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馆·在校·在学:区域馆校课程实践
2024-10-18孙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场馆学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学生喜爱,能给学生带来更加真实丰富的学习体验,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近年来,各类研学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但场馆活动存在学校教学需求、家庭教育需求和场馆建设与资源配置对接不足不畅的问题。找准问题之后,成华区自2018年开始区域推进馆校课程开发,对校外馆和校内馆的课程开发进行顶层规划,拓宽学习空间、转变学习方式,让教育发生在多元的场馆中,让博物馆学习成为学生的“必修课”,让常态化博物馆学习成为区域内学生学习的新样态。
馆校课程区域开发要求
课程理念上,馆校链接、共育未来。一是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亲近场馆、爱上场馆。馆校课程要用有意义的课程带领学生走进场馆,让博物馆成为学生度过闲暇时光的最佳去处。二是强调身心参与,凸显学习具身性。场馆里的学习是身心与环境的对话、合作,强调身体体验对知识建构的重要性。三是主张多样学习,激发学习自主性。场馆里的学习兼具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特点,既保留正式学习的严谨性,也有非正式学习的“松弛感”,能提供多样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四是注重系统建构,体现课程选择性。整体课程理念、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由成华区明确统筹,自主课程开发由学校在区域要求下进行。五是注重馆校协同,体现课程互动性。依据学生发展需求,成华区与场馆主动合作,共同开发馆校课程。六是依托信息技术,实现虚实融通。馆校课程坚持“场馆线上资源+场馆实体资源”的结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造性地开发和实施课程,让资源虚实融通、获取便捷。
课程性质上,双重属性、全员参与。馆校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链接学校正式学习和场馆非正式学习的必修可选择课程,属于学科拓展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关注学科逻辑,也关注学生经验,符合综合学习的基本要求。馆校课程依托省内场馆资源,多方协同开发,是成华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全面实施。
课程目标上,以物为媒、立德树人。一是坚定文化自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馆校课程以博物馆之“美”涵养文化自信,通过场馆资源的展陈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对党和国家历史“基于理解的热爱”。二是沉浸真实场景、塑造良好品格。场馆是巨大的知识宝库,是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知识储备的优质“教材”。场馆中,学生与展品的互动能产生知识与情感的交融,引导学生感受宇宙之大、世界之美、求知之趣。三是聚焦深度学习、培养关键能力。在馆校学习中,能融通观察类、探究类、创作类学习,聚焦深度学习,结合学科教学开展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批判能力,在沟通合作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展知识边界,融合创新。
馆校课程区域开发路径
多维多向的课程设计路径
一是统筹规划与自主开发同步进行。馆校课程的区域统筹以行政力量为主导,由业务部门具体实施,形成了与学校课程有机衔接的高品质课程。教育行政部门设置馆校课程项目,从区域全局设计开发路径,综合协调各方资源。区教科院设计课程实施方案,保证自主课程科学化、体系化、规范化。同时,学校层面和教师层面的馆校课程开发在统筹下进行,呈现“各美其美、百花齐放”的样态。
二是社会场馆与校园场馆资源互补。成华区的馆校课程中的“馆”既包括社会中已有的场馆,也包括校内的自建场馆,既有实体馆,也有数字博物馆。成华区已经形成了以馆为序开发和以题为序开发的模式,旨在充分挖掘场馆资源为校所用、为学服务。社会场馆的资源专业性强,藏品丰富,有完整科学的展览体系,但很难对接儿童的学习需求。校内儿童博物馆能彰显学校特色,从选题到藏品的选择陈列,也更能遵从儿童意愿。在校内儿童博物馆,儿童是学校博物馆的参观体验者,也是设计建造者。
三是一馆多题课程与一题多馆课程同步开发。专业馆和综合馆都有丰富的资源,充分挖掘场馆资源是设计高质量馆校课程的前提。成华区馆校课程开发主张单一场馆的深度开发和多场馆的整合开发并行:一馆多题的课程注重学习的广度,一题多馆注重学习的深度,两者共同让学生有更丰富的选择和学习体验。
四是以校为本与以馆为基的馆校协同。馆校课程的设计中,馆与校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场馆给学校教育提供教学资源,学校实现场馆教育功能的最大化。以校为本的课程设计有三个原则:学生为本、立足学校、基于学科。馆校课程设计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出发,符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基本学习规律。从学科出发,基于本校本学段学生的经验基础或者知识基础,回应学科问题,主动链接场馆,变场馆为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资源库和“课堂”。
规范灵活的课程实施路径
一是区域整体要求下的学校自主实施。为保障馆校课程在区域内都能较好落地,成华区在《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关于中小学校开发和实施馆校课程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中就课程实施做了统一要求,明确了馆校课程实施的课时来源、课时要求、课时建议等,为学校自主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在“学校根据自身实际灵活选择馆校课程的课时来源,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科课和课后延时服务课等均可”规定下,《意见》要求成华区小学馆校课程1学年累计不少于40课时;中学1学年累计不少于20课时,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采取“集中+分段”“长课+短课”相结合的方式实施。
二是馆校协同联动下的学校主导实施。学生可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课程,教师是课程主要实施者,而馆校协同是学校主导实施的前提。没有好的馆校合作基础就没有顺利的实施,讲解员和辅导教师之间应提前做好沟通协调。馆内的讲解教师最了解场馆的资源布局和内容特色,但是他们在馆校课程中讲什么、讲多久都要基于对课程的提前了解,最后的定向讲解也要经过与学校教师多次沟通的环节。
三是虚实内外结合下的学校常态实施。成华区馆校课程的实施强调常态化,即馆校课程是学校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每一个学生在校期间都要参加高质量的场馆学习活动。随着越来越多数字博物馆的建立,“云参观”成为新时尚。虚实结合的场馆学习让跨馆学习随时随地发生。同时,数字博物馆还可以将校外馆和校内馆连接起来,让学生对于展品的反复观看和研究成为可能。
多重保障馆校课程开发质量
一是构建区馆校社多方协同机制。成华区馆校课程协同机制经历了馆校单向输出1.0时代、馆校双向互动2.0时代、区馆校三方联动3.0时代和区馆校社多方协同4.0时代。在协同4.0时代,外部推动力和内部驱动力形成合力,各方形成了区域馆校课程的协同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以制度、业务、资源等各个要素为馆校课程开发提供重要保障。
二是培育骨干教师场馆教育能力。学生爱上博物馆学习的前提是教师爱上博物馆教育,好的场馆学习前提是有好的场馆课程。馆校课程开发中,教师既要精通学校课程,也要明确场馆的教育价值和教育路径。因此,成华区大力塑造场馆教育“明师”,让教师以“学生”的角色走进场馆进行真实的学习,任务式、体验式理解场馆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不仅如此,成华区还培养具有较高场馆教育能力的“能师”。课程开发教师要具备学校教育能力、博物馆教育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跨学科教学能力。为此,成华区教育局主持推动教研员、学科骨干教师入馆培训,先后开展了“一起去看流星雨”“丝路茧语”等多个主题培训。目前,场馆教育能力培训已经纳入新教师培训和青年才俊班常态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