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动力

2024-10-16毛爱平

人力资源 2024年9期

编者按:组织管理的机理在于,基于人性、动机和欲望,通过管理行为,激发人的天使的一面,以实现组织的目标。其实质就是激励的问题。激励是指激发和保持人的某种行为的心理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激发,从外部给予刺激,使人产生行为动机;二是保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人保持行为动机。激励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人们工作效率更高,目标更容易实现。本期组稿三篇,从激励机制的角度谈如何激发员工动力,提升员工归属感,并探讨用股权激励的手段,建立员工与企业的利益共同体。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是通过制定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影响组织成员行为和动机,激发工作积极性,提高效率,实现组织目标。总体上,激励机制既包括物质激励,也包括非物质激励;既包括内在激励,也包括外在激励;既包括正向激励,也包括负面激励。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激发员工的潜能、内驱力、创造力,增强员工安全感、归属感和满足感,吸引、留住人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绩效,促进组织发展。

激励机制的共性问题

●激励机制形式缺乏多样性

目前,多数组织采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激励形式,在管理实践中,“重物质、轻精神”现象普遍存在。物质奖励激励面窄、多是保健性的,存在边际递减规律,效果持续时间短,在经济下行时期可能导致组织面临高额成本压力。精神激励则涵盖了员工的情感需求,关注员工的内在动力和价值观,通过调节心理、纠偏态度、激活意志力等,对员工的长期表现产生积极影响。激励机制并未在组织发展的不同阶段起到不同的作用。

●激励机制对象缺乏差异性

部分组织对不同员工均实施相同的激励机制,在管理上一视同仁,“一刀切”,忽略了员工的差别及个性化的需求。不同岗位、层次员工自身需求侧重不同,通常情况下,基层员工更需要金钱激励,中层员工更看重岗位晋升,高层员工对于激励的需求则是荣誉感。

●配套绩效考核缺乏公正性

一些组织在评选年度优秀员工时,存在论资排辈、平衡考虑、人情因素等,挫伤了有突出业绩、贡献员工的积极性。考核时,由于职责划分不够清晰、业绩成果难以量化等原因,无法全面反映员工的实际表现、工作效果,导致付出与工资待遇不对等。绩效评价存在功利性,主要围绕着员工的“外显性”价值,如“无怨言”“速度快”“质量好”等,对于员工的“内涵性”价值,如“道德素养”“团队协作”“大局意识”“学习素质”等进行评价时考虑不足,导致潜在价值得不到应有激励。

●激励机制渠道缺乏沟通性

实践中,一些组织部门对考评结果实际应用不足,未及时对考核结果进行公开公示,未及时跟进进行谈话沟通反馈,管理层不能有效了解员工的特点和思想动态,考核不佳的员工不能清楚认知自身哪里存在不足并及时加以改正,无法有效起到激励和鞭策的作用。

践行激励机制

A企业是一家高科技企业,自2016年成立以来,逐渐在行业中崭露头角,且员工离职率较低,成绩的取得得益于A企业制定的激励机制。

●激励形式注重系统性

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等各种激励方式要多种多样、相互匹配、有效联动。激励机制要与员工的成长目标和组织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在人员配置方面,A企业对每个员工,根据其工作成绩及将来可能具有的必要技能,提出员工在组织内的几种发展前途,根据需要,对员工进行适当的调配,安排有一定难度、挑战性的工作任务和项目,激发员工的职业发展动力、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

在员工培养方面,A企业支持、鼓励员工增长知识与技能,并引导员工充分理解未来职业发展的,适当培养自己与部下的接班人。

在调动积极性方面,A企业制定有效的部门目标,确认员工的评定标准,进行适当的指导与监督,对取得成绩者给予相应的奖励,为员工持续追求最佳效果创造条件。

在文化建设方面,A企业实施情感激励,领导、管理层给予员工更多关怀,加强健康管理,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困难,主动纾解员工情感障碍。A企业倡导合作精神,通过设立团队绩效目标和奖励机制,促进团队绩效的提升,根据市场变化以及组织的发展,坚持发展性和可持续性原则,不断调整和优化激励机制,确保激励长效性。

在工作模式上,A企业推行灵活的工作安排和弹性工时制度,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激励对象提升针对性

A企业树牢“以人为本”理念,实行柔性化管理,做到“量体裁衣”,人尽其用。结合员工个人特点、岗位层级、家庭情况、生活条件、实际需求、职业发展和外部环境等,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按需调配,建立差异化激励机制,从而保证激励效能的最大化。

作为高科技企业,A企业年轻员工占比较大。这部分群体面临着购房、结婚等方面的经济压力,更注重短期经济收益,因此A企业侧重于对这部分人进行物质激励;而中年员工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期望脱离机械枯燥的工作进入综合性工作环境,因此要给他们畅通的晋升通道;条件优越、贡献较大的员工则更侧重于精神激励。

A企业打造终身性激励,激励机制与员工终身发展同向同行,促进学习激励,根据员工的不同工作职责和个人发展需求,为其设计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的选取综合考虑相关专家、管理人员和员工各方面的意见。通过扩大外派考察调研学习范围,让更多员工开阔眼界、增长见闻,为员工学习培训提供必要的经费、师资、考证等支持,如针对技术型人才提供专业技能培训、技能竞赛等。

●绩效考核确保科学性

建立科学、客观、合理、公正、准确、公开的绩效评估体系,确立客观、可量化的绩效指标和考核标准。例如:对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品行方面等方面的考核,要通过客观数据和事实进行验证和核实,避免激励决策受到主观评价和个人偏见的影响,确保激励的公平性和公正性。A企业为员工构建完备的激励档案,员工在激励执行过程中可以实时了解自己的表现和激励情况,确保激励决策的透明和可查性。绩效考核兼顾员工的“德与才”,既注重技能水平、工作效率、岗位业绩等“外显性”评价,也注重“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团队协同”“社会责任”等“内涵性”评价。

A企业能在短短几年内就成为行业黑马,其核心竞争力是人力资本。然而A企业在初期也走了一些弯路。原因是关键业务掌握在几个人手里,丰厚的利润让这些员工动了自立门户的心思。曾有一位高管离职,带走了整个团队,几乎使A企业的业务陷入瘫痪状态。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发生,A企业设计了70%的全员劳动股份制,并将这种利益分配模式写入了企业章程。不过靠分红难以对高管和核心骨干员工进行长期利益捆绑,因此在坚持全员劳动股份制的前提下,A企业对20多名主管以上管理人员进行配股,实行“买一送二”的股权激励计划。这样即便高管人员离职,也没有员工跟随一同离职的,这得益于A企业在分支机构中实施的劳动股份制的成功。

●沟通反馈强化顺畅性

A企业构建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结合的双向沟通反馈机制。从人性化、民主化角度出发,与员工及时进行真诚、平等的沟通和交流,使员工充分参与到目标设定和决策过程中,以便更好了解各类别、各部门和各层次员工的需要和期望,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肯定。重视员工个人成长和社会责任感,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职业晋升机会,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和难度调整相应的激励措施。推广“员工赋能”理念,鼓励员工分享创意和意见,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满足感。重视绩效考核结果的实际应用,及时对考核结果进行公开公示、向员工沟通反馈,确保有足够的信服力,及时发现并解决员工的思想问题,消除员工的疑虑,激励优秀员工继续努力,鞭策落后员工提升工作水平。对于惩罚要有理有据、讲明利害,让员工形成“不踩制度红线”的思维。反馈可按固定时间阶段性安排,进行月、季、年沟通,及时、具体和有建设性,以确保员工有足够的时间改进。

通过这一套激励体系的搭建,A企业不仅有效解决了激励制度的共性问题,还避免了初期因高管离职导致人才流失的现象。当然,组织不能为了激励而制定激励制度,而是要与提升治理结构、优化员工关系、完善管控模式、科学内控体系等一系列提升管理效率的布局相结合。

作者单位 青岛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