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历久弥新
2024-10-15祝姚玲叶佳敏
每个时代的医生心里都只有救人
随着浙大儿院要建院史馆消息的热传,一些热心人士纷纷联系院史馆建设筹备工作组,家住湖州市德清县的王益先生(化名)就是其中一位。
王先生出生于1965 年,于1966 年到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儿童保健院(浙大儿院的前身)就诊。因感念儿院的救治之恩,他的父母至今仍珍藏着当初就诊时的住院病历。日前,为了捐出自己的病历,讲出自己的故事,这个约60 年前的“小”病人,回到了浙大儿院。
到底什么样的经历才值得王先生一家把病历珍藏至今?
赴杭百里路上德清医生一路护送
1966 年,还是医疗和交通都不发达的年代。那时的王先生刚刚一岁半,因为父母工作忙被送到乡下由家人照顾。有一天,不知道吃了什么,上吐下泻,被紧急送到当地医院就诊,确诊为急性细菌性痢疾。
在医学发达的今天,痢疾并不是什么大毛病,但在那个时候,来势汹汹的痢疾却足以致命。孩子一度高烧到40.8℃,接连几天退不了烧,住院的半个多月里,孩子日趋消瘦,没了精神。
“眼看孩子要不行了,我们哪里还坐得住。”王先生的母亲回忆道。
焦急的家人希望能带孩子到杭州去寻求最后的希望。
可是,那是一个连自行车都非常稀有的年代,更别说汽车了,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儿童保健院距离当地医院有一百多里地,怎么去呢?加上孩子的病情还这么重,路上会不会出现意外?
出于对患儿生命安全的顾虑,当地医院决定派一名医生一路护送,一名年轻医生主动站出来。
那是一个深秋,孩子情况危急,等待这位医生的不仅是艰辛的旅途,更有沉重的责任和未知的风险。他却似乎并没有考虑这些。
回忆起来,王先生父母已经不记得那位医生叫什么名字,甚至连他的长相也记不清了,只记得他一路上一直跟着,和他们一起赶路,和他们一起乘船,时时注意孩子的体温,一路上一直为孩子举着盐水瓶子。
行至水路发生意外塘栖两名医护匆匆赶来
由于当时德清跟杭州不通汽车,为了尽快到达,王先生一家和这位医生走了几里地后,坐轮船走水路赶往杭州。
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当时,孩子是挂着盐水上船的,途中船驶到塘栖站的时候,一个不留神,手上的针头不慎掉落。那时孩子病情危急,脱水严重、高烧不退,如果盐水不继续挂上去,病情可能急转直下。
因为扎针一般都是护士操作,陪同的医生并不擅长扎针,尤其在孩子已经脱水的情况下,扎进去更是难上加难。怎么办?
此时,好心的船家把船靠边,上岸给塘栖镇医院打了个电话,不久,一名医生、一名护士气喘吁吁跑到了岸边,上了船。
由于孩子脱水情况已经非常严重,静脉条件非常不好,两名医生护士反复尝试,花了很长时间还是扎不进去针!船上乘客都很关心孩子的情况,都耐心等待着,但是,有几名乘客还要到杭州赶火车,时间来不及了。这时,两名来自塘栖镇的医护主动让船家先开船,他们随船前行继续为孩子扎针,之后他们再自己想办法回塘栖。
幸好,护士技术很不错,船行了没多久,针扎进去了,这让一船的人都松了口气。到了下一站“武陵头”,他们默默下船自己想办法赶回塘栖。
这两位医护,当时没有留下姓名,时隔多年,王先生父母也已经快忘记了他们的模样,却一直记得他们的认真和热心。
就这么经历了好几番波折,从下午三点出发,到晚上八点,终于到达位于杭州竹竿巷的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儿童保健院。在孩子得到医生的诊治后,一直陪同的德清医生才踏着星光往回赶,那时已没有船只开往德清,如果要回去得徒步百里。至于他那天晚上他究竟怎么回去的,不得而知。
整个过程中,无论是一路陪伴他们的德清医生还是塘栖的两位热心医护都没有向王先生一家收取过任何费用。
到达杭州 在急诊科遇见仁心医护
来到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儿童保健院急诊科后,他们首先遇到了一个五十岁左右身材微胖的女医生。
一番检查后,她说:“再晚一天来孩子就没命了。”
这位极为果断且经验丰富的急诊科医生初步了解病情后,立即察觉孩子状态很差,再不进食可能就撑不住了,立马让孩子停止禁食,并给家长40 毫升脱脂牛奶让孩子吸食。
也许是因为来到省城医院,家长内心更有底了,王先生父母当时觉得孩子的情况似乎很快稳定了一点。
为了确诊病情,孩子接着要做进一步检验。当时孩子因为脱水严重,没有尿液,经验丰富的护士想尽办法挤出了几滴,血抽不出来,她就改从腹股沟处采血。
最后结果一出来,各项指标“一塌糊涂”,除了痢疾之外,孩子出现脓尿症状,确诊严重的尿路感染,急诊科医护立即把孩子送进病房。
“从我们进急诊,到转病房,医生护士就没考虑过治疗费用这些问题,一心就想着先救人。”王先生父亲感慨。因为年代过于久远,他们依稀只记得医生姓余或是姓金,但多年来他们至今仍对这名急诊科医生的精准诊断记忆犹新。
住院期间遇见医术精湛的好医生
进到病房后,王先生一家陆续遇到了水泉祥医生、左医生(姓名暂时不可考)和龚理征医生。在他们心里,这三位都是名副其实的好医生。
水泉祥医生是王先生的管床医生,负责孩子的各项诊疗方案。
在了解孩子情况后,水泉祥医生对孩子展开对症治疗。治疗没多久,王先生母亲明显感觉到孩子没那么虚弱了,状态好了许多。
左医生和龚理征医生也是特别的认真负责。因为住在1 号床的王先生在当时是病区里病情最严重的孩子之一,连隔壁床患者的母亲都记得,每天中午左医生必然会到1号病床旁看看孩子的情况。“对我们是真的非常上心啊,我现在都记得他,很感念他。”王先生母亲回忆。
孩子在浙大儿院得到了精心的治疗,很快精神头就越来越好,胃口也好起来了,甚至每天中午能和妈妈抢饭吃了。治疗约两个月后,孩子各项检查均为阴性,终于顺利和亲人团聚。
在王先生母亲记忆里,虽然这段时间一开始是灰色的,但之后还有许多场景让她觉得温暖万分。她迄今记得,病房里的几个认真负责、做事尽心尽力的护士,很喜欢孩子,她们经常会过来抱抱孩子;元旦前夕,医护们组织了一场大联欢活动,那一天,充满了迎接新年的欢声笑语,热闹又快乐;孩子住院期间,丈夫有时半夜赶到医院陪同但没地方住,就睡在医院锅炉房的木板上,锅炉师傅看见了也没赶他,只是让他早上要早点起来……
跨越近60年仁心大爱历久而弥新
王益先生表示:“虽然当时年纪小不记事,但是这段经历父母从小反复提及,也让我至今对医护始终抱有一份感恩之心。”
他表示,无论是德清医院医生的一路陪伴照顾,还是塘栖医院两名医护的热心相助,都没有索要任何报酬,甚至可能要自费购买船票,但对陌生人还是如此尽职尽责。在当时的浙大儿院,全靠几位医生们精准诊断,两个多月来医护们的精心治疗,才艰难地把他从死亡线上救回,全都出自那一份医者仁心。很多医生没有留下姓名,逐渐模糊了形象,他们却有个共同的名字:医者。
病历上的纸张早已泛黄,那份医者情怀却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