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中心,创无边界场馆学习体系

2024-10-18蔡文任方方

教育家 2024年41期

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所处的上海市西南海滨,有着漫长的海岸线;河流湖泊密布,海洋、岛屿、滩涂、平原等自然生态类型多样,亚热带生物种群丰富,具有独特的区域生态环境。作为自然环境的映射,学校秉承“绿色发展,和谐共生”的理念,传承“生态科技教育”的文化基因,依托区域特殊的资源优势,致力于打造开放、多样、包容的“亲自然”“无边界”场馆学习体系,在耳濡目染下唤醒学生亲近自然的天性,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主题体验式学习场馆升级历程

学校基于区域内生物种类繁多的优势,因地制宜地特别建设了标本馆,开展学生场馆学习。馆藏动物标本超过1700余件,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的珍贵标本。标本馆是传播科普知识的场馆,作为科普教育基地,其承担着关于科普宣传的责任与义务;学生不仅是科学知识的接受者,更应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为了更加有效地传播科普知识,让每一次参观更加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一种新的角色应运而生——标本馆“科学诠释者”。学校基于标本馆场馆实际,开发了“科学诠释课程”,指导学生系统地学习科学解说,参与科普宣传,通过知识学习、礼仪培训、专家讲座、参观学习、实践活动等,综合提升学生的科学诠释能力。

随着新时代育人方式的变革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原有单一的展陈方式面临新挑战和新机遇。为了进一步为学生创造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增强学生与标本良好的“互动”体验,让学生体会人类活动与生态变化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现象背后科学原理的兴趣,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标本馆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建构起更为完善的学习场馆体系。

学校秉承“感受自然规律、思考人地关系、探究和谐发展”的理念建构场馆体系,将动物标本置于模拟环境中,充分利用场馆内空间,设计形成生态之美、海岛之特、蜕变之彩、进化之路、生态之忧、生态之问、生态之道这七大集中展示区,开辟了AR体验、学习研讨、信息查询、学术报告、标本制作和主题临展等多个功能区。其中,学生参与开发了二维码和数字资源,实现线上线下的资源整合,使标本馆的功能由原来单一的标本展览向综合育人转变。结合生态科技教育课程开发,达到改善空间视觉感观、拓展生态功能分区、提升互动陈展效果、激发学习研究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体验的目的。

场馆体系下的“无边界”学习实践

在“双新”背景下,学校结合生态科技课程目标,由生物、地理、化学、数学等学科教师协同合作,共同开发项目化、跨学科课程,形成“生态系统探秘、科学技术应用、博物学习空间参观、标本解说诠释”四大模块的场馆学习课程群。课程群以鼓励学生探索发现、满足学生个性需求为要义,为综合选修课程的开发提供更多的选择方向。在实施上,以标本馆为载体,让其成为地理、生物、物理等必修和选修课程拓展学习与开展实践的课堂,成为普及生态科技教育的基础平台之一。标本馆别致的布展环境、精巧的设计细节,让学生得以在别样的探索空间里充分感受生态之美、激发探究兴趣、触发探究行为。

作为学校创新素养培育基地学习的主阵地,标本馆为学校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及特需类课程的开展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基于良好条件,学校开展了以调查战斗港河水质问题为主导的跨学科研究,开设了外来物种入侵项目化学习、杭州湾畔鸟类多样性调查等特色课程。为进一步拓展学习空间和资源,学校与上海自然博物馆建立馆校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为远郊学生进入博物馆学习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在此基础上,学校还积极组织师生开发“数字标本馆”,以蝴蝶标本和老虎标本为原型,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打造3D-AR互动体验室,同时积极利用馆内资源,开发“昆虫秘事”“外来物种入侵”等慕课课程。由学生志愿者担当标本“代言人”,为标本撰写科普文稿并录制音频,让参观者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这一过程让学生从参观者的角度整合信息,意在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在“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背景下,为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培养提供范例。

以生态系统探秘模块课程“关爱蓝天下的天使 我们在行动”为例,具体说明场馆学习体系下的课程实施路径——

系统梳理校内外资源,匹配相同生态元素。学校基于校内标本馆馆藏鸟类标本数量大、种类多的特点,在对校园环境、乡土生态园区、标本馆资源进行系统化调研和梳理后,通过校内外资源整合匹配生态元素,如植物、鸟类、湿地等元素,最终选择鹦鹉洲湿地作为学生的校外“学习场”,通过设计不同层级的活动将“校内馆”和“校外场”的区域资源联系起来。鹦鹉洲湿地主要分为三个区域:湿地净化展示区、盐沼湿地恢复区、自然湿地引鸟区,这些独特的区域资源为学生亲近自然、识别鸟类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近距离观察鸟类特征、湿地生态调查、水生植物调查等实践活动的实施与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基于学生个性化经历,提炼核心研究问题。通过综合分析校内外场馆资源,结合课程标准和实际情况,学校提出“探究校园环境与鹦鹉洲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异同”这一主问题,并将其拆解为三个子问题:第一,乡土生态园区与鹦鹉洲湿地类型的调查;第二,校园环境与鹦鹉洲湿地植物多样性探究;第三,标本馆与鹦鹉洲湿地鸟类多样性调查。

以学习场馆为载体,优化实践活动过程。活动初期,学校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由教师将学生分组,指导学生查阅所研究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生物种类等相关资料。而后借助学校标本馆馆藏标本的数量、种类优势,让学生通过近距离观察标本了解鸟类特征,并将查阅的鸟类资料和馆内标本对照,自主总结辨别鸟类的方法。开展小组活动,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让学生分享实践成果与相关资料,通过相互学习和交流开拓研究思路、创新学习方法。

活动中,教师确定实践考察活动的微课题和计划方案,指导学生认真观察鸟类生存的环境,并利用望远镜仔细观察鸟类,将数据和信息记录在观鸟记录手册上,过程中可以随时查阅“数字标本馆”的资料。

活动后期,教师组织学生撰写考察报告和心得体会,积极开展交流展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到生态保护的行列中来。注重在后续的宣传中充分发挥活动的辐射引领作用,实现馆校联动和场馆学习的纵深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让学生与鸟类标本面对面、与湿地环境零距离。

更亲近自然的场馆教育实践探索

学校持续探索更亲近自然的场馆建构,促进越来越多学生的学习活动进入“与自然共生”的和谐状态。观赏花草、采撷野果、探秘昆虫、闻声识鸟,点燃了学生关注自然、走进自然、探索自然的热情,唤醒了学生亲近自然的天性。学生积极参加科普志愿讲解活动,参加“爱鸟周”“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等宣传活动,参加实践场所的“净场行动”,逐渐成为科普宣传和创新研究的重要力量。

在亲近自然的场馆学习活动设计中,由多学科教师参与创设的跨学科课程,结合项目元素和学科拓展,打破了学科壁垒,以“实践”为载体、“研究”为主导、“创新”为目标,开发出兼具学校特色和教师个人特长的“荒野探秘”“发现鸟巢”等主题活动课程,提高了教师解决问题的跨学科素养和学生高阶学习的思维品质。

学校始终牢记“科普教育基地”的社会责任,多年来坚持探索和挖掘校内外场馆资源,针对不同的参观对象,开发相应的参观课程,开展生态科技普及活动,充分发挥场馆的学习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