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全力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10-15黄宏伟

现代特殊教育 2024年17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健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完善残疾人职业教育体系、深化残疾人职业教育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是引领新时代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残疾人职业教育是面向各类身心残障人士的一种特殊教育,旨在让残疾人掌握一种职业技能,为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实现真正的经济独立和人格独立提供条件与保障。加快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在需要,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力支撑。经过100多年的实践探索,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从初级的技术班到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化办学,再到高等职业教育,实现教育层次的跨越,构建起相对完善的体系,迎来了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时代。

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教育系统宣讲会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表示,“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加强党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全面领导,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坚定不移实现党中央改革决策部署,建设教育强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办好残疾人职业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全力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在制度层面强化残疾人职业教育服务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属性和定位,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残疾人高级技能人才,推动残疾人高质量就业。建立有效沟通机制,横向上在特殊教育学校之间,纵向上特殊教育中职、高职院校联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实现集群效应,提升整体办学层次。二是进一步提升专业内涵。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特殊职业教育院校要围绕这条主线,从优化专业设置、创新课程教学、加强教材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升人才培养内涵。要强化工学结合培养,逐步提高残疾学生的新产业、新业态岗位适应能力,形成“掌握就业技能—体面就业—出彩人生”的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三是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搭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平台,大力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立专业发展委员会,加强专业与行业对接,及时掌握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变化,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四是进一步推动国际合作。引进国外高水平专家和优质教育资源,实行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提升教育质量和国际化水平,为进一步探索中国式残疾人职业教育现代化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为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院长、二级教授,浙江省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

(责任编辑:于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