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化教育计划中的“儿童立场”
2024-10-15宋佩涵
【关键词】 个别化教育计划;“儿童立场”;普通学校
【中图分类号】 G760
【作者简介】 宋佩涵,上海市静安区市西小学(上海,200040)。
当下普通学校中特殊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以下简称IEP)的制订和实施往往侧重于成人视角,忽视了儿童自身的需求和发展潜力,导致IEP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儿童的真实生活和学习需求,变得形式化和僵化。因此,应从“儿童立场”出发,重新审视和调整IEP的制订与实施,才能使之真正发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作用。
一、IEP中“儿童立场”的价值定位
“儿童立场”是一种教育理念,强调教育者应当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尊重并回应每个儿童的独特需求和潜力,避免以成人的价值观和目标取代儿童的兴趣和需求。基于儿童立场的教育不仅强调对个体差异的尊重,还要求教育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将儿童视为积极的参与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当儿童参与到自己学习生活的决策中时,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需求和目标,并在此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8dJgLSh5BKo3GZI5RlQPcv9hutycoSizyXTg3T/bEZw=,本身也具有促进其成长的积极作用,有助于学生自我决策能力的发展,为他们未来的社会适应和个人发展奠定基础。
尊重“儿童立场”来制订和实施IEP,不仅保障特殊教育的有效性,更推动了教育的人性化、个性化实践。通过精准的需求评估、儿童主导的目标设定、多学科协作、动态调整与情感支持,IEP可以真正成为儿童成长的有力支撑,促进他们在安全、关爱的环境中全面发展。
二、尊重“儿童立场”的IEP制订策略
一是精准评估与多维度理解儿童需求。在IEP制订的评估中不仅包括学业评估,还应涉及对儿童社会情感技能、生活经验、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的评估等。结合儿童的日常表现,使用如行为观察、家长访谈、儿童自我报告、各种检核表等多种评估方式,建立一份全方位的儿童发展档案。档案应定期更新,与多学科团队共享,确保每一位相关教育者都对儿童有全面、实时的了解。
二是儿童主导的目标设定与反馈机制。教师应通过儿童能够理解的方式,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兴趣和目标设想。例如邀请学生本人参与IEP会议,并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以确保目标设置始终贴合他们的需求和发展状态。同时建立灵活的反馈机制,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学习进展和反馈信息,及时调整目标内容。如儿童和教师在每周的课堂上共同回顾设定的学习目标,记录达成情况,并探讨遇到的困难,让儿童可以直接参与到IEP目标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
三是多学科团队协作与个性化目标的分解与落实。IEP目标的设定不仅需要教师的专业判断,还应整合多学科团队的建议,确保目标的全面性和可行性,特别是在社会交往、情绪发展、心理健康、行为养成等综合发展领域的目标。教师应将长期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阶段性任务,明确各个任务的执行方式和评估标准。例如儿童在社交方面存在障碍,可将目标分解为“逐步参与集体活动”和“提高基本交流技巧”两个具体任务,并由学科教师引导活动参与,言语治疗师提供沟通训练,确保多学科团队协作下目标的有效落实。
三、基于“儿童立场”的IEP实施策略
一是基于儿童生活情境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特需儿童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经验,确保学习内容的相关性与实用性。可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儿童在家庭中的兴趣活动,并将之融入课堂教学中。如利用儿童喜欢的动画角色作为学习主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
二是建立情感联结,增强教育的情感支持。教师应通过日常互动、课堂活动,逐步建立与儿童的情感纽带,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IEP实施环境。与此同时,团队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也需要形成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关系,以情感支持为纽带,共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三是个性化教学策略与集体活动的有机结合。在融合教育环境中,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必须与集体活动相结合。如设置分层活动,让不同能力的儿童都能在同一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同时,教师应根据个别儿童的需求提供适当的支持,安排助教协助或提供额外的辅导时间,确保他们能够跟上集体活动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