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主阅读时间管理策略研究
2024-10-09欧晓英
在我国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基础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注重文化知识教学,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青少年常常遵循教师的安排进行学习活动,部分青少年过分依赖他主管理,缺乏自律与时间管理能力,进而影响到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在传统教学思想下,青少年普遍面临升学压力,将校内外大部分时间投注于文化课的学习,相对缺乏自主时间,易导致丧失学习、生活的内部动机与方向感。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依据新课标要求,以青少年实际情况为基础,探索设计更为合理的教学措施,引导青少年对自主时间进行科学管理,不断提升其自主管理能力与意识。此外,教育工作者还应着重指导学生加强对优质图书的自主阅读,积极开拓视野,推动自身的全面发展。
一、设定明确的阅读目标,保障青少年阅读质量
在我国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思想已经发生了转变,强调为学生留出更多的课外自主时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能力。因此,在培养青少年自主阅读时间管理能力的过程中,学校和家庭需要注重对青少年的引导,让他们设定明确的学习与阅读目标,并在明确目标的驱动下,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与阅读习惯,进而有助于青少年全方位的发展。在实际生活与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引导青少年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水平等实际情况,结合学习的内容与方向,设计明确的阅读目标,如每天每周阅读哪些书、每天阅读几个章节等,让青少年从学习目标出发,制定详细的阅读计划表,保障每天的学习与阅读任务都能够完成。同时,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需要指导青少年根据学习任务的紧急情况对阅读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使青少年能够灵活地执行时间计划,充分利用自主时间,同时不断提升自主时间的管理能力,增强自身综合素养。
例如,小明对于自我时间的管理意识较弱,每天回家后放下书包就拿起手机联系其他小朋友玩耍,一直玩到很晚才开始写作业,致使小明休息的时间较少,睡眠时间不足,常在第二天上课时出现打瞌睡的情况。小明的班主任通过与他沟通,了解到小明睡眠不足的原因。在与家长更进一步交流后,班主任为小明制定了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以增进亲子阅读沟通的方式,引导小明逐步减少手机使用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加强自主时间管理意识。经过指导后,小明意识到自己在自主时间管理上的不足,开始每天为自己设计明确的学习与阅读目标,并将任务目标按照优先级顺序进行排列,以此制定出完善的计划表。根据计划表的安排,小明每天到家先完成作业后,和家长一同共读一个小时自己喜爱的图书,剩余的时间再和网络上的小伙伴玩耍,并规定自己晚上九点半必须上床睡觉。通过这样明确的时间计划表,小明有序高效地完成了各项学习任务,避免了时间的浪费。如此一来,小明不仅能够保障充足的睡眠,还树立了良好的时间观念,达成了自主学习与阅读素养的提升。
二、学会使用工具,制定阅读计划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丰富了教学课堂的内容,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使教育工作者取得了更多教学成果。因而,青少年也可以运用适当的信息技术来辅助自己的时间管理。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工具,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对自主时间进行管理,提升其自主时间管理效率。首先,教育工作者或家长可以利用手机上的应用软件,引导青少年通过记录自己的阅读目标与计划,明确自主阅读时间管理的任务,进而规划出清晰的阅读任务表。例如,可以引导青少年利用手机应用软件中的“日程表”功能,记录自己每天的阅读进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还可以利用待阅读图书清单,让青少年将自己未完成的阅读任务或其他想要阅读的图书书目输入其中,对自己起到提醒的作用,避免遗忘或养成拖延的不良阅读习惯。同时,青少年还可以根据待阅读图书清单,将自己已经完成阅读与未完成阅读的图书进行区分,提升每日阅读任务的完成度,从而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除此之外,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将“番茄工作法”传授给孩子,让他们能够掌握科学的时间管理方法,提升自主阅读时间管理能力,增强核心素养,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导青少年将一项阅读任务分解成多个小任务,以降低阅读难度,激发阅读兴趣,开展有效的自主时间管理,通过完成一个个小任务,最终实现对总体任务的完成。
例如,小红的妈妈发现小红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使完成阅读任务所用的时间较长。小红妈妈将此情况与教师进行沟通,并了解了小红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教师根据小红在学习和阅读中的具体情况,传授给她“番茄工作法”,引导小红将当日的阅读计划分成多个小任务,每个任务设定在20分钟,完成一个小任务后可以休息5分钟,然后再继续完成下一个任务,直到完成所有的阅读。通过这样的自主时间管理方法,小红阅读的速度明显提升,阅读质量也显著增强。之后,小红举一反三,还将“番茄工作法”运用到其他事情上,其自主时间管理能力越来越高,逐渐能够独立安排自己的自主时间,这对于小红未来的发展具有长远影响。同时,随着“番茄工作法”的运用,小红的专注力得到提升,阅读效率不断增强,这对小红高效开展学习活动、提高综合学习能力大有裨益。
三、合理安排时间,学会抵住诱惑
在信息化生活中,青少年每天受到社交软件、网络游戏、新媒体等互联网应用的诱惑,自制力较差,常常大量浪费自己的时间,降低了自主时间管理质量。由阅读时间管理推及生活时间管理,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还需要大力引导青少年合理安排时间,抵住电子屏的诱惑,保持专注力,使他们能够将注意力放在学业、体育锻炼、集体活动、艺术培养等有意义的事情上,避免沉迷于休闲娱乐,对未来的学习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引导青少年自主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的完成度进行自我奖励,以激励青少年积极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为学习活动提供原动力,从而提高整体的学习质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需要充分针对青少年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个人能力等情况进行分析,掌握孩子的实际情况,尊重青少年之间的差异性,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孩子设计个性化学习目标,让他们能够根据符合自身特点和实际的学习目标进行自我管理,提升学习效率,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进而实现高效学习。
例如,教师和家长引导小强在期末备考阶段,设定具体的学习目标,让他根据学习目标进行时间管理,提升时间观念,加强学习兴趣,使小强在学习目标的驱动下更加有动力地学习。小强将每天完成一个章节的知识复习作为学习任务,每天花费一小时进行复习,在考试之前完成了所有复习任务。在此过程中,他运用手机应用软件“番茄时钟”来保持自身的专注力,预防自己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影响到自己的学习效果。同时,由于课余时间需要上跆拳道课,小强利用自己的午休时间进行复习,将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合理运用,提高了自主时间的利用率,最终在考试之前完成了复习任务,并且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在这段时间管理过程中,小强不仅锻炼了身体,培养了自身的兴趣爱好,而且保证了学习质量,提升了时间利用率,达成了身心的健康发展。如此一来,小强深刻认识到合理安排时间的好处,提升了自主时间管理意识,增强了对时间的掌控能力,将时间更多用于有意义的事情中,更树立了正确的思想观念,促进了自身的全面发展。
青少年面对互联网信息泛娱乐化的冲击,自主时间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培养青少年自主阅读时间管理能力是一项漫长的过程。尤其在“双减”政策背景下,青少年课外的自主时间增多,若不能使他们科学管理自主阅读时间,必然会影响其阅读乃至学习成效,对其未来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基础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需要由青少年的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具体可行的自主阅读时间管理策略,使青少年都能够借由高质量的阅读得到良好的培养。同时,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需要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充分实践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结合先进的教学技术与教学思想,传授给青少年科学而个性化的自主阅读时间管理技巧,让他们能够选择适合自身的方法,实现全面的成长。在实际的教学与生活中,可以通过引导青少年自主设定明确的阅读目标、合理自主安排时间、学会使用工具等措施,加强青少年对自主阅读时间的管理,提高阅读效率,提升自主学习意识,实现自学能力的提升,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
(基金课题:本文系白银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初中生自主时间管理策略研究——以会宁县枝阳初级中学为例》中期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BY[2023]G123号)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枝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