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练 以赛养习 以赛提质
2024-10-08马文龙
[摘 要]教育部明确提出学校体育课程要做到“教会、勤练、常赛”。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注重“常赛”机制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质。教师以“常赛”为教学载体,融合体育与健康项目,运用以赛促练、以赛养习、以赛提质等教学策略,能够有效落实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常赛;促练;养习;提质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27-0042-03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体育与健康新课标”)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其中,“常赛”的目标是全面育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的运动技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注重练,忽视赛”“只在学校练,不在家里练”以及“只会练,不会用”等现象,不利于学生健康体质的整体提升。那么,如何发挥“常赛”的教育功能呢?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
一、以赛促练
时下中小学校举办的体育运动比赛中,大都是一些表现突出的体育特长生参加比赛,多数学生只是看客,缺乏人人参与的氛围,不能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体质。为此,学校要注重改革比赛机制,不仅关注体育特长生的比赛,还要面向全体学生设置比赛项目,让人人都能参与,形成以赛促练的学习热潮。
1.综合赛
许多学校开展的春季、冬季运动会往往只是为少数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提供舞台,不能形成全员参与的局面。为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学校要拓宽比赛的项目范围,注重学生综合运动技能的提升。学校在举办运动会时,可以把“一分钟跳绳赛”“50米快速跑”“踢毽子比赛”“拔河比赛”等全体学生都能参与的体育项目纳入比赛范围。由于这些比赛项目简单有趣,且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比赛的资格,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的提升。这样,人人有事干、人人可参加,真正凸显了“常赛”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方面的作用。
2.学段赛
中小学校要注重营造常态化、持续性的校园竞赛环境,并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设置不同的比赛项目和评价标准,以赛促练,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以“接力赛”为例,针对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通过“50米迎面接力赛”来激发学生的参赛兴趣,帮助学生解决中途停下、终点减速、中途串道等在直线快速跑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升低年级学生直线快速跑的身体活动能力。对中高年级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应要求他们严格按照比赛制度进行训练,这契合学生身体发展特征及学段特征,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逐步提升。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依据年段特点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比赛,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比赛需求,让学生能够为了比赛而积极锻炼,实现以赛促练,促进学生身体素质逐步提升。
3.趣味赛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常赛”目标的驱动下,教师可以结合体育训练项目的特点,采取趣味化的比赛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比赛的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训练。以“跳绳”为例,为了让学生的跳绳训练不枯燥,教师可以采用趣味赛的形式,带领学生进行跳绳练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体能。如教师可以把参与比赛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1分钟内跳绳次数最多的学生为小组长,依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设定跳绳达标次数,达标的可以晋级。这样可以变原本单一的跳绳比赛为晋级赛,充分调动学生运动的积极性与挑战欲。教师还可以把运动项目分配到每周、每月和每学期中进行,评选出“体育与健康项目王者”,并为学生颁发“满分奖”和“进步奖”,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二、以赛养习
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但实际上,由于学生个体因素的影响,他们很难将一项体育运动长久地坚持下去。基于此,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既要注重对学生课内体育知识技能的指导与训练,又要注重学生课后的体育锻炼,让学生能够扎实掌握并灵活运用所学的体育知识。教师要把“常赛”机制渗透到学生课内及课外的体育训练中,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在层次化的训练中真正提升运动技能。
1.体能锻炼游戏化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许多体育训练项目都是需要学生长期坚持方能取得理想成绩的。但是在训练过程中,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一样的,每天都只是让学生做一些重复的训练,那么没多久学生就会感到厌烦。怎样才能通过游戏化的训练形式让学生爱上体育锻炼呢?如在跳绳训练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与体能训练相关的游戏,如“兔子舞”“甩绳大风车”“毛毛虫爬”以及仰卧交叉跳、仰卧左右跳、连续双脚并脚跳、连续开合跳、连续单脚开合跳、连续青蛙跳等。这种变换了训练形式的教学,令学生感到耳目一新,可以促使学生养成主动训练的好习惯。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依据不同的体育训练项目特点组织开展不同的趣味化游戏,使学生在契合体能训练目标的趣味化游戏的驱动下真正达到快乐锻炼的效果,从而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奠定基础。
2.体测任务常规化
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可以依据学生自身的情况,为学生“量身定制”课外体育训练项目,引导学生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对自己的薄弱之处进行训练,以逐步提升学生体育训练的达标度。如“快速跑”这个训练项目,是进行田径各项目比赛的基础,也是开展体育锻炼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快速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站立式起跑的动作要领以及途中跑的动作要领,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及坚强的意志品质。为了使学生在快速跑中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设定每天锻炼的量化表,记录下自己每天快速跑所用的时间。教师依据学生的记录和快速跑比赛的成绩评选出“月全勤坚持星”和“训练进步星”。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直观感受到自己在快速跑中取得的进步,培养学生自律、持之以恒的品质。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不能仍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只在期末对学生进行一次测评,而是要将体育测评作为一种常态化的体育训练形式,通过测评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训练方面的不足,使学生明白自己努力和改进的方向,进而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投入体育训练中,促进学生体育能力的提升。
3.挑战项目优势化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训练后,体育技能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当他们感觉自己的某项技能训练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向同学发起挑战。教师可以设置每周体育“小明星”和“满分奖”,引导学生逐步向较高层级的同伴发起挑战,以促进学生体育技能的提升。如在“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5分钟节奏跳绳”“坐位体前屈”这些体育训练项目中,不同学生的强弱项是不一样的。教师鼓励学生以晋级挑战的形式逐渐提升自己的弱项训练成绩,从而助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在体育比赛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就各个训练项目进行自主训练,确定自己的“周挑战项目”“周挑战目标”,挑战成功者顺利晋级下一个环节。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体育训练热情,促使学生逐步向更高的层级迈进,增强学生的体能,落实体育训练目标。
三、以赛提质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课堂中学生进行体育训练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质,教师可以把学校体育训练与家庭体育训练结合起来,通过家校共育来促进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
1.视频赛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体育比赛不再局限于学校场地,还可以以视频的形式把学生在校外参与体育训练的情况展现出来,以视频赛的形式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如“跳绳”作为中小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运动技能,仅靠体育课来训练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家校联合的方式把跳绳训练的目标要求落到实处。教师要求学生每天参与跳绳训练,并且借助“天天跳绳”等软件记录下每次1分钟跳绳的次数,通过小程序打卡形成小视频。学生只要能够突破自己以往单位时间内的跳绳成绩,就可以将视频上传到班级群进行评比。教师每周或者每月对学生上传的比赛视频进行评比,并给予奖励。这种比赛形式虽然对学生的“打卡”没有做硬性要求,但是学生谁也不甘落后,当看到别人的成绩超过自己的时候,他们的好胜心与挑战欲就被充分地激发出来,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比赛局面,促进了班级整体跳绳成绩的提升。
2.合作赛
小学生自律能力较弱,对于体育训练项目缺乏耐心与毅力,这就需要通过亲子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比赛任务。通过上传参赛视频,让体育训练变“有形”为“无形”,学生的训练更有动力。如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体育运动项目要求,组织家长以裁判员、伙伴或者对手等身份参与到孩子的比赛活动中。教师对家长上传的视频进行集中统一的评判,实现“常赛”。这样,让体育比赛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练习的内驱力,而且能锻炼学生拼搏挑战的意志品质。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提倡家长与孩子合作参与比赛,可以形成家校共育的局面,形成积极向上参与体育锻炼的班级风貌,有助于培养学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2e36cdd4c8ffa5ca1e73ab35692b7be2习惯,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3.友谊赛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终极目标。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当学生养成了一定的运动习惯后就会产生一些自主锻炼的需求,教师可以通过家庭友谊赛的形式来实现学生对体育技能的运用。如针对“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跳远比赛”等,教师可以让家长和学生以亲子比赛的形式参与线上打卡。每个家庭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参赛项目,并用视频、照片或者文字的形式汇报自己家庭在亲子共育方面取得的成绩。在家庭比赛过程中,增强体质、锻炼身体的理念被传递给每个家庭成员,引起家庭对体育锻炼的重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综上所述,在体育与健康新课标“教会、勤练、常赛”理念的引领下,教师在体育训练中加强“常赛”机制的运用,并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比赛,可以真正激发学生体育训练的兴趣,实现以赛促练、以赛养习、以赛提质的目标,真正把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理念落到实处。
[ 参 考 文 献 ]
[1] 叶蕙婵.“教会·勤练·常赛”: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探究[J].亚太教育,2023(1):89-92.
[2] 王珊.小学体育“教会·勤练·常赛”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3(8):37-39.
[3] 王美兰.关于开展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水平二学生“常赛”教育工作的研究[J].体育视野,2022(8):134-136.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