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茶产业发展现状与优化建议
2024-10-08王转军
摘要:为进一步推进陕西省茶产业提质增效,切实保障优势特色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根据《陕西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编制了《陕西省“十四五”茶产业发展规划》,为推动茶产业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同时标志着陕西省茶产业被列为重点特色农业产业。但是从陕西省茶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其与强势特色农业产业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提高陕西省茶产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与市场竞争力,成了陕西省茶产业未来发展建设的重中之重。文章引入SWOT分析法,从四个方面分析陕西省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并简单阐述当前陕西省茶产业发展的桎梏因素,结合现状尝试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希望能够帮助陕西省茶产业塑造品牌形象、扩大市场占有率,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陕西省茶产业;农产品;茶文化
中图分类号:F32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4)25-0044-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25.012
1引言
从理论角度来看,文章对陕西省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融合社会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等理念,尝试形成陕西省茶产业整合战略,旨在扩充茶产业经济管理理论内容,同时形成对陕西省茶产业发展极具特色的指导体系;从实践角度来看,陕西省整体资源较为匮乏,经济发展比不上沿海地区,因此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是陕西省政府、人民关注的重点。而茶产业以易保存、附加值高、易运输等优点取胜于诸多农产品,通过对茶产业发展的研究,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农民与政府的收入,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
2陕西省茶产业发展现状
陕西省茶产业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作为世界三大健康饮品之一,世界范围内的饮茶国家与地区多达100多个,根据权威数据统计,世界饮茶人口已达20多亿。就陕西省来看,其2022年年度茶产量12万吨,位于我国茶产品第十位,具有产业链长,附加值提升空间大,对运输、储存等的条件要求不高等优势。为更准确地描述陕西省茶产业发展现状,这里引入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会以及威胁四方面对陕西省茶产业发展进行阐述。
2.1优势(strengths)
第一,陕西省茶叶种植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好。尤其是陕南地区,位于秦岭、巴山之间,森林覆盖率高、海拔高,降水集中,年均气温低,利于茶树生长。
第二,茶叶品质好。陕南茶叶富有多种微量元素,如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等,是经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测定、认定为无公害的茶叶,超90%的部分达到了绿色食品标准。
第三,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根据相关可考证的史料,陕西是中国最早种植茶叶的地区,其茶叶消费始于商周、兴于秦汉、盛于唐宋,是历史上茶叶文化的鼎盛地区[1]。
2.2劣势(weaknesses)
第一,茶园种植不规范行为越来越多,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陕西大部分的茶园都建立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并未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种植。且当前仍以广泛的农户种植为主,导致茶叶整体的技术水平较低,进而降低了其经济效益、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等。
第二,茶叶加工工艺待提升,生产率较低。尽管陕西省茶叶加工工艺、设备等不断更新、优化,但整体上的机械化程度仍不够,家庭作坊式占据主流,批量化生产缺失,无法形成品牌、规模效应。
第三,龙头企业少,产业集群尚未形成。上述提到,2022年,陕西省共生产茶叶12万吨,但其茶叶加工企业零散,缺乏龙头企业的导向作用。再加上大部分茶园都分布在山间,山高路远,其种植、加工、采摘、管理等条件均不完善,产业集群效应低,无法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2]。
2.3机遇(opportunities)
第一,有着广泛的消费市场。一方面是因为茶叶本身具有多种优势,如抗衰、低脂、抗辐射等,尤其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健康生活理念的提高,使得茶叶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另一方面是因为茶叶的深加工,使其在其他行业的应用不断深入,如医药、美妆、食品等,也进一步刺激了对茶叶的消费。
第二,政府政策的扶持与重视度都在不断提高。茶产业是陕西绿色产业之一,陕西省政府每年都会投入茶叶专项发展资金,着重嘉奖茶产业突出贡献者,同时组织了茶文化交流会、茶产业文化节等,大力促进陕西省茶产业的发展。
2.4威胁(threats)
第一,市场竞争压力日益加剧。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且茶叶种类繁多,如龙井、绿茶、红茶、君山银针、普洱等,此外还有各色茶饮品,陕西茶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自然有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且陕西茶叶种植、生产等都较为分散,对市场风险的承受力也较差,发展优势不明显。
第二,生产成本逐渐提高。近年来,茶叶种植需要的氮、钾肥等价格都有所上涨,侧面压缩了茶叶的利润空间。同时茶叶的生产设备与质量标准等也有所提高,多方作用下,陕西省茶叶的生产成本提高,其定价也自然有所提高,直接降低了其市场竞争力。
第三,现代各式各样的饮品冲击。现代饮品的强势营销和丰富的口味,尤其受到年轻群体的喜爱,像茶叶这类传统饮品未得到年轻消费群体的青睐,一定程度上压缩了陕西省茶产业发展空间。
3陕西省茶产业发展桎梏因素
从陕西省茶产业发展的实践角度来看,其主要存在如下桎梏因素。
3.1产业人才不足
从目前陕西省茶产业发展人才队伍构建情况来看,虽有一定的人才,但其数量、质量还有待扩充,并未形成全国领先优势,更遑论茶研究领域有话语权的专家、权威人士。这直接导致陕西省茶产业的创新、优化能力较差,从根源上降低了陕西省茶产业的竞争力。
3.2整体规模不大
一方面,陕西省茶产业规模不大,产品的质量与品牌建设都有待加强。例如陕西省的“泾阳茯茶”,在宋朝就已经开始发展,虽然其产业发展迅速、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整体的规模较小,公共品牌亟待整合。且市场散乱明显,监管乏力,更有一些外商投资“以次充好”,直接影响了品牌口碑。
另一方面,龙头企业较少。依旧以“泾阳茯茶”为例,目前,陕西省茯茶加工企业有上百家,但只有极少数形成了清洁化、自动化与标准化的茯茶生产线,仅有58家企业通过了SC认证,余下大部分企业都为小微企业,且以手工作坊为主,营商环境有待优化,不利于茶产业的发展[3]。
3.3技术水平落后
在先进理念与信息技术的综合作用下,茶产业也要积极跟上社会科技发展的速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其经济效益。但就陕西省茶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其科技水平始终落后于时代,种植水平、生产水平等都延续传统的模式。虽然部分地区有机械装备的加持,但与现代化、一体化、智能化生产还有很大差距。
4陕西省茶产业发展优化建议
陕西省茶产业发展,必须坚持市场导向、以产业各环节增收为目标,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扶持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在现有的茶产业基础上进行筹划,从而达到提高茶产业持续发展能力的最终目的。
4.1扶持龙头企业,优化产业结构
陕西省茶产业发展中,必须注重发挥龙头企业的表率作用,精准施策,扶持并培育龙头企业。
第一,可推进建立陕西省茶叶龙头企业信息化监测平台,根据陕西省茶叶企业的评价评级,构建标准体系,对茶叶龙头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动态监测,鼓励茶产业企业通过合资、兼并、股份制等方式不断壮大企业规模实力,培育茶产业大集团。此外,建议进行阶梯式培育孵化,致力于打造年产值上亿元的大型茶产业企业,进而发挥产业集聚优势,构建茶园区,不断提高茶产业规模。
第二,促使龙头企业不断升级更新,进而孵化出一批新的龙头企业。一方面,充分发挥现有龙头企业对产业链的辐射作用,形成产业链的纵横协同机制,实现全产业链的整合,不仅能够相互监督茶产业品质,还能够集思广益,不断推进茶产业的技术革新,转型至现代化、先进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另一方面,扶持新的企业成为龙头企业。政府必须发挥引导作用,对经营情况良好、发展前景好的企业进行帮扶,协助其快速融资,加速成长,并鼓励其积极引进现代化的生产工艺与设备,通过提高茶产业的档次,进而提升陕西省茶产业整体竞争实力。
第三,加强组织领导与相关人才队伍建设。陕西省茶产业要想实现持续发展与效益提升,必须组建一支有魄力的领导小组,创造机会为茶产业的发展服务,从科技研发、产品创新以及与第三方产业结合等多角度发展茶产品。同时,要以茶产业需求为主,整合农业、企业、管理以及科技等多行业资源力量,扩充人才队伍,带领茶产业“走出去”。
4.2打造核心产品,扩大消费市场
陕西省的茶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而在各大类下又可进行细分。因此,企业可结合陕西特色,凸显陕西文化,打造核心茶产品,不断扩大消费市场。
4.2.1注重提升茶产业加工工艺,致力于改进茶产业产品质量
一方面,可在现有生产工艺上,强调清洁化、流水化生产,尤其是具备一定规模、一定能力的龙头企业,应尽快形成流水线作业,提高生产线的普及率。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加速茶厂的升级改造,扩大生产规模、优化生产环境,强调茶产业的高标准、高质量,不断提高达到QS认证要求的企业比例。
另一方面,强调茶产业的精、深加工工程。在保证原有产业基础上,需进一步探索茶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围绕茶原料研发新型产品,如保健品、茶饮品等,不断迎合市场消费者需求,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4]。
4.2.2在巩固原有茶产业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辟新的海外市场
越南、马来西亚、加纳、美国等是我国茶叶出口额排名前十的国家,陕西省茶产业也要积极探索国外市场,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茶叶需求程度进一步细分二级市场。同时树立营销观念,创新企业的营销组合,从品种、价格策略、销售渠道以及促销方式等方面共同下手。
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渐深入,我国与国际的贸易交往愈发密切,陕西省也要重视茶产业的“走出去”进程,大力推动茶产业的出口贸易工作。
4.3打造特有文化,丰富品牌内涵
对于陕西省而言,要想发展茶产业,可以从品牌文化内涵方面深入,打造独属于陕西省的茶文化,发挥旅游景点与茶文化结合的优势作用,实现二者共同发展。
4.3.1打造乡村茶文化旅游
从陕西省茶产业集中度来看,多以陕南为主,如汉中、商洛以及偏陕西中部的泾阳等。作为产茶区,其本身就形成了众多的自然景观,是较为理想的生态旅游景点,若能和悠久的茶文化结合在一起,会产生“1+1>2”的效果,既提高了生态旅游景点的观赏性与参与性,也宣传了茶文化,寓教于乐,刺激了茶产业的经济消费。具体可从如下方面操作。
第一,积极宣传当地的茶文化,不断丰富并扩充文化旅游内容,如在产茶区设置一些民俗活动,让游客深度参与进来,体验茶文化,再通过听乐、品茗等提升茶产业的品牌价值,实现其持续发展。
第二,构建生态化的茶园,并提高其管理能力,保证最根本的茶资源,发挥其旅游观光与茶叶生产的双重作用。
4.3.2打造都市茶文化旅游
就陕西省来看,其都市茶文化宣传可以从古城长安入手。作为大唐都市,其城市本身的文化底蕴与茶文化相辅相成,依托于大唐茶道与唐文化气息,能进一步带动陕西省的茶产业发展。具体可从如下两方面操作。
一方面,规范以西安为中心的茶市场,构建完整的茶产业文化体系,从茶叶生产、营销到销售进行全面的革新改善,发挥都市旅游对茶产业销售的带动作用,但前提是必须保证茶产业的根本质量。另一方面,增设茶道表演以及其他茶文化宣传活动,以此吸引游客。例如大唐芙蓉园、大明宫等,可以宫廷茶艺为主;又如碑林、关中书院等,可举行定期的书画会展,辅以茶道;再如一些寺观庙宇,可恢复佛教茶礼,从物质领域到精神领域为消费者带来双重满足。
4.4强调政策扶持,实现精准施策
除了依靠当地茶产业企业的优化建设外,陕西省茶产业发展中更重要的是发挥政府政策的扶持作用。茶产业自带文化属性,也是陕西省文化公信力与地方知名度的承载产业,必须得到省、市、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推行。
首先,陕西省可根据茶产业发展现状出台多项政策法规,如《促进茶产业的发展条例》《关于推进绿色发展质量兴茶措施》等。还可以成立专业化的产业协调管理机构,全权负责茶产业发展工作,从县级到市级再到省级,全权统筹茶产业发展规划工作。例如2022年9月2日,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十四五”果菜茶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以及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等,都是促进陕西省茶产业发展的政策契机[5]。
其次,可根陕西省茶产业发展情况,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实现精准施策。同时,吸引更多资本加入茶产业发展行列。陕西省各级政府应当加大对茶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例如土地成本优惠、降低税收等,吸引境内外茶叶企业投资。这种做法也能刺激陕西省内部茶叶企业的发展,强调“引进来”。此外,政府还要积极鼓励陕西省茶叶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外的茶文化交流会议,如茶叶博览会、茶叶峰会等,在推广自身茶产品的同时,能够了解到茶产业的发展前沿,把握茶产业整体的前进方向。
4.5陕西省茶产业发展的其他优化方式
除了前文提到的方面之外,陕西省茶产业发展还可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筹划。
4.5.1做好人力管理工作,有序提升茶产业生产率
陕西省茶产业要想扩大化经营,就必须实现规模化运作,而规模化运作的前提是有足够的劳动力资源保障,始终保证茶产业生产线的顺畅运作。
第一,要明确当前茶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类型,进而确定人才选聘方式,从茶文化建设、生产营销等方面入手,引入对茶产业有莫大兴趣和具备专业养殖能力的人才,对产业内部人才结构进行调整,提高生产力。
第二,要做好培训工作,强调茶产业人才的持续进步。茶产业发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环境、消费能力等时刻变化,所以从业人员也要积极提升技能,学习、了解茶产业发展情况,不断促进茶产业规模化、程序化、标准化生产。
4.5.2强调茶产业的质量追溯,实现自我提升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茶产业口碑
要想使陕西省茶产业长成“常青树”,质量既是根本保障,也是茶产业“走出去”的基础,为保证茶产业的质量,必须构建茶叶质量追溯机制。
一方面,需借助现代信息系统,形成对茶叶质量的全过程追溯管控,从生产、加工、分销到运输,找准各环节的节点,若出现茶叶问题,可追溯到相关节点,进行质量验证,保证消费者的基本权益,也能维护好茶产业的信誉,避免出现连锁反应,增加事故处理的成本。
另一方面,要提高茶农的质量安全意识,其作为茶产业生产的第一线,相对弱势,政府应牵头做好茶农的保障工作,例如茶叶保险、违规处罚等,以此引导茶农树立茶产业质量意识,提高茶产业质量的同时保证茶农的经济效益。
4.5.3激发茶农竞争意识,择优选择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发展,陕西省茶产业的龙头企业数量和行业集中度都会越来越高,但茶农仍是茶产业市场的必要条件,也是促进市场竞争的根本,所以要想保证陕西省茶产业的活力,实现持续发展,需从提升茶农竞争意识入手。可通过成立农业合作社的方式将分散农户集中起来,增强谈判能力,利用规模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同时能够向茶农传递其高质量的需求,而对于分散的茶农来说能够发挥其合力作用,实现优势互补。
此外,还可从交通渠道畅通方面入手。陕西省位于西北地区,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多山地、高原,茶产业运输渠道容易受阻,无法“走出去”,必须积极畅通交通渠道,搞活茶叶运输,是其开辟国内、国际市场的基础条件。
5结语
综上所述,茶产业的发展对陕西省而言,不仅是提高经济实力、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提升整体竞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适应现代环境的关键举措。通过文章对相关内容的分析,结合SWOT分析法,发现陕西省茶产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人才不足、规模较小、技术水平不先进等问题。
笔者结合陕西省茶产业发展现状,从产业规模化打造、茶文化形成以及政策帮扶等角度入手,提出了茶产业持续发展建设的优化建议。但考虑到陕西省不同区域茶产业发展情况不均,文章提出的部分策略实用性待考察,未来也会加强对该方面的学习与了解,力求提出更具操作价值的发展策略,帮助陕西省茶产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盛乃华.乡村振兴背景下莒县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及建议[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26(2):189-191.
[2]谭清立,伍绮敏.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化策略——基于SWOT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23,40(1):18-21.
[3]童燕,张忆臻,王焘,等.安阳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23):77-80.
[4]何科伟,叶艳萍,叶火香.松阳茶产业“机器换人”现状分析与优化发展建议[J].茶叶,2019,45(4):215-217.
[5]徐爱珍.浮梁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19(8):58-61.
[作者简介]王转军(1983—),女,汉族,陕西渭南人,在职硕士,经济师,研究方向:茶叶经济、茶产业、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