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生态体系中场馆的价值

2024-10-18鲍贤清

教育家 2024年41期

为什么喜欢去场馆?它们有何特别?笔者常在课上问学生这个问题。学生通常会给出“身临其境”“引人深思”“体验感强”“代入感强”这样的反馈。他们会因为有机会看到真品和珍品而感到愉悦、满足,同时能够在与展品的“对话”中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和自我认识。这些感受是课堂教学较难达成和给予的。

我们也对亲子家庭进行观察和研究,了解场馆对儿童的科学学习产生了哪些影响。结论是,早期的场馆学习体验对孩子很重要,这样的学习经历能够为孩子后续的科学参与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好奇心和兴趣是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这也恰恰是场馆最能留给参观者的。当青少年在博物馆中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并学会如何通过探索和实践来获取知识时,他们将更有可能在未来的生活中保持学习的习惯。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多门学科的课标中都有关于利用好场馆的表述。比如科学课标指出,要发挥各类科技馆、博物馆、天文馆等科普场馆的作用,把校外学习与校内学习结合起来。历史课标要求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开发利用社会资源,如历史遗址遗迹、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等。 艺术课标则建议学校与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厅、歌剧院、影院、青少年宫携手,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教育教学活动。为何这些学科都不约而同地点名场馆?

一方面,场馆蕴含了学校所不具备的展品资源,提供了“第二课堂”的补充。另一方面,站在学习生态的视角来看场馆,我们会发现场馆在整个学习图景中占据独特的生态位。就单个场馆而言,在建设过程中,其与研究院所、媒体、企业发生各种联系,通过对某一独特领域物件的收藏和研究,形成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而在后续的运营中,场馆会通过开展讲座、研学、外出考察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彰显其教育功能。逐渐地,场馆与周边的社区、学校等建立起联系,形成一个网络。每个场馆就像局域网中的交换机,连接着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学基地和中小学,让教育资源实现流动和传播。当不同的场馆所连接的局域网络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庞大的教育生态系统,从而为个人和中小学提供丰富的教育供给。

场馆学习的特点

场馆是一种经过设计的学习环境,是一种独特的学习空间存在。一方面,场馆服务于展示的需要,或按照知识体系,或按照历史脉络,或遵循自然状态(动植物园),或按照叙事需要来设计空间和展陈。另一方面,一些场馆为了让观众能从中受益,做了很多学习设计,从解说词到互动媒体的设计,都希望让展品说话,让展览讲好故事。这就使得场馆中的学习处于一种非常自然的状态,它既能满足观者的求知欲,又没有任何的压力,可以让观者在闲适的状态下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获取知识,满足好奇心。

场馆的多感官互动展示设计,提供了超越教室和书本的学习体验。观众不仅通过阅读文字或聆听讲解进行学习,还能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甚至嗅觉等方式获取知识、激发灵感。这种多感官的刺激促进了知识的内化和深度理解,使得博物馆成为一种特别的、体验式学习的中心。

场馆学习是内在动机驱使的、自由选择的、个性化的意义建构过程。学习的动力来自兴趣和好奇心。场馆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多感官体验,创造了充满吸引力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习者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这种多感官的体验式学习方式能帮助学生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并促使他们在场馆之外继续学习和探索。研究发现,不少学生在场馆中容易激发出对某个知识领域的情境兴趣,继而持续投入学习,将情境兴趣转化为个体兴趣,甚至形成专长知识。

与课堂上有统一的学习进程不同,场馆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节奏自由探索。这种自由的探索环境特别适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帮助他们发现并深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在场馆中,很多时候发生的是一种自由选择式的学习。在同样的场馆里,同一个班级的学生,选择的参观路线、 驻足观察的展品、印象深刻的事物以及继发的学习行为都可能是不同的。场馆是天然的个性化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基于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兴趣,与展品和他人“对话”,进行知识建构。场馆创造了一个鼓励体验和反思的学习环境,帮助学习者在亲身体验中构建知识体系。这种互动的学习模式,不仅培养了学习者独特的观察能力,还使学习者能够自主探究,提高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场馆为跨学科学习提供天然的场域

根据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的要求,各学科有10%的课时需要用来进行跨学科教学,但对于一些教师而言,要找到合适的主题和教学载体来进行跨学科教学并非易事。教师不妨多从场馆中获取灵感,找找主题。

博物馆等场馆的展览通常涵盖广泛的知识3uS1HLMfyFb6cJkAX4tm+w==领域,历史、艺术、科技等多个领域在展陈中得以交汇。现在不少策展人会有意识地把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嵌入展览,并设计教育项目,提供整合式学习体验。比如广东美术馆于今年暑假特别策划的“跨越时空的守护——艺术品保护与修复专题展”,就特别适合针对孩子开展跨学科的教育。艺术品检测所使用的紫外光红外光、显微镜下的艺术品世界、修复师与时间和空间的对话等展示,让前来参观的学生着迷。策划者还将跨学科的教育内容融入展览,比如在油画的保护与修复展陈中加入“如何观察一幅油画作品的受损状态”的内容,结合馆方一幅正在修复的作品展示,解释油画检测所使用的不同光源的作用和功能,其中就涉及好几个学科领域的知识。

这样的例子在场馆中比比皆是:科技博物馆不仅展示技术进步,还探讨其背后的社会影响和文化背景;自然历史博物馆不仅展示生物进化,还涉及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以一个玻璃制品为例,学生在欣赏其优美的造型、独特的色彩时,可以思考背后的技术加工工艺、当时的科学进程,可以透过上面的图案了解当时的审美和文化认同,还可以通过了解物件的拥有者、使用方式分析当时的政治经济水平。这为青少年提供了跨学科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能够从不同的学科视角理解复杂问题,促进批判性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把场馆及场馆式学习引入学校教育

随着场馆的教育价值受到重视,中小学也在积极寻找与其衔接的路径。周边具有场馆资源的学校,可以因地制宜设计研学主题和特色活动,把场馆中的内容与学科教学或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近水楼台的优势。

同时,越来越多的幼儿园、中小学在新建或改造时将场馆的理念和形制引入校园。幼儿园在教室设立博物角,在园内设置展示空间,放置标本、模型让幼儿观察和触碰。中小学则挖掘自身历史、在地资源,建设校园博物馆作为学习空间。在笔者走访过的学校中,有些在校园内还建有多个博物馆,形成校园博物馆群。

场地、经费有限的学校也有应对之道,例如把走廊、专用教室利用起来,设计成展示墙,营造出类博物馆的学习空间。参与笔者团队课题研究的一所学校就利用一条走廊和一间创客教室,布置出校园的类博物馆环境,设计了以在地资源为线索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同样取得了非常好的育人效果。

除了把场馆空间引入校园,场馆式的学习方式也同样值得中小学借鉴。美国的一些博物馆学校会设计与博物馆相结合的教学过程,启发学生基于物件进行观察、操作、研究,让学生通过探索、实验、阐释、展示的方式进行学习,建构知识。我们的一些小学和初中课题学校则尝试设计场馆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把自己学习到的知识用策展的方式制作表达出来,最后做成一个展览。这很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当学生对一个学习主题进行“策展”时,就需要广泛了解与该主题相关的知识,积极搜集资料、开展研究,并用创新的方式来呈现和物化表达。教师也惊喜地发现,场馆式的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给不同类型的学生以多样的表达。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大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记忆走向应用和创造,并且获得学习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