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脉时代,优化城区公共就业服务

2024-10-16李坚

人力资源 2024年9期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它一头连着千万家庭,一头连着经济大势。沈阳市大东区是以工业为主的城区,全区户籍人口76.8万人,现有劳动力总数44万人,劳动力主要分布在机械加工、汽车制造、食品零售等行业。本文以沈阳市大东区为例,探索新时代城区公共就业服务发展路径。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大东区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沈阳市开展舒心就业工作的有关部署,分析研究本区就业工作情况,拿出以下积极有效措施推动就业工作。一是加大资金投入。近三年在就业和人才方面的资金投入分别是3014万元、4488万元、5665万元,投入逐年增加且位列全市之首。二是加强政策供给。一方面,认真执行沈阳市就业相关奖补的城区配比资金支付;另一方面,结合自身实情自行制定引进博士政策、大东区人才奖励政策等,激发了人才来大东、爱大东、建大东的热情。三是主动创建,并争取市区联动。如参加市里举办的每年一次的“舒心传技”职业技能大赛、每两年一次的“中国创翼”沈阳市创业创新大赛。四是探索搭建新工作平台。批准并形成以全新方式运行的沈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大东园区),建立大东区人力资源行业协会、大东区终身职业教育促进会、大东区零工市场等,为就业工作高效推动提供依托。五是建设完整工作体系。在大东区人社局下设立两个副处级事业中心,即大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服务中心、大东区劳动者权益维护中心;在所有社区设就业协理员,使就业工作走进千家万户。以上措施的实施,使大东区在辽宁省就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实绩考核中被评为沈阳市所辖县(市区)第一名,在沈阳市“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三年行动民生赛道上已连续两年排名第一,连续三年在市对区绩效考核中位列第一,同时获得沈阳市人社局推荐“2023年度辽宁省高质量促进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

近年,大东区在就业方面也面临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人岗匹配度不高,存在结构性劳动力短缺问题,如辖内的延锋彼欧(沈阳)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缺少缝纫工、阿诺德紧固件(沈阳)有限公司缺少搓丝工等。二是毕业生中存在慢就业、缓就业现象。部分大学生毕业后不就业,准备考公、考研、考博等,也有部分是就业困难。三是自主创业不活跃。一些年轻人追求平稳,就业首选体制内,创业热情低。四是失业人员劳动技能不足,再就业面临高不成低不就困境。新时代对劳动技能的要求不断更新,一些仅具有传统劳动技能且学习能力较低的劳动者因不能适应现代职业要求而面临失业,且他们在再就业中不屑于从事保安、保洁等简单的体力劳动工作。

城区公共就业服务问题分析

公共就业服务指政府组织建立的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公共制度。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是政府应承担的职责,在就业工作中占据重要位置,可统筹社会人力资源,发挥政府的公正、非营利、公信力特质,为企业提供不可替代的就业服务,但部分城区在公共就业服务中尚存在需要提升的地方。

●政策供给方面待调整

以某省会城市为例,其制定的促进就业和人才政策共四大类23项,但其中部分内容为十年前制定的,相关制度可能难以适应新时代的新特征,以及发挥就业指挥棒作用。如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属于激励创业的手段,也是反映社会经济活跃度的指标之一,但部分城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的门槛较高,如需要各种证明材料,并要求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等,导致贷款发放总量较低。

●以数智化为代表的工作技术手段需要加强

当前,ChatGPT引发的人工智能、数智化革新日新月异,但一些地区就业创业工作对人工智能的使用还远远不够,表现为各地、各级人力资源信息化平台建设五花八门,彼此间存在“信息孤岛”效应,缺少全省、全市的统一化、全覆盖。当然,相关工作也有成功案例,如杭州大学生生活补贴平台与企业、街道、社区直接贯通,形成全域覆盖。对于首次到杭州就业的大学生,企业录用后,平台信息系统会自动提示社区联系大学生本人,把就业补贴打入大学生个人账户。工作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使杭州实现了“政策找人”。

●专业素养和情怀需要提高

个别人社系统工作人员工作中态度傲慢,甚至刁难办事群众,缺乏为民情怀。同时,个别机构人员业务能力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水平低,只管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工作,对于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耗时费力的业务则较少开展。

●对企业帮扶不够

部分地区开展公共就业服务忽略了企业对人力资源服务工作的需求,而只注重综合工时和不定时工时审批、劳动关系确认、行政给付和违反《劳动法》的行政处罚工作,对企业用工招工、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极少进行指导和帮扶,公共就业服务履职不完整。

城区公共就业服务提升的基本路径

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升大东区公共就业服务,要完整掌握大东区情、大东区禀赋和大东区居民需求,科学推出新举措,使就业工作实现新突破。笔者认为,实现公共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大东区可重点抓好以下十一个方面的工作。

●思想引领

通过学习、宣讲、制定工作考核方案等措施,形成全区上下就业优先战略的思想共识;重新确定大东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构成和职责;组织专家制定大东区公共就业服务三年战略规划,形成举全区之力、思路明晰、方法得当的工作清单;以行政命令方式要求配备社区就业协理员、建设就业服务站等,树立“舒心就业进社区”这一大东品牌;全力推行辽宁省星级充分就业社区和沈阳市舒心就业社区建设工作;加大对就业工作的投入。

●钻研业务

在建设好覆盖全区工作网络的基础上,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建成思想一流、业务一流、作风一流的人社工作队伍;对于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规划等公共就业业务,以“日日学、周周练、月月比”的方式开展,提高业务水平;制定全区公共就业服务人员统一学习计划,包括公务礼仪、专业知识、沟通技能等内容;厚植为民情怀,推行多爱一点、多问一点、多学一点、多想一点、多干一点的“五个多一点”工作要求和不冷漠、不厌烦、不说不的具体工作方法。

●建设平台

紧抓基础性、制度性工作,为做好就业工作提供不竭动力;把大东区舒心就业平台运行好,把沈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大东园区)升级为国家级产业园;抓好大东区零工市场,使之在全市推广;完成辽宁省人才“一窗通办”试点工作,做好“办不成事窗口”的工作,严抓清风窗口建设。

●政策供给

全面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制定出台符合大东区实际的就业政策,能够在“政策工具箱”中拿出在鼓励创业、促进就业方面切实有效的工具。

●市区联动

主动与市局共同开展工作,如与沈阳市人社局联合主办沈阳市职业技能大赛等;发挥大东区汽车产业优势和现有工作/岗位基础,与沈阳市共同打造“沈阳技工”劳务品牌。

●强化创业

为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激发城区活力,鼓励创业是必由之路。在现有前提下更多发放创业贷款,支持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拿出极大热情扶植、奖励创业带头人,在大东区形成自主创业的生动局面。

●精准培训

除完成普惠制培训外,根据大东区企业需求实际和劳动者个人要求,发挥大东区终身职业教育促进会的作用,深入社区对失业人员开展门类众多的技能培训;完成大学生技能转换培训,让大学生有更多就业本领;预判未来新业态、新趋势bcFzFpVhY28Cc+nrVExMRA==,做好相关劳动技能培训。

●服务企业

建立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委托大东区零工市场,专门服务大东区“四上”等企业,并特别关心中小微企业,组织专业机构为企业开展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薪酬和劳动关系管理提供帮助;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使企业焕发生机活力,助力企业发展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统筹市场

统筹全区124家人力资源公司,通过大东区人力资源行业协会发布人力资源公司劳务派遣、就业指导等市场价格、服务标准;推进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共享、共进、共商、共勉等工作;加强对人力资源公司的监管,打击其可能出现的不法行为;组织人力资源公司参加公共人力资源服务,形成大东区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细致、周到的良好生态环境。

●注重宣传

特别强化宣传推广工作,重点把握全区舒心就业工作动态,不能将好的工作做法,特别是就业、创业相关奖补政策锁在抽屉里,而要通过微信公众号、大东区人社系统“五朵金花”vlog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出去;开展专题策划宣传创业带头人的成长故事,掀起大东区创业带动就业热潮。

●理论建设

在系统科学推动城区就业工作的同时加强理论研究,通过与辽宁大学的战略合作加强城区就业理论研究,综合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等形成城区就业工作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创造新时代城区就业工作的科学模式。

作者单位 沈阳市大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