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策展”课例谈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
2024-10-11张璐丁劲松
编者按:近年来,江苏省扬中市外国语小学教育集团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在综合实践活动和跨学科主题学习领域,全校教研团队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现选取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展示。
【摘要】跨学科教育是落实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然选择。如何确定跨学科主题?如何设计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可以以“策展”为切入口,将语文学科与“策展”这门跨学科、多元化的专业课程相结合,对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进行探究。
【关键词】跨学科学习;“策展”;实践活动;多元评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旨在通过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新课标要求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来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明确要求聚焦“核心素养”,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如何确定跨学科主题?如何设计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这些问题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尝试,积累经验。
一、创设“策展”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是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是其三个鲜明的特点。主题选择、情境创设是跨学科课程设计最核心的问题。主题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目标,同时也决定了主题任务是否有足够的探究空间和深度。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明确提出了要在广阔的学习和生活情境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这意味着,语文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语文学科本身,而应该与其他学科和生活实际相互关联。
主题从何而来?新课标对于不同学段跨学科学习内容有明确要求,这些学习内容就是提炼学习主题的依据。第三学段要求在参与学校和社区举办的相关活动后,能运用作品、图片、语言、文字、探究等“多种形式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感受”,“策展”就是这样一个综合性活动。如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时,可以“建云上鲁迅纪念馆”为跨学科主题,设计跨学科学习任务群。
六年级的学生即将毕业,每年教师都会策划毕业课程,开展跨学科主题研究。学生在学校的“家乡课程”研究中已经获得了一些“策划展览”的经验。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属于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策展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整合能力和拓展能力。其实策展从专业角度来讲,是一门跨学科、多元化的专业课程,需要有艺术、设计、文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这样一个适切的语文跨学科学习主题,能够很自tCzEnwJ5vXbmo3zzwaE7ag==然地将学习情境、内容、方法、资源以及课程目标凝聚为一个整体,然后通过学习任务释放出强大力量。因此,我们决定共同创设策展任务情境:创建“云上鲁迅纪念馆”,并搭建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框架。引导学生围绕核心主题任务,将读到的、悟到的关于鲁迅的学习成果进行多形式的呈现,学生的学习就在创建纪念馆这一真实情境中真实发生。策展任务从真实情境中来,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能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力与创造力。
二、开展“策展”活动,寻找语文落点
在设计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时,搭建适合的学习支架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应该以体验、实践为主,给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主性,成果呈现的形式也应更加多样。
在“走近杜甫”这一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同样以“策展”为主题,设置了三项任务:发布策展任务;制作展板内容;设计展览结语及留言。接下来围绕“任务一:发布策展任务”,来谈一谈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寻找语文落脚点。
活动一:回顾梳理,发布任务。引导学生回顾在家乡课程研究中的活动过程,这样就能将他们内在的、隐性的、碎片化的认知逐步梳理,转变成有结构的、反复利用的,并且对他人有价值的经验。
活动二:补充策展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补充策展的专业知识,让学生在不同的资料中提取关键信息,使学生在布展规划时知道应该做些什么。
活动三:制订策展规划。在活动环节中,要引导学生做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制订规划。规划的环节,就是要让学生围绕选题,立足实际问题,明晰探究思路,制订探究计划。在这一过程中,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求进步”。
活动四:制作宣传海报。学生以小组合作的任务模式完成展览宣传海报,主图的选择也考验着学生对杜甫及其作品的理解。学生用书写、拼贴、美化等多学科整合的方式实现跨学科的内容建构。这些活动从美术、设计等角度调动着学生的多领域关键能力。
活动过程中,当学生遇到设计规划难点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读杜甫的诗文,从具体的理解中寻求答案。这样的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不仅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也引导学生学会整合多学科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三、聚焦“策展”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评价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多种评价方式和多元互动的评价主体。“策展”过程中,通过多元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语文能力。
1.评价侧重成果化
新课标在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指出:“评价主要以学生在各类探究活动中的表现,以及活动过程中完成的方案、海报、调研报告、视频资料等学习成果为依据。”因此,可以创办一系列成果展示活动来评价学生。同时,跨学科学习的评价是指向学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任务的能力,基于语文学科的特点,应重点关注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建云上鲁迅纪念馆”跨学科学习活动中,教师设计展陈作品,对学生过程性学习进行评价。“云上鲁迅纪念馆”的场馆设计以及展品陈列等都是考察的重点。通过学生完成场馆陈列的情况,便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初步判断。在“走近杜甫”这一主题活动中,为评价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结合布展、设计宣传海报,开展“我为展览做宣传”活动,为全校师生宣讲是一项评价性任务。这样的评价不仅能检验任务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研究深度,同时也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评价手段立体化
数字化技术拓展了语文教学的时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优势,让评价手段立体化。跨学科学习是一种注重实际应用和多学科融合的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习评价至关重要。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将评价嵌入学习过程,可以通过使用数据收集工具来实现,例如在线调查工具。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教师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留下清晰的痕迹。
如在创建鲁迅云上纪念馆的过程中,为了展示学生的成果作品并选择有价值的展览作品,结合跨学科学习的特点、此次活动的学习目标等,利用网上投票小程序,创建了“场馆作品PK赛”投票活动,对学生作品进行展示、投票。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学习过程进行数据分析并有针对性地调整,关注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可以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跨学科学习的优势,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双减’背景下‘实学课堂’建设与区域推进的实践研究”(编号:B/2022/03/4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朱红云“跨学科主题学习”名师工作站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中市外国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