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五育融合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设计(三)

2024-10-10魏善春秦伟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4年10期

近年来,传统文化的复兴成为一种趋势,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传统节日不仅是学生亲近、体验及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还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的知识体系与生动的民俗表达,为跨学科主题学习提供了切入点。基于此,本案例以“节日里的中国:探传统节日,承中国表达”为主题,以语文学科为核心,整合美术、音乐、道德与法治、劳动、信息科技等学科内容,展开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为学生参与“传统节日民俗大联欢”等系列活动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支持。在此过程中,学生既是参与者又是观察者,在体会文化传承重要性的同时,通过实践增强了文化自信、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审美创造力,全面提升了跨学科综合素养。

一、主题选择与分析

跨学科学习主题既是学科间建立关联的桥梁,又是实现学习目标的枢纽。设计“节日里的中国:探传统节日,承中国表达”这个主题,基于以下三方面原因。首先,回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跨学科学习要求。课程标准指出,跨学科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而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故事讲述、民间歌谣传唱和诗词朗诵等民俗表达形式,为学生搭建了语文实践学习平台。其次,融合多学科知识。学校教学虽然通常以分科方式进行,但学生的生活体验、认知发展是一个涉及多元素的综合体,传统文化及民俗表达,不仅与语文学科的“文化自信”“审美创造”等核心素养紧密相关,还与美术、音乐、道德与法治、劳动等学科有着密切联系,为跨学科主题学习提供了融合点。最后,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精神内涵,与当代生活紧密相连,为跨学科主题学习营造了真实情境。

二、学习目标锚定

本案例的学习主题既契合课程方案及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小学语文教材对第一、二、三学段“传统节日及民俗”持续迭代的语文要素设计及学习要求,凸显主导学科的基础知识,又观照第二、三学段中“传统节日民俗表达形式”的相关内容,重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对话和共鸣。

基于此,教师确定如下学习目标:①搜集资料,了解传统节日及节日习俗的起源、历史发展及背后的文化寓意,锻炼搜集、整合、筛选信息的能力(涉及语文、道德与法治学科);②比较传统节日习俗表达形式的异同,发现家乡民俗的独特性,并运用摘抄、拍照、画图、写作、PPT演示、思维导图、3D建模等方式分享成果,培养甄别、筛选体现正确价值取向的民俗文化的能力,发展批判性思维(涉及语文、道德与法治、美术、音乐、劳动、信息科技学科);③通过活动展示,深刻体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中国表达,体验不同时代、地域的民风民俗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涉及语文、道德与法治学科)。

三、学习内容组织

1.大概念问题驱动

本案例以“丰富的传统节日民俗彰显文化自信”大概念统领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以驱动性问题助力学生探究体现人情美、地域美且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民俗。教师紧扣学习目标确定以下三个驱动性问题:①传统节日及节日民俗有哪些?(针对目标1)②传统节日民俗有哪些表达形式?(针对目标2)③不同时代、地域民俗的不同表达方式如何体现文化自信?(针对目标3)。

2.学习任务链设计

本案例设计了“溯流探源知民俗”“丰富多彩现民俗”“各美其美承民俗”3个序列性任务,驱动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发现民俗魅力,坚定文化自信。

任务一:溯流探源知民俗。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并确定一个具体的传统节日进行深入研究,搜集、整理关于传统节日民俗的起源、历史发展及寓意等资料,获得关于民俗的具体知识,感受其悠久的历史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任务二:丰富多彩现民俗。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传统节日民俗表达形式的多样性,通过写一写、做一做、画一画、唱一唱等实践方式,横向比较不同民族传统节日习俗的异同,学会倾听他人学习收获并提出个性化见解,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任务三:各美其美承民俗。教师指导学生深入探索不同时代、地域传统节日民俗的表达形式,分析其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并通过分享会、演讲、讨论、辩论和调查研究的方式充分表达个人见解,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彰显中国表达的力量。

3.“主学科+多学科”的内容组成

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坚守主学科的知识逻辑立场时,要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融入相应学科知识的学习。

本案例以语文学科为龙头,整合了统编版语文二年级的《传统节日》、三年级的《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六年级的《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藏戏》《习作:家乡的风俗》等学习内容,明确了搜集传统节日资料、交流节日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等学习要求,并随着学习任务的推进,适时融入音乐、美术、道德与法治、劳动与信息科技等学科内容的学习。其中,音乐学科的学习内容是人音版音乐教材二年级的《乃哟乃》、苏教版音乐三年级的《爷爷为我打月饼》;美术学科的学习内容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的《快乐的节日》、四年级的《中国民间玩具》、五年级的《贺卡》;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内容是统编版三年级的《请到我的家乡来》、四年级的《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劳动学科的学习内容是人教版教材二年级的《做月饼》、三年级的《福字台历》《剪纸团花》《立体贺卡》、五年级的《鞭炮结》《吉祥挂饰》;信息科技学科的学习内容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的《创作演示文稿》、五年级的《初识Scratch》《初识3D建模》;等等。

四、教与学的实施过程

1.学习活动的设计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学生主导的探究性活动,本案例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设计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经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通过角色扮演、游戏闯关、公开演讲、辩论交流、调查研究等活动,不断提升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1:通过查阅资料、请教长辈和专家、实地参观,了解传统节日民俗有哪些,然后确定学习伙伴并选定小组探究的传统节日民俗,用表格、思维导图、手抄报等方式记录民俗的来源、历史发展及寓意。活动2:制作月饼、青团、重阳糕等美食并邀请同学品尝;穿土家族服饰唱《乃哟乃》民歌;现场学习编制中国结、五彩手链;用Scratch技术设计“保护屈原的小粽子”“赶走年兽的勇士”等小游戏并邀请同学闯关;用3D打印技术呈现剪纸窗花、龙舟、中秋灯笼,并在“校园传统节日民俗联欢会”活动中展示。活动3:举办以“电子红包会成为传统节日新民俗吗?”为主题的辩论赛,围绕主题撰写演讲稿、制作PPT,进行“我是民俗传讲人”的演讲,开展“关于海外侨胞如何过新年”的研学调查。

2.教师的指导和协助

根据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焦尔当的观点,未来的教师应当做学习者的“旅伴”,在学习者遇到难题时提供必要的支持。本案例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与协助体现在多个方面,如活动1中,教师协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制订活动计划,指导学生合理分工,学会统筹人力和时间安排;活动2中,教师对学生在“传统节日民俗大联欢”活动中展示的传统民俗的表现形式,如唱民歌、手工编织等,给予专业的技术指导和支持;活动3中,教师说明年级宣讲会和辩论赛等的规划、程序和要求,简要介绍调研报告的撰写方法,辅助学生呈现高质量的演讲和论辩。

3.弹性的教学时间和空间

在教学环境方面,本案例既关注学习教材中与传统节日民俗相关的重点知识,又重视课外拓展,鼓励学生通过请教长辈和专家、搜索网络资源、实地考察民俗馆等方式,深入探究传统节日民俗。

教学时间可以灵活安排,以适应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习节奏。例如,在春季学期,三年级学生刚刚经历了具有浓厚传统节日氛围的春节,紧接着的元宵节、清明节和端午节又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情境。因此,活动1可以于春季学期适时开展,活动2、3则可以安排在暑假、课后延时服务或校外实践活动等时段,为学生呈现与展示学习成果提供充足的准备时间。

五、学习评价设计

首先,贯穿过程性评价。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学习笔记分析、文稿制作效果评价等,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深入研讨等方面的进步,并据此发现学生的困难,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和支持。活动1开展过程中,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倾听同伴意见,与同伴对话,进行思维碰撞,为同伴的观点做补充,修正自己的不足,实现了生生合作和共同进步。

其次,关注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专注于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应用能力以及思维的发展。如活动2中,教师根据学习任务特点设计表现性评价量表,详细描述评分规则,包括演讲、辩论的结构,语言表达的流畅度,内容的深度,创意展示等方面,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学习要求,进而明确努力的方向。如在用Scratch设计小游戏的活动中,学生将小粽子设置成各种有趣的表情包,这体现了学生在传统节日民俗表达方面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予以等级评价。

最后,重视多元主体评价。如在“电子红包会成为传统节日新民俗吗?”辩论赛中,学生自评从前期准备到成果展现各方面的表现,互评小组组员参与度。这样的评价设计让每一个个体既能成为自我驱动的学习者,又能有效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本案例中,教师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做月饼、赏月、做吉祥挂件、猜灯谜等学生活动,并就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评价。这样既能融洽亲子关系,又能传承民俗的人情美。

(秦伟系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