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共促: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路径
2024-10-08陈宇钟悦
[摘 要]爱国主义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将爱国主义融入小学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小学阶段,通过党史学习教育、仪式教育、思政教育等多种途径,将课内和课外教育相结合,将常规性教育和特色性活动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举止行为规范相结合,将抽象教育和具体教育相结合,能让学生的爱国情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顺利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目标。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仪式教育;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27-0025-0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印发,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场所,理应承担起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学校既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和爱国主义精神阐释,又要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
一、当前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爱国,这是一种长期并且稳定的情感。目前,爱国主义教育主要集中在语文学科和政治学科的教学中,以青年、大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
1.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存在学科局限性
大部分学校都倾向于在语文和政治学科教学中向学生灌输爱国主义。一方面,语文作为培养学生思想素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学科,其中蕴含了不少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有助于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另一方面,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直接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由此可见,学校都普遍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托付给了语文和政治学科,忽略了爱国主义教育其实是所有学科都应该承担的责任。
2.参与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范围有限
从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对象来看,人们习惯以青年、大学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普遍认为大学生终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这导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心聚焦在青年、大学生身上,而没有看到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使得爱国主义教育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在学科和主体范围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只在语文、政治等学科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忽视了爱国主义教育所能涉及的范围;二是主体上聚焦于青年、大学生,没有关注到全学段,尤其是忽略了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启蒙作用。
二、多元共促: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路径——以成都市Z小学为例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因为小学生年龄小就弱化爱国主义教育。虽然爱国主义教育有其晦涩难懂的一面,但也有接地气的一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下面以成都市Z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为例,归纳总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多元路径,即党史学习教育、仪式教育和思政教育。
1.党史学习教育:童心向党,以史为鉴
Z校从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入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教师群体中,Z校开展了学党史的特色活动,录制了以“忆初心,跟党走”为主题的微党课,以党员教师上党课、全体师生学党课的形式,促进党史学习的落地。这样,让党员教师带动全校师生进行党史学习,能更好地发挥党员教师在党史学习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教师们在一次次的学习中,更加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也更积极主动地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学生群体中,Z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带领学生探访红色文化基地,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启航新未来”等系列活动,让学生跟随先辈的脚步,感受不同时期、不同职业共产党人的爱国精神和报国热情。
如果说,历史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那么党史就是这本书中最厚重的一页。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学习党史作出了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党史学习教育对于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重大作用。党史学习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也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国史。
2.仪式教育:行为感化,潜移默化
礼仪中蕴含了许多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创造了契机,也拓宽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渠道。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仪式教育也同样重要。生活需要仪式感,爱国主义教育更需要仪式感。仪式感可以赋予爱国主义教育庄严、神圣的色彩,增强小学生的敬畏之心。
人们曾在新闻中看到过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一种是奔跑中的小学生听到国歌,停下脚步,肃然起敬,庄严敬礼;另一种是有人随意践踏、撕毁国旗。从这样鲜明的对比中可以看出,爱国在人们心中的分量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只是说说而已,这是对爱国缺乏仪式感、敬畏心的表现,而有的人却可以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需要进行仪式教育。
第一,利用日常仪式渗透爱国主义教育。Z校的常规仪式活动落实到每天和每周。如学生每天要佩戴鲜艳的红领巾,并且要规范、标准地佩戴,因为红领巾是战士们的鲜血染红的,必须要有敬畏之心。又如,学校每周都要举行升旗仪式。Z校的主题升旗仪式是学校一项重要的有关爱国的仪式教育活动。升旗仪式由固定的六个程序组成:从迎国旗、升国旗,到唱国歌、唱校歌,再到国旗下讲话,最后是国旗下的展示。学生在铿锵有力的歌声中,接受爱国主义思想的洗礼。不仅如此,每周每班的班会也是Z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班主任根据每周的德育主题开展班会,有“缅怀先烈”“学习雷锋”“爱党敬党”“喜迎国庆”“学习宪法”“喜迎新春”等主题。由此可见,爱国主义教育与日常的仪式教育是分不开的,一个小小的队礼、一次微班会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真实写照。
第二,将校内和校外活动相结合。一方面,开展“少先队历史学习”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争做文明、守纪、进取的新时代好少年。结合建队节等重要的少先队节日,Z校组织少先队员进行少先队知识学习和竞赛活动。首先,由班级开展自主学习少先队知识和集中学习少先队知识两种形式的活动;然后,班级开展少先队知识问答比赛,获胜选手可推选参加校级比赛;最后,各班级组成代表队,参加校级比拼。另一方面,学校利用节假日,呼吁少先队员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比如,通过“喜迎二十大,童眼看变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国家的快速发展和繁荣昌盛;通过“爱成都,迎大运”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亲身体会大运会,感受国家的强大和繁荣。通过校内活动和校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这是一个从知到行的过程。
第三,注重资源创新,丰富仪式内涵。Z校利用校外资源,分别从“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一是开展校外专家进校园活动。Z校曾邀请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中国梦》《新时代中国强军梦》的作者——刘明福老师为我校少先队员开展主题讲座。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决策部署,在2021年4月23日,学校迎来本区“五老”宣讲团的专题宣讲。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仪式教育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让“红色基因代代传,信仰火炬永接力” 。二是学生走出校园践行爱国主义。学校深入挖掘本区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组织学生看望抗美援朝英雄——涂泊毅爷爷、周全弟爷爷、工程兵刘世忠爷爷,听革命老战士讲红色故事。同时,学校附近是本区第一支中共地下特支的旧址,现为社区办公地。学校与社区合作,开展“走进旧址,缅怀先烈”的清明节主题仪式活动。通过“说清明,话感恩,进旧址,念先烈”的主题仪式活动,带领学生了解红色革命历程,缅怀伟大革命先烈,将一个个鲜活的爱国故事融入学生心中。每当重大节日,如建党节、国庆节等,Z校也会组织师生开展爱国主题的相关活动,通过唱红歌、颂经典等方式,将爱国、爱党的精神代代相传。
这种日常化、校内校外结合、创新性的仪式教育,让学生更加明白了爱国的重要性,也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使命和担当。目前,学校已经形成社区、学校、家庭三者相结合的横向育人路径,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仪式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也是爱国主义教育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能让学生对爱国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3.思政教育:课堂教学,融会贯通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第一,利用思政课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意义上的思政课,不外乎帮助小学生树立良好的三观,使之遵守行为规范。而如今的小学思政课,需要紧扣核心素养,从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方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Z校充分利用道德与法治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课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这样,思政课堂成为Z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Z校严格执行教育部门的课时要求,开设思政类课程,保证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权利。
第二,利用思政课程培养爱国情怀。思政教育不局限于思政课堂,更应体现在其他学科课堂中。首先,推进学科融合。Z校依托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推进学科融合。爱国思想不只是思政课需要培养的思想,还要充分挖掘语文、数学等课堂中的爱国元素,将思政教育与语文课、班会课、数学课有机融合。其次,将爱国思想纳入校本课程体系。2023年,Z校确定了“办新名校,做大先生,育红孩子”的工作思路,充分挖掘红色资源,遵循时代性和系统性的原则,将红色教育融入思政课程,开创了具有校本特色的思政课程体系。Z校从红色常态课程、红色特色课程和红色研学课程三个方面,探索构建红色教育课程体系,做到目标聚焦价值认同、内容符合学段特点、实施整合多方资源,从而传承时代基因,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最后,将爱国思想融入学校活动之中,以活动育人。Z校紧紧围绕“育红孩子”这一工作重点,在每学期的开学部署会上,都会制订十分详尽的工作方案:以周为节点,规划“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升旗仪式方案;以月为节点,制订“育红孩子”全校仪式活动方案;以年级为单位,制订每学期的研学仪式活动方案。这样以点带面,形成了全校联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良好局面。
思政课不仅是德育课,更是爱国主义思想政治课。Z校不断创新思政教育模式,以系统性的红色课程、阶段性的教育培养计划,将爱国主义思想与核心素养有机结合,打造以爱国为主线的课程思政体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课程思政体系,为学生呈现了不一样的小学思政课,构建了彰显红色文化的校本特色课程,厚植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从Z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经验来看,党史学习教育、仪式教育、思政教育是共同促进小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提升的有效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随着爱国种子的破土而出、生根发芽,最终定将枝繁叶茂。由此可见,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及时、趁早。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有远见、有胆识、敢尝试的表现。这样一种多元共促的尝试,为小学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创新了路径,也为相邻地区、相似学情的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参考和借鉴。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学生群体、不同的学情背景,如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和学者去深度探索、实践与创新。
[ 参 考 文 献 ]
[1] 杨瑾.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及推进策略研究[J].新智慧,2022(32):53-54.
[2] 李冬梅.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亚太教育,2019(12):80.
[3] 林丹.爱国主义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吉林教育,2022(22):27-28.
[4] 张智,马琳.仪式礼仪: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J].思想教育研究,2019(4):118-122.
(责编 杜 华)