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解读语篇 优化对话教学

2024-10-15林幼朵

校园英语·下旬 2024年3期

摘 要:语篇是表达意义的语言单位,教师要以语篇研读为逻辑起点开展有效教学设计。初中英语教材中对话语篇较多。为优化对话教学,教师要做到:研读语篇文本,确定语篇主题,设置教学主线;理清语篇脉络,分析语篇结构,内化语言知识;运用插图信息,转换语篇文体,达成主题意义。

关键词:语篇解读;主题意义;对话教学

作者简介:林幼朵,女,漳浦县教师进修学校,一级教师。

语篇是表达意义的语言单位,是人们语言运用的常见形式,人们在交流过程中会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语篇类型。对话是初中英语教材中常见的语篇类型。当前,初中英语对话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只关注对话文本内容的表层语意,忽视挖掘语篇的主题意义;只关注词汇和语法的孤立学习,忽视语篇的组织与结构分析;只关注语篇文本信息,忽视语篇插图信息的运用,缺少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等。

要使学生形成较好的对话素养和能力,教师就要把握对话的实质内涵,不断创新对话教学的研究思路和实践路径。本文以仁爱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4 “Having fun” Topic 2 Section A为例,探究如何在单元主题意义的引领下,深入语篇解读,优化对话教学。

一、研读语篇文本,确定语篇主题,设置教学主线

新课标指出,语篇承载表达主题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主题为语言学习和课程育人提供语境范畴。有了主题,语篇才有完整的语境,承载的内容才有意义。开展语篇研读,教师要先理解语篇的内容,从而确定语篇的主题,分析语篇传递的意义,探寻单元主题意义,进而把握教学主线。

本课所在的单元标题是“Having fun”, 通过研读Topic 2中的对话文本,不难解读出Topic 2围绕话题“Picnic”展开(见下表)。

确定Topic 2的主题后,可探寻出其主题意义为“Have fun at the weekend”, 学会合理安排周末生活,享受周末。

主题意义是语篇蕴含的深层含义,包括作者的写作意图,语篇表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是抽象的。抽象的理念最怕贴标签。因为只贴标签,学生无法深刻理解,更谈不上行为实施和意识转变。故而,抽象的主题意义需要具体内容来支撑。确定教学主线是化抽象为具体的重要途径。

为体现Topic2的主题意义,Section A的教学主线从Plan a picnic拓展为Plan a weekend,以期在Section A的教学中彰显“合理安排周末生活”的主题意义,并为最后的“享受周末”做好铺垫(如下图)。

基于主题意义的教学主线确定后,再来设计Section A的教学,学生才有可能达成预期目标。内容上,从“周日野餐”走向“周末活动”;目标上,从“计划野餐”走向“计划周末活动”。

学生要合理安排自己的周末,得说清楚什么人(who)什么时候(when)去哪里(where)做什么事情(what)。就“Who”而言,可以是家人、朋友,也可以是同学等;就“When”而言,可以是周六也可以是周日,甚至可以细化到某个上午或下午;就“Where”而言,可室内可户外;就“What”而言,可以拓展至学习方面、运动方面、娱乐方面、家务方面等。细化以上信息,才有可能实现“合理安排周末”。

深入解析语篇文本,实现对内容的解读从浅层走向深层,概括主题,探寻主题意义,依据语篇内容确定教学主线。在此基础上,明确教学目标之后才能设计单课,以终为始,处理好语篇的信息关联,以保证学生最后能建构知识、发展能力。

二、理清语篇脉络,分析语篇结构,内化语言知识

开展语篇研读要对语篇的文体结构进行分析,提炼语篇中的结构化知识,建立文体特征、语言特点等与主题意义的关联,理清文章脉络和语篇逻辑,抓住文章主旨,体会文章要义,然后根据文章主旨正确理解信息,把握细节信息的附着点。

Unit 4 Topic 2 Section A的语篇类型为电话对话。为理清对话脉络和语篇结构,教师要做到:

从对话的组织脉络入手,引导学生感知基本框架。依托问题“How to make a call?”扫读语篇,划分电话对话的组织框架为“greetings, content and ending”。

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语篇内容,概括主旨。追问“What is the call content about?”以定位语篇内容,使学生理解content所传达意义及主旨。

建立语篇内容间的关联,梳理语篇结构。提问“ How to invite others?”,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语篇内容,理解content的具体内容,并建立内容间的关联(如下图)。

可见,为开展语篇结构分析,教师需要由表及里,梳理框架;为实现对语篇内容的理解,需要由总及分,不断聚焦。整体解读语篇结构,理清对话脉络后,再进行语言学习,才能使语言学习有背景、有情境、有依托。

基于语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电话对话的大意是“Kangkang is inviting Jane。” 。为加深学生对语篇的理解,教师可采用这样的过渡语转入语言学习:“Before invitation, he should check if Jane is free. And then he invites her. ”。利用“How to check and how to invite?”进入对细节信息的学习。

深入语篇,从“The invitation is about a Sunday plan”进入对Plan信息的梳理,并利用“Plan a picnic”的“What to take?”丰满文本,内化语言知识,实现能力转化(如下图)。

基于对话脉络的梳理,学生能快速理解对话内容的组成部分;基于对语篇结构的解读,学生能有效提取知识结构;基于对语篇内容的深度解读,为主题意义的达成提供可能。

三、运用插图信息,转换语篇文体,达成主题意义

主题意义是语篇形成的黏合剂,在语篇构成中具有核心地位,对语篇的信息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语篇配图传递的意义也是语篇主题意义的必要组成成分。基于主题充分解读语篇配图信息,运用所学语言有目的、有逻辑地表达,有利于逐步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

本课从基于语篇的电话对话学习走向深入语篇的Plan a picnic内容学习,初步实现语言知识的内化。融合Section B 中色彩明亮、信息饱满的插图,描述Plan a picnic需要准备的东西,将对话转变为记叙文,插图为学生指明信息描述框架。

语篇从对话文体转变为记叙文文体,描述内容涵盖记叙文的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转换Plan的情境,超越语篇,从Plan a picnic走向Plan a weekend。从“What to do?”的picnic属于entertainment出发,拓展活动安排,可以是娱乐类、学习类、运动类或家务类等,全面完善语言支架,使学生能合理安排周末活动,并利用记叙文的描述要素,有条理地表达丰富的周末生活。如此转换文体运用语言助力本课主题意义的达成(见图1)。

充分利用语篇插图信息,能辅助学生有条理地运用所学语言;转换语篇文体,有利于学生跳出语篇本身去思考语篇的框架结构或篇章组织结构图,以及行文逻辑和语言特征,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梳理和语言辨析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使学生逐步实现语言向素养的转化。

语篇涵盖了英语学习的主题、情境和内容,有针对主题意义的恰当表达,通过特有的文体特征、内在逻辑结构及语言表达形式来组织和呈现语言信息。教师应研读语篇文本,确定语篇话题,在探寻主题意义的基础上设置教学主线;教师应引导学生理清语篇脉络,分析语篇结构,建立语篇内容的内在关联,利用一系列学习活动学习语言;还应充分运用插图,转换语篇文体,丰富语篇内容,完善语言架构,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的素养,达成主题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剑.优化小学英语高年级对话教学的策略探讨[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9(2):51-57.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李敏.基于主题意义的语篇解读[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0(10):32-36,43.

[4]傅咏梅.例谈文本解读缺失和失当对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影响[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4(2):10-14.

[5]雷佳林.试论主题意义在语篇中的作用[J].外语研究,1996(3):10-15.

[6]胡纯.高中英语阅读之语篇文体分析和对比[J].试题与研究,2023(17):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