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楼梦》人物语言中的谋略艺术

2024-10-09邹亚楠

现代阅读 2024年19期

在中国古典文学的璀璨星河中,《红楼梦》无疑是最为耀眼的明珠之一,其深刻的人物刻画、复杂的情节构建以及精妙绝伦的语言艺术无不令人叹为观止。在这部巨著中,作者通过细腻入微的对话描写,既展现了大观园内外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又深刻揭示了人物话语背后隐藏的运筹帷幄与心理博弈。本文旨在探讨《红楼梦》主要人物之一—王熙凤言语会话中蕴含的谋略艺术。

一、言语会话与谋略布局

语言与谋略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语言使用得当,相当于将谋略进行合理布局,这一特点在《红楼梦》第十四回中巧妙地展现了出来。秦可卿死后,尤氏有病在身,无法迎来送往,贾蓉与贾珍又不懂得打理府中事务,更不懂丧事置办,因此寻了王熙凤前来协助料理丧事。作品中王熙凤的登场,不仅是人物形象及其个人能力的一次展现,更是人物语言与谋略结合运用的精彩演绎。

以下内容充分展现了王熙凤话语中的谋略与深意。她首先通过简洁有力的命令—“即命彩明钉造簿册”,迅速确立了自己的主导地位,同时展现出对细节的关注与掌控;随后要求查看“家口花名册”,“又限于明日一早传齐家人媳妇进来听差”。这一系列行为既体现了她对效率的追求,也透露出其不容置疑的威信。在初步了解情况后,王熙凤并未立即深入而是选择“坐车回家”,这一举动看似轻松,实则是给予自己足够的时间去思考策略,同时也让宁国府众人意识到即将到来的变革非同小可。

次日清晨,王熙凤“卯正二刻便过来了”,守时之严再次彰显了其决心。面对早已到齐却不敢擅入的婆娘媳妇们,她开始展现谋略艺术,先是直言不讳地表明立场:“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儿……一例现清白处治。”这番话既是对自己即将采取严格管理措施的事先预告,也是对众人心理的一种预先疏导,同时还减少了后续改革的阻力;接着她以略带强势的语气重申了自己的管理原则,强调了无论身份高低都将一视同仁、严惩不贷。这种明确的规则设定,让众人在感受到权威力量同时也看到了希望—只要遵循规则便能得到公正对待。最后王熙凤将语言转化为实际行动:“吩咐彩明念花名册,按名一个一个的唤进来看视”,开始了对宁国府的全面整顿。

这一系列操作不仅高效地解了宁国府的燃眉之急,更深刻揭示了语言技巧在构建秩序、推动变革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王熙凤的成功,不仅在于她个人的智慧与能力,更在于她巧妙地运用语言这一工具将谋略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方案,以此实现了对复杂局面的有效掌控。

二、言语会话中的主导

将语言技巧运用得当的人,通常可以获得独特的话语控制权与引导权。主导者善于将物质需求转化至精神层面,通过运用抒情的言辞、深沉的感叹以及充满哀伤的语调,引导对方产生同情心理、情感共鸣并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达成主导者的某种目的。

这一点在第六十八回王熙凤劝说尤二姐搬入大观园这一段有鲜明的表现。当王熙凤得知丈夫贾琏偷偷迎娶了尤二姐后,内心充满怒火,终于想出一个计策。她精心挑选了贾琏等待平安节度使回朝的时刻,以去寺庙烧香祈福为借口,带着一行人“素衣素盖”悄然前往小花枝巷,那里是贾琏为尤二姐安排的居所。王熙凤没有大吵大闹,反而以温文尔雅的态度与尤二姐会面。尤二姐见状,急忙“命丫鬟拿褥子来便行礼”,同时辩解称“诸事皆系家母和家姐商议主张”,自己仅是执行者,还说“凡事求姐姐的指示教训”。

王熙凤扶起尤二姐,一番言辞看似十分恳切、感人肺腑,让尤二姐深受感动。然而,尤二姐却未曾意识到这段话背后隐藏的深意。王熙凤这样说道:“若我实有不好之处,上头三层公婆,中有无数姊妹妯娌,况贾府世代名家,岂容我到今日。今日二爷私娶姐姐在外,若别人则怒,我则以为幸……若姐姐不随奴去,奴亦情愿在此相陪……只求姐姐在二爷跟前替我好言方便方便,容我一席之地安身,奴死也愿意。”这番话既是对尤二姐的安抚,也是对她未来在大观园地位的保证。王熙凤用如簧之舌,悄无声息地将尤二姐引入自己设下的局,从此尤二姐的命运便与这大观园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也正是因为王熙凤善于运用话语中的谋略艺术,将尤二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最终尤二姐落得个“吞生金自逝”的结局。

三、言语会话中的顺从

“顺从”往往体现在下位者对上位者的服从,但是在对话的两方中,二者并没有明显的界线。在言语沟通中,主导者常常运用一种策略,即外在表现出顺从的态度,这种做法表面上似乎充分尊重和满足了对方的期待,实则将真正的意图隐藏其中。这实质上是主导者为了构建自身外在形象而采取的一种巧妙策略。

例如第十二回中“……有人回说:‘瑞大爷来了。’凤姐急命‘快请进来’。贾瑞见往里让……满面陪笑,连连问好。凤姐儿也假意殷勤,让茶让坐。”为了让贾瑞成为“顺从”的对象,王熙凤精心实施了名为“相思局”的计划,她仔细探究了贾瑞的犯错动机,并策略性地配合他的心理需求。在设局过程中,王熙凤通过着急接待、殷勤周到、让茶让座等假意顺从行为,让贾瑞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然而,对于作品中的旁观者来说,这些非言语的举动并不仅仅是表面的礼貌之举,它们更在无形中传达出一些深层信息。这种信息的传递,通过双方的身体语言、手势乃至眼神交流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极大地增强了话语表达的影响力。

这种精心设计的语言和行为对贾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能有效激起他对“顺从”行为的共鸣与回应。例如第十一回中“凤姐儿说道:‘你快入席去罢,仔细他们拿住罚你酒。’贾瑞听了,身上已木了半边,慢慢的一面走着,一面回过头来看。凤姐儿故意的把脚步放迟了些儿……”由于王熙凤经常对贾瑞采用语言技巧,贾瑞会不由自主听从她的话,并没有注意到自己与对方的地位发生了反转,也不会意识到这是话语主导者在运用“敌进我退”的战略。

四、言语会话中的警示

在《红楼梦》中,典型人物常借助隐喻、典故或含蓄的言辞来表明真实意图,这既是一种语言艺术也是人物达成目的的手段之一。如王熙凤常以“笑里藏刀”的方式用温柔的话语包裹着锋利的讽刺或警告,使对方不知不觉就落入其谋略布局之中。

在《红楼梦》第六十一回中,大观园内出现了盗窃案件,当时王熙凤因病无法管理家务,由探春暂时接管。当平儿向王熙凤报告了失窃事件后,她给出了一个冷酷的处理意见:“依我的主意,把太太屋里的丫头都拿来,虽不便擅加拷打,只叫他们垫着磁瓦子跪在太阳地下,茶饭也别给吃。一日不说跪一日,便是铁打的,一日也管招了。”对王熙凤来说,使用这种严酷的手段似乎并不出奇,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大观园内的仆人们看到她会如同见到瘟神一般害怕。但是对于管理者来说,这种警示性的话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

五、结语

《红楼梦》中的对话不仅是情节发展的载体,更是人物之间运筹帷幄与心理博弈的生动展现。作者以其卓越的语言才华,将复杂的人际关系、微妙的家庭斗争以及深刻的心理剖析融入其中,使得书中的每一段对话都充满了深意与韵味。通过对其中王熙凤话语的赏析,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红楼梦》的艺术魅力,而且还能深刻领悟到话语与谋略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