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场馆“搬”进学校,开启学习的探索之旅
2024-10-18本刊编辑部
在这个知识爆炸、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室与课本,而是向着更加开放、多元、实践导向的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场馆的教育价值日益受到重视,场馆学习也被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
2020年,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推动中小学校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学习,促进博物馆与学校教学、综合实践有机结合。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多门学科课标均明确提出要利用场馆资源开展学习。例如:科学课标指出,要发挥各类科技馆、博物馆、天文馆等科普场馆的作用,把校外学习与校内学习结合起来;历史课标要求,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开发利用历史遗址遗迹、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社会资源;艺术课标建议,学校与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厅、歌剧院、影院、青少年宫携手,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教育教学活动;等等。
场馆学习,旨在打破传统教育的壁垒,让学校和各类场馆成为连接学生与广阔世界的桥梁。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空间转移,更是教育理念的革新——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从而构建起更加全面立体的知识体系。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国不少中小学进行了相关探索。有的学校积极与各类场馆合作,开设了专门的馆校课程;有的学校在校园内打造了极具专业性的博物馆聚落;还有的学校则尝试以学生为中心,无限拓展教育的场域,为师生创设“无边界学习”。
本期专题报道,我们邀请专家深度解析场馆学习的价值意涵和资源整合路径,分享先进的区域馆校课程构建经验,以及多所学校的场馆学习案例,以期让更多学校和教师认识场馆学习的独特价值,将各类场馆的丰富资源有效融入学校教育体系,让知识的获取不再受物理空间的限制,让学习成为一场生动的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