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思考法”,提升公共场景推动力
2024-10-16何欣
有很多工作场景体现了资源对专业能力的影响。比如,在推动工作的过程中,眼看着工作接近尾声,领导突然一句话、一个新思路,员工前面的辛苦付出就有可能被全数推翻,一切从头开始,令人不胜其扰。甚至有人在屡次被想法多变的领导“打扰”之后愤然吐槽:“所谓领导力,就是领导少干预下属工作的能力。”
调研发现,员工在向上获取资源的时候,能否获得资源、获得资源的效率高低,往往都会受到上司感知风格的影响。心理学家将人类的感知风格分为听觉型、视觉型、感受型三种。听觉型感知风格的领导,常常依靠他人口头表达的语言获取信息;视觉型感知风格的领导,习惯用眼睛来感知世界,也会由视觉表象来记忆和触发思考;感受型感知风格的领导则喜欢通过触摸、与环境互动的方式来感受世界。在比例上,前两种感知风格居多,第三种较少。比如,有的管理者喜欢下属向其书面汇报而不喜欢口头汇报,下属在办公室里口头汇报了半天,他还是要非常仔细地看过下属提交的工作方案或项目规划后,再谈下一步工作安排;而有的领导接过方案后往办公桌上一撂,看也不看就直接问问题,即便他问的问题的答案就写在方案里,他也“看不到”。这跟不同人接收信息的方式有关——前者是视觉感知型领导,后者是听觉感知型领导。那么,经理人该如何用高价值的输出来应对不同感知类型的管理者?
管理场景中的“三度思考法”
有一次,我在跟华南民营企业的一位副总经理交流时,他讲了这么一件事:
“2015年,我还在一家央企工作,部门调过来一个姓孙的领导,他的管理风格跟‘孙行者’一样,不拘一格、变来变去。最令我痛苦的事情就是经常在晚上11点半左右收到他的短信,内容往往是:上午说的那件事情我又想了一下,如果这么这么做(此处省略一百字)会不会更好呢?就是这一条信息,往往需要花掉我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回复。因为如果我赞同了‘孙行者’的想法,就意味着我白天写了大半天的工作方案需要大改,甚至被彻底推翻;如果我不赞同,就会让他觉得我不给他面子。我只能绞尽脑汁措辞,既要恭维他的创意,又须尽可能保证我的方案不要大改。这么琢磨来琢磨去,很快就到了凌晨一两点钟,我的睡眠又被剥夺了。
“记得有一天晚上,又是11点半左右,‘孙行者’的创意又来了,我看了一眼,这想法真的太随意了。我顾不上发微信,赶紧打电话跟他解释:‘如果又要改,成本可能会超标,财务那边不一定会同意……’他一声不吭听了10多分钟,然后回了一句:‘我没听明白,你过来找我一下。’我当时血往上冲,要知道,他当时正在香港办公,而我在深圳。为了当面跟他汇报解释,我早上6点多起床,然后去赶车、过关抵达香港,再转车到公司办事处的大楼,9点前我总算赶到他的办公室,结果汇报不到5分钟他就把我打发了,结论是,方案不用大改,成本不超财务的要求即可。于是我又背着包原路返回深圳,等我回到办公室已经是下午1点多钟。领导轻飘飘一句‘你来找我一下’,就让我放下手头工作马不停蹄跑上大半天。想到这些,我浑身充满了负能量 。
“惹不起但我躲得起。我打定主意,在孙总手下熬满一年,年底我就离职。但年底在我准备呈上辞职报告的前一刻,公司人事专员突然通知我:‘恭喜你,孙总打算把你再升一级。’我当时一下愣住了,小心翼翼地向孙总秘书求证:‘我没看懂,孙总好像经常要改我的东西,似乎不太认可我的样子,为何要提拔我?’秘书回复:‘孙总只是强势不是傻,他也需要能干活的下属啊!’”
这是个典型的“领导多变,下属受罪”的案例,好在这位副总的运气不错,遇到了一个心如明镜的上司。不过不少人的运气并没他那么好——好不容易工作完成得差不多,领导一句话又要大改,让人何其恼火!
遇到这样的事情,经理人要想和上司有效对接,我建议采取“三度思考法”。
●信息源的问题(广度)
如果将上级和下属的大脑比作两台电脑,那么下属有3个U盘接口,而上级则有16个U盘接口。所谓博纳雅言,就是尽可能多地听取信息,提高产生良性结果的概率。一个人的职位越高,他的圈层就越广,单位时间内的信息输入源也就越多,出现更好信息的概率就越大。而下级要做的,就是在日常多和上一级领导对接,使用“三点对接法”去接洽,即由任务推动者在任务起点、节点、终点三个关键时段向上级汇报任务进展情况,确保及时跟上上级的思路。
●市场端的变化(活跃度)
市场不由人摆布,它可能瞬息万变。比如,你年初拟定了一个工作计划,领导同意后你开始按期执行,但刚过了三个月,由于受到市场变化影响,公司召开大会临时决定调整策略,你的计划也必须马上调整。这时,你要相信“计划赶不上变化”,职位越高的人越接近政府、客户和市场,当市场发生改变时,他们可能会比你更早一些感知到变化。所以,先执行,后探讨。否则,一时的迟疑很可能贻误战机。
●“上帝视角”(高度)
就像我们玩建造游戏,开启“上帝视角”可以让我们俯瞰整个世界。由于职位高度的优势,上一级往往看到的范围更广、更远,因此,任务执行者需要提升思维高度,尝试用上一级的管理思维来思考问题,或者不懂就问,以便获取更多信息;同时,任务执行者还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快速迭代”,做事情要讲究先完成、再完美,把握效率和质量之间的平衡,别想一次就做到完美,要随时添加更新信息。
我分享完自己的看法,张副总告诉我,故事还有下半段。
“2019年,我离开那家央企加入了现在这家民营企业。一天上午,我和团队成员开会,并把一项重要工作安排给下属小李。中午我和几家同行企业的高管一起吃饭,有一位高管提到了他们操盘的一个项目,其中操作的手段比我们现在要好很多,这令我非常受启发。我很想一回到公司就找到小李,让他改一改他的方案。但中午小李告诉我,已经跟项目成员开了会,按照我上午的想法开始铺排工作,大家也都开始执行推进了。思及此,如果我很快又通知大家改动方案,肯定会给下属留下“朝令夕改”的印象。于是我忍啊忍,到了晚上11点半,我实在忍不住,就给小李发了一条微信:‘小李,上午说的那件事情,白天我想了一下,这么这么做(此处省略一百字)会不会更好呢?’小李当晚没有回复我,直到第二天晨会后才到办公室找我,他直接指出:‘你老是变来变去的,很不利于团队的工作——要知道大家都已经开始推进了,有的人动作快,连供应商都谈得差不多了,一旦按照你说的改,既会增加不必要的成本,也打击大家的士气。’小伙子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倒了出来。我忽然觉得这场景似曾相识。
“于是,我把我在那家央企的经历讲给他听。他这才转怒为笑:‘领导,原来你也被人这么虐过,那你现在又何苦为难我们?’我说,你现在的想法就跟我当时的想法一样,而我昨晚给你发微信的样子,就跟那位“孙总”一样。你看,当初我说他是孙行者,现在我也活成了他的样子。”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我和张总相视一笑:没错,你总会变成当初你讨厌的那个人;如果你没变,只是立场和角色还没变而已。这就是职场,甚至也是人生。
不同感知类型领导的应对要素
在我和一家外企的员工交流职业发展经验的时候,有很多人谈起汇报对象的差异。
一位财务人员告诉我,他的领导非常细心,每次审核报表、方案的时候,不管他说得多么细致,领导还是要仔仔细细看一遍方案的细节,或亲自推演一遍才能放心。有一次他的领导出差,委托他向另一位领导汇报,结果这位领导根本没看他仔细准备了三天的汇报内容,只是问了几个比较关键的问题,得到明确回答后,这位领导就同意让他放手去做了。我问他:“哪位领导让你觉得舒心?”他说:“如果事情非常重要,应该是前者更稳妥;如果是小事一桩,当然是后者更果断。”
一位做销售的员工告诉我,他服务了好几任领导,他们多半喜欢问他问题,不太喜欢看文字方案。销售工作的节奏快,市场、客户需求变来变去,一切因人而异,只要事情考虑好了,总是要去试一下;反复看方案、论证细节,反而是纸上谈兵。但另一位做营销策划的员工则说,他服务的领导相对喜欢看方案,尤其是策划方案,除了看,还要在上面圈圈点点,好像这样才能抓住重点。
一位中层干部则说,多年前他还是普通员工的时候,总觉得领导看东西特别细,自己经常埋头写方案,并且要关注每一个细节,不能漏项,如果被领导揪出遗漏就很麻烦。后来他升到中层以后,他发现老板很少花时间看他写的东西,平时也很少能在办公室找到老板,有些方案就由助理帮着审阅细节;每月他见老板一两次面,老板基本象征性扫一眼方案就开始问问题,如果他答得好,老板就放手让他去做;有时开管理会老板也会出其不意地问问题,万一他没做准备、当众答不好,很有可能“血溅当场”。
这就是听觉型领导和视觉型领导的管理场景。
领导风格的三个影响要素分别是岗位、职位、场景。
●要素1:岗位
前台岗位以人为主要对象,这种岗位听觉型的领导居多,因为人是“非标”的,标准化没办法列出一万种类型的人及应对策略,很多事需要靠变通;中后台岗位以产品、流程管控为主要对象,这种岗位视觉型的领导居多,因为很多产品、流程的细节都是标准化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过程、结果必须一把抓,做好细节管理。
●要素2:职位
职位越高的管理者,越需要多线工作并行,所以高层领导中听觉型较多。与其详细看文字,不如就自己的关注点直接提问,解决关键问题,这样效率较高;中基层管理者视觉型的偏多,因为他们主要是深入管理单项目或单板块工作,向下要确认员工的思路,向上需要代表团队汇报,必须搞清楚很多细节,才不容易出错。
●要素3:场景
不论哪个层级的管理者,如果他作为乙方需要给甲方汇报的时候,都需要转换为视觉型。很多公司董事长、总裁向政府主管部门汇报时,都需要自己动手一页页改汇报文件,清楚重要的细节,如此才能做到有问必答。面对这个场景,下属就需要在方案的详细程度、内部逻辑角度上下足功夫,且一定要把对方的关注点放到最显眼的地方。
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比较难应对的其实是听觉型领导。因为不管下属的方案、策划准备得多么详细,他都可能会出其不意地提问。那么任务推动者所能做的,就是预设此类领导可能提出的三类问题:一是挑战性问题,这属于更高、更快、更强类的问题。比如,销售额同比提升30%有点低了,能不能努把力,达到40%?二是风险性问题,这属于对未来的适度悲观。比如,产品质量我倒不怀疑,但一旦发生了客户退款,你们打算如何应对?三是预判性问isYh0RGtxEwkO1TVyrhdf8TQ+htO/uhRV7oAm+2ffx4=题,这属于对可能的管理行为的预估。比如,今年你们编制可以补满,但新项目6月成立,如果调走20个人,你们还能不能正常工作?任务推动者只有在做好方案的基础上准确预测领导提出的问题,并给出量化、有价值的回答,才能闯过听觉型领导这一关。
展示公众场景推动力的“三种会”
我到武汉某企业讲管理课,一个学员兼马拉松跑友跟我讲了他们公司中层干部刘先生的事。
刘先生参加公司月度会,他准备了极为丰富的汇报材料代表本部门向上汇报。岂料他刚开口讲几句,就被领导叫停。他尝试着解释了几句,结果领导扔下一句“我不听你解释”,抬腿出了会议室。众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此种情景,令带着几个骨干来参会的刘先生极其不爽,他当着所有参会者的面把手上的笔一摔,笔撞到墙上断成两截。一个月后,刘先生负气离职。
这位学员讲完后,我问他:“你是不是很羡慕刘先生这种快意恩仇的性格?”他连连摇头:“我并不羡慕他,因为他换了一家公司不到一个月,听说最近又换了一家。”他接着道:“我就想知道,如果是您遇到当时的情况,您会怎么处理?”
这是一个好问题。这其实涉及职业经理人的角色定位问题。作为职业经理人,既要做好团队的动力建设(目标、激励、赋能),又要推动自己的观点在公开场合获得上级的认可,而这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职业经理人要想顺利推动自己的观点在会议体系中由上至下落地,需要重新定义“会议”这个“物种”,然后学会在常态下开好“三种会”,即会前会、会中会、会后会。
下面,让我们来重新定义“会议”,了解会议的真正意义。
公司为什么要开会呢?大家必须要有个基本共识:公司开会并不是为了把一堆悬而未决的事宜拿出来反复讨论、烧脑,而是为了公布进程、方案并且通过可行性方案。决议通过、观点落地,这才是公司级会议真正的成果。明确了这一点之后,职业经理人为了推动自身的观点在会议这种公开场合中更好地落地,就要开好以下三种会。
●会前会:为了上下同欲
会议之前,观点汇报者应主动找到上级,将自己的待汇报点、利益点跟领导快速交流,争取在方向上达成共识。即便是领导出差了,头天晚上才能回来,汇报者也可以提前发微信、邮件,通过远程办公的方式与领导达成共识。这个动作很重要,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此“功”万不可省。
●会中会:为了公布观点并且通过
在会议中,汇报者应公布会前自己与领导已达成或基本取得共识的观点,大家围绕观点进行补充性讨论,无意见则通过。由于有“会前会”打底,汇报者与听取汇报的领导已在基本方向上达成了共识,那么会议现场主要就是为了“公平、公正、公开”,避免给人带来领导“一言堂”的错觉。
●会后会:为了使观点向下传递
会议结束后,团队负责人要将达成的共识点传递给团队成员,确保每个执行者都能清楚领导的想法,并做到责任到人、有效销项。
这三种“会”并不是一群人开三个会,而是针对三个场景、不同类型的人,达到不同的目的。
显然,前面谈到的那位刘先生忽略了至关重要的“会前会”,没有提前把自己的观点向领导汇报并与领导达成共识,所以他在会议上才会遭遇领导完全不知情、在“会中会”当众解释、会上被领导否决的一连串尴尬。
如果你是刘先生,在你面临已经忽略了“会前会”并被当众否决的异常状态时,你是想继续推动一下,还是也像他一样抬腿走人?其实事情并不一定要闹到这般田地。我谈谈应对当时状况的上策和中策。
●上策:追出去,争取翻盘
既然领导当场叫停会议并且怒而离场,那么下属就应该马上跟出去,在会议室外跟领导单独交流,一方面安抚领导的情绪,另一方面追出去也是给领导和自己台阶——毕竟会前你没有跟领导通气。当时就把事情说开,大家离开会场后就都心无怨怼,也减少了暗地里对抗的可能。我甚至推测,刘先生的领导拍桌出去其实是给他一种暗示——示意他换个地方交流。只要领导没有关起门来拒绝和你交流,你就依然有可能翻盘,或者至少方案不用大改。
●中策:坐下来,集思广益
如果你觉得被领导当场驳斥脸面无光,也缺乏继续推销自己方案的勇气,那么你正好可以趁着大家都在,将方案交给大家提建议,整合多方意见后再提交给领导,就方案事宜向领导汇报,弥补“会前会”没有和领导通气的错误,同时也能证明你对大家意见的尊重,上级在审方案时自然也会考虑团队的看法。
刘先生的做法,我认为是“下策”,严格来讲,算不上“策”,只是一种应激反应。当场扔笔宣泄情绪,不仅无助于问题解决,还会给同事留下一个“和领导对抗”的人设,今后可能得不到领导的支持,而且获取其他部门协同的可能性也会下降。而他此后离职走人,虽然一时痛快,但很快他就会遇到类似的场景,重复过去的故事。
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当然需要有“狼性”“血性”,但是应该学会在轻松的场合下交流严肃的问题,具有优秀的场景推动力,这才是有智慧的“狼性”。
作者 人才战略及组织管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