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味”语文:核心要义与设计策略

2024-10-18王凤华

教育家 2024年41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以来,如何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发展,建构新的教与学模式,开展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成为语文教师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三味”语文回应新课标呼唤,尊重教学基本规律,积极尝试素养导向、学科育人的教学实践,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教学设计,切实引领儿童成长。

“三味”语文的核心要义

“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童年和少年时期在浙江绍兴求学的学堂。“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是寿镜吾老先生后人对“三味”的意味深长的解释。笔者提出的“三味”语文,有对鲁迅先生的尊敬和对他笔下“三味书屋”的向往,更有来自自己和团队三十多年来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和实践。在新课标背景下,我们愈发坚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要具有“三味”——语文味、儿童味和研究味。

语文味:语文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科学。“语文味”是专属这个学科的“恒定之维”,它有两个维度:语用和文化。要求教师必须遵循基本教育常识,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引领学生做文本的知音,让学生在积累语言经验、习得语言表达方式的同时得到文化的滋养和引领。语文味是“三味”的根基。

儿童味:现代儿童存在论提出“孩提之心就是一切学问的原点和基础”。儿童本位是当今语文改革的重点和一剂“良药”,它有两个维度:童心和童趣。“儿童味”的语文应是基于研究儿童、发现儿童,指向儿童真实生活、珍视儿童内心渴望与经验构建的语文。儿童味是“三味”的中心。

研究味:让学生学会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满足未来社会的需要,“能探究、善思辨”是必备素养,这也是研究味的两个维度。“研究味”的语文,让学生成长为“研究生”和“思考者”,真正提升教与学的思维质量。研究味是语文教学思维的进阶。

对照新课标,“三味”语文的三个维度表征着三个核心质量坐标,共同指向语文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这四个方面的理解和落实。

“语文味”“儿童味”“研究味”是一个整体,三者相互交融、互相促进。遵循“整体教育”原则——整体、融合、转化,不可割裂而论。

温儒敏教授曾用“以一带三”来概括语文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关系。“三味”语文也可以理解为“以一带二”,“一”指学科本位必须坚守的基石——语用味,“二”是指基于学情的儿童味和适应未来生活的研究味。在实践中,以“三味”为基础的教学建构还会有许多延展的可能性、创新性。

鲁迅单元“大单元+任务”的统整设计

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微型的、完整的学习故事。从“学习任务群”的内容取向到“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主导,较好地完成了教材从“编者意图”到“教师实践”的转换和运用。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以“走近鲁迅”为主题,安排了《少年闰土》《好的故事》两篇精读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诗歌《有的人》两篇自读课文。课后的“阅读链接”“语文园地”也都围绕着单元主题展开。

对于小学生学习鲁迅单元,李怡教授建议“主要是让儿童通过阅读活动,对鲁迅有一些初步的认知,体会感知鲁迅童心童趣和富有情感的一面”。编者有意识地要在儿童成长阶段留下鲁迅的初识印迹,为儿童打上人生的精神底色,这一目标与课标中的“革命文化”高度相关,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则共同指向“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任务群观照下的大单元学习。

大单元教学赋予教师更大的自主权,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而在进行单元设计时,立足文本与学情,可以将主题由“走近鲁迅”调整为“亲爱的鲁迅先生”,设置“在故事里,认识鲁迅”的情境和主线,一线穿珠,让学生在“鲁迅讲‘好的故事’”“大家讲鲁迅的故事”“我们来讲鲁迅的故事”等子任务的推进中,完成“鲁迅先生,有你真好”的单元习作任务,并开展网上冲浪、文创大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拓展实践。

“三味”语文设计策略

在开展“亲爱的鲁迅先生”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接与关联、转化与创新、扩容与对比三组设计策略,凸显语文的“三味”,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寻找儿童与作品之间的契合点、连接点,打通精神通道。

对接与关联,凸显“语文味”

对接与关联,是解决困扰学生阅读鲁迅作品时产生的“文字不通”问题的通路,是关联“文”与“心”、过去与当下、他人与自我的过程,是凸显“语文味”的途径。

学生在阅读鲁迅作品时,最直接的困难应该是有“文字不通”之感。原因大致有二:一是文化及语言发展进程中产生的时代隔阂,二是鲁迅先生个性化、创造性的语言风格及特点。钱理群教授认为鲁迅的语言是以口语为基础,融入了古汉语、绍兴方言、外来语的成分,它既有规范化的一面,也有突破规范的一面。

“以语文的方式读鲁迅”,需要教师正确理解和把握“规范”与“不规范”、“文有定法,又无定法”之间的辩证关系来凸显“语文味”。结合单元目标,对学生必须要懂的内容,比如体会少年闰土形象,就需要“直面文本”。有些理解难点,可以采取“借助阅读链接”做支架等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对于有些学生读不太懂的文字,可以“艺术留白”“跳过去”暂时不讲,让学生在多次接触文本后,试着联系上下文去领悟。

教师要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不刻意拔高鲁迅形象,不虚妄进行作品鉴赏。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具体地分析和把握鲁迅作品中“文”和“心”的契合点。《少年闰土》一课要抓住先后四次出现的“不知道”,以此为切入点:“我”为什么有这么多“不知道”?闰土又为什么“知道”这么多?在梳理解决问题的同时读懂文本,让学生联系生活发表个人见解,从而达到“由文到心”,也就是用语文的“会文章之意,而及学生之心”。

转化与创新,重视“儿童味”

钱理群教授认为鲁迅的文字具有音乐性、画面感和镜头感。转化创新,就是基于儿童的阅读经验和兴趣,把文本的文字表达转换为声音、音乐、画面、色彩等可闻可感的创新表达,从“教语文”到“用语文教儿童”,从而凸显“儿童味”。

朗读可以把文字变成诵读中的起伏音符,学生从中触动心灵,捕捉语感,生发联想,走近作品和作者。《少年闰土》语言半文半白中带着浓浓的绍兴地域特点,以“我”和闰土对话的形式叙述了四件令“我”向往不已的稀奇事,儿童眼光、儿童叙述俯拾即是,适合趣味表演读;《好的故事》是小学阶段的“难学之文”。但只要沿学而导,引领学生发现文中鲁迅采用“横式结构”把具有家乡特色的生活场景和一系列有意味的奇特物象勾连起来,就可以顺学而教,从中感受作者清新灵动、错落有致的诗化语言特点,带领学生采用想象画面读、为文段配乐读、师生接龙读等方式反复“进入”,从而达到“难文易教”的目的;《有的人》通过每一小节对两种人的强烈对比和词句的反复,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不断积淀和增强诗歌的感染力,适合感悟对比读。通过朗读,因声求情,感受作者语言魅力;通过研读,披文入情,体会作者真挚独特的情感;通过赏读,以声传情,揣摩其间蕴含的情感,架起儿童与文本、与作者接近的桥梁,成为儿童阅读经历中一种情感和生命相结合的“高峰体验”。

图像和色彩契合儿童的心理需求,能更快捷有效地建构意义系统。鲁迅是一位隐藏的“绘画与色彩大师”,在其写作中会把对事物的观察所得进行美术式的文字描摹,并把色彩背后的情绪抒发、心理意识暗含其中。我们要将这一帧帧经典画面用儿童喜欢的方式进行勾勒、展现,寻到理解文本、走近鲁迅的“通幽曲径”。

鲁迅在《少年闰土》里面展现了许多经典画面,尤其以第一段“月夜瓜田刺猹”的色彩最为鲜明动人,“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项带银圈”等词语,构成了一幅色彩清新、静谧和谐的“童年故乡图”。文中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等也都具有画面感和色彩美。《好的故事》第五段中“澄碧的小河”“水银色的火焰”“青色的天空”是雅净的冷色调。第七段中的“瘦削的一丈红”“大红花”“斑红花”“缕缕的胭脂水”“泼剌奔迸的红锦带”组成了以红色为主色调的暖色调。这一冷一暖两种色调和谐美好,与首尾对“昏沉的夜”的描写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和丰富想象,将这些文字色彩用美术的绘画色彩描绘出来,感受转化之妙,然后再次回到文本,探究鲁迅是如何将绘画语言转化为文学语言的。这样在图画和文字、色彩和表达中走个来回,有助于唤起儿童的审美体验和阅读兴趣。

鲁迅的文字具有镜头感。儿童对表演的热爱欣赏有助于将文本内容转换为课本剧、微型话剧进行展示。《少年闰土》中“我”和闰土的相识、相熟、分别,很适合排演成一部完整的课本剧——《迅哥和闰土》,其间两个孩子几次童趣盎然的对话,亦可以转换为《童年趣事》中的几幕戏。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在总结事件小标题后,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对每个小故事补充情节、刻画人物,排演成独幕剧进行班级展演。在排演中,学生需要读透文本、厘清思路、活化人物、拿捏细节、斟酌语言。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从以往的被动阅读转变为积极自主的阅读与思考,并反复进入文本,领会文本内涵和作者意图。在这带有游戏性的活动中,需要教师不故作深刻、不强加意义,而是以赤子之心俯下身子,用儿童的眼睛和心理去发现,描述他们心目中的人和事,在文本、作者与儿童之间搭建起彼此接近的桥梁。

扩容与对比,提升“研究味”

如何让“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尽相同的鲁迅”,扩容与对比,既可以解决教材容量有限的问题,更可以培养、增强儿童的探究意识与思辨能力,达成教学目标。本单元语文要素提示要以“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这一支架来帮助学生走近作者、理解文本。“相关资料”可以是教材中的注释和课后“阅读链接”,也可以是师生借助图书馆、网络查询等途径收集补充的资料。

在教学《少年闰土》时,教师可以适时补充介绍鲁迅童年时的家庭背景。拓展阅读《故乡》中“再见闰土”的片段,然后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重点感受闰土童年和中年形象的巨大反差,学习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方法。同时,像少年闰土这样鲜活质朴的儿童形象在鲁迅文章中还有很多,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资料,进行“鲁迅笔下的儿童群像”项目式研究,引导学生对比不同文章中儿童形象的异同点,从而了解鲁迅以人性和童心的视角来观察、写作的特色。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有的人》都是纪念鲁迅先生的作品,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自读任务的同时,可以推荐学生自主收集、阅读、分享同类纪念文章,如郁达夫的《回忆鲁迅》、林语堂的《悼鲁迅》、萧红的《鲁迅先生生活散记》等,鼓励有兴趣的学生阅读许寿裳所著的《我所认识的鲁迅》等书籍进行对比阅读,向鲁迅再靠近。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网上冲浪,走进网上鲁迅纪念馆——在绍兴纪念馆公众号中跟随讲解走进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遇到少年闰土,“云体验”鲁迅魂牵梦绕的童年故居;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公众号里聆听“先生的道理”,在线验证“鲁迅说过的话”;在上海鲁迅纪念馆跟着“专家导赏”,了解鲁迅日常饮食、穿衣、出行的趣事……借此还原一个“亲爱的鲁迅先生”,一个不只是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还是艺术家、生活家、幽默家的鲁迅。在通过充分扩容与对比后,借助思维工具带领学生梳理自己心目中的鲁迅形象和鲁迅故事,完成“鲁迅先生,有你真好”的习作练笔,举办“我们来讲鲁迅的故事”主题分享会进行交流。

怀特海说:“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本身。”“三味”语文教学策略观照下的鲁迅单元教学,就是关联文本与学生个体真实生活,进行探究思辨,将三者重合对接,创造属于自己心目中的鲁迅形象。也许,这就是鲁迅作品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阅读和教学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