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2024-10-16王林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4年11期

新课标强调,低年级学生要热爱阅读,切身体验阅读给人带来的乐趣;能够将课文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理解文本内容;能够在阅读课文中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乐于与同学交流。笔者以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的课堂教学为例,探讨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策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文本内容,体会阅读的乐趣。

一、情感式阅读

本课是二年级新学年的第一篇课文,从教材的编排设计方面能体现出本课在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地位。本课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叙述了一群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途中遇到了鲤鱼阿姨和乌龟,并接受了它们的帮助,最终找到了自己妈妈的奇妙经历。作者以灵动的语言自然地展现了小蝌蚪成长为青蛙的过程。本课充满了童话色彩,能够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教师给学生展示一只用纸剪成的小蝌蚪,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阅读课文中描写小蝌蚪模样的内容: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姿,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接着,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说出文中描写的鲤鱼和乌龟后,给学生展示造型可爱的剪纸作品鲤鱼和乌龟。三种不同造型的剪纸作品,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带着强烈的学习兴趣参与课堂学习,充分感受到课文中的动物形象带来的乐趣。在引导学生理解乌龟向小蝌蚪描述青蛙妈妈样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文字“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然后着重让学生说一说头顶上长两只大眼睛和头上有两只大眼睛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学生展示剪纸作品青蛙,然后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述青蛙的文字“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这样的教学方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增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在教学中要做到“六大解放”,让学生活跃地动起来。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地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升了学习效率。

二、认知式阅读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步骤学习课文,在脑海中形成相关的画面,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低年级学生分析文本结构等抽象内容方面的能力有待提升,教师不能直接提出让学生自主地分析文本结构的学习要求,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条隐形的线索,这条线索正是学生学习课文的步骤。本课描写了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途中分别遇到了鲤鱼阿姨、乌龟、青蛙,并和它们展开了一系列的对话。学生的学习步骤就是小蝌蚪找妈妈的经历。

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教师通过师生互动,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我是小蝌蚪,一出生就不知道自己的妈妈在哪儿,要是能找到妈妈,和妈妈生活在一起,那该多好啊!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我找到妈妈吗?”学生齐声回答:“愿意!”教师向学生提问:“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路途中首先遇到了谁?”学生很快答道:“遇到了鲤鱼阿姨。”教师继续问道:“小蝌蚪和鲤鱼阿姨是怎么对话的呢?请两个同学分别读一读小蝌蚪和鲤鱼阿姨所说的话。”两个学生主动阅读课文中的相关内容,得到了教师的表扬,其他学生也跃跃欲试,表现出极强的阅读兴趣。教师分别请几个学生以表演的形式朗读小蝌蚪和鲤鱼阿姨的对话。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小蝌蚪和鲤鱼阿姨,绘声绘色地进行朗读,体会到了表演式朗读的乐趣。接下来,教师让学生以同样的方式朗读小蝌蚪与乌龟的对话,男生读小蝌蚪说的话,女生读乌龟的话,读完后相互交换内容进行阅读,分别体验小蝌蚪与乌龟的内心感受。最后,教师引领学生分析小蝌蚪找到青蛙妈妈的内容,连续提出三个在情感方面层层递进的问题:小蝌蚪找到了妈妈,心情如何?假如你就是小蝌蚪,你会如何喊妈妈呢?能不能喊得开心一些、高兴一些、激动一些,把对妈妈的思念都喊出来呢?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上述案例中,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学生满怀着高兴的心情朗读课文,不仅真切地感受到了小动物的不同心情,还在潜移默化中把握了文章的结构。

三、理解式阅读

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辨事物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在教学过程中继续提升学生了解事物特征、区分事物不同特点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知不同事物,拓宽知识领域,积累学习经验。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区别明显不同于青蛙的鲤鱼阿姨,也要区分在具体的细节方面有差异的乌龟,最后还要发现小蝌蚪自身成长变化的特点,由此认识到自己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成长。

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到小蝌蚪与鲤鱼阿姨的对话,并分别请学生进行阅读。一个学生读小蝌蚪的话:“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另一名学生答道:“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通过阅读课文,学生了解到青蛙的特征——四条腿、宽嘴巴。接着,教师请学生朗读乌龟对小蝌蚪说的话:“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学生朗读后,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乌龟有四条腿,有宽嘴巴,却不是小蝌蚪的妈妈呢?”学生回答:“在水里,四条腿、宽嘴巴的动物还有很多,它们不一定就是小蝌蚪的妈妈。”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学生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必须了解事物的细节特征,才能正确区分不同的事物。

上述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了解鲤鱼、乌龟的特征,很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锻炼了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水平。

综上所述,低年级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可以通过不同的阅读方式来实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情,采用具体的阅读教学策略,充分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