是学习的起点。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新知发生矛盾,或原有知识和能力不足以解决面临的问题,于是产生心理失衡或内心焦虑,即认知冲突,由此衍生出学习的需要和动机,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不断寻求解决冲突的方案或杜威所谓的“解决疑难的方法”,再经历理解、分析、试错、验证等思维活动,获得解决冲突或疑难的初步方案,并通过自我反思或听从他人建议,不断地加以完善,再运用于解决冲突或疑难,从而重构认知结构,获得新的心理平衡。若心理平衡再次被打破,便产生新的认知冲突,新一轮学习之旅由此开启,如此反复,走向纵深。这就是深度学习发生的机理。

上例中,对于教材设计的前两个问题,图的画面已经提供了现成答案,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能不假思索做出回答,没有疑难之点,没有认知冲突,除了观察画面外,无须寻求其他解决方法。教师提供现成的词语让学生用于回答“这是怎样的小老鼠和猫”,而学生早已掌握了在名词前边加修饰语的技能,也没有多少认知冲突,难以引发并推动深度学习的发生。“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则迥异于前两个问题,学生凭借原有的认知结构或知识能力,仅能想象出“小老鼠吓坏了”等结果,却难以想象出猫和小老鼠产生矛盾冲突的种种情形,即无法构想出具体的故事情节。各种矛盾冲突的情节恰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答案,将其表述出来正是本次写话教学的目标,达成这个目标对于本学段学生具有相当的挑战性,认知冲突由此产生,也构成杜威所谓的“疑难境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先设想出小老鼠应对猫的三种方式,再想象出每种方式之下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和结局,即找到了破解疑难的方法;运用这些方法顺利地构想出种种情节,并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加以表述,再通过交流评价,使之得以矫正和完善;同时也让破解疑难的方法是否可行得到验证。这才称得上是写作的深度学习。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教—学—评”一体化是深度学习发生的推进器,甚至成为深度学习的必要条件。学生必须知晓“去哪里”和“怎么去”,即知道学习目标和任务、完成任务的路径和方法。通过尝试性、阶段性学习后,要提供清晰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让学生知道“已经到了哪里”,并能采用有效策略使学习成果得到矫正和完善,最终到达“要去的地方”。上例的改进方案,致力于“教—学—评”一体化,学生始终清楚知道“去哪里”“怎么去”,动笔后,借助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知道“已经到了哪里”,有力地推动了深度学习的发生。

疑难之点或认知冲突是深度学习的起点,而找出疑难之点究竟在什么地方则是深度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疑难之点究竟在什么地方需要专业判断。写作教学中,真实的、有价值的疑难一旦得到破解,便能让学生顺利完成习作任务,大幅度地提升习作质量。因此,教师备课时在找出疑难之点上必须不吝心力,决不能应付了事。对写作规律要有深刻的认知,对学情要有深入的体察,对写作教学中各种错综关系要充分理清,否则就会错把不难视为疑难,或者在没有价值和无法获得实效的疑难之点上空耗,做无用之功。

如低年级写话,此教法颇流行:先给一个词,如“海鸥”,让学生加上量词,变成短语“一群海鸥”;接着加上颜色词,变成更大的短语“一群灰白相间的海鸥”;再加上地点和动词,变成句子:“宽阔的海面上飞翔着一群灰白相间的海鸥。”然后加上表示海鸥姿态的词语,变成更长的句子:“宽阔的海面上飞翔着一群灰白相间的海鸥,有的贴着海面飞,有的在空中叫,有的停在礁石上。”前些年,某沿海城市举行习作教学观摩大赛,有一节“让句子长胖”的课,教学思路如出一辙,获得最高奖。但是,即使让成年人来“长胖”那些句子,也很快到达“天花板”。“胖”之所在多为修饰语,最常见的是副词和形容词。对于低年级学生,鼓励学生乐于运用词语不无道理,也符合课标的要求。但片面强调运用形容词和副词是否合适其实值得反思。郭沫若先生就说:“文章写得好的一个诀窍,就是少用形容词。”老舍写作的秘诀之一就是尽量少用形容词。

更值得反思的是如此施教的指导思想。许多教师有意无意地把写作视为组词成句、组句成段、组段成篇的过程,即写作是语言的运用,把疑难之点放在遣词造句上正是这种指导思想的产物。而这恰恰违背了写作的基本规律。

老舍说:“字典上有一切的字,但是,只抱字典是写不出东西来的。”丁玲说:“任思绪的奔放而信笔所之,我只要求保持我最初的、原有的心灵上的触动和不歪曲生活中我所爱恋与欣赏的人物就行了。”汪曾祺说:“小说的语言是浸透了内容的,浸透了作者的思想的。”周国平说:“写作者是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的辛勤的搜集者。”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说:“笔乃心灵之舌。”法国诗人、文学批评家布瓦洛说:“你心里想得透彻,你的话自然明白,表达意思的词语自然会信手拈来。”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文采是来自思想而不是来自辞藻。”

若用一个词概括上述语句中的“内容、思想、心灵、感受”,那便是“思维”;若用一句话概括上述中外名家的话,那便是写作是写思维的。思维调动、驱遣和决定语言,语言呈现并完善思维的结果但不能决定思维。写作思维主要是写作运思,包括立意、选材、构思和遣词造句等。遣词造句当然也贯穿着思维,但那只是写作运思的局部或细节,立意、选材、构思才是整体运思,是决定学生能否顺利完成习作任务和习作质量高低的大局。换言之,在写作中,整体运思的作用远大于细节运思,疑难之点更多在整体运思上,也必须主要在此寻找。当然,在遣词造句的细节运思上并非没有疑难,但只有在整体运思完全到位或高度成熟时,才可以将寻找和解决细节运思的疑难作为教学的侧重点。

文章文体和内容不同,整体运思相异,疑难之点有别。对于“猫和老鼠”的故事而言,情节构建是整体运思的主要部分,当然是疑难之点之所在。从“教—学—评”一体化的角度看,教师必须根据每一次习作训练的类型和内容,勾画出学生作品的具体蓝图,即制订出可测量、可评价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让“去哪里”清晰可见,这才能够找出疑难之点究竟在什么地方,并据此确定“怎么去”的路径、方法,切实地推动深度学习的发生。教师先行动笔作文有其必要性,只有亲自“下水”,方知其深浅,有助于找出疑难之点究竟在什么地方。

(作者单位:陈锐,福建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施茂枝,福建集美大学,退休后任职于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 郭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