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智化转型的审计工作研究
2024-10-08刘文龙刘衡
摘要:伴随着人工智能的突破式发展进化,社会各个行业的经营状态发生巨大变化,审计行业也同样面临巨大冲击。推进数智化转型是审计工作顺应人工智能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从数智化的概念特点出发,分析了数智化转型审计工作的几个要点,针对目前审计机关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提出完善审计数据生态、优化审计数智化方法体系、打造数智化队伍三个解决路径,进而促进审计机关推进数智化转型,以此有利于审计工作的顺利高效展开,实现更加稳固的社会经济局面。
关键词:数智化转型;审计工作;人工智能;数字化;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F23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4)25-0109-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25.028
1数智化的概念和特点
数智化,顾名思义就是数字化以及智能化,依靠先进的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使公司的各项业务环节更加顺利、高效,管理者提出更加完善的经济决策,大大提高整个公司的绩效。与数字化相比,数智化的特点在于运用技术对整个数据资料进行利用分析,进而发挥信息更高的价值,工作过程更具有自动化、智能化、高效率。
首先,数智化的特征之一是侧重于数据驱动,即以数据为基础进行问题分析和经济决策制定。其次,注重自动化,自动化技术替代传统复杂低效的工作流程,从而减少错误,并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再次,强调采用先进智能高水平技术,合理配置资源并进行未来预测。从次,关注数据安全性,必须采取措施以确保数据在海量使用中不会泄露。最后,强调可持续发展,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稳定的技术进步同等重要。
2审计数智化转型的内容
审计是我国重要的监督体系之一,为了促进实施更加完善的经济监督功能,实施审计监督工作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审计工作和数字化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电脑化已经推进了传统手工审计向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发展。当前,国家审计覆盖了计算机审计、数据审计、联网审计等领域。为提高审计业务水平并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审计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数字化审计转型面临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共同挑战。首要任务是建设完善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以智能化为主导,以数字化为基础,持续扩展审计数字化的范围。同时,审计数字化转型要求严格管理数据,确保提升审计信息质量,以保障审计人员判断的准确性。除此之外,审计数字化转型依赖于大数据审计的支持,进一步结合智能技术,实现了大数据审计的升级版本。这种转型在数据应用、数据量以及使用方式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以往的数据搜索、分类和挖掘基础上,更深入、更广泛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而保证审计工作可以防患于未然,并通过智能化与自动化使审计工作效率更高。
3数智化转型对审计工作的要求
3.1跟进数智化发展方向,促进发展优势
审计数智化转型的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从手工审计逐渐演变为计算机审计,再进一步发展为大数据审计,最终迈向智能审计,这一系列进化背后是时代的不断变迁和审计工作的不断革新,数字化信息改变了传统审计方法,使审计工作更加高效,审计数智化转型亦会如同前一次改革一样,更加具有效率,并且为国家经济的完美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以往的研究发现,我国审计信息化的发展,以业务需求、技术发展和制度保障这三个基准点共同推进,历经起步阶段、跨越发展阶段和实现新突破三个时期,最终朝向数据智能化方向发展。
中国审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可以通过审计法律体系的演变来呈现。我国审计信息化的发展体系是在业务需求、技术进步和制度保障三个主线的共同推动下逐步完善的,在经历了蓬勃发展时期、跨越式发展时期和迈向新突破三个阶段之后,逐步向数智化深度发展。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不断进步,审计资料的展示方式在业务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审计单位从传统的纸质账簿数据转向获取涉及财政、财务收支的电子数据资料,进而发展到获取涉及财务、会计、财政收支以及各业务、管理等方面的电子数据资料。可以明显看到,审计机关获取数据资料的权限逐步扩大,有助于审计人员开展取证工作,也便于审计机关进行数智化转型清除取得数据资料的困难。
从技术方面来看,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新兴技术对审计机关的需求日益增长,审计机关在发展道路上逐渐实现了由计算机网络辅助审计向电子信息技术全面辅助审计的转变,进而初步构建了大数据审计体系。这条发展路径对于国家审计机关建立良好的技术结构、为审计工作人员提供技术支持、推动数字化转型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从制度方面来看,我国审计遵循依法审计的基本原则,并结合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数字化转型浪潮的推动下,审计机构需深度融合上述三个方面的要求,以满足审计工作的基本需求,深刻了解信息技术的演进方向,积极发挥法规政策的引导作用。总结分析我国审计信息发展的独特特征和发展路线,稳准把握国家数字化转型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要善于借助人工智能的突破式发展,增强我国在制度上的亮点、审计体制亮点、技术亮点,借鉴过往的历史经验进行接下来的工作,全面带领审计工作良好的发展。
3.2巩固数据应用基础,确保审计高效进行
伴随着我国审计机关应对的数据资料持续性增加,要确保数据分析的精确性与高效性、稳健展开数智化转型,就要确保数据的质量。审计机关需要仔细审查来自不同来源、不同类型以及带有不同特点的电子数据,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时效性,从而保障数据质量。
数据是否真实和完整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标准。初始阶段信息化水平较低时,重视数据的准确性和内容的完整性是确保数据真实完整的关键。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兴起,审计数智化转型对数据真实完整性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记录在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完整无缺,还需确保财务、业务和管理系统生成的数据相互匹配,审计资料应经过多方验证,客观公正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真实状况。
为解决数据及时性问题,审计机关通常会根据需求采集数据,或者要求被审计单位定期提交数据。因此,“及时性”不仅仅是实时采集和提交数据,还需要保持数据的及时更新。这样可以确保审计工作得以及时展开,有利于审计人员技术思考分析并找出问题。获得一手数据并迅速、准确地分析出深层问题,避免风险是审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准。
关于审计数智化转型对数据质量的更进一步提升有两点要求。其一,需要迅速验证数据和基于数据发现的问题,这样可以确保审计数据的高质量;其二,为了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实现经济获益,在数码化转型时,信息系统审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重点关注这一环节,以保证审计数据的质量。
3.3完善审计工作方法,合理运用数据资源
审计工作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各种相互关系,实现数字化转型需要审计机关运用更多数据和更先进的方法。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数据虽然至关重要,但将其与外部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同样至关重要,通过获取与被审计单位有关的客观、可靠的外部关联对比数据,可以极大地促进审计工作。
随着信息技术多年来的快速发展,被审计单位的内外系统已经积累了大量数据。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需要确保审计机关充分利用国家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建立与国家政务信息系统和数据共享平台等各类数据资源系统之间的连接。这些平台提供更专业、更全面和更权威的公共外部数据信息,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审计机关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数据问题,还可以实现审计机关与其他监督部门的协同作用。
审计机关在寻找线索时,会利用数据来展开审计工作,更倾向于收集更加多样化和更大量的数据,但是,“更多”具体指的是多少并没有明确的范围,也无法设置一个标准数值。如何在海量数据中界定审计权力的边界是个挑战,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任务。
若审计机关多次向被审计单位索取数据,必然会导致被审计单位出现工作问题,尤其是一些数据可以在一些数据平台轻易获得却仍然要求其反复提供数据,这不仅仅浪费公共资源,更加体现极其低的工作效率。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化,审计机关在扩大数据来源时,必须对审计人员的工作方式和数据运用方法进行有力监督,从而推动审计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审计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提高认知,精准认识国家审计工作的要求,展开审计工作。
第二,审计工作人员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业务,通过对照审计目标,分析当前的数据,增强数据的关联性,及时明确完成审计工作还需要的数据。
第三,审计人员要储蓄学习审计分析问题的技能,可以根据不同状况,选择最适合并且最迅速的数据分析方式完成审计目标。可以通过在技术方面的优势补足数据上存在的不足,平衡审计证据适当性和充分性,进而大大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避免给被审计单位增添麻烦。
4数智化转型审计工作的障碍
4.1审计数据质量体系不够完善
第一,当审计机关需要跨越不同层级、地域、部门进行数据核查时,常常会面对诸多困难。数据来源有限,数据获取的及时性和顺畅性也存在问题。特别是一些基层审计机关,往往在获取审计数据时遇到困难,尤其是在需要从上层获取数据或者被审计单位各层级管理权限不清晰的情况下。这显然会显著增加审计机关的沟通成本,所以,审计机构需要了解数据获取的途径。
第二,大多数接受审计的单位已经搭建起了完善的信息系统,经常会有被审计单位利用财务信息系统舞弊,审计机关在分析各种信息系统导出的数据之前,首先要验证数据信息是否具有真实性并且按时归集。
第三,数据归集是数据清晰分析的预备环节,审计机关要避免出现数据归集不完整、不关联、不充分等数据质量低下的问题,要拓宽数据来源,增强数据可靠性,处理多个源头不同机构对数据融合困难的问题,为大量的计算做支撑,实现更完美的审计目标,增强审计工作效能。
4.2数据综合运用能力有待加强
第一,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的持续发展,审计机关可以借助分析的数据(不论是在类型上,还是在数量上)都不断增加,审计机关在运用数据的形式上也发生了相应变化,有的审计机关使用类似于Python的计算机工具进行分析,可是审计人员毕竟不是专业的计算机人员,学习这些烦琐的计算机工具需要一定的时间,到真正的审计数智化还有一段距离。尤其是在分析多个源头不同机构的数据上面有很大的进步余地,审计数据综合运用体系也有待加强。
第二,审计机关工作人员要掌握数据的价值,懂得复杂、价值密度不够高的数据也要仔细分析的道理。因为有的审计机关不够了解数智化技术的发展路径,加上不熟悉新技术、新工具、新模型,影响正常的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尤其是现在社会人工智能在高速发展,不断出现新的工具,审计工作人员不仅要提高审计效率,还要考虑把新兴技术与审计工作融合,完善审计工作流程。
第三,人工智能在审计机关的不断普及,审计数据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当被审计单位的涉密数据提交给审计机关,如果审计机关在使用各种计算机软件不小心泄露或者计算机软件存在问题,就会有很严重的后果,而现在对这样的审计行为规范并不多见。
4.3审计人才体系建设不充分
第一,一些审计机构在运用数据分析技术方面存在不够熟练的情况,即使部分审计从业人员拥有相关资格证书并掌握了基础的数据分析技能,但实际操作中审计人员更专注于设备维护和基础数据整理。这使得他们很难将复杂数据分析与审计工作融为一体,导致基础简单的审计经验无法胜任高级别的数据分析工作。在数字化审计领域,往常的审计经验难以发挥帮助作用。
第二,技术更新进化对不同的审计人员带来了不同的困惑。尽管新兴的技术工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明显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效能,但技术的迅速更新也会带来些许障碍。审计人员学习数智化技术缺乏恰当的引导和评价体系,这样一来,审计人员缺乏积极性,进而使审计工作创新性降低。
第三,尽管在数智化背景下审计人员工作更加方便,但审计人员要学会对应复杂的高级分析方法,这需要大量时间精力。虽然说可以通过外部购买等方式补充审计力量,但不同外部机构能力不同,并且还涉及数据的安全性等问题,因此外部审计力量缺乏保障性。
5数智化转型审计工作建议
5.1稳健进行信息系统审计,完善审计数据生态
审计数智化转型必然伴随着审计数据质量的提升。审计机构需及时制定新的审计法规,拓展审计数据来源,注重信息系统审计,建立可靠的数据质量体系。同时,通过借鉴已有的审计经验优化信息平台,推动审计工作持续蓬勃发展。
5.1.1审计的重点应当集中在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建设方面
在执行信息系统审计任务时,审计单位应特别关注被审计单位在财务、业务和管理方面数据的妥善保存能力,网络联通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情况,以及数据供需匹配机制是否运转良好等方面。
同时,需要根据审计目标,确定审计方案,建立数据互联平台和信息系统,这有助于减少审计机构频繁获取数据信息的工作量。此外,做好提前的数据验证工作,有助于提高审计机关对自身数据的使用效率,以此方便分析数据价值。
5.1.2信息系统审计要特别关注数据质量
现如今,审计工作的核心是依赖电子数据支持,审计机关主要从被审计单位内部信息系统中获取数据信息。审计工作的关键在于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只有信息系统靠谱数据才可以确定使用。审计单位要重点注意信息系统数据是否真实、完整,关注后台是否可以改动数据。
5.1.3需要协助被审计单位建立数据平台和信息系统
审计人员可利用以往审计经验,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发现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存在的漏洞。及时给予被审计单位提醒,避免系统数据问题愈演愈烈。
审计机关也可以结合我国国情,给予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建设的意见,帮助被审计单位更好地完善信息系统建设,使审计数据生态更加完善。
5.2提高审计技术与协同能力,优化审计数智化方法体系
审计机关通过利用数据集中度高、综合性强、关联性大的特点,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展开审计工作等事务,但同时对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有更高的标准,审计人员要不断学习新型数字化技术、提高数据运用能力、优化审计技术方法机制。
5.2.1 增强处理多种类数据的能力
现如今,基本的数据采集处理等工作审计机关可以轻松完成,不过要想高效能从数据驱动找到漏洞,还是有所欠缺。审计机关要优化审计技术方法体系,学会综合地运用处理分析来自不同部门、不同系统的数据,防止产生数据资源充沛却由于技术不足不会运用的局面。
5.2.2要清楚技术成长的路线
新兴技术和审计工作的高度联通,技术的变化对审计工作开展有很大关联。审计机关要熟知新技术和成熟技术之间的属性,确保选择最好的技术,让技术经验累积起来、升级起来,为未来的技术优化做支撑。
5.2.3要强调数据安全
审计机关日常会面对海量经济数据,数据运用要具备规范性和机密性。审计工作人员要遵纪守法,当存在不合理数据时要及时反馈并检查,分析数据要保持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要客观性,不可以主观分析、主观判断、主观处理导致数据泄露。
5.3积极培养审计人员,打造数智化队伍
审计队伍是审计数智化转型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转型效果会受到审计人员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影响。审计机关要完全支持转型工作,要在制度上积极引导数智化审计工作,大力支持审计队伍人员使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进行审计工作。要打造一支庞大、高素养、高水准的审计队伍。
5.3.1打造典型的审计案例
审计机关要选取做得优秀的数智化审计项目案例,对这样的案例给予充分肯定支持。在日常处理分析数据时,也要不断留意并积累不同审计目标在数据上有何异同点,善于归纳总结经验,将优秀的审计案例经验分享给大家,推动审计发展。
5.3.2熟悉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流程是审计的基础
审计数据的分析方向以及审计结论的准确性都取决于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数据。单一的财务数据并不能确保可靠性,要提高可靠性必须依赖数据的多样性、来源的多样性以及可验证性和匹配性。
因此,核对数据不仅仅是简单的任务流程,而是一种多维度关联属性的分析。审计人员需要了解并熟悉被审计单位的业务,以增强思维能力和审计工作的整合能力。
5.3.3实现全员数智化
技术对审计工作影响重大,审计人员应人人具备信息技术技能,以确保在未来数智化背景下审计工作顺利进行。
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审计工具会越来越简单智能,从陌生到熟练使用不会耗费很多时间精力,很有可能出现无计算机基础的人员进行大数据审计工作的局面。同时,随着审计工作日益烦琐,审计机关其实可以选择购买外部审计力量,进而学习吸收利用外部先进技术,提高审计工作效能。
参考文献:
[1]杨柔坚.数智化转型背景下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研究[J].审计研究,2024(1):18-27.
[2]赵丹丹.建设项目“5+6”数智化造价审计平台构建及应用[J].财会通讯,2023(23):125-129.
[3]刘珊,袭梅琴,姚慧雨,等.财务数智化转型、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与费用粘性[J].财会通讯,2023(21):43-48.
[4]王秀芳,陈晓琳.企业数智化审计模式的应用探讨[J].财会通讯,2023(1):116-120.
[5]张敏,吴亭,史春玲,等.智能财务人才类型与培养模式:一个初步框架[J].会计研究,2022(11):14-26.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工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项目编号:BSQD2020084)。
[作者简介]刘文龙(1994—),男,江苏盐城人,湖北工业大学会计专硕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公司治理;刘衡(1986—),男,湖北荆门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学博士,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公司治理与企业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