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食芡实正当时

2024-10-15陈日益

健康博览 2024年10期

《红楼梦》里有一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说贾宝玉让人给史湘云送吃的,其中有两样时鲜货,一样是红菱,另一样就是芡实。每当秋天来临,气温转凉的时候,民间有进补调养身体的习惯,芡实为药食同源食材,并具有“补而不峻”和“防燥不腻”的特点,为秋季食补之佳品。

芡实,又名鸡头米、鸡头果、鸡头莲等,为睡莲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多长于水底有疏松黏泥的池塘、沼泽、湖泊及水沟里。每年秋季采收成熟果实,去除外果皮,取出种子,压碎硬壳,取仁鲜食或晒干备用。芡实颜色白如莲籽、细如珍珠,味美清香,深受历代许多文人墨客的青睐。清朝郑板桥诗云:“最是江南秋八月,鸡头米赛蚌珠圆”;明朝王世贞在诗中赞叹芡实:“鸡珠自是真仙饵”;苏东坡为芡实赋《西湖二咏·食鸡头》长诗,写道:“此物秋来日尝食”。

芡实的营养价值

芡实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烟酸、胡萝卜素、铁、钾、钙等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还有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酚类及黄酮类等活性物质。由于芡实富含碳水化合物,而脂肪含量很少,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利用。秋天吃芡实,既能及时补充身体经过一个炎夏的消耗,又可缓解或消除因季节变换引发的“秋燥”和“秋乏”等不适。

芡实的药用功能

中医认为:芡实味甘、涩,性平,归脾、肾二经,能补中益气、固肾养精、健脾止泻、祛湿止带,主治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等症。《神农本草经》把芡实视为延年益寿的上品,并认为具有“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的功能;《本草纲目》记载:“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本草从新》记载:“补脾固肾、助气涩精,治梦遗滑精、解暑热酒毒、疗带浊泄泻”;《本草求真》记载:“唯其味甘补脾,故能利湿,而泄泻腹痛可治;唯其味涩固肾,故能闭气,而使遗带小便不禁皆愈。”

芡实的食用宜忌

芡实虽然营养价值高,但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腹胀、便秘等不适,因此建议适量食用,一般正常成年人每天常用量以不超过20 克(鲜品约50 克)为宜,儿童酌情减少。同时,芡实有较强的收涩功能,脘腹胀满、大便秘结、产后妇女皆不宜吃;食滞不化者慎吃。

芡实的食疗食谱

芡实粳米粥

●原料

芡实30 克、粳米100 克、盐或白糖少许。

●制作

芡实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开片刻,再放粳米,小火煮成粥,以盐或糖调味。

●功效

补脾、益肾、固涩,尤宜于脾虚慢性腹泻、肾虚尿频等症。一般人常吃可起到健身体、强筋骨、明耳目的作用。

芡实百合汤

●原料

芡实35克、百合30克、白糖适量。

●制作

芡实、百合洗净一同入锅,加水大火煮沸,改小火煮熟成汤,以糖调味。

●功效

补肾固精、养心安神,尤宜于肾虚引起的心悸头昏、失眠多梦、遗精滑精及女性带下过多等症。

芡实炖老鸭

●原料

芡实35 克、老鸭一只,葱段、姜片、料酒、食盐各少许。

●制作

老鸭杀后,去毛和内杂,入沸水焯一下;把洗净芡实装进鸭腹,置砂锅中,再放葱、姜、酒,加水大火烧开,改文火炖至鸭肉熟烂,以盐调味。

●功效

滋阴固肾、益脾利水,尤宜于身体瘦弱、食少纳差、腰膝酸软、脾虚水肿及晨起眼睑浮肿等症。

芡实猪肚汤

●原料

芡实、莲子各30 克,猪肚1 个,红枣10 个,白糖适量。

●制作

将猪肚洗净,焯水煮到变硬,切条;芡实、红枣洗净,莲子去心,一起放进猪肚内入锅;加水大火煮沸,改小火煲至猪肚熟烂,以糖调味。

●功效

健脾胃、益心肾、补虚损,尤宜于脾胃虚弱导致的不思饮食、泄泻日久,或心肾不交之心烦口渴、心悸失眠,或肾虚小便频数、夜尿多等症。

以上食谱均以干芡实为例,也可依据个人情况改用鲜芡实,一般正常成年人鲜芡实食用量以每天不超过50 克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