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编者那样推敲:《青山不老》探索性教学
2024-10-17项雪寒
【教材解析】
《青山不老》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主题是“保护环境”。本文源自梁衡的《没有新闻的角落》,经历了从新闻稿到文学稿,再到课文的过程。1983年梁衡在《光明日报》发表新闻稿《表彰高富育林十六载,一心为村里乡亲造福》,赞扬高富绿化青山并收获了丰厚的经济回报。之后,他又写了散文《无尽的敬仰》,突出对人的生命意义的讴歌,表达对高富的敬意。统编语文教材基于环保主题对该散文进行了大量的删、改、补。本文在教材中具有独特价值,适用于语境推敲策略的学习,因此,可尝试在完成既有单元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另用其开展指向推敲策略习得的教学。
【学情分析】
语境推敲是更高层次的推敲,是对作者写作意图、阅读对象、编者意图等的推敲,是阅读者具有高层次思辨性阅读能力的体现。笔者所在学校开展推敲策略教学研究与实践已近五年,六年级学生已初步掌握推敲字、词、句、段的方法并能自主运用,但在语境推敲层面还有待继续学习。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句,把握作者观点,深刻感受老人无私奉献、造福当地乡亲的精神。
2.通过三个文本的比较阅读,理解语境推敲策略的重要性,学会使用语境推敲策略进行阅读。
【教学过程】
一、异同比对:三个文本的对比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读过三篇文章。它们分别是?
生:《青山不老》《无尽的敬仰》,还有一篇新闻稿。
师:这是新闻稿的题目(教师框出题目)。项老师特意花了几十元从网上买了1983年7月24日的《光明日报》,这篇新闻稿就发表在这张报纸的第二版上。(教师在海报架上展示《光明日报》,学生对此有极大兴趣)这三篇文章有什么关系吗?
生:它们有先后顺序,先是新闻稿,再是《无尽的信仰》,最后才是《青山不老》这篇课文。
生:新闻稿和《无尽的敬仰》都是梁衡写的,而《青山不老》是编者根据《无尽的敬仰》改编的。
师:教材编者对《无尽的敬仰》进行改编以后,将其编入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请大家翻开教材的版权页,这里列出了教材的主编、编写人员等,这些人就是教材的编者。编者会根据需要对文本进行删改处理,这个过程也是推敲的过程,这篇文章就是一个例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像编者那样推敲。
师:我们已经读过这三篇文章,进行了对比,还填写了推敲单(见表1)。你能说一说这三篇文章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
生:新闻稿是一篇语言很平实的写事的文章,而《青山不老》和《无尽的敬仰》是写人的文章,语言优美生动。
生:它们的文体不一样。新闻稿是新闻,《无尽的敬仰》和《青山不老》是散文。
师:你是怎么知道后两篇是散文的?
生:因为它们的语言生动。
师:联系一下老师给你的材料。
生:在资料第2页的第6自然段,有“我这篇体会已甩开新闻事件重点谈高富的人格美了,是一篇标准的散文”。
师:是的,《无尽的敬仰》和《青山不老》是散文,而在报纸上刊登的是新闻。
生:新闻的题目很长,而原文和课文题目很简洁。
生:新闻有三行标题,而《无尽的敬仰》和《青山不老》只有一行标题。新闻的标题概括了主要内容,《无尽的敬仰》饱含情感,《青山不老》点明了主题。
师:是的,新闻有三行题目,“表彰高富育林十六载,一心为村里乡亲造福”是主标题,它提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排版上它是老大,颜色最深,字号最大。
师:主标题前面的题目,竖排题叫肩题,横排题叫眉题,一般提示背景等内容。
师:题目最后这一行或多行小字叫提要,基本概括了整篇文章的内容,一般用在比较长的新闻中。
生:三篇文章的读者不一样。新闻的读者是新闻爱好者,《无尽的敬仰》的读者是社会大众,课文的读者是我们小学生。
师:再来看内容方面,有哪些不同?
生:新闻中有很多数据。材料第4页:经过16年来的艰苦劳动,共打起了36座土坝和800条土垅……建起了3700亩林网方格田,成片造林面积达7163亩,零星植树71000株。
生:《无尽的敬仰》和《青山不老》主要是写人,抒发的情感比较明显,而新闻主要是写事,情感隐含其中。
生:课文有很多修辞手法。如第1自然段:“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生:语言生动形象,十分优美。
师:是的,散文的语言优美,新闻则比较朴实,就像梁衡自己在《无心插柳柳成荫》这篇文章中说的,新闻与文学最大的区别是?(PPT出示)生:新闻说事,文学说人;新闻是事学,文学是人学;新闻里也说人,但是以事带出来的人;文学里也说事,但是以人带出来的事。
二、聚焦散文:揭秘编者的删改艺术
师:接下来我们要聚焦这两篇散文,站在编者的角度进行推敲。先看这两篇文章的题目,编者为什么要把《无尽的敬仰》改成《青山不老》?
生:因为这篇文章所在单元的主题是“保护环境”,而《无尽的敬仰》这篇文章的题目与保护环境无关。
师:刚才他提到了单元的主题。《青山不老》在六年级上册,这个单元安排了四篇课文,紧紧围绕“保护环境”这一主题,所以编者就把题目改成了《青山不老》。
师:其实《青山不老》是在2006年入选教材的,当时教材还是这样的(PPT出示教材内容)。一起来看看这两则资料,相信你会有新的发现。
师:看完资料以后,你觉得编者为什么这样改?
生:因为高富造林的时代,经济还比较落后,对保护环境还不是很重视。到了2006年,国家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
师:2006年,我们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但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于是就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在1983年,百姓生活条件不太好,当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006 年教材设立“保护环境”单元,并把《青山不老》等文章选进教材。
师:编者对原文作了很多删改,有一处删改印证了这点。请这组同学读课文的内容,另一组同学读原文的内容。
生(读课文):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生(读原文):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去年冬天一次就从林业收入中资助村民每户买了一台电视机,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师:想一想,“奇迹”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课文中的“奇迹”是指老人用十五年时间造了一片绿洲。原文里的“奇迹”是指老人帮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师:对。课文中,“奇迹”指的是老人用十五年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件事。原文中,“奇迹”指的是老人创造了经济利益,资助每户村民买电视机这件事。这个地方的删改也印证了题目的修改。
师:刚才,我们发现编者基于单元主题,用换一换、移一移的方法对原文部分句子进行了删改。接下来,我们要聚焦段落层面的删改。课前,我们完成了段落的推敲单(见表2)。接下来,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记录下有价值的内容,用蓝笔对自己的推敲单进行修正补充。最后请代表发言,其他组员补充,开始。
(学生小组讨论)
师:我们按照推敲单的顺序来汇报,第一部分是大改的段落。大屏幕上红色部分就是它或删或改的地方。
小组代表:大改的段落是原文第7、8 两个自然段。从单元主题考虑,我认为编者把原文中无关保护环境的段落删掉了。比如,“我不知怎么一下又想到那具棺材”这一句。
小组代表:从表达感情的角度考虑,第8自然段大改的原因是,编者表达的感情是对所有植树造林人的赞美,而文章中只有对老人的敬佩和赞美,所以编者大改了这段文字。
师:你怎么知道他不仅仅是想赞扬高富一个人?
小组代表:我从新闻稿《表彰高富育林十六载,一心为村里乡亲造福》第2自然段中知道,高富的举动感动了村里的乡亲,后来虽然五位老人先后去世,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人报名参加高富的植树队。
师:可见,植树的人有很多,后面还有一批一批的年轻人加入,所以编者想赞美的是所有植树造林的人,就把高富的名字删除了。
小组代表:从阅读对象考虑,我感觉小学生WA+DhnhYH+JYSYwlpFSVdg==不适合接触关于生死的句子。比如“作为政治家的周恩来在病床上还批阅文件;作为科学家的华罗庚在讲台上与世人告别”。这些地方讲的是生死,所以编者要把它删掉。
师:是这样,有没有道理?你补充。
小组代表:我认为这篇文章是呼吁大家植树造林,而原文的第7自然段却主要在谈人生观与生死观,文不对意。
师:你是怎么知道“人生观”“生死观”这几个词的?
小组代表:我在资料上看到第12自然段第3行,作者说“对学生进行一点人生观、生死观的教育,正是这篇文章的意义所在”。
师:所以你提取了原文的“人生观”“生死观”这两个关键词,对吗?
师:刚才这几组同学,通过联系“保护环境”的单元主题、表达目的的角度,还考虑到阅读对象,对编者的删改理由进行了分析,说得有理有据。
师:下面来说说删除的段落的理由。
小组代表:删除的段落有三个,是原文的第1、5、10自然段。从单元主题考虑,三个自然段提到了棺材、生与死,不符合单元主题“保护环境”,所以编者把它们给删掉了。
小组代表:从阅读对象考虑,像原文第1自然段提到的“身后抬着一具棺材,以示此行你死我活,就是我死了也没什么了不起”,这些不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所以删除了相应的自然段。
师:她解释了前两个自然段。最后一段呢,谁补充?
小组代表:《青山不老》是写对植树造林人的赞美。而《无尽的敬仰》写了对老人的敬仰,比如第10自然段“我对他怀有无尽的信仰”。
小组代表:我补充一下这位同学说的,第10自然段本来在“无尽的敬仰”中是有点题作用的,但把题目换成“青山不老”,这段就不能与题目呼应了,十分突兀,如果删掉的话,反而让“青山是不会老的”这句话点题了。
师:有道理。除了项老师给出的这几个角度,你们还可以补充很多的角度,就像这位同学从文章写作手法这个角度来说理由,角度越多,理由越多,你的删改就越容易让别人信服。
师:最后一个拆分的段落,哪个小组来汇报?
小组代表:从表达目的考虑,编者将写老人和老伴的句子调换位置,是因为老人身边的人相继离世,预示着老人终有一天也会爬不起来,意思是“去世”。
师:“直到爬不起来为止”中将原文“爬不动”改为“爬不起来”,前后一联系,就知道“爬不起来”就是去世的意思,表现了老人种树直到生命终结的态度。
小组代表:从表达目的考虑,本文是要宣传植树造林,呼吁人们保护环境。所以将高富的功绩重点拎出来,另起一个自然段。
师:把“多么了不起的奇迹”这一部分另换一行,是不是重点就突出了?再看,整篇洋洋洒洒,分了段会怎么样?
生:这一段话很长,进行拆分会变得清晰一点。
三、思辨拓展:探寻更优化的删改策略
师:编者紧扣单元主题,还考虑到阅读对象,根据表达目的对原文进行了删改,刚才同学们已经像编者一样进行推敲,这项本领要多多练习。在第八单元“走近鲁迅”单元中,也会涉及同一人物的不同文本阅读,在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中,我们也会当一次编者制作《成长纪念册》,到时候我们也要像这样推敲。
师:同学们,作者梁衡在《无心插柳柳成荫》这篇文章中表达了对编者的删改的一点遗憾:“文学稿变成课文稿的时候,砍掉了文章开头最感人的一幕,还改动了第七自然段”。对于他的这个遗憾,你有什么样的思考?课后请你再次像编者一样去推敲推敲,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删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