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篮球,大梦想
2024-10-14许小莉
摘 要:在当前的社会体系中,幼儿教育作为教育阶段的启蒙时期,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传统教育理念上的知识灌输,更强调幼儿的全面发展,而幼儿篮球运动作为一项体能锻炼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实现对综合素养的培养。本文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出发,旨在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有机融入幼儿篮球活动中,为幼儿带来更加丰富有趣且具有教育意义的运动体验。文章在论述教育性、文化包容性等原则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与幼儿篮球相结合的积极影响,针对当前教育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让传统文化与幼儿篮球运动更好地融合,使篮球不再只是运动,而能有效培养幼儿的体能素养和文化认知。
关键词:幼儿篮球 传统文化 融合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9.046
幼儿篮球运动作为一项融合体育与娱乐的活动,为提高幼儿身体素质提供了一个有趣的平台,在幼儿教育迈入全新阶段的教学背景下,教师也可以尝试将传统文化元素与幼儿篮球相结合,探讨如何在篮球运动中注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塑造幼儿优良的品格,实现文化的渗透,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身体素质,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篮球活动成为一种既富有娱乐性,又有文化内涵的工具,使幼儿能够熟练掌握篮球技术以及不同的健身方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凭借篮球课堂的专业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作出积极贡献。
一、幼儿篮球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原则
1.游戏与娱乐性原则
在幼儿篮球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策略需要建立在游戏与娱乐性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巧妙设计篮球游戏,强化幼儿对篮球的浓厚兴趣,让幼儿在运动中体验到乐趣与成就感,这一原则的实施理念在于将运动变得更具有趣味性。将富有娱乐性的传统元素融入幼儿篮球中,可以结合传统舞蹈的动作元素或引入古老的童谣作为篮球训练的背景音乐,使整个幼儿篮球活动更富有趣味性,这样的设计不仅让篮球运动更加引人入胜,同时也为幼儿提供了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有机融合,篮球不再是一项单一的体育运动,更是一个集娱乐学习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篮球活动的吸引力,也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多元化和丰富的平台。
2.教育与培养性原则
教育培养性原则对于促进幼儿篮球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具有保障性作用。这一原则的提出凸显了篮球活动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的教育工具。教师可以以篮球为媒介,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使幼儿在竞争过程中学会尊重、宽容以及努力拼搏的良好品质。与此同时,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与篮球的教育目标也可以实现相互交融。借助传统寓言中蕴含的团队合作精神讲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让每位成员明白自身的作用有多么关键,赋予篮球活动更多的教育内涵,让传统文化在幼儿的成长中可以起到引导和塑造品格的作用。另外,幼儿在篮球运动中不仅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还能够接受全面的教育熏陶,通过与队友合作,领悟到竞技场上的胜利源于团队协作,这种全面发展的素质,既包括了体育方面的技能提升,也涵盖了传统文化内容。
3.文化融合与包容性原则
文化融合与包容性原则在幼儿篮球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设计中,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这一原则的提出,其核心思想在于教师要关注并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多样性。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不同的文化差异,为幼儿提供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篮球体验。如可以在篮球活动中融入传统音乐,向幼儿传达文化的多元性概念,幼儿能够通过音乐,感知到不同文化所蕴含的特色,从而培养对多元文化的欣赏与尊重,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好,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使幼儿在篮球活动中形成更为和谐的团队关系。
二、幼儿篮球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意义
1.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加强幼儿篮球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不仅能够更有效地传承传统文化,还能够为年轻一代开启认识传统文化的大门。传统文化元素在幼儿篮球中的巧妙融入,能够让幼儿通过篮球运动,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在训练过程中加入传统舞蹈的元素,不仅可以为幼儿带来身体上的放松,同时也能够启迪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使幼儿在运动过程中不再单纯学习篮球技巧,而是通过丰富的活动以及欢快的氛围,感受传统文化的温度,这一融合不仅仅是视觉和听觉的良好体验,更是传统文化的深度沉浸,通过在篮球活动中体验传统文化,幼儿能够逐渐建立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让传统乐器的音律和传统舞蹈的舒展动作成为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为幼儿文化理解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2.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
幼儿篮球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也能够为幼儿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提供深刻的引导。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道德观念,如尊敬长辈、团队合作、勤奋努力等,教师在教育融合的过程中,不能仅停留在理论上,可以通过实际的活动和教育过程,将这些道理进行生动呈现,可以通过传统寓言故事,向幼儿传递团队协作的精神,让幼儿在篮球运动中深刻领悟到合作的重要性,使幼儿在运动中学到技能,培养其道德意识。还可以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在运动中树立道德准则,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一些良好价值观的实际应用,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更积极的态度,为幼儿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正面影响。
3.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
幼儿篮球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在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传统文化的融入不仅仅是简单的元素叠加,而是致力于为幼儿创造一个富有文化多样性的运动环境,使幼儿能够欣赏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类型的文化要素,例如,在幼儿篮球比赛前,可以播放节奏明快的鼓乐,或是在训练过程中引入亚洲传统舞蹈的动作,让幼儿在篮球运动中充分感受到文化的丰富和多元。促使幼儿在篮球团队运动中,提高文化包容性,通过共同的运动体验实现共鸣,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运动氛围中变得更加开朗,这样的教育方针不仅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文化视野,也为幼儿在多元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幼儿篮球与传统文化的融合难点
1.幼儿参与兴趣不足
幼儿对传统文化元素与幼儿篮球相结合的教学参与兴趣不足,其主要原因源于幼儿年龄较小,对于复杂或地域性较强的传统文化元素可能感到难以理解。传统文化常常会涵盖深层次的历史价值观念以及符号体系,对于幼儿而言,超出了目前的认知水平,因此,在引入传统文化元素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认知发展阶段,选择更符合现阶段水平的内容,避免让传统文化变得过于抽象而复杂。再加上幼儿由于年龄特点,对新鲜事物和有趣的活动更容易提起兴趣,过于单一的篮球活动也无法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篮球训练时,需要巧妙融合传统文化元素设计活动,使传统文化成为吸引幼儿参与的元素,增强运动的趣味性,让幼儿与传统文化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实现教育融合的目标。
2.缺乏教育资源工具
缺乏足够的教育资源与工具是幼儿篮球与传统文化融合所面临的另一挑战。教师在引入传统文化元素时,通常需要涉及传统音乐、服饰或器乐等资源,幼儿篮球运动也需要一定的开阔场地和篮球器材等,而部分幼儿园并不重视传统文化资源或幼儿篮球教育,整体的教育体系聚焦于现代科学上,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自然会受到忽视,导致教育者在融合活动中难以获取适当的资源,尤其是在地理位置相对偏远或资源匮乏的园区。因此,想要进一步提高教育融合质量,不仅需要教育者提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也需要幼儿园提供丰富的资源材料,与之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还可以借助社区资源,为幼儿提供更全面的传统文化体验。幼儿在充分体验传统音乐的演奏,或穿上传统服饰参与篮球活动时,可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3.难以实现文化平衡
如何在幼儿篮球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之间实现平衡,也是当前教育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这一问题的本质在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需要找一个恰到好处的平衡点,既能够让篮球活动充满活力,又不失传统文化元素的独特性。传统文化往往包含了深厚的历史,而篮球作为一项现代运动,更强调团队活力以及协调合作,具有快捷的特点,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让这项运动变得较为庄重,甚至显得呆板,不符合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因此,教师在设计融合活动时,需要考虑以幼儿为中心,注重融合活动的趣味性与互动性,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有限的理解能力,将传统文化变得更为简单和直观,巧妙地将传统文化元素简化,或通过生动的故事,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呈现,确保幼儿能够理解并积极参与。
四、幼儿篮球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举措
1.趣味篮球冒险活动
教师想要巧妙地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幼儿篮球训练,可以通过创设富有探险感的游戏环节或任务,让幼儿在挑战的过程中体验传统文化的趣味性。
例如,可以在幼儿篮球场地设置“传统宝藏”点,幼儿需要运用投篮、运球等篮球技能,穿越整个场地,解锁传统宝藏点,当幼儿成功找到并完成相应的篮球动作后,可以获得一定的中国红包,教育者可以讲解红包的文化背景,介绍中国不同的传统节庆习俗,奖品可以设计成富有国风元素的小扇子、笔记本、玩具等,使得幼儿的篮球训练不再单调,而是充满趣味和创意,幼儿在运动及玩耍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身体,提高了肢体的协调能力,探索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还能够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奇妙之处,同时拓展对世界不同文化的认知,培养出更为广泛的兴趣爱好。
2.传统文化小篮球工坊
传统文化小篮球工坊这一教学举措的创设,则是为幼儿提供了一次与传统文化亲密接触的机会,教师通过引导幼儿动手制作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篮球小道具,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与好奇心,在这样的教学工坊中,幼儿可以亲自参与篮球道具的制作,不仅锻炼了手工技能,还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以古筝为例,在工坊中,教师可以提供篮球,引导幼儿在篮球上粘贴古筝的图案,模仿传统乐器的形状,让幼儿亲自动手,将制作好的篮球用于篮球训练。通过这一制作过程,幼儿不仅学到了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篮球运动有机结合起来,如利用自己制作的篮球进行投篮练习,还可以在运动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趣味,让传统文化变得更加生动,教师也可以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将优秀成果进行展示,并让幼儿自己讲解,增强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通过这一创意性的融合活动,可以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丰富传统文化知识。
3.趣味传统文化挑战
教师想要提高传统文化与幼儿篮球的融合效果,还可以通过设计趣味传统文化挑战,激发幼儿的兴趣,在此活动中,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竞技挑战环节,提高幼儿的篮球技能,为幼儿呈现丰富且多元的传统文化知识。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名为“传统文化障碍赛”的挑战,将篮球场模拟成我国传统庙会的场景,在这个挑战中,需要设置各种传统文化元素的障碍,比如模拟舞龙、跨越庙会摊位等,幼儿需要巧妙运用篮球技巧和灵活的身体协调能力,成功跨越这些障碍,由于每一个障碍点都融入了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这样的设计不仅考验了幼儿的篮球技能,还能够让幼儿在挑战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趣味,引导幼儿发现并深入了解这些传统文化元素,这样的融合活动不仅让篮球训练变得更为有趣,也拓展了幼儿对传统文化多样性的认知,使幼儿体验到了传统文化的丰富魅力。
4.传统文化体育游戏日
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立传统文化体育游戏日,加强传统文化元素与幼儿篮球的深度融合,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篮球活动中,创造一个多元文化的篮球体验,提高幼儿的篮球技能。
例如,组织传统文化的小组合作比赛,每个小组代表不同的地区,通过传统文化体育游戏,锻炼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分别展示不同小组的篮球技能水平,传统文化日中,增加投篮环节,让小组在完成指定动作后迅速投篮,从而结合传统文化游戏与篮球技巧的训练,让幼儿可以感受到不同地区传统文化之间的区别与趣味性,还能让传统文化与幼儿篮球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同时也能够在趣味性的运动环节中,促进幼儿对传统文化和篮球运动的深入理解,使二者能够相互促进,为幼儿带来更为丰富且富有文化底蕴的运动体验。
综上所述,幼儿篮球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不仅仅是一场运动的结合,更是对幼儿全面发展的一次启迪,通过文章的深入探讨,教育者也能够深刻认识到,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融合传统文化,可以为其打开更为广阔的认知空间,在这一融合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篮球成为幼儿锻炼身体,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的工具,更要让它成为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使幼儿在篮球运动的过程中塑造坚韧的品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实现精神层面的提升,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找到一种更具活力和有趣的表达形式,为幼儿带来全面发展的机遇和平台,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吸收文化知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 吴晨《小篮球大世界——例谈幼儿篮球活动的指导策略》,《江苏教育研究:实践》2016年第12期。
[2] 金钊《小小篮球,大大世界——幼儿篮球教学活动的构建策略》,《拳击与格斗》2023年第11期。
[3] 谢琴芬《小小篮球,大大世界——幼儿篮球教学活动的构建策略》,《儿童绘本》2021年第7期。
[4] 施佩娟《篮球小世界,运动大人生——幼儿园篮球活动开展策略浅探》,《好家长》2016年第12期。
(许小莉,1987年生,女,汉族,江苏人,大学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幼儿特色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