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爱国类文本教学的情境效能探究

2024-10-08余燕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4年9期

[摘 要]文化自信是指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教学爱国类文本时,教师要营造情境氛围,引导学生体验爱国情怀;发挥情境价值,丰盈学生的爱国认知;借助情境反思,促使学生形成爱国自觉。这样教学,能充分发挥爱国类文本的教学价值,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情境效能;爱国主义;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27-0016-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将“文化自信”列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指出“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不能停留在表面,而要在文本情境的浸润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积极体验文本,这样才能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一、营造情境氛围,体验爱国情怀

课堂上,教师要创设鲜活可感的情境,融入更多元、更丰富的信息资源,与具体情感形成观照与联系,为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奠定基础。

1.借助历史资料,还原整体场景

由于很多爱国类文本的内容与学生当下的生活有着较远的距离,所以创设真实而鲜活的情境要在更加宏观的时空体系之中。同时,要想让处于彼时彼地的情境能够成为关联学生主体与文本客体之间的纽带,就必须借助资料的介入与补充,消弭学生认知上的偏差。

如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编选了毛泽东的古体诗《七律·长征》,作者以精巧构思,罗列了红军长征路上最具代表性的经历,展现了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气概和积极乐观的革命情怀。由于学生对二万五千里长征并不了解,加之古体诗凝练简洁的语言,所以造成了理解上的障碍。教师可借助图文并茂的资料,整体还原,勾勒出相关的历史场景,将学生置于相对真实的情境中,加深学生的理解。一是长征的背景。1934年,受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和内部错误路线的影响,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继续坚持革命斗争,实现全民族的解放,中央红军在江西瑞金被迫进行长征。二是长征的概况。长征从1934年10月开始,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穿越了14个省。红军战士克服重重困难,战胜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进行了数百次战斗,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三是长征的艰辛程度。出发时红军总人数约19万人,结束时约剩5.8万人;前后经历了600多次战斗,平均每天一个遭遇战,共击溃国民党数百个军团。

有了这样翔实、全面资料的介入与补充,学生就能够深入理解和把握诗歌的环境与事件,以及蕴藏其中的革命情感。资料的收集、出示与阅读,让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气概和积极乐观的革命情怀有了更加鲜活与直观的注解,成为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基石。

2.扩展事件原型,释放典型元素

对学生而言,基于鲜活事件中的情境更易于理解和接受,且事件发展过程中人物的言行表现,给学生留下了真实而丰富的思维元素,更能彰显情境应有的教学作用。

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选用了艾青的著名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彰显出鲜明而真挚的认同感。这个单元中的《古诗三首》包含了陆游的《示儿》和林升的《题临安邸》,这两首诗虽然相隔近60年,但都基于相同的历史背景,以不同的形式和情感,展现出诗人浓烈的爱国热忱。陆游在《示儿》中所期盼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在南宋苟延残喘60年后也没有实现。此时的南宋政府根本不思进取,在新的都城杭州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正如林升在《题临安邸》中所写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看似两首并不相干的古诗,却有着相同的历史背景和爱国之情,形成了紧密的关联。课堂上,教师可通过《示儿》到《题临安邸》的时间轴线,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相关的素材和信息。

以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既要结合教材的编排特点、文本内容,又要以学生的原始学情和认知能力为基础,聚焦学生阅读过程中的认知需要,选择最适切的时机介入,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教学妙用。

二、发挥情境价值,丰盈爱国认知

小学生的认知有限,对爱国主义的概念认知常常停留在表层,无法形成深入的感知与体验。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创设鲜活的教学情境,发挥情境的价值,赋予概念以真实丰富的内涵。

1.角色体验:在鲜活的情境中深入角色

在教学情境中,赋予学生特定的角色,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促使他们积极参与体验,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所学内容,体验知识的实际运用,增强教学效果。

还是以《示儿》《题临安邸》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当学生了解靖康之耻、诗人陆游在生命最后关头的内心所想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在生命的弥留之际,一般都会表达对亲人的托付与不舍,可为什么陆游却要表达对收复失地的渴望之情呢?”当学生了解南宋政府以及达官贵人根本不思收复失地,在“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杭州日日歌舞升平时,教师就可以相机架设时光穿越的隧道,安排60年之后的林升穿越到陆游临终的病榻前,将这一切都告知陆游。同时,教师提问:“这两位不同时代的诗人,将会有着怎样的表现和对话呢?”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试图将自身的解读与感知直接告知给学生,而是创设情境,以专题研讨和故事创编的形式,给予了学生体验和对话的空间,将原本概念式的爱国感知转化成为直接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更深入体验诗人的情感。

2.联系当下:在真实的情境中深化认知

在语文课堂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将着力点停留在“认知”上,而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作为生命主体的责任担当。因此,教师要找准文本与当下社会文明体系的链接点,引导学生从特殊时期、特殊场景下的人和事,按照当下的言行标准,释放情境的教学价值。

以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为例,这篇课文主要描写抗日战争时期,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连队主力及群众撤退转移,在狼牙山上与敌人英勇战斗的故事。这五位战士利用险要地形多次击退敌人,最终将敌人引上顶峰,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毅然跳崖,用生命谱写了壮丽的抗日篇章,体现了他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主义精神。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先设计“致敬英雄,担当未来”的情境主题,通过多媒体展示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事迹和历史背景,唤起学生的敬意和感慨;再引导学生深入品味文本的语言细节,并在角色体验中思考:“如果自己是当时的五壮士之一,会做出怎样的选择?”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学生深入体会英雄们的决心和勇气。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当下生活思考:“在和平年代,我们如何继承和发扬狼牙山五壮士的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动态生成的资源,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这样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课文的精神内涵,而且能够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三、借助情境反思,形成爱国自觉

真正的爱国教育要激活学生的反思意识,而这需要教学情境的加持和浸润,使学生在批判过程中学会吸收与悦纳,形成自我意识下的认知自觉。

1.从诵读到揣摩,在品读中体悟

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教材文本中的爱国主义都隐藏在真实的生活之中,隐藏在鲜明立体的人物形象之中。课堂上,教师可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开辟各种感知与对话渠道,帮助学在理解的过程中深化对爱国主义的理解与体悟。

如林升的《题临安邸》这首诗描写了临安的青山楼台和西湖的歌舞升平,以讽刺的语言揭露了南宋政府的腐朽和懦弱本质。全诗构思巧妙,措辞精当,以乐景写哀情,使情感倍增。同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露声色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深担忧。但这种表达用意,诗人并没有和盘托出,导致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教师可先从诗歌的前两句入手,引领学生基于创设的教学情境,想象杭州“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的场景,从诗句的表层意思感受杭州自然景色的优美以及表面的繁华喧闹。当学生的认知停留在诗句的表面意思时,教师再借助问题激活学生的批判意识:“难道这首诗是要展现杭州西湖的美景吗?假如你就是诗人林升,来到杭州,想到大片的国土沦丧在他人之手,看着这样的美景,你会想些什么?”然后,教师将其与后两句诗“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进行对比,激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样可使学生在是非辨析、黑白甄别中感受到: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杭州的自然景观再美、西湖的歌舞再美,都被蒙上了历史的耻辱。由此,学生再次感受到林升诗句中所蕴藏的讽刺之意。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基于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将学生的认知从表象景色引向内在情感,使学生在思辨和批判中认识到爱国源自内心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与关心,从而丰富了对爱国内涵的认知。

2.从环境到场景,在言说中审思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化、具象化的思维和情感场域,不仅是引领学生理解爱国主义的重要手段,还可以作为实实在在的活动载体,加深学生的认识。

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中的经典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主要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的经过。这篇课文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范本,不仅可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这篇文章的精妙之处在于,虽然题目为“毁灭”,但整篇文章对毁灭的过程以及毁灭之后的状态并没有重点描绘,而是将展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作为重点。作者借助这种前后、古今的对比,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文化以及圆明园被毁灭之后的可惜展现得淋漓尽致,唤醒学生对英法联军侵略行径的憎恶之情。教学这篇课文,教师不妨创设“红色导游解说”的情境,要求学生整体介绍现在的圆明园,并引导学生重点解决问题:“现在很多小朋友因为不明就里,看到圆明园的断垣残壁,就认为这种破地方没有什么值得看的。你会怎样向他们介绍现在的圆明园呢?”由此,学生从课文描写昔日辉煌的角度,尝试从移步换景和古今对比的构思入手,理解作者详写圆明园的辉煌而淡化毁灭的用意,并逐步将认知朝着全新的格局迈进。比如,现在我们国家强盛了,是否有必要重新修复圆明园?还是就让圆明园的残垣断壁继续呈现,以警示后代,懂得落后就挨打的道理?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基于情境选择、遴选、组织适切的语言表达,并融入个性化的主观感受,使学生的思维在思考中不断向纵深漫延。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要将情境回归到历史场景中,充分发挥文本语言的信息传播和情感渗透作用,引领学生的思维认知和情感体验,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助力。

[ 参 考 文 献 ]

[1] 高乃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情境创设原则探析[J].江西教育,2023(26):62-63.

[2] 宋姝颖.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真实情境创设[J].小学语文,2023(12):14-19.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