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教研激活一池春水
2024-10-10姜楚华刘佳孙爱蓉
4月11日,恩施市金桂小学的师生迎来了期盼已久的“节日”——协同教研基地建设活动日。活动当天,在州教科院小学数学教研员严奉华的带领下,恩施市实验小学、清江外国语学校、湖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等6所学校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法学科名师团队齐聚金桂,围绕大单元主题教学共同奉献教学智慧,分享教学经验,破解教学难题。“如果把全州所有学校比作水,协同教研就如同一股清风激活了一池春水。”看着室外如注的夏雨,龚道敏的思维变得更加灵动。
静水易腐,流泉常新
恩施州的协同教研肇始于2018年。彼时,在州教育局的领导下,州教科院带领全州教科研人员聚焦影响当地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些成果为推动全州教育优质均衡、优质特色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得到各级领导的认可。
然而,具有忧患意识、对全州教科研工作态势了然于胸的龚道敏,敏锐地发现了好形势下隐藏的深层次问题:区域发展不够平衡,顶层设计不够健全。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教研主体虚无化,教研内容碎片化,教研过程形式化,教研制度无序化。虚无化主要表现在教研主体多,但工作效率不高,也就是有些区域的教育主管部门、教科研机构、学校、教师看似都在抓教研工作,但面对实际问题时“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难以形成合力;碎片化突出表现在每学期的教研工作表面上抓得“热热闹闹”,但“东一榔头西一棒”,内容不聚焦、无重点;形式化表现在把教研当作负担,“为教研而教研”,活动中走过场;无序化表现在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教研评价制度,教研工作“出力不讨好”。
“静水易腐,流泉常新,”龚道敏说,“州教科院领导班子通过对典型区域和案例的定性、定量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传统的教科研方式、方法让大家形成了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导致好的区域(学校)越来越好,差的区域(学校)越来越差,而解决的办法是健全顶层设计,先用自上而下的方式打破这种‘定式’和依赖,让大家的思维活起来,让解决问题的路径新起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协同教研”理念应运而生。有着十几年州教科院管理经验、行事一向稳健的龚道敏深知变革的艰难与风险。在他看来,推动这项变革的当务之急是想清楚协同教研究竟“是什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组织各级各类教科研人员、一线教师、专家进行了多次“头脑风暴”,最终大家一致认为,协同教研既是思想论,又是方法论。
就思想而言,它体现的是“共生发展、整分结合、多向交互、指向成长”的理念。共生发展是教研主体的愿景,主要解决合力不足的问题,也就是教研主体围绕推动区域(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整合各方力量,构建开放、人本、便捷的教研体系,促使学生、教师、学校等共同发展。整分结合指向教研内容,主要解决内容碎片化问题,也就是在系统论的统领下,结合学科、学段、学校实际,整体规划教研内容,形成课堂教学、学科课程、学业质量评价变革等大主题,学科实践活动、学科课程开发等中主题,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等小主题,进而构建不同层级的教研课程,以课促研。多向交互指向教研过程,主要解决教研形式化问题,也就是打破传统教研单向输出的模式,让所有教研参与者(学科专家、教科研人员、教师以及学校等)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卷入教研场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个性化、智能化、网格化的教研格局。指向成长聚焦评价制度建设,也就是围绕基于证据的评价理念,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一系列成体系的评价指标,并用它们促进教研工作发展,达成专家资料积累、教科研人员素养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区域(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
思想的高度决定工作的高度,全程参与了过程性论证的恩施州教科院党总支书记袁玉荣认为,恩施州的协同教研工作之所以能高起点、稳推进、见效快,最根本的原因是一开始就厘清了理念问题,知道路往哪里走。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
如果缺乏落地的措施,再好的思想都只能是空中楼阁。州教科院决定在全州推动协同教研之前,围绕推动方法进行充分讨论,初步确定了“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教研机构为主体、中小学校为基地、教师为主角”的基本路径。
在恩施州,协同教研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州教育局分管教育教学工作的副局长周文忠介绍,不论是州,还是县(市),重要的方案以教育局名义下发,重要的活动“一把手”参加,已经成为工作常态。此外,州教育局在对各县(市)的年度工作考核中,将协同教研工作开展成效作为重要考核项。
以州教科院为首的教研机构,重点通过协同教研基地建设、成立教指委(教学指导委员会)两项举措,推动协同教研落实。
2018年5月,州教科院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通过层层申报、遴选,确定了恩施市实验小学、恩施市龙凤初级中学等20所首批“协同教研基地学校”,它们分散在全州8个县(市)。与基地校同时组建的还有以州、县(市)两级教研员和学校骨干教师为成员的协同教研团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以课程教学改革、学校德育建设、教师专业成长为主要研究内容,推动协同教研基地学校建设。
恩施市实验小学当时正面临一个困境——新招录的年轻教师多,进入“角色”慢,然而学校生多师少,“一个萝卜一个坑”,不可能给他们三五年的时间缓慢成长。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协同教研团队经过慎重思考、论证,创造性地推出“天天赛课”制度。具体操作方法是:每位教师每学期上好一节研讨课,赛课安排具体到时间、地点、主讲人、授课名称、观课人,赛课方案每学期初由学科教研组统筹安排与发布,让大家心中有数、有备而来;在研讨课的基础上,每个教研组推荐一至二节精品课,集中时间面向全校展示;同时,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和优秀骨干教师每学期上一节示范课。当年新招录的年轻教师付大丽,现在已成为全市优秀教师,她的身份也由上研讨课教师转变成上示范课教师。谈到个人专业成长,她不无感慨地说:“研讨课让我学到了基本方法,精品课让我掌握了基本技巧,示范课让我领悟了教育思想。在这样的过程中,我的专业素养不知不觉地提升了,正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有了“开门红”,州教科院指导县(市)逐步、有序地扩大了基地校范围,截至2021年底,州、县(市)两级基地校数量达到120个。2023年,州教科院在总结协同教研基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启动了示范性协同教研基地建设工作。示范的标准是“四个一”,即有一套科学的治理规范,有一支水平精湛的协同团队,有一系列主题集中的教研活动,有一批含金量高的教研成果。
基地校建设过程中,一个问题逐渐显现——协同教研团队的力量相对薄弱,难以统筹全州的优势资源为学科高质量发展服务。问题反馈给龚道敏后,他受自身被聘为教育部教指委委员的启发,当机立断,启动了成立恩施州基础教育教指委工作。2019年,在州教育局领导下,州教科院成立了由州相关学科教研员任秘书,相关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教学名师为成员的高中9门学科的教指委,主要职责是以课堂教学、质量监测、教师培训为研究、指导、服务内容,为全州高中阶段的协同教研工作保驾护航。为了保障教指委的纯洁性、专业性、权威性,州教科院在教指委成立之初就设计了退出机制——每届任期3年,期满后考核不合格者自动退出。首届教指委2022年5月31日期满,换届时有10人因考核不合格被淘汰。为了保持教指委活力,州教科院经过严格评审,及时从全州30所高中学校遴选出25名优秀教师补充进教指委队伍。同年,义务教育阶段的37个州级教指委成立。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咸丰县等教研机构也先后成立了县(市)级教指委。建始县教学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屈向阳认为,州、县(市)两级教指委对推进协同教研工作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这些举措的加持下,学校和教师被深度卷入教研工作。金桂小学校长唐海英介绍,大单元教学的教研主题是学校结合自身需求提出的,在活动之前,学校已经组织教师围绕主题进行了一系列实践与研究,大家有一些心得,也产生了很多困惑,在此基础上开展协同教研,指向明确,针对性强,所以教师参与热情高,活动效果好。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恩施州教科院副院长向贤琼欣喜地说,“经过6年多的实践与完善,我们发现最初确定的协同教研基本路径很好地发挥了各方优势,是一条科学的路径,所以我们取四个关键词(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学校、教师)的英文首字母,将其正式命名为‘A-E-S-T’协同教研模式,目前这种模式在推动全州协同教研落地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
协同教研理念脱胎于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创立的协同理论。哈肯认为,系统的整体功能由系统内各子系统的协同情况决定,如果子系统都能围绕目标协同运作,就能产生“1+1>2”的效果。恩施州的教育发展状况,对此做出了生动的注脚。
得益于协同教研,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激发。2023年5月,教育部等1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后,全社会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其实,恩施州教科院历来对科学教育十分重视,协同教研推行后,宣恩县第四民族实验小学的孙明国老师及时抓住机遇,针对小学科学课堂中老师讲得多、学生动手动脑少的实际问题,借助协同教研团队的力量展开了实践探索。经过5年努力,孙老师逐步凝练出以探究实践活动为明线,以科学概念建构、思维能力培养和态度责任养成为暗线,整体提升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八个一”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即创设一个情境、提出一个问题、作出一个猜想、制订一个计划、搜集一批证据、展开一次研讨、形成一种解释、播下一粒种子。目前,这项成果已被恩施州部分县(市)的学校推广应用。2022年,该成果因具有良好的科学性、操作性、普适性,被评定为湖北省优秀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校的创新创造活力也得到激发。在协同教研过程中,恩施市龙凤初级中学以破解校本教研制度落实不力、效果不优等问题为切入点,进行系统研究,逐步形成了“三级四课”校本教研模式。“三级”指教师在各种赛课活动中参与赛课的级别,包括备课组、学科组、学校三级;“四课”指在各级别基础上衍生出的四种课型,即个人研讨课、学科竞赛课、校内引领课、校外交流课。立足“三级四课”,学校有序开展集体备课、磨课、赛课、听课、说课、评课、晒课等系列课堂教学研修活动,在统筹安排课表、整合备课方案、加强资源库建设、科学落实评价、撰写教育故事、优化赛课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促进了一大批年轻教师迅速成长。目前,学校已成为湖北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国培计划”跟岗实训基地,每年都有大量骨干教师到校跟岗学习。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恩施州民族幼儿园秉承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理念,充分挖掘、运用本土资源,经过6年研究形成的“清江源”园本系列课程,还有恩施市一中的“235”教育模式等,都在全州产生了深远影响。
协同教研的深入推进在激发教师、学校(区域)教研热情的同时,必然反推教研机构和人员的热情。道理显而易见,当其他子系统都围绕目标协同运作时,如果某个子系统不积极跟进,必然会落后甚至掉队。龚道敏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他及时在州教科院推行了“教研员大讲堂”行动,促使教科研人员持续开展思考与研究,始终做协同教研的“排头兵”。在这个讲堂上,人人都是主角,内容也不做严格限定,可以谈“如何在教学教研工作中找点乐趣”,可以谈“怎样做一个优雅的生活者”,可以谈“命题的探索与实践”,也可以分享某次重要学习的心得。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小学语文教研员李小东到杭州市钱塘新区教师教育学院学习半年,学习归来,她以“熏”(文化熏陶)、“实”(抓实活动)、“高”(提升能力)为关键词,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这次分享为她后期开展小学作文教学变革研究奠定了基础。长期以来,作文难教又难学的问题困扰着师生,为破解这个难题,李小东精心布局了28所实验基地学校,以教指委、核心教研团队为核心,以“习作支架”构建为载体,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7种习作类型共计66个话题进行了系统性、科学性的探索与实践,最终凝练出“以生为本、巧用支架、有效生长”的核心理念和“构建真实情境、设计典型任务、巧搭习作支架”的实施路径。目前,这项成果已在全州推广。
如果说协同教研最初的推行是依靠自上而下的推力,那么时至今日,自下而上的反推力已经形成,龚道敏望着室外还在淅淅沥沥洒落的雨滴,心情变得激昂起来:这两种力就像碧波荡漾的清江水,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产生出一股强劲的力量,推动着恩施州的教育蓬勃发展。
责任编辑 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