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不“小”与教师不“大”
2024-10-11秦祥涛
【摘要】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教师要顺应教育规律,不断认识和深化儿童作为研究者的课堂教学优势。以儿童为主体,支持儿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高质量的研究性学习,不断让学习在课堂真实发生,让儿童感受学习的快乐,进而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儿童研究;高质量;小学语文课堂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小孩不小”的主张,但一直以来在教育领域儿童始终处于一个“被忽略位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家越来越认识到儿童身上所蕴藏的巨大能量。教师要顺应教育规律,不断认识和深化儿童作为研究者的课堂教学优势。以儿童为主体,支持儿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高质量的研究性学习,让儿童感受学习的快乐,进而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一、“小孩不小”:以研究建构儿童学习的主线
1.初心不“小”:儿童是天生的“研究者”
儿童的初心是一种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是能够不断追问的探索精神。儿童对世界的探索无惧、真诚,是出自本心的真研究。儿童用想象与世界互动。想象是儿童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创造世界的独特能力和鲜明特质。因此,儿童是天生的研究者,就像蒙台梭利说的,“儿童是上帝派来的密探”。笔者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小小年纪的王维离家甚远,出示一个知识卡片:王维的家乡在山西省永济市,而当时的京城在陕西省西安市。此时,一位学生举手问:“老师,为什么王维的家乡在山西,而诗题却说‘忆山东兄弟’?”儿童对未知的信息总是带着好奇的眼光去质疑、探索。原来,古时山西和陕西以华山为界,华山以东是山西省,称之为“山东”,因此诗题中的“山东”并非我们现在的山东省。
2.身份不“小”:儿童是学习的主体
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因为他们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品质。陶行知先生曾这样定义“学生”:“‘学’字的意思,是要自己去学,并不是坐而受教;‘生’字的意思,是生活或者生存。将两个字放在一起来看,就是自主地学会生活,也就是学习人生之道。” 在语文课堂中以儿童为主体,就要尽可能地给儿童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份尝试成功的愉悦,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课堂上的儿童研究就是还原儿童“天生的学习者”的身份和属性,让儿童越来越会学习并喜爱学习。笔者特别喜欢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 有的时候,教师需要向儿童“示弱”,把“研究项目”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他们便会有千奇百怪的创意,会给我们无限的教育灵感。
3.能力不“小”:儿童也有创造思维
每个儿童走进课堂时都带着自己对生活和学习的独特经验。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就其天性来讲, 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 是世界的发现者。”当我们赋予课堂以“研究”的味道,顺应儿童自由和探索的天性,他们就能在课堂中大显身手,在研究中生成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成果来。教师设计的学习活动应和儿童的生活联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可操作的活动;事前应有充足准备,目标明确、组织到位,各种动作和材料都要合乎儿童的经验能力和兴趣。成尚荣先生曾这样定义“儿童研究”的过程:“当儿童在学习的时候,他才会进入学习状态;当儿童真学习的时候,他才会经历真实的过程,才会有真实的自我存在;当儿童会学习的时候,他才会在学习中享受和成长;当儿童创造性学习的时候,他才会萌发创意,成为有个性、有创新精神的人。”可见,儿童也有创造思维,我们要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兴趣和探究的习惯,因为这些将会是儿童成长的终身财富。
二、“教师不大”:支持儿童研究的教师身份转化
1.支持儿童研究:教师是学习环境建构者
长久以来,很多教师像一位“大家长”“大先生”,禁锢儿童天性的同时,也违背了教育的规律,阻碍儿童健康快乐成长。而建构高质量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需要不断转变自己的身份。首先,教师是学习环境的建构者。钟启泉教授曾说:“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之际,必须从学习与学习者的角度重新审视教育实践,构思学习者展开主体性活动的学习环境。”例如,儿童在课堂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学习,并不是有了研究主题、研究任务即可。它需要教师长期在班级中进行儿童研究的规划与训练,如小组的建制、任务分工、成果呈现的形式等,都需要小组在训练中不断完善;其次,学习场景的资源还包括在实践过程中必备的辅助工具,如便签、剪刀、胶水等。笔者在执教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海上日出》这一课时,便提前将传统两人座位改成了四人围坐的圆桌,并且提前布置学生准备了纸张、水彩笔、剪刀等工具,这样便于在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的儿童研究小项目“感悟海上日出的景象,领悟课文的写法”,他们需要合作绘制出太阳在海上位置、光亮、颜色的变化。
2.与儿童一起研究:教师是课堂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教师是儿童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伙伴,要与儿童一起进行课堂学习研究。一旦我们赋予儿童更多的信任,孩子们的能力与天性会得到尽可能的释放。就像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教师要具备‘孩子的心灵’,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天地,发现他们潜在的创造力。”在《海上日出》的课例中,笔者就不断走到各个研究小组中去,不断与学生交流:作者写出了海上日出的哪些变化?是怎样写的呢?我们该怎样用画笔呈现这样的变化?当然最重要的是,“支持儿童研究”,教师要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参与者,要依据学科特质,创设符合儿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情境,予以儿童研究最大的行动支持。
3.以儿童为师:教师也是课堂的学习者
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得知识经验的学习场,是滋养和孕育学生学习能力的能量场,也是每一个孩子个性得以张扬的艺术场。好的教与学关系建构,能够让孩子自发地生长出对课堂学习的憧憬与热爱,彰显独特的生命意义。教师与儿童一样,也是课堂的学习者。课堂上,既有知识体系的更新,更有从儿童身上习得的特有的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视角。以儿童为师,教师只有克服“主体意识淡漠”“科学精神不足”“民主理念匮乏”等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产生自我解放和行动的力量,才能高扬起教学的理想,走出功利主义的生存状态,建构自己的主体意识。《海上日出》这一课在成果汇报时,有很多小组“脑洞大开”:有的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有的用思维导图来展现,还有的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加以展示。配上学生的绘画功底,完全呈现了巴金在海上看到的那幅日出的情景,再加上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堂生成了太多的精彩瞬间。
三、以“小”见“大”:建构高质量小学语文课堂的策略
1.设计“小项目”学习,彰显语文课堂学习“大格局”
儿童研究中的“项目式学习”,研究视角贵在“小”,是儿童想做的、可以做的研究,是基于儿童身心特点、以文本为载体的一次探究式学习。“小项目”可以是基于课堂上认知重难点提炼的某个小项目,也可以是课内延伸到课外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小项目。通过一定的主题引领、聚合下的“问题串”,为学生的深入探究搭建“脚手架”,拓展儿童研究深度和广度。这样的“小项目”学习,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推动其与伙伴合作学习,建立起学习共同体,培养整合创新思维,彰显语文课堂学习的“大格局”。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为例:
小项目: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呢?
请你默读课文第4段x/38wagz6BRtd2yMzIzyjhy9GfSuduQmKvWJYIh80Kk=,快速画出相关句子。
(1)读一读画的句子。圈出这段话中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词。
(2)说一说找到的动词:触、变、巴、拉、贴、爬。(指生再读)
(3)看爬山虎爬墙动态视频演示,师生合作朗读,同桌之间试一试,小组合作轮读。
(4)结合这些动词,讲一讲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小组之间说一说。指生上台说。说说爬山虎爬墙的哪个动词让你印象深刻?(朗读再体会)
(5)重点解读“巴”和“爬”。再读一读深入体会。
2.创设开放式师生“小对话”,彰显儿童思维“大活力”
从本质上说,教学对话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的语文实践。在教师提前备课、学生有丰富学习经验的前提下,师生就一个学习文本进行思维的讨论与碰撞。在语文课堂中,师生之间的对话,形成的是儿童思维活力的核心,是善于发现、善于建构的阅读能力。伙伴对话是儿童研究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它具有思维激发作用和学习认知的分享作用。在儿童研究的过程当中,我们要让伙伴对话显性化,着力于一个“研究点”,不断让对话成为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生长点。这样便于教师把握其表现与质量,反思效果,调整教学。因而,课堂上有品质的师生“小对话”应该是预设的,指向了儿童自我对话的“思维核心”,指向了伙伴对话时的“伙伴智慧”“即时发现”,这些都将激发儿童思维的活力,提升其课堂表达能力。
3.分享发布研究的“小成果”,彰显儿童研究“大品质”
儿童研究最终指向的就是课堂的研究成果。高质量小学语文课堂里的研究成果,既可以是显性的,即看得见的研究单、儿童分析的小故事、学生课后拓展学习的研究小报告等;也可以是隐性的,指向学生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研究品格,如课堂表达的能力、习作的观察能力等。有了一系列在儿童研究实践下生成的学习成果,语文课堂便会充满活力,并延续到学生的课后学习,形成良性循环。当然,成果的提炼就是对儿童研究最有利的支持,也是高质量语文课堂建构的重要保障。
儿童研究是教育的一种智慧,是当下儿童学习的一种绝佳路径,它既关注儿童学习的主体性,又契合了时代赋予儿童所应具备的创造品质。当我们秉持着“小孩不‘小’”“教师不‘大’”的理念,坚持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前提,创新课堂模式,以小见大,充分尊重儿童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样就可以让儿童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着研究,学着成长,学着创造,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注:本文系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指向创造性成长的儿童研究素养培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BHA230111)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力学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