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扣目标激想象 舒卷开合任自然

2024-10-18何捷陈雪莹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4年9期

一、开门见山,直击写作目标

1.阅读教材,明确内容

师:(出示教材习作要求)这是我们今天上课的教材,教材中的这页内容看起来像看图写话,但其实不是,它是什么?

生:续写故事。

2.了解任务,明确目标

师:相当好,教材告诉我们要做三件事,请你们读出第一件事——

生:写。

师:我们要看看图中讲了什么

事,之后再往下写,这个顺序不能错。第二件事叫——

生:改。

师:写好以后小声读一遍,用学过的修改符号把有明显错误的地方修改过来。大家还记得我们学过几种修改符号吗?

生:三种。添加、修正、删除。

师:这次修改,就要用上。第三件事叫什么?

生:评。

师:看来,总结起来真的是要完成三件事:其一,写;其二,改;其三,评。看清要求很重要,不能少做了一件。复习一遍“三件事”。(板书:写 改 评)

生:(齐)写、改、评。

(评析:教师注重解读教材,严格落实统编本教材的要求,开门见山出示教材习作要求,把“三件事”刻在学生的脑海中,加深了学生对习作内容和目标的理解,形成教学的向心力。)

二、搭建支架,学习预测要领

1.教师下水,提供支架

师:根据命题要求我们要续写之

前的故事,除了读图之外,老师也尝试写了写,请大家看这个故事。(出示)

特别的生日

何捷老师

下课了,同学们在教室里聊天。

王丽丽说:“我上个星期过九岁生日,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很大的生日蛋糕。”

陈刚说:“我也刚刚过了九岁生日,生日那天是我们全家人一起过的。”

大家都说他俩很幸福啊。

李晓明听了,心里想:我也快过生日了,但是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

看到李晓明愁眉苦脸的样子,陈刚对王丽丽说:“李晓明的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我们可以……”

(生自由阅读)

师:“王丽丽说:‘我上个星期过九岁生日,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很大的生日蛋糕。’”同学们看,王丽丽说话的这个部分何老师都是“抄”的,你们明白了吗?其实写作文也挺简单,实在不会写可以怎么办?

生:抄书上面的。

师:再看“大家都说他俩很幸福啊”,大家议论的这部分可不是“抄”的,是怎么来的?

生:自己写的。

师:对,所以三年级的同学写作文就是一会儿“抄”——

生:一会写。

师:有信心了吗?

生:有。

师:请看课本第三幅图。看到李晓明愁眉苦脸的样子,陈刚对王丽丽说:“李晓明的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我们可以……”同学们想一想,接下来要怎么写?

生:接下来,我就写陈刚要做什么。

生:接下来,我就写王丽丽也要做些什么。

生:接下来,我还可以写同学们会做什么。

师:很好,你们的想法都不错。还可以通过构思,让故事续写得更好。

2.回顾复习,指向要素

师:我们今天的任务很简单,

就是继续往下写。续写故事会用到这个单元学的一个本领,是什么?

生:预测。

师:大家再复习一下本单元的课文,还记得吗?

生:第一篇是《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第二篇是《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第三篇是《小狗学叫》。

师:通过单元课文学习,你知道了几种预测的方法?

生:看题目预测。

生:看内容预测。

生:联系生活预测。

3.运用要素,预测故事

师:(出示)题目中有一个词我画了红线——特别。根据题目《特别的生日》请你预测,怎样的生日才算“特别”呢?先说地点,你觉得在哪里过生日是特别的?

生:我觉得在游乐场过生日很

特别,一边玩一边过生日很有意思。

生:在电影院看一场特别的电影,这个生日就特别啦!

生:去荒郊野外过生日。

师:专门到郊外去过,这才是孩子的乐趣,可能最有意思的就是荒郊野外。

生:海滩。

师:想象一下,一边游泳,一边过生日,有的人在岸边晒太阳,有的人在堆城堡……你觉得生日要送什么礼物才特别?注意要适合李晓明。

生:父母突然回家给他个惊喜。

师:热烈鼓掌!对,这就是一个特别的礼物。把爸妈当作礼物,把惊喜当作礼物,这位同学相当会写作,这个惊喜太酷了,一下到达了巅峰状态,有普通版的吗?

生:爸爸妈妈的信。

生:爸爸妈妈的照片。

师:不太合适。生日总得吃些什么吧?

生:带草莓的蛋糕。

生:西餐。

生:自己的愿望——能去看望父母。

师:你觉得人方面有什么是特别的?

生:为了李晓明我们豁出去了,同学们扮成外星人的样子来参加。

生:请大明星来参加。

师:这果然是大都市,明星都见多了。我问一个重要问题,你认为对李晓明来说,谁才是明星?

生:爸妈。

师:你明白了吗?这就叫亲情。其实还有一个人也可以是明星,对学生来说谁来参加很特别?

生:班主任高老师也参加。

师:高老师要来!如果把这个故事写成自己班的故事,会特别有感觉。那么你想想,比高老师更“高”的老师叫什么?

生:校长。王校长也来参加。

师:假如王校长、高老师和他的爸爸妈妈都来了,现场突然有外星人跳出来,这会是什么效果呢?想象既要合理又要大胆。最后问一下,你觉得特别适合过生日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生:儿童节。

师:掌声鼓励。李晓明的生日如果不是在六一,我们为什么要安排在六一过?

生:因为六一是儿童节,全世界的儿童都在玩。

师:刚才同学们依据题目、结

合内容进行了预测。生日很特别,蛋糕也有了,可是温暖有了吗?

生:没有。

师:是的,爸爸妈妈才能带来温暖。李晓明的爸妈在外地,怎么办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进行预测。(出示)

特别的生日

何捷老师

下课了,同学们在教室里聊天。

王丽丽说:“我上个星期过九岁生日,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很大的生日蛋糕。”

陈刚说:“我也刚刚过了九岁生日,生日那天是我们全家人一起过的。”

大家都说他俩很幸福啊。

李晓明听了,心里想:“我也快过生日了,但是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

看到李晓明愁眉苦脸的样子,陈刚对王丽丽说: “李晓明的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我们可以 ……

生:暑假和寒假的时候来。

师:把生日放在暑假寒假,全

班同学不放假陪他过,可行吗?为什么?

生:因为也许有的同学要出去玩,父母也还要工作。

生:可以打视频电话。

生:可以让父母请假回来。

师:这个办法能行吗?

生:万一父母没有假期怎么

办?老板不让请假怎么办?

生:为了子女,想办法请假。

师:可怜天下父母心。

生:如果他们不能耽误工作,

请不了假,怎么办?

师:还有一种情况路费太贵,

比如说我飞到成都2000多元,两个人4000多元,谁出?

(师生继续讨论,略。)

(评析:何老师将目光聚焦到单元语文要素“预测策略”上,用它指导写作教学。首先何老师亲自下水完成了续写前故事内容的讲述,将教学重点集中在了如何过生日的预测中。其次注重思维训练,引导学生抓住图画内容和对话,回归生活情境,展开合理想象,推测人物的想法,记录创意的关键词,激发情感共鸣,并向学

生渗透“预测需要有依据”的写作

理念。)

三、设置分级,梯度创意练写

1.认真倾听,明确分级

师:你们太优秀了!我将习作分成三个等级,第一个等级是初级,只要续写完陈刚和王丽丽的对话即可。中级要求:续写陈刚和王丽丽的对话体现生日的特别,就算成功。高级要求:除了做到中级水平,还必须写两段以上。根据你自己的水平三选一。

2.提出要求,激励练写

师:写前提出三个要求:第一,为了提升写作速度,不抄全文,直接往下写。第二,不会写的字空着,或者画圆圈。第三,写完后自己改一改。

(生写作)

师:叶圣陶先生讲,怎么样让孩子修改?让孩子到一个房间里拿着自己的作文高声朗读,读得顺就是好作文。所以大家要大声地把自己续写的故事读出来。听的同学注意,他写到一个创意点,我们就给他一次点赞。

生:(读)李晓明愁眉苦脸的样子被班长王丽丽看到了,下课后她悄悄对陈刚说:“李晓明的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给他一个惊喜如何?”两人商量好了放学组织同学讨论。放学后,王丽丽把同学们召集起来:“晓明的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他的生日太冷清孤单了,我们一起给他过个热闹的生日好吗?”大家听了连连点头。李莉说:“这次的生日会要有趣!”陈刚说:“咱们可以在马戏团为他过生日,还可以邀请小丑和魔术师。”王小红说:“送的礼物也要别出心裁,送一个可以视频通话的机器人吧!平时既能陪伴他玩耍,又能用它和爸妈通话。”“再加一块特大号五层大蛋糕,怎么样?”刘亮补充。大家很快制订了计划,说干就干。他们按计划行动,累得汗流浃背,但心中却十分欢喜。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到了星期六。“叮咚!叮咚!”门铃忽然响了,把正在睡觉的李晓明叫醒了。李晓明打开门,发现王丽丽和陈刚站在那儿,他问: “你俩怎么在这儿,我是在做梦吗?”他们一人拉着李晓明的手,一人推着李晓明往前走,把李晓明一路“推”到了马戏团。李晓明见到了老师和同学,吃了蛋糕,还收到了礼物——视频机器人,通过机器人和爸爸妈妈视频见面了。这真是最特别的生日。

师:她续写的这个生日是否有

创意?

生:有。因为去马戏团过生日很特别。我都没有这样过生日。

师:你发现过生日的地点不同寻常,是一种创新!

生:我觉得通过机器人与父母见面这个点子很有创意。

师:你很会捕捉亮点!现代科技,实现了晓明同学的愿望。

(评析:何老师的课堂教学做到“教—学—评”一体化,学练结合,并把评价巧妙地融入,让学生对准目标,靶向写作。何老师制订分级要求,实现梯度练习,学生对自己的写作层级能心中有数,符合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四、创意结尾,续写增彩

1.回顾结尾,学习方法

师:故事中间的情节续写好

了,结尾该怎么写呢?我们可以向课文学习。课文《小狗学叫》有三种结尾,我们一起回忆回忆。

生:第一种是遇到牛,肯定是学习牛叫了。

师:对,我们称之为“差不多”。[出示:碰到牛——学牛叫(差不多)]

生:还有遇到农民,也许会学习人说话。

师:一只狗,学了人话。我说:“嗨!小狗你好!”小狗回答:“何老师,你好!”看!这叫创意多。[出示:碰到人——学人话(创意多)]

生:遇到了狗,那就是学习狗

叫,是自己的声音。

师:对,这就是狗。这只狗碰到狗学狗叫,这就叫可爱多。[出示:碰到狗——学狗叫(可爱多)]

2.运用方法,创意结尾

师:不同的结尾,不同的意

思。看来,续写结尾可以带来不一样的精彩。我们的续写,也可以在结尾上再下功夫。[出示:三种结尾:增加对李晓明的描写,体现特别,打动读者(差不多);增加对晓明爸妈的描写,让读者感到特别意外(创意多);增加各种有创意的描写,让读者依然感到顺理成章(可爱多)]大家都修改一下自己的结尾。

(生修改)

师:现在,我们有请刚才那位同学来一次完整的作品展示吧!大家也可以听一听她的结尾是否修改得更有创意了。

(生朗读作品)

特别的生日

张仪

下课了,同学们都围在班长王丽丽和她的同桌陈刚旁边。

原来,他们在讨论自己的生日。王丽丽兴奋地说:“我上个星期过九岁生日,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很大的生日蛋糕。”“我也刚刚过了九岁生日,生日那天是我们全家人一起过的。”陈刚幸福地回忆。大家争先恐后地分享着自己的生日,只有李晓明孤独地站在一边,远远地看着大家。

“丁零零,丁零零”,上课了,大家回到了座位上。李晓明心不在焉,整节课他都在忧愁: 我也快过生日了,但是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这可如何是好……李晓明愁眉苦脸的样子被班长王丽丽看到了,她似乎看穿了李晓明的心事。下课后她悄悄对陈刚说:“李晓明的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给他一个惊喜如何?咱们可以……”两人一阵咬耳朵。

放学后,王丽丽把同学们召集起来:“晓明的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他的生日太冷清孤单了,我们一起给他过个热闹的生日好吗?”大家听了连连点头。李莉接着说:“这次生日会不仅要办得热热闹闹,趣味也不能少!”陈刚兴奋地说:“咱们可以在马戏团为他过生日,还可以邀请小丑和魔术师。”王小红计上心来:“送的礼物也要别出心裁,送一个可以视频通话的机器人吧!平时既能陪伴他玩耍,又能用它和爸妈通话。”“再加一块特大号五层大蛋糕,怎么样?”刘亮补充道。大家纷纷献计献策,很快制订好了计划。

说干就干,他1462e522dee1556884f0850f2eae6723们按计划行动,累得汗流浃背,但心中却十分欢喜。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到了星期六。“叮咚!叮咚!”门铃忽然响了,把正在睡觉的李晓明叫醒了。李晓明把门打开,发现王丽丽和陈刚站在外面。李晓明问: “你俩怎么在这儿,我是在做梦吗?”他们一人拉着李晓明的手,一人推着李晓明出门,就这样,一路带着晓明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马戏团。

进入马戏团,李晓明回过神来了。在这里,他看到了全班同学,看到了老师,还看到了用气球拼出的“生日快乐”四个字。

“生日快乐!”全班同学喊道。陈刚推出一个特大号的五层蛋糕,李晓明抱着王丽丽和陈刚,激动地说:“谢谢你们!”“礼物来啦,李晓明,你看!”只见一个视频机器人摇摇晃晃地走了出来,它胸前的屏幕上出现了晓明爸爸妈妈熟悉的笑容。“爸爸妈妈!”李晓明激动得一蹦三尺高。“宝贝,祝你生日快乐!”屏幕那边,爸爸妈妈送上了真挚的祝福。

这真是个最特别的生日,欢乐、有趣又温暖!

师:相当棒,这个结尾的修改的确让生日更特别了。同学们,今天的习作课即将结束,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出示)读——

生:(齐)续写故事,也是有方法的,也是非常讲究的。

(评析:“全程写作”关注的焦点是学生的写作实践,以更好地凸显实践特色。何老师将分散的教学整合,将过多的教学环节精简,留下充裕的时间给学生当堂练习表达。课堂上,借助《小狗学叫》的三种结局启迪思维,激发学生的灵感创意,开放式的结局最大限度地打开了学生的脑洞,并在习作分享的过程中,相机点评指导,学生在轻松有序的课堂环节中,思维与表达能力均得到提升。)

教学总评

在习作课中,如何引导学生紧扣单元目标,学会续写故事,让想象的火花迸射、绽放?何捷老师的习作课堂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搭建构思大支架,渗透策略促想象

本单元的习作要素是“尝试续编故事”,要求学生能够使用预测的方法,独立地有依据地进行续编,让续编的故事更合理。何老师直取重点,引导学生明确写作目标,做好“写、改、评”,给予学生有力支援。用下水文示范“抄”“写”结合的写作策略,提供可视化的学习支架;利用学过的预测方法,引导学生根据画面内容、提示语细节、生活经验猜测故事发展,帮助学生构思,促进想象的发生;拓展思维,编写不同故事结尾,评价修改,实现创意写作。何捷老师的教学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取材,注重训练与发展思维,善用评价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实现故事续写过程清楚、内容丰富、情节创意、想象合理的目标。

二、做“真”人亦写“真”文,虚实相生抵真境

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何捷老师践行之。一是做“真”人。何老师的课堂教学,处处体现出“教作文即教做人”的理念。当学生表现优异时,他可以给学生戴上一顶顶的“高帽”;当学生表现欠佳时,他会指出不足。何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是真实中肯的,并不“客气”,这正是何老师的“真”,自己是“真人”,也用真实评价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并努力进取。二是写“真”文。何老师反复强调,预测要合理,写作要有真实性,所有的想象和设计都要有一个前提——合理。点点滴滴的教学细节,无不体现求真精神。

三、生活为源积素材,活化思维促写作

王荣生先生指出:“‘学习活动’,实指教学情境的‘教与学的活动’,包含‘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且两者交互所指。”何老师课中的写作学习活动有两种:一种是头脑风暴活动,用以搜集、筛选写作内容,还借助课文《小狗学叫》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实现文章内容的“特别”。一种是分享交流活动,学生通过分享、交流并评价对习作范例的阅读体会,实现教、学、评一体化,读、写、说融合共生,课堂有真实的生成。何捷老师总是与学生心心相印,他挖掘生活,设计多个维度的写作学习活动,将生活情境引入课堂,让学生围绕“怎样的生日才算特别?”主问题,结合生活实际,说出心中“特别的地点”“特别的人物”“特别的礼物”……学生的回答妙趣横生,为写作提供了创意的素材。

(作者单位: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福州市钱塘小学)

责任编辑 吴丽萍

简 介

何 捷 首届“十大青年名师”;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学研究所专职研究员;福建教育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福建省教育厅认定为“福建省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