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创新人才开发新举
2024-10-16魏进杰
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新的知识、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不断涌现。创新人才作为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与源泉,在新质生产力的创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然而,一些企业虽向往自主创新,却存在创新动力不足、创新人才选育用留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创新要素活力的释放,削弱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创新人才开发与激励现状
●创新人才短缺,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当前,很多企业创新发展面临的瓶颈是创新人才短缺,人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企业对具备跨界思维、复合技能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呈几何级增长;另一方面,由于教育培养的周期性,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急需的创新人才。同时,部分地区在人才政策、就业服务等方面有待完善,“孔雀东南飞”现象较严重,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导致资源错配下的人才结构性短缺。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人才成长乏力
现今,部分企业尚未建立起与创新驱动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成长乏力。一些企业在人才培养上仍然单一地采取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模式,缺乏系统性的培养规划和路径设计,难以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对创新人才知识迭代、能力升级的要求。同时,不少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协同育人机制尚不健全,“产学研用”融合程度有待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企业现实需求脱节问题仍然存在,一些新兴专业领域尚未实现可持续的人才培养供给,制约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
●创新人才激励手段单一,激励效果有限
创新人才内生动力不足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软肋。一些企业对创新人才的激励手段较为单一,仅局限于物质奖励,缺乏精神激励、事业激励等多元化的激励方式,未能充分调动创新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和价值创造热情;同时,在创新人才的选拔任用、职业发展、晋升管理中,将学历、资历等作为硬指标,而对绩效、贡献、创新潜力等关键要素重视不够,没有为创新人才搭建能够充分施展其才华的舞台。此外,一些企业还存在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单一、创新容错机制缺失等问题,使创新人才难以充分发挥创新创造活力。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企业创新人才开发与激励策略
面对市场上激烈的人才竞争,企业必须立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塑人才发展理念,创新人才工作方法,加快构建人才开发与激励体系,充分发挥人才的知识价值、创新价值,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开发对人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对创新人才的内在要求,以开阔的视野、前瞻的眼光,探索一条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规律、更具开放活力的创新人才发展路径。
●明确创新人才开发战略,优化人才供给
明确创新人才开发战略,优化人才供给是破解企业创新人才短缺难题的关键举措。首先,企业要立足新质生产力对创新人才的要求,制定中长期创新人才开发战略规划,明确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领域、关键举措,并在年度计划和预算中落实配套资源,为创新人才开发提供保障。其次,企业要顺应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动态盘点企业发展急需的关键创新人才,建立覆盖跨界创新、智能制造、数字运营等重点领域的创新人才画像库,并根据产业形势和技术进展实时迭代优化,确保企业创新发展与人才开发的精准匹配。最后,企业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一是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支持高校开设跨学科交叉专业,鼓励高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双向挂职,与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高精尖缺”人才;二是创新人才招募模式,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搭建智能化招聘平台,提高人岗匹配的精准度和效率;三是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建设海外研发中心和“人才飞地”,吸引全球优秀创新人才为我所用。
●构建系统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赋能人才成长
构建系统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赋能人才成长是创新型企业的重要使命。首先,企业要顺应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大趋势,加快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良好学习生态,整合内外部优质资源,开发涵盖通用素质、专业技能、创新方法等模块的系统化课程,并嵌入游戏化、沉浸式等新型学习模式,营造人人想创新、处处可创新的学习氛围。其次,企业要大力实施创新导师制,广泛选拔业务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的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导师,通过项目协作、思维碰撞等方式,发挥人才传帮带作用,使其带动更多员工投身创新实践。很多知名企业通过导师制培养了一批“黑带”级别的创新人才,人均创新产出显著高于普通员工。最后,企业要打造特色鲜明的创新实践基地,聚焦产业发展前沿,围绕企业创新攻关重点开展创新项目训战,为创新人才搭建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广阔舞台。例如,GE公司在全球建有11个研发中心,每年为全球8万名创新人才提供千余个实践项目,不仅缩短了创新人才培养周期,还提升了人才创新能力。
●建立科学的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突出创新导向
建立科学的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突出创新导向,是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关键举措。首先,企业要根据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发展要求,科学设置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绩效等维度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赋予创新绩效较高的权重,以创新为导向引领人才发展。其次,企业要创新考核方式方法,采取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过程管理与结果运用相结合的综合考评机制,并将考评结果与薪酬、晋升、职业发展等挂钩,激发人才创新动力。最后,企业要按照创新人才的类型和特点,实施分类评价,针对技术型、管理型、复合型等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设置差异化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体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管理理念。
●建立全方位创新人才激励体系,释放创新活力
建立全方位创新人才激励体系也是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关键之举。首先,企业要不断完善创新人才薪酬激励机制,建立内部公平、外部竞争的薪酬分配体系,加大科技创新成果和转化收益的分享力度,并对重大创新项目实施股权激励、期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动力。其次,企业要进一步畅通创新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打破学历、资历“天花板”,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选人用人机制,并设置创新型、技术型等多元职业发展路径,最大限度为创新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最后,企业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建立创新容错机制,让创新人才勇于探索、敢于试错,在宽松、开放、包容的环境中尽情创新。如Google公司创立并推行“20%自由时间”工作制度,允许员工利用20%的工作时间从事创新实验,员工即使创新失败也不会受到惩罚。这项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创新热情,Gmail等明星产品由此诞生。此外,企业还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文化活动,设立创新专项奖励,并为创新人才提供弹性工作制、员工关怀计划等人性化服务,提升创新人才的获得感和归属感,确保创新动力源源不断。
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背景下,企业要立足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方位,将创新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谋划创新人才开发,系统推进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激励等各项举措,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其才提供广阔舞台和强大助力。企业唯有厚植创新人才沃土,推动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并使之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才能在时代浪潮中乘风破浪,实现基业长青。未来,企业应将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和战略工程,着眼长远、精准发力,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雄厚的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撑。
作者单位 内蒙古能源发电科右中发电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