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阳修错在想当然

2024-10-08曾园

茶道 2024年9期

宋代文人欧阳修写过两篇鉴水的文章,分别叫做《大明水记》与《浮槎山水记》。这两篇文章都痛诋唐人张又新。张又新的《煎茶水记》流传很广。欧阳修认为此文“怪诞甚妄”,说张又新是“妄狂险谲之士”。他进一步认为,“水味有美恶而已,欲举天下之水一一而次第之者,妄说也。”

在唐朝,品水的名人有三个:陆羽、刘伯刍与张又新。陆羽的品水文字很简单,都在《茶经》里:“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

让问题复杂起来的是张又新,他写了篇《煎茶水记》,介绍了陆羽与刘伯刍关于品水的详细看法。现在没有证据说这些文字究竟是陆羽与刘伯刍亲口说的,还是张又新杜撰的。

欧阳修否认张又新的文品与人品,其中,张又新讲述陆羽“辨南零岸”即辨别南零水与岸边水一事最让欧阳修生气。这段文字如下:

代宗朝李季卿刺湖州,至维扬,逢陆处士鸿渐。李素熟陆名,有倾盖之欢,因之赴郡。至扬子驿,将食,李曰:“陆君善于茶,盖天下闻名矣。况扬子南零水又殊绝。今日二妙千载一遇,何旷之乎!”命军士谨信者,挈瓶操舟,深诣南零,陆利器以俟之。俄水至,陆以勺扬其水日:“江则江矣。非南零者,似临岸之水。”使曰:“某棹舟深入,见者累百,敢虚绐乎?”陆不言,既而倾诸盆,至半,陆遽止之,又以勺扬之曰:“自此南零者矣。”使蹶然大骇,驰下曰:“某自南零赍至岸,舟荡覆半,惧其鲜,挹岸水增之。处士之鉴,神鉴也,其敢隐焉!”李与宾从数十人皆大骇愕。

大意如下:唐代宗时期,李季卿任湖州刺史,前往维扬(江苏扬州)时,遇到了隐士陆鸿渐。李季卿对陆羽的大名早有耳闻,一见如故,于是邀请陆羽一同前往湖州。到达扬子驿后即将开饭,李季卿说:“陆君善于品茶,这是天下闻名的。扬子江南零水又特别好。既然“二妙”干载才有一遇的机缘,怎么能错过呢!”于是他命令一位可靠的军士,带着瓶子划船,深入南零取水,陆羽则是准备好茶具等待着。不久水取来了,陆羽用勺子扬了扬水说:“这是江水,但不是南零水,更像是岸边的水。”军士说:“我划船深入南零,好几百人都看到了,怎么敢欺骗你呢?”陆羽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将水倒入盆中,当水倒到一半时,陆羽突然停住,又用勺子扬了扬水说:“现在是南零水了。”军士大惊失色连忙跪下:“我从南零取水回到岸上,船颠了一下,水倒了一半,我怕水不够,就舀了一些岸边的水加进去。您的鉴别能力真神啊,我怎么敢隐瞒呢!”李季卿和宾客、仆从数十人都感到惊愕。

首先解释一下“扬子南零水”,指的是长江镇江金山寺外的中泠泉,此泉在后世又常被人写成“扬子江中水”,许多人因此将此水误会为扬子江中的江水(欧阳修就有此想法),这显然是错的。

在《煎茶水记》中,刘伯刍就认为“扬子江南零水第一”,陆羽认为“扬子江南零水第七”。

近一个世纪后,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说:“古人第(品评)水,虽曰中泠、惠山为上,然人相去之远近,似不常得。”也就是说中泠、惠山二泉的名气从唐至宋都很大,这当然延续的是刘伯刍的观点。

此后说法越来越多,越来越模糊。金山上有南泠、北泠、中泠水,其实是因为水势曲折转流,分为三泠而已。外界以讹传讹的另一点是泉名有多样写法,如南零、中零、中濡、南泠等名。此外,唐宋时期,金山本是长江中的小岛,清代咸同年间,江沙堆积,金山与南岸相连,泉源也随之登陆,中泠泉一度迷失,后经人疏浚,叠石为池,写记立碑,建事。中泠泉总算没有消失。

即使中泠泉的状况非常模糊,但也有另外的故事支撑陆羽“辨南零岸”的真实性。

北宋李防编纂《太平广记》记载了另一个故事:

赞皇公李德裕,博达士。居廊庙日,有亲知奉使于京口,李曰:“还日,金山下扬子江中零水,与取一壶来。”其人举棹日,醉而忘之。泛舟止石城下,方忆。乃汲一瓶于江中,归京献之。李公饮后,叹讶非常。曰:“江表水味,有异于顷岁矣。此水颇似建业石城下水。”其人谢过不隐也。

此故事平易可信,李德裕能分辨中泠泉水与南京城下的江水,只因泉水清澈,江水浑浊,实在是很容易讲清楚。

明人徐献忠认为:陆羽能辨别扬子江南零水质,并非是张又新妄述。他在《水品》中说:“陆处士能辨近岸水非南零,非无旨也。南零洄洑渊渟,清澈重厚,临岸故常流水耳,且混浊通异,尝以二器贮之自见。昔人且能辨建业城下水,况零、岸固清浊易辨,此非诞也。”拿两个瓶子装两种水看看,自然就会明白。徐献忠认为:欧阳修在《大明水记》中对陆羽南零品水的异议,是欧阳修自己“不甚详悟尔”造成的。清代汤蠹仙在《泉谱》中也评论了欧阳修《大明水记》的说法,认为“此言近似,然予以为既有美恶,即有次第。求天下之水,则不能;食而能辨之,固而次第之,亦未为不可。”他认为凡爱茶者,对宜茶水品,通常不精不专;凡专而精者,没有不能鉴别水质的。欧阳修或许不爱茶,却以常理去衡量,以致得出错误的结论。

也有人为欧阳修辩护,清代文人俞樾在《茶香室三钞》说:“张又新本非端人,而名泉乃经其品定,不足为荣,反足为辱耳。”品行不端的人写的文章即使是真的也不能作为讲清道理的例证?如此因人废言,实在不足为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