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变化:国际旅游高等教育中的教学创新研究综述
2024-10-16首倩黄鑫
[关键词]旅游教育;高等教育;教学创新;文献综述
2020年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行业需求的调整、数字技术的进步以及整体教育环境的变化,旅游高等教育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和新冠疫情的流行使得旅游高等教育更加关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强调环保和责任;社交媒体和数字技术对于游客态度和行为方面的影响变得愈发关键,使得旅游高等教育要更关注培养学生适应数字时代的新技能[1];新冠疫情让全球的教育被迫由线下教学转向线上教学,数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也应该纳入旅游高等教育关注的范畴;另外,由于生活方式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当代大学生也呈现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学习风格和特点[2]。因此,旅游高等教育亟需思索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等方面加以创新,教学创新已成为旅游高等教育的核心课题。
2020年,我国举办了首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在全国高等教育界掀起了教学创新的热潮。根据大赛评审要求,教学创新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活动和评价等教学过程各环节的全面创新,同时要能够把握新时代下学生学习的特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创新[3]。国内学者围绕旅游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研究与实践,《旅游学刊》《旅游科学》和《旅游论坛》等旅游学术期刊陆续通过特刊、笔谈和专栏文章等形式对旅游教育展开了探讨。但从总体来看,无论从研究成果的数量还是质量上看,旅游学术共同体对于旅游教育的研究都滞后于旅游科学的研究[4]。
因此,对国际旅游高等教育关于教学创新的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具有3个方面的必要性:一是为旅游院校的教师们提供来自经过国际学术研究层面论证过的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创新手段,给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带来有实践意义的启示;二是整理教学创新的框架体系,助力国内旅游高等教育研究者们开发更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课程,设计更适合我国学生的教学方式,切实提升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质量;三是提高国内旅游学术界对旅游教育创新的关注,为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1 教学创新的内涵及框架
寻求变革与创新一直是全球高等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梅耶(Mayer)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creative teaching”的概念,将其界定为运用一定的教学技巧,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并使这种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将其已经掌握的东西应用到新问题的解决上[5]。开展创新教学也是我国当代大学的基本使命[6]。《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等国家教育宏观政策文件中均多次提到要创新人才模式。
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创新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如辛自强等认为,教学创新是指善于吸收最新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并积极应用于教学实践;有独特的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7]。杨小洋等提出,教学创新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决教学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更新观念,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并创造性地应用于自己日常教学活动的过程[8]。陈星等指出,教学创新既是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的重要表征,也是大学教学学术实践的深化,同时教学发展也是不断推动教学创新的重要动力[9]。他们都强调了教学创新的主体是教师,教学创新是与教育科研密不可分的实践过程。
在众多研究中,张晓军的“钻石模型”尤其引人注意。张晓军指出,当前教学创新的核心特征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他在总结了“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上千个优秀案例的基础上,提炼出了面向未来的教学创新的“钻石模型”(图1),该模型关注了学与教的目标、考核及途径3个层面,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学习内容、学习场景、学习结果评价等5个要素[10],为教学创新价值的发现提供了理论框架。本文将借鉴“钻石模型”的5个关键要素,对国际旅游高等教育教学创新相关文献进行总结评述。
2 研究开展的过程及概况
2.1 文献来源
参考Hsu等[11]的文献检索方法,首先对2020年以来发表在Journal of Hospitality, Leisure,Sport & Tourism Education、Journal of Teachingin Travel & Tourism 和Journal of Hospitality& Tourism Education3本专注于旅游教育的权威杂志上的所有文章进行了全文通读;其次,对同一时期的十种旅游类非教育期刊Annals of TourismResearch、Cornell Hospitality Quarterly、International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Manage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Manage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Tourism Research、Journal of Hospitality &Tourism Research、Journal of SustainableTourism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Journal of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 and Tourism Management上每篇论文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进行了审查,以确定其宗旨、目标和主要结论是否集中在旅游教学方面;最后,在谷歌学术搜索引擎上以tourism education和tourism pedagogy为关键词在同一时间段内进行搜索,以尽可能多地纳入相关文献。
2.2 选择标准
参考和修订了Zhu等的文献选择标准[12],制定了本研究在筛选文献上的5条标准:第一,研究主题必须与旅游高等教育中使用的某种教学方法、活动或评价方式相关;第二,出版日期在2020年1月至2024年4月之间,时间节点上恰逢新冠疫情暴发、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和我国大力推行高等教育教学创新的时期;第三,只考虑实证研究,文献综述、概念说明、报告和书籍章节等非实证研究排除在外;第四,仅选择同行评议的期刊文献,会议论文集和未发表的文献排除在外;第五,只选择以英文发表的文献。基于以上标准,研究人员最终确定了66篇文献进行下一步分析。
2.3 分析方法
首先,对所有选定的文献进行了细致研究,确保每篇文章的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研究发现等所有关键信息都得到识别和分析;其次,根据教学创新的“钻石模型”,分别从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学习内容、学习场景和学习结果评价5个维度提取每篇论文的关键信息并输入Excel表格进行统计比较;最后,提取了所有文献的作者、发表期刊、第一作者所在国(地区)、研究对象(本科生/研究生/行业管理者/教师)和研究方法(定量/定性/混合)等相关信息,以更好地呈现2020年以来国际旅游高等教育在教学创新研究上的全貌(图2)。
2.4 研究概况
从发文期刊上看,以Journal of Hospitality,Leisure, Sport & Tourism Education、Journal ofHospitality & Tourism Education、Journal ofTeaching in Travel & Tourism 三大旅游教育期刊为发表教学创新类文献的主要阵地,其中Journalof Hospitality, Leisure, Sport & Tourism Education发表相关文章数量最多,占比将近一半;旅游类非教育SSCI期刊2020年以来发表的关于教学创新类的实证研究文章很少,仅在Tourism ManagementPerspectives 上找到1篇;此外,一些其他的教育类期刊上也有零星的对旅游教育创新问题的研究。
从 空间分布上看,文献作者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洲和欧洲地区,其中美国发表的文章数量最多(19篇),中国已发表文章数量位居第二(14篇,其中包括台湾8篇,香港和澳门各2篇),其次是澳大利亚和西班牙(各4篇)。有13篇是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作者的合作研究,体现出旅游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从研究对象上看,在所有66项研究中,共涉及研究对象6 230名,每项研究的样本量平均为94名,其中以本科层次学生为主,少量研究调查了研究生,从教师或行业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展开的研究很少。
从研究方法上看,以访谈、焦点小组讨论、观察法和反思报告等定性研究为主,调查问卷等定量研究为辅,也有部分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混合式研究。
3 主要内容分析
本文基于教学创新的“钻石模型”,从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学习内容、学习场景、学习结果评价5个维度展开论述,探究国际旅游高等教育是如何通过优化学习目标、设计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设计配合学习活动的内容、搭建学习活动场景、形成配合学习目标的评价机制来进行教学创新的。
3.1 学习目标的创新
学习目标是教学创新的逻辑起点,本文参考经合组织(OECD)发布的《2030年学习指南针》[13],将66篇文献中的学习目标按照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3个维度进行了统计和整理(表1)。
(1)在知识维度目标方面,绝大多数研究文章都提到,通过进行教学创新,除能够让学生获得旅游学科知识外,还能让学生将跨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与联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理论和概念,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的旅游环境当中,让他们对旅游业的复杂性有更深刻的理解。
(2)在技能维度目标方面,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人类的创造力、责任感、学习能力以及社交和情感技能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超越了实践和身体技能。32篇文章提到了教学创新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两种高阶思维目标,促进学生学会反思和发展创造力。另外,对学生的同理心、对他人的尊重、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适应能力和开放包容性等技能目标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
(3)态度与价值观是3个维度的目标中更为高阶的目标,指向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需要。当代的旅游专业学生可能会成为旅游业未来的领导者,13篇文章指出了在旅游高等教育学习目标中强调道德、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等重要价值观的必要性和意义,培养学生的伦理道德、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以实现旅游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3.2 学习活动的创新
学习活动应依据多元的学习目标进行设计。据统计,研究文献中涉及旅游、酒店、会展及娱乐等旅游类相关专业,探讨了生态旅游、旅游产品开发、酒店设施管理等多门课程和实习、实地考察等实践项目,共运用了16种不同的学习活动(表2),呈现类型丰富、形式多样、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从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偏好出发、引导学生解决真实问题或自主设计项目等特点。
3.2.1 关注学生体验的学习活动设计
旅游业以服务为导向的特点,决定了旅游教育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技能的培养,而体验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体验,能够弥合课堂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差距[14],是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有效手段,被广泛地运用于国际旅游高等教育当中。2020年以来,体验式学习理论与虚拟现实技术、设计思维等许多新的技术与工具结合,焕发出新的活力。例如,新冠疫情期间,通过借助虚拟现实(VR)技术开展了虚拟实地考察、虚拟实习等活动,帮助学生将抽象概念可视化,被认为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式学习形式。Doĝantan[15]和Sándorová等[16]将设计思维结合到体验式学习当中,学生通过具体体验了解客户需求,继而通过反思观察、构思、原型和测试等学习活动,将想法付诸实践,完成方案设计,培养了创作力和创新能力。
3.2.2 关注学生兴趣的学习活动设计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一个数字游戏已经大规模化的时代[17]1,社交媒体也已越来越多地影响和改变着年轻人的沟通方式和社交习惯,数字游戏和社交媒体可以成为改革课堂的创新工具。游戏化学习活动多为角色扮演类的游戏,通过让学生在模拟真实世界的旅游场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或技能。例如,Chang等开发了模拟秘鲁亚马逊雨林土著社区生态旅游发展过程的游戏,学生需要对一系列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情景做出决策[18];Almeida等[17]4 和Lefrida等[19]分别开发了模拟经营葡萄酒公司和餐厅的游戏,学生需要完成运营过程中的一系列任务和挑战;Lipford等利用大众媒体中流行的情景喜剧来提供现实案例和进行主题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主题和概念[20];Wang等采用了关于“视频制作”应用的混合学习,学生制作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发布在社交媒体上并邀请业界客座讲师进行反馈[21]。
3.2.3 关注真实问题的学习活动设计
角色模拟、案例分析等是经常被用来引导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的学习活动,但无法还原现实的复杂性,创新的学习活动设计主张让学生直面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关注和解决来自整个旅游行业或具体旅游企业的真实问题。例如,Freund等在“全民旅游”课程中让学生为当地一家酒店设计无障碍住宿方案,以更好地满足那些携带自闭症儿童一起旅游的家庭的需要[22];Chen等在“食品设计”课程中让学生提出一套食品设计方案,解决困扰酒店业的食物垃圾处理问题[23]。学生们因为有机会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并向企业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而感到兴奋和更具责任感,同时也创造了一种深度学习体验,使他们能够将孤立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可以转移的技能[24]。
3.3 学习内容的创新
学习内容必须配合不同的学习活动进行设计,根据对文献中涉及的学习内容维度相关信息进行提取和统计(表3),发现除由教师提供预先设计好的学习内容外,国际旅游高等教育在学习内容的创新上呈现多元碰撞与动态生成的特点。
3.3.1 多元碰撞的学习内容
多元碰撞包括多元学科碰撞和多元文化碰撞。
旅游专业学习本质上是跨学科的,需从众多学术领域中汲取元素[25],社会也要求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具备多维的知识和技能。旅游业和旅游教育发展的趋势都表明,旅游课程应纳入更多的跨学科内容[26]238。Seo等设计了一个酒店、电气工程和通信专业的跨学科学习项目[27];Forristal设计的则是旅游与农业、考古学、建筑学等22个其他学科相关的项目,学生拓展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并能在其中进行知识整合和反思[26]240。
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旅游业的员工需要与来自不同文化和不同国家的同事、供应商或客户互动,跨文化能力是旅游从业人员的核心技能之一。Durko等[28]和Choi等[29]分别开展了德美两国与中韩两国学生的线上合作,通过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知识被有机地共同建构,学生学会了如何对待和尊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以及如何和他们进行沟通。
3.3.2 动态生成的学习内容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促进者”[30];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而是“合作者”和“开发者”,共同参与构建学习材料[31]14;学习内容不再都是提前设定好的,而是灵活的、动态的及逐步生成的,随着不同学生的加入,生生、师生和企业间的互动,新的理解和知识也会不断涌现,并且应随着旅游业或环境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如Sangpikul在旅游专业的研究生课程中将学生的角色颠倒过来,成为知识的提供者,由学生向企业分享知识,学生需要确定目标企业,与他们联系并获取必要的信息,帮助企业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32]63;Shi等重新设计了旅游入门课程,取消了教材,邀请学生通过使用互联网和丰富的在线资源共同生成课程学习材料,鼓励学生将他们的个人经验与学习相结合,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31]6。
3.4 学习场景的创新
学习场景服务于学习目标和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通过对文献中学习场景要素的提炼和统计(表4),发现除教室以外,国际旅游高等教育还特别注重在真实世界中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环境,并且积极利用数字技术打造虚拟学习场景。另外,13篇文章创设了线下+线上、课堂+课外,或课堂+课外+线上等混合式学习场景。
3.4.1 真实场景
旅游高等教育的实习实训环节往往会安排在酒店、餐厅等真实环境中,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但越来越多的非实训类课程也将学习场景搬到了教室外,如在公园[33]3、酒庄[34]等场所。研究发现,教学创新中的真实场景除可以在旅游企业中展开以外,更多地呈现为与当地社区的合作,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为社区发展作出贡献[35]。社区参与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寻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如Yeager等[36]与当地社区合作开展了非裔美国人和黑人遗产旅游推广项目;Ryu等[37]3 组织学生参与了当地社区老年人的匹克球赛事服务学习活动。
区别于以教室为代表的学习场景主要以提供认知功能为主,真实场景更注重情感功能,浸润在真实的环境中,与真实的人打交道,更有利于学生在态度与价值观上发生改变。例如,通过到公园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自然环境的宁静和美丽,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33]7;通过参与社区合作的学习活动,学生们增强了公民参与意识,提升了责任感,对他人更加尊重、理解和包容[37]4。
3.4.2 虚拟场景
虚拟场景表现为运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来创设学习场景。虚拟现实技术能够通过计算机、图形工作站以及其他相关设备生成逼真的三维多感官环境,使参与者感觉身临其境,同时环境也会对参与者的行为产生相应反馈,从而达到人与环境的深度融合和交互。通过对数据的可视化表达和人机交互的分析,虚拟现实学习环境能够增强用户在计算机虚拟现实中的沉浸感[38],可以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机会,更适应千禧一代的学习偏好[39]。
虚拟场景目前在旅游高等教育中的使用主要有虚拟实地考察、虚拟实习和建立虚拟教室3种形式,如Patiar等让学生使用虚拟实地考察平台访问许多国际酒店的餐饮环境[40];Lee等利用元宇宙平台建立了虚拟教室,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具有现实感的舒适学习环境[41]3。研究表明,虚拟技术的使用具有低成本、重复性、灵活性和可以访问一些无法访问的地方等优点[42],能改善同伴社交、增加流畅的互动,并促进学习[41]10。
3.5 学习结果评价的创新
学习结果评价是检查学习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支撑,但相较于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学习内容和学习场景,目前对学习结果评价的研究较为薄弱。通过对学习结果评价方式进行总结归纳(表5),发现除考试评估外,还有视频、论文等多种形式,呈现注重对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注重真实性评价等特点。
3.5.1 注重对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的关键在于检验其对应的学习目标能否实现,随着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学习目标越来越受到旅游高等教育界的重视,如何对其进行评价也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对知识和技能目标的评价可以通过测试或实践操作来进行,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测量;而对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更为困难和复杂,目前绝大多数学者们采取的是通过让学生撰写反思报告或反思日志的方式来测量。如Zhang等[33]5 通过反思日记观察到学生改善环境和亲近自然的愿望日益增强,是态度改变的有力证据;Kuo等[43]利用反思日志来检测学生服务态度的改善情况;Ruhanen等[44]通过让学生进行反思性写作,学生对自己的生态和道德价值观进行了评价。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对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应是持续的,使教师可以全过程地了解学生的成长和变化。如Park等[45]在虚拟实习中让学生每周提交结构化反思报告;Maniram[46]268 在酒店财务管理课程中要求学生每日提交在线反思日志,小组按阶段提交在线反思报告,教师及时进行反馈。
3.5.2 注重真实性评价
根据对文献的研究发现,学习结果的真实性评价应包括对真实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和由真实的评价者参与评价两方面。如Sangpikul设计的一个体验式学习项目的学习成果是向当地的旅游企业提交营销报告和举行商业研讨会,该成果由教师和旅游企业管理者共同进行评估[32]63;Phi等在“旅游创新”课程中设定的学习结果为学生在公开推介比赛中展示创新项目,由企业家和投资者代表组成的评委小组来进行评估[47]。另外,当前国际旅游高等教育非常注重对学习结果进行真实性评价,有2篇文章专门探讨了真实性评价带来的益处。Maniram 认为真实的评估旨在模仿工作中通常需要的任务和活动,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46]273;Yung等探讨了互动式口头评估这一真实性评价方式对培养学生专业认同感的重要意义[48]。
3.6 小结
通过对2020年以来国际旅游高等教育中关于教学创新的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发现国际旅游高等教育的教学创新存在以下四大转向。
3.6.1 道德转向
在20世纪,旅游教育主要集中在培养学生的商业头脑和服务技能上[49]340,注重工具性和功利性功能。随着全球经济、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加剧,国际旅游高等教育融入了人文主义价值观[49]341,更重视培养学生对社会和环境的道德责任,强调旅游教育应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未来的领导者和管理者。
3.6.2 技术转向
数字技术在旅游业和旅游教育中的应用都越来越普遍,旅游业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字技能,旅游教育也需要数字技术为其赋能。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能适应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数字技能,以及如何在教学创新的5个关键要素中用好数字技术,将成为当前国际旅游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要命题。
3.6.3 真实转向
国际旅游高等教育中的教学创新倡导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解决真实问题,并提供给学生来自企业的真实评估。通过让学生参与一系列真实的活动或任务,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机会,还能促使学生从被动的、表面的学习者转变为主动的、深入的探究者[46]266。
3.6.4 融合转向
随着旅游业的日益全球化,旅游高等教育也呈现融合化的发展趋势。旅游学科通过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跨学科融合,越来越丰富和充满活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旅游教育工作者们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开展的国际合作和跨文化交流,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促使旅游教育走向多元和包容。
4 启示与展望
2020年以来,国际旅游高等教育通过教学创新积极回应了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行业的需求以及整体教育环境的变化,为旅游高等教育的课堂带来了活力,为学生的成长带来了动力,也激发了旅游高等教育一线教师及研究工作者进行教学理论研究及创新实践的潜力。
4.1 对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研究的意义
4.1.1 深化旅游高等教育创新的理论体系
相对于国际旅游高等教育教学创新实践的蓬勃开展,学术界对于教学创新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表现在大多数研究缺乏相关的理论支持,使用的理论框架也较为集中(表6),但系统的理论体系构建有利于更好地设计、实施、评估和推广教学创新。因此,我们需多维度地探索支持旅游高等教育创新的理论框架,如动机设计理论、认知负荷理论、具身学习理论[50]等,为指导创新实践奠定基础。
4.1.2 探索旅游高等教育创新的评价体系
学习结果评价是教学创新中的重要一环,必须引起旅游高等教育研究者们足够的重视。未来需要探索更符合中国学生学习特点的学习结果评价体系,如可以通过进一步挖掘学生个性因素(性格特征、学习方式和学习动机等)对学习结果的影响,也可以从短期、中期和长期等不同的时间跨度来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测量分析,还需要通过实验研究的方式进行对比和检验,确保学习结果评价的科学性。
4.1.3 拓展旅游高等教育创新研究视角和广度
目前,国际旅游高等教育关于教学创新的研究对象集中于学生(特别是本科生)身上,从教师或者行业管理者的角度来进行的研究数量不多,但教学创新得以展开的主要契机来自于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旅游企业的实际需要。因此,探究教师和行业人士对于教学创新的看法和态度极具研究价值。另外,鼓励采用教学实验研究的范式来进行纵横向的比较研究,如开展跨文化的对比研究、学生毕业之后的追踪研究等,进一步拓展研究的广度。
4.2 对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实践的意义
4.2.1 提升旅游高等教育教师的数字胜任力
研究证明数字技术的运用是旅游高等教育进行教学创新的有效方法,技术的进步也对旅游专业毕业生的数字能力提出了要求,特别是2022 年底ChatGPT的问世,它将改变师生和家长的行动方式,深层次地变革学校教育的思维模式、内在结构乃至教育制度本身,为教育创新提供新的机遇[51]。鉴于技术工具的不断创新,高等教育领导者应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数字技术的学习和培训,提升教师自身的数字胜任能力,减少教师的焦虑,增加其教学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2.2 重视旅游高等教育的多元合作
跨学科、跨文化等合作形式能给旅游高等教育带来多维度、多元化的创新体验:在校内,可以联合与旅游相关的其他学科开展跨学科合作的学习项目;在校外,可以跨出校门,开展服务周边社区、景区景点和旅游企业的合作项目;跨出国门,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便利开展跨国班级合作学习项目,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中国幅员辽阔,也可以开展国内不同地区高校之间的跨区域合作项目,给学生不同的文化体验和学习经历。
4.2.3 加强旅游高等教育的情感和人文关怀
科技的发展让过去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变成了今天的“人—机—人交互”,师生之间最真挚、最直接的情感交流被机器隔离,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数字符号[52]。2023年英国《创新教学报告》提出的“数字媒介下的关怀教学法”和“关系型教学法”都强调了情感的融入和人文关怀[53]。旅游业是建立在人际关系基础之上的一门学科[54],应更加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才能为未来的旅游业培养出更具道德和责任感的从业者和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